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概论
27694000000029

第29章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2)

此外,对书中某些细节的处理,两人也各有千秋,如:

*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第三回)

*杨译:She knew that this must be her grandmother,but before she could kowtow the old lady threw both arms around her.“Dear heart!Flesh of my child!”she cried,and burst out sobbing.

*霍译:She knew that this must be her Grandmother Jia and would have fallen on her knees and made her kotow,but before she could do so her grandmother had caught her in her arms and pressing her to her bosom with cries of“My pet!”and“My poor lamb!”burst into loud sobs……

比较起来,杨译对中国文化中的礼教、亲缘关系的传达都非常到位,而霍译则给原文添加了一层原本没有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如果说汉语和英语,由于分属于不同语言体系而使得彼此难以理解和沟通,那么,即使同样使用汉字,因文化传统和语言环境的差异,相同的汉字,却在汉语和日语中,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及内涵。如在日本千叶县附近有小城,名为“我孙子市”,中国留学生经过此地,都会觉得惊奇又好笑,但在日语中用此作地名,有祭祀先祖之意。可见虽然是同样的汉字,却由于分属不同文化环境,其含义迥然有别。这种情况在日语中比比皆是,如“手纸”指信纸,“馘首”指裁员,“油断一秒,怪我一生”则是指在工作中必须谨慎精细,如果稍有不慎,可能会给身体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这些差异,使得中国人在学习、接触日语时,必须持认真了解的态度,倘若望文生义,则难免闹出笑话。

文化的差别,不仅在于语言符号所承载的内容有所不同,更多时候,还体现在语境的差异方面。曾经有学者提到,东西方文化分属于不同的语境。东方文化多为高语境文化,其特点是语言含蓄,情感隐蔽,人际关系密切,时间安排上灵活;与此相反,西方文化多为低语境文化,其特点是语言直白,情感表达方式直接,人际关系较为疏远,时间安排上呈现出程序化、固定化的特点。正是由于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东方民族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以沉默来表达内心所想,而这种沉默,也能为整个文化环境所理解。因此,中国人常说“沉默是金”,认为夸夸其谈的人并不可信。在韩国文化里,也对言语伶俐的人评价不高,反而认为言语木讷的人更为可信。但这种沉默的表达方式,在美国却并无用武之地,美国人注重语言表达,更容易对言谈敏捷、表达流畅的人产生好感。

此外,高语境文化中的沟通,除了要理解语言本身表达的内容外,还要更多地结合具体情境来加以理解。最典型者如异性之间的情感表达,东方女性更为含蓄,在情感流露上更为谨慎,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会让习惯说话直来直去的西方人迷惑不已。曾有中国驻外使馆邀请当地人欣赏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原本以为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会打动观众,孰料放映结束后,观众普遍反映“看得太累”,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十八相送”的情节,认为直接说一句“I love you”,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应该说,这就是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而产生的误解。东方女性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也表现在对异性的拒绝上,她们往往不会直截了当地回绝,而是以委婉含蓄的方式加以谢绝。曾经有我国台湾地区网友将之诙谐地称为“好人文化”,指出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如对方说出“你是一个好人”之类的话语,则应该立刻明白对方的拒绝之意。但如果用同样的表达方式,施之以外国人,则可能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对于中国人这种有话不直说,而是拐弯抹角的特点,外国人曾深有感慨:

观察一个中国人如何下决心找到一个最佳方式来把坏消息暗示给别人,是最有趣的事情。即使是这种情况,本来应该平直无误地表达,却离题甚远。更经常发生的,是间接的暗示,转弯抹角地暗示这件事情不能言说,也不可言说。传信人紧张地环顾四周,仿佛埋伏着间谍。他把声音压低到神秘耳语状态,竖起三个手指头,暗示他没有说出但用手势做出的人是家里的老三。他含混地开了个头,议论几句,表明事情很重要,但快说到紧要之处时,却突然停下,没有说出可供判断的谓语,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还像在说:“现在,你明白了,对不对?”在这整个过程中,那个可怜而又迷迷糊糊的外国人什么都没能懂。

如此看来,正是因为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传播中,仅仅通过语言来加以沟通,很多时候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往往,人们还需要借助非语言符号,如身体接触、表情、目光、手势、姿势等,来彼此加深了解。然而,非语言符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语言符号的不足,它们同样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在传播和沟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身体接触:众所周知,东西方民族在身体接触上,处理方式截然不同。作为文明古国,中国人注重身份、性别差异,除非具有血缘关系的至亲或者是极为亲密的朋友,一般在公共场合下会面,彼此之间都会保持一定程度的身体距离。与此相反,西方民族热情奔放,见面时常会以拥抱、亲吻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感情。这些差异使得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身体接触方面必须格外谨慎。

表情:西方人在表达时,往往喜欢佐以表情,如扮鬼脸、大笑等,以活跃气氛,加强沟通;而东方民族习惯了含蓄蕴藉,尤其在公众场合说话时,总是不苟言笑,即使需要用表情来说明问题,也会注意分寸,避免因为表情太过夸张而引起尴尬。如中国古语中要求女性“笑不露齿”,就是最好的注解,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要求女性内敛,即使表达喜悦之情,也只能在合乎礼法分寸的范围内进行。

目光:不同的民族,对人际交往中的目光交流,也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相对来说,欧洲人更习惯在交谈时直视对方的目光,以表示真诚、坦率之意,还隐含着对对方的欣赏、尊重之情。但对于同样奔放热情的美国人而言,如果同性之间在交流时有目光的碰撞和互动,却有被认为是同性恋之嫌,为避免误会,同性在互相交流时,会避免触及对方的目光。对于同处儒家文化圈的中国、日本、韩国而言,由于深受“非礼勿视”的耻感文化影响,人们很少在交谈时直勾勾地盯着对方,而是目光偶然碰撞,然后移开,以避免给对方太强的压迫感。

除了表达符号不同以外,不同文化之别的差异,还体现在服装、饮食、生活习惯等的差别上。

服装,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最好的名片标志。仅以东亚国家而言,中、日、韩三国虽然在文化和习俗上都比较接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着装风格,如中国女性在正式场合会穿旗袍,日本女性多喜欢和服,韩国女性则会选择韩服。不同国家的人们,不仅在服装的款式设计上各有千秋,在对服装颜色的选择上,更是千差万别。比如中国传统习俗里偏爱红色,在婚庆喜乐等场合,国人都喜欢穿红装,而欧美人却更喜爱白色,在婚礼上新娘都穿着洁白的婚纱。更有甚者,如中东国家的女性,大多数都需要头戴面纱才能出门。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特色,也为人们的交流带来了一些不便。有报道称,法国女记者为体验伊斯兰女性的生活,特意穿着长袍,戴着面罩,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接连走了一个星期,她感受到了法国人对穆斯林女性刻意的疏远和淡漠。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服装的差异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心墙。

饮食,也能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如伊斯兰教信徒不吃猪肉,印度教信徒不吃牛肉,而在普遍将狗视为人类好朋友的西方国家里,吃狗肉被视为野蛮无礼的行为。因此,素来喜欢吃狗肉的韩国,在饮食习俗上,曾经一度饱受西方舆论的抨击。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期间,西方媒体大肆渲染韩国人吃狗肉的“恶习”,压力之大,使得韩国街头的狗肉馆不得不悄悄地躲进了小巷之中。对此,韩国人在郁闷的同时,也忍不住发牢骚,认为西方国家太过强势,甚至到了完全不尊重他国风俗习惯的程度。可见,在饮食习惯上,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却都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

此外,各个民族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也使得彼此在交流时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中国人喜好群体生活,在公众场合喜好传播小道消息,对陌生人也会毫不顾忌地打探他人私事。这在注重个人隐私的欧美人看来,有侵犯他人隐私之嫌。欧美人公私分明,对亲戚朋友也往往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私人关系的远近,在生活、工作中区别对待,这在中国人眼中,就是没有人情味的表现。并且,欧美文化的主体是基督教文化,信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重视与伴侣的感情更甚于对父母、子女的爱;而中国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看重伦理秩序,强调孝顺老人,关爱子女,夫妇之间的结合更多被视为现实利益的协调,而不是满足彼此对情感的需求。当今世界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势必会因为原文化的差异,而形成一定的文化冲突。如电影《刮痧》中所反映的现实,就是如此:中国爷爷用土方给小孩刮痧治病,引起邻居误会而引发官司。在法庭上,刮痧在小孩背上留下的印记,被美国律师认定为中国家长虐待儿童的罪证。官司因此败诉,父亲失去了对儿子的监护权。这部影片上映后,引发了人们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目前,在国际传播中,各种异质文化激烈碰撞,如何更好地了解异质文化,以取得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文化深层结构差异

除了语言、服装、饮食、生活习惯等文化表层结构方面的差异外,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更多存在着文化深层结构方面的差异,这主要指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差异。这些差异深深植根于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本民族之外的人们,往往会因为不了解其深层含义,而造成一些误解。

2004年9月,国际知名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曾经在《国际广告》杂志上刊载了一则广告:画面以中国传统的亭阁为背景,两根亭柱相对而立,左边一根显示出年久失修的干枯脱漆,右边一根却色彩鲜艳,盘绕其上的一条蟠龙摇坠将落。这则广告是为日本立邦漆公司设计的,言下之意是立邦漆质量较好,涂上立邦漆的亭柱光滑如新,连蟠龙都无法攀附于上。《国际广告》杂志评价这则广告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创意,非常戏剧化地表现出了产品的特色。”然而,这则广告却在中国网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表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则广告隐含着“立邦漆滑倒中国龙”的意义,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辱华广告。这件事情在网上愈炒愈热,最后该广告公司不得不道歉。从中可见,在国际传播中,不考虑他国文化的禁忌、规范,贸然从本民族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阐释,往往难以被对方接受。

又比如2005年,在部分欧洲国家和欧亚伊斯兰教国家之间,围绕是否应该刊登以先知穆罕默德为调侃对象的漫画,曾经引起很大争端,险些酿成严重的外交事故。2005年9月30日,丹麦报纸Jyllends-Posten刊登了12幅关于穆罕默德的漫画,将穆罕默德渲染为戴着炸弹图案头巾的恐怖分子,并且旁边添上了一行让穆斯林信徒们异常愤怒的说明:穆罕默德对即将出发去进行恐怖爆炸的“人肉炸弹”们喊道“停止吧,停止吧,我们已经没有处女了”。言下之意是,用来慰劳自杀式袭击者的奖励品——处女,已经用完了。这些漫画毫不掩饰对伊斯兰教的攻击,因此甫被发表,就引来了伊斯兰国家的严重抗议。与此同时,北欧的部分政界要员和媒体却毫不示弱,双方在尊重宗教信仰和维护媒体自由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如欧洲方面称“有些穆斯林拒绝接受现代世俗社会。他们要求特殊地位,要求自己的宗教感情得到特别关照”,“伊斯兰教禁止其信徒体现先知穆罕默德形象,接下来要问的是,非穆斯林人难道都必须遵守这一教规吗”,“世俗社会中没有‘宗教教条’的地位”,“干预媒体是法律的事情,并非政府行为所能左右”,“我们生活在大思想家伏尔泰的国家而不是精神领袖霍梅尼的国度”。伊斯兰国家方面则称“西方谴责任何否认犹太人大屠杀的言行,但它却给予侮辱伊斯兰圣洁的言行以自由”,“面对尊重宗教感情,言论自由应该止步,不同宗教信仰应该互相尊重”,“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冒犯他人信仰的自由”,“否认‘犹太人大屠杀’事件的西方媒体会受到制裁,但污蔑伊斯兰及其先知的人则无须受到惩罚”。双方各执一词,事情愈演愈烈,最后经过多方努力,此次漫画事件引起的风波才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