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27726700000002

第2章 三七

在我国西南边陲壮族、苗族地区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一种神草。关于这种神草,千百年来一直传诵着许多神奇的故事:猎手不慎坠崖骨折,他将一种野草嚼烂敷于出血处,伤口就如漆粘物一样被粘住了,出血停止,猎人居然能拄着猎枪步行回家;石匠砸伤脚掌,疼痛难忍,将神草捶烂包扎于伤处,马上止血止痛;产妇血崩,生命垂危,一把神草将其从死神手中夺回。苗族的祖先将这种神草叫作“山漆”,其神奇的功效在民间代代相传,因“山漆”与“三七”谐音,在流传中便被记作“三七”。早在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已有关于三七的记载。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也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的记载。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重要原料的。

关于三七,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毫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将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服下,一会儿,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让医生留下了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

一年后,张二家的草药长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听说后带上自种的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他被逼讲出实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医生,并将其定为“谋害杀人”罪。临刑之日,田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自监斩的知府大人解释说:“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知府大人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医生。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因为此药为田医生所传,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称作“田七”。

三七,五加科植物,又名田七、金不换。因三七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三七是名贵的中药材,根、花入药,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作用,药用过量可致中毒。近年,三七用于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并具有强心、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流量明显增加等作用,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保健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