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度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活动其实是为了安定灵魂的目的而做的。比如“大操练”在岔路口一块空地上做隔离伤神的仪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死者生前所受的致命伤,通过师公在仪式中杀掉一只狗和五只鸡,让狗和鸡来承担死者所受的伤,即是一种通过嫁接祸患的方式来还原给死者一个宁静纯洁的灵魂。人们认为,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去除死者生前的伤害,死者的灵魂就得不到安宁。而超度亡灵最基本的目的也就是让道公和师公通过道事洗却亡灵生前所有的罪恶和缺点,使亡灵成为一个没有污点的、纯洁的灵魂。因此,当地人们认为闪光的东西也会骚扰死者的灵魂,这是很忌讳的。笔者于2004年9月去该屯参加另一位刚去世准备下葬的老人的超度仪式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笔者拿出相机对着棺材拍摄时,这家的主人就委婉地叫我不要拍照,之后,我再也不敢拿出相机。因为过后,有人告诉我,如果在出殡以前遇到什么麻烦就会怪罪于我了,到时就不知道他们会对我采取什么报复行为了。我闻之深感害怕,但想到近一年前也在这里举行的给七个亡灵超度时,我拍照并不受到阻止,原来那是已经埋葬了的亡灵,所以才不忌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魂是多么重要。
但是,人们常常会在道事活动中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发生,这被认为是不利于灵魂的安宁的,或者说是死者的灵魂受到不安因素侵扰的表现。这时,人们就会感到害怕,并力求依仗外在的力量来扭转局势,转危为安,确保死者的灵魂能安定。而人们所仰仗的外力往往是被当地人认为有沟通阴阳两界能力的巫婆。在上述这次家族超度中,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即送给韦世福的摇钱树(用纸做成的丈余高的树)和其他六名死者的摇钱树一起并排竖立在空地上。但在超度期间,他的这一棵摇钱树突然起火,把它烧掉,但另外六棵紧挨着它的摇钱树却安然无恙。这令在场的人感到惊讶,更令死者家属感到不安,于是这位死者的儿媳妇赶紧去问巫婆。巫婆说是因为死者有一个姑姑比他先去世,至今还没有得到超度。现在看到自己的侄子先于她得到超度,拥有金银财宝,所以她就妒忌,来抢要侄子的摇钱树。经过询问,终于知道果然该死者还有一个亲人没超度,于是道公念经把她赶走,并封了道场。这样她就不能来捣乱了。在摇钱树着火之前,道公已经通过念经把这棵摇钱树划归给韦世福,所以尽管着火了,他的姑姑还是没抢到。
同样的事情还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据当地一位中年人说,该村曾有一位年仅20多岁的小伙子由于爬到龙眼树上收龙眼果,不小心从树上摔下并当场死掉。之后,他的家人在出葬前给他做道场。当时,他生前村里的年轻朋友结伴一起来家中悼念他。由于感到伤心,他们就没有在他家吃饭,只是在他的棺材前烧了香之后就离去,家人叫他们吃饭他们也没吃。可是当他们一离开这家后,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这时棺材不停地流出红色的水,死者的家人不知何故,就打开棺材看,尸体和棺材内壁都是干的,没有一滴水,不知这水是从何处来,死者的家人无比难过,以为是哪里做得不好,令死者的灵魂不得安生。其爷爷更是边哭着边跪到棺材前,用嘴巴来舔红色的水,并对死者说:“孙子,你有什么要求你就说吧,你不要流水了。”以期能阻止水流,但是红色的水还是流个不停,亲属们只好去问巫婆,巫婆说是因为死者看到朋友们不在家中吃饭,责怪自己的家人没有招待好自己的朋友,遂感到难过。通过巫婆指点,才解决这个不祥的情况。
虽然说巫婆的解释欠缺科学性,没有根据,而人们又无法找到更好的解释。同时按照巫婆的指点去做又往往能改变事情的危机,达到人们的愿望,并得以解决问题,使道事能顺利进行,最终使死者的灵魂恢复平静,这就足够了。巫婆在当地群众的生活中也同样占有一定的地位,人们一般在家里发生一些意外或者做噩梦等情况下,自己无法解释,就回去问巫婆,届时带上家人的衣服,巫婆在念经请神后就会对着衣服说这件衣服的主人正在遭受什么打击,是否被野鬼缠身等等内容,巫婆所说的大体上与事实相符,所以当地群众都很相信,认为只有巫婆才能解答这些疑问。如果有必要赶走野鬼、拦路虎的,改天就请巫婆到家里来举行法事赶鬼。如此一来,今后这一家就能安宁了。所以,对当地人来说,求助于巫婆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二、安生的功能
顾名思义,安生,那就是安慰活着的人以及给活着的人赐予幸福和平安之意。钱穆先生曾说:“人生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在生的问题,而是‘死’的问题。”当人们面对死亡,面对自己的亲人的尸体时,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呢?马林诺夫斯基分析人类对死亡的两种心理,揭示出礼仪和信仰对生人的情感抚慰功能。他认为人类即便是很原始的民族,对待死亡的态度、情绪也是非常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这就是对于死者的爱怜和对尸体的反感和恐惧。在尸体的装殓与处置、葬礼仪式和葬后祭祀等一切关于丧事的风俗上,都表现出这两重心态的混合,而完全消灭尸体(如火化)和完整保留尸体(如制成木乃伊)则是两重趋势最极端的表现。这两种态度的深层心理结构实则是对于死亡的恐惧与对于永生的希冀。人面对死亡时,总是希望与恐惧交织着,一面是不死的强烈欲求,不肯相信一了百了,完全消失;另一面,却是完全相反的对现实的感知,尸体腐烂、死者长逝、完全终结。这时有宗教介入,解救情感在生死关头的无奈。换言之,生者对死者通常有着既怀念又恐惧的矛盾心理,这双重情感造成既欲断绝与死者的关系,又希望保持这种关系的态度与行为。因此,人类难以对死保持平常心。壮族也不例外,这时他们寻求超度这一仪式来使自己的这种矛盾心态得到安抚。
台湾学者石磊对丧葬礼仪的内涵做了这样的归纳:一是妥善地处理尸体;一是平息生人的情绪,以免他们的正常生活过分地受到干扰。这一归纳同样指出了丧葬礼仪(包括其中的超度仪式)具有平息抚慰生人情绪的功能。因为,在超度仪式中,有成群的人们,他们是来参加仪式的死者的亲属或者是同村里来帮忙的人;有道公在念经及不时燃放的鞭炮声;师公逗人发笑的话语和舞蹈;还有鼓手吹出的唢呐声、笛子声以及通宵达旦的活动,仪式的场面不仅仅是悲伤的,同时也是热闹的。特别是作为孝子、孝女们必须配合道公师公的指挥,道公常常叫他们跟着做一系列的活动,比如绕灵堂转圈、给亡灵奠酒、捧灵牌等等,他们很难有闲下来独处的时候。所以丧家们虽然内心感到失去亲人的悲痛,但是在仪式中他们置身于这样的氛围,悲痛也被慢慢地淡化,被身边的一切拉回到现实中,他们的心情得到了最大地安慰。
在这次超度仪式中,我们注意到其中的一位死者只有27岁就去世了。其妻在其死后不久就改嫁他人,于是留下一个当时不到两岁的孤儿,如今这个小孩已经有10多岁了。在仪式中,他作为孝子在大人的吩咐下穿上了一身孝服,并跟随道公很虔诚地做各种活动,当他手捧父亲的灵牌和他的叔叔、亲人一起聆听道公念祭文时,他和他的叔叔都伤心地哭泣,情绪很波动;但时间不长,当师公戴上面具手舞足蹈时,我又看到他那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天真笑脸了。或许,他已经把半个小时之前的悲痛忘掉了,所以说,超度仪式具有安抚生人精神的功能。
然而,当我们认真挖掘,我们会发现,亲人们慰藉死者,给死者超度,其根本目的在于生者的福祉。因此,一切为了生者乃丧葬活动之根本目的。当地壮族的超度亡灵仪式给人的感觉首先是给亡灵一个美满的归宿。对死者所做的种种仪式和祝福都表达生者对死者亡魂的关心,都希望死者亡魂在另一世界获得幸福,而最终目的却是希望给生者带来幸福。即整个丧葬仪式的对象是灵魂,“对于灵魂的态度是以安魂、慰魂、抚魂为主,驱魂为辅。目的是让亡魂有个美满的归宿,这属于宗教范畴,其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这可以从人们的观念中体现出来,人们已经把超度亡灵当做必须做的事情,否则生活中就会有各种灾难降临,而他们常常把各种灾难(如家人生病、生产歉收等)归因于不做道场。做了超度仪式,他们才会得到精神上的安慰,相信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祖宗的庇护。达到了既送祖归天,又求得祖先保佑的目的。人死后的“葬仪防止死者今后再混入活人中,并把他引进即将作为一员去参加的那个社会中……死人从遵守规定中得到了回报,心安理得,于是不再要求什么东西,从而,活人也不再用害怕他了。”
三、道德教育功能
我国自古以来是个礼仪之邦,历来重视对人们的传统道德教育。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道德,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传统道德教育不仅表现在生产活动、交往仪礼、禁忌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丧葬活动中,人们把灵堂当作传统道德教育的课堂。”进行道德教育不仅对培养本民族后代的优良道德品质至关重要,而且对传承该民族传统道德、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地壮族超度亡灵仪式中,道公所念的经书、祭文等随处可见对优良传统道德的褒扬,从而达到一种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道公所用的《报恩灯科》这本经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不愿父母之养,四(是)不孝也。论语云,孟武伯问孝,孔子对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礼,以是礼无逆也。今时伏惟送终丧荐迎故显考/妣韦××正魂。寿延×岁。天年限终……所谓天地明察皆恩。孝义于感天。父母之恩,十月怀胎。三年乳哺。自幼至长,悲至氪婚隔,当时宁世宰煞论,父娘极重,分骨何酬,冥感蒙世界,于大光明,照见法世之众生,度无边之苦恼。”在这里就宣扬了孝顺父母的美德。
哭丧被认为是对死者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悲痛之情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哭丧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它还包括哭诉父母生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自己在父母生前是否尽孝。如果自己曾做过对不起死者(往往是自己的父母)的事情,这时,哭丧的人就把这些过错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哭出来,以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此时在一旁听的人就获得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哭丧者当做榜样或者吸取他(她)的教训,更加意识到孝顺父母,善待他人这一美德。
此外,在超度仪式的初夜方,师公就一定要唱“二十四行孝”,并有《二十四行孝唱》一书,该唱本就是描述舜帝、文帝、曾子、路子、关子、董永、淡子、江革、陆积、唐光、程猛、先寿、王祥、郭臣、杨香、周楼、王香、姜诗、老吴、祭郑、王保、丁兰、孟宗、庭坚等二十四位古代孝子(神)的行孝全过程。通过唱出这二十四位孝子(神)孝敬父母的经过,宣扬孝顺父母的美德,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孝亲敬老的观念是传统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它成为规范、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就某种意义而言,它又是构成亲子之间交换关系的一个方面:父母为子女施生养之恩,行教育之责,并为其策划筹办婚姻等重要的人生事件,子女则在父母衰老时赡养他们,并在他们亡故时为其办理最重要的人生大事——葬礼以为回报。婚礼和丧礼的对比最能体现出这种交换关系。”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给父母超度,办丧事本身就是一种孝顺父母的体现,反之,则被舆论认为是不孝之子。因此,超度本身就是宣传孝顺美德的活生生的教材。
道公和村民都认为超度仪式的目的之一就是洗却死者生前所犯的罪行,使亡灵能以一个干净纯洁的灵魂进入天堂。这些罪行不仅指杀人放火偷盗等违法行为,还指不忠不孝、撒谎、杀生(鸡、鸭等)等受到道德舆论的行为。道公也在超度仪式中给亡灵忏悔生前的罪行,以求得到神灵的宽恕,为亡灵洗却罪恶,升入天堂。这虽然是针对死者,为死者忏悔,但在旁边观看和倾听的却是活生生的人群,“听者有意”,人们在参与这一活动中,受益颇多,告诫自己在世时多做善事,不做或少做“恶事”。这也是一种对“积善”这一美德的褒扬。
四、交际互助的功能
只要人们聚在一起,交流也就发生了。尤其是在乡民社会,由于空间的距离和几乎占据了村民所有时间的繁忙的农活,农民的人际交往几乎局限于方圆几里的空间内,而这样的空间通常也就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狭小村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外出城里打工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的交际空间有所扩大。但这也是近几年来的事,而且外出打工的也多是年轻人,对于整个村庄来说,并不占很大的比例,所以人们的人际交往空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村里哪家举行婚丧礼仪或小孩出生的满月礼仪及老人的祝寿礼仪等等活动,这就给人们与外界的联系提供了一种可能,从而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因为在这些活动中,主人都会邀请村里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