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
27671000000049

第49章 扩大会议上关于经济形势的报告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关于经济形势的报告第一、二部分

(1986年1月24日)

一、怎样看待经济形势

怎样观察形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策略上的一个大问题。只有正确地观察形势,才能正确地决定奋斗方向和方针政策。或者说,要正确地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取决于对形势的正确分析。

对当前经济形势究竟怎么看?去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讲到这个问题,概括起来是三句话:第一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七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关键性的时期之一;第二句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并正在努力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第三句是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这三句话,把对形势的分析同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起来,从全局上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给人们以信心和鼓舞。这是马克思主义形势观的生动体现。

应当指出,对形势作如上的概括,是有大量的事实为根据的。纵观“六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

1.均衡、稳定、协调。经济增长速度是否适当,比例关系是否协调,这是衡量经济发展形势好坏的重要标志。从增长速度来看,速度均衡稳定,情况一年比一年好。“六五”期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这种稳定增长的局面,除“一五”时期以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还从来没有过。再从比例关系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农业搞上去,加快轻纺工业的发展,突出地加强煤、油、电、运和建筑材料工业的生产建设,改变了长期以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现在,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轻、重大体上各占1/3;在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大体上各占一半。根据经验数据,这种比例关系基本适合我国经济当前的发展水平。

2.工业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这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一个带根本性的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先是着重解决产品的适销对路问题,使工业生产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避免货不对路、滞销积压;然后,又着重抓了扭亏增盈工作,推行扭亏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使工业生产与实现税利同步增长;近两年来,为争取尽快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又进一步把工业生产、实现税利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作为奋斗目标。“六五”期间,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0.6%,国民收入增长率9.5%,财政收入增长率10.3%,三者同步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5年同1980年相比,预计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0.8%,工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缩短17天,每亿元产值消耗的能源下降27.7%。“六五”期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税总额5400多亿元,相当于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倍左右,比“五五”时期增长45.5%。

3.全民、集体、个体经济共同发展。过去,在一段时间里,盲目追求多种经济成分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限制集体经济,排斥个体经济,脱离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集体经济,适当发展个体经济,广大城乡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在城镇劳动者中,集体所有制职工由1980年的2425万人增加到1984年的3216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由81万人增加到339万人,两者在城镇劳动者中所占的比重由23.8%上升到29.1%。在工业总产值中,集体所有制的比重由20.7%上升到25%,其他各种经济形式(全民与集体合营、全民与私人合营、中外合营企业及个体工业)由0.6%上升到1.4%。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集体所有制比重由11.9%上升到39.6%,个体经济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比重由3.9%上升到14.6%。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不仅繁荣和活跃了城乡经济,而且开拓了就业门路,“六五”期间安排了3500多万待业人员,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4.改革、开放、搞活,使我国经济的活力越来越旺盛。五年来经济发展的情况表明,不彻底纠正“左”的错误,坚决转移工作重点,就不会有今天的好形势;同样,不坚持改革也不会有今天的好形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集体经济到全民所有制经济,从小企业到大企业,从沿海到内地,由易到难逐步展开。在对内搞活经济方面,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僵化、封闭的模式,使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规模,使我国经济开始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旺盛的新时期,旧的经济体制所压抑的经济活力正在被释放出来。

二、改革是我国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改革是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在不断改革中求得解决,各项工作也只有在不断改革中才能前进。

1984年10月,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试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就城市改革来说,这几年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的进展:

1.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普遍推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使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放宽经济政策,调整所有制结构,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3.开放农贸市场,建立工业品贸易中心,扩大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流,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网络型的流通体系。

4.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进行以税代利的改革,调动地方和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

5.发挥优势,保护竞争,发展横向经济联系,打破条块分割,推动企业的改组和联合。

6.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价格体系、工资制度、银行和税收体制的改革,加强经济立法工作,初步发挥了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的作用。

7.部分城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使城市逐步成为生产、流通、金融、科技、文教和信息中心。

8.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在更大范围内解决条块分割问题,合理地组织经济活动,促进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推动专业协作和经济联合。

9.实行对外开放,发挥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带的作用,把对外引进和对内联合、沿海的发展和内地的开发结合起来。

10.科学技术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有了良好开端。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刚刚起步,总的方向、原则有了,具体章法还要在试验中一步步立起来。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大胆探索,同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改革搞好。”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回顾几年来的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搞好改革的决心,也加深了我们对改革的认识。

1.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答案,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走自己的道路。这几年,尽管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和前所未有的难题,但总的来看,改革的发展是顺利的、健康的,前进的路子越来越清楚了。可以说,我们已经向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改革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1)在所有制结构上,要摒弃过去片面追求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的做法,建立一个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2)在经济决策结构上,要改变过去权力过分集中在国家行政机关手中,企业没有多少自主权的做法,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由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多层次地进行各自权限内的决策。(3)在经济调节手段上,要改变过去排斥市场机制,过分强调以指令性计划为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做法,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适当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进行调节。(4)在经济利益分配上,要改变过去忽视企业、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做法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5)在经济组织管理上,要改变过去政企职责不分,以纵向联系为主,部门和地区分割的做法,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以横向联系为主,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建立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经济体系。

2.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今后几年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努力完成。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一定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一定会出现新的问题;它一定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也一定会产生新的矛盾。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必然会同时并存,交替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在决策时,要全面考虑利弊得失,利大弊小的,就下决心做;利小弊大的,就不要做。在前进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能够事先预见到的,要积极预防,但有些问题是难以事先预见到的,因此,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提出必要的方针、政策和办法,预防和解决改革中新出现的问题。

3.要正确处理改革与建设的关系。从当前情况看,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政治上安定团结,国际环境也对我们有利,正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好时机。改革搞好了,不仅能够促进当前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下一个10年和下一个世纪的前50年奠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机不可失,我们一定要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为此,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1)经济增长速度要适当,不能盲目地互相攀比,片面追求产值产量;(2)实事求是,稳步前进,做到财政、信贷、物资和国际收支四个平衡;(3)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的基础上,使社会经济效益有一个大的提高。正确处理好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关系,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就不致绷得过紧,改革也就会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4.要把加强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统一起来。微观搞活是改革,搞好宏观控制同样也是改革,而且是难度更大、更为复杂的改革。根据党中央提出的“七五”计划建议,要做到宏观控而不死、微观活而不乱,需要着重解决好互相联系的三个问题:一是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开辟和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同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只有在国家政策和计划指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同时加强市场的管理工作,才能发挥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和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节和控制经济运行。这就需要配套地搞好计划体制、价格体系、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一整套把计划和市场、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机制和手段。同时,要十分重视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工作,把更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

5.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是一场大试验,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有时还需忍受“阵痛”,作出暂时的牺牲,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全局观念,自觉地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的利益。从长远来说,改革必将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增进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不能期望每项改革都能马上立竿见影地给每个人带来实际好处,因为改革的效益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强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克服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