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27852400000022

第22章 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2)

(1)箱贮

选择干燥完好的木箱或纸箱,内壁用纸糊上,底部铺上一层薄薄的干石灰,再用纸盖上。将樟脑丸的布袋(内装一般是3~4个樟脑丸)在箱的四角及中央各放一只;然后将兔毛分等级装入不同的箱内,放至约20厘米厚时轻轻压一下(不可熏压),依上法再放入几袋樟脑丸,继续装毛,以后每隔20厘米重复上法,直至装满,最后上面放几只樟脑丸袋,同时在其上覆盖一张纸,便可将箱盖合拢。封箱后,要将箱子放在离地面60厘米通风干燥的地方,或悬挂于屋梁上,不可靠墙或着地。

(2)缸贮

选择清洁干燥的缸(放过咸货的不能用),底部先放一层小石灰块,上盖一圆形薄木板或纤维板,再将洁白的纸铺在木板上,然后依照箱贮法在缸内装入兔毛。装满后,上面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布上再放几袋樟脑丸,最后加盖保存。

(3)柜贮

先以干燥棉絮垫底,上铺白纸或被单,柜四周及中央放上樟脑丸,再将分好级的兔毛一层一层地装入柜中,兔毛每放一层就均匀地在其上放几只樟脑袋,当兔毛放完后,即可闭门保存。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贮存兔毛,每隔一定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选择晴天打开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潮湿的兔毛,就要将兔毛取出来,将其先晒1~2小时(时间不能过长),晒好之后将其移至通风干燥处摊在木板上晾干,包装物也应晒干后再用,待兔毛晾干后按原法保存。如果兔毛无变化,只要打开顶盖(或柜门)通气2~3小时,即可继续封盖保存。切忌阴天检查。

2、兔毛的包装

为了方便兔毛的贮存和运输,一般对松散的兔毛会事先将其进行合理的包装。

(1)布袋包装

用布袋或麻袋装毛缝口,外用绳子捆扎,每袋装30千克,装毛应压紧。包装过松,经多次翻动,容易使兔毛纤维相互摩擦而产生缠结毛。

(2)纸箱包装

采用清洁、干燥的纸箱,在箱内衬上塑料袋或者是防潮纸,将兔毛装入其内加封,外用绳子捆扎。这种包装仅适用于收购兔毛数量不多的基层收购站作短途运输。

(3)打包包装

采用机械打包,外用专用包装布缝口,每件重50~75千克,包上打印商品名、规格、重量、发货单位以及发货时间等标注。此包装通常是适用于长途运输或出口的。一般省级畜产公司将县级调运来的兔毛,经过分选、拼配、开松和除杂等加工程序后进行此种打包。

3、兔毛的囊色加工

将兔毛囊色加工使用的主要原料有白色、灰白色的兔毛皮以及各种染料,如酰氧乙苯胺、没食子粉、对氨基酸二氨酚、洗涤粉、过氧化氢、间苯二酚、苯二酚、亚硫酸盐二氨基苯、焦儿茶酚、25%氨重铬酸、硫酸、食盐、表面活性剂、松节油等。

其制作方法是:首先把白色或灰白色的兔毛皮染成黑色,然后称取重铬酸钾3~5克/升、硫酸1克/升、食盐10~20克/升、表面活性剂1克/升,配制成液体系数为10的活性剂溶液,加热到25~28摄氏度,将毛皮放到加温的液体中浸泡3~4小时,在浸泡过程中要经常翻动毛皮,浸泡好后将其捞出,然后拧出其中的水液,再放入由10克/升的亚硫酸、10~20克/升的食盐所组成的溶液中,溶液温度保持在28~35摄氏度,浸泡8~10小时,其间要经常翻动。

经过浸泡后的毛皮要在室温下用清水冲洗15~20分钟,冲洗完毕拧干,将其立即放入染缸。染缸中的配液:对二氨基苯3~5克/升,焦儿茶酚2克/升,25%的氨1毫克/升,洗涤粉1克/升。

将毛皮放入染缸后30分钟,往溶液中加入30%的过氧化氢6毫克/升,溶液的温度要保持在28~35摄氏度,染色时间为3~6个小时,染色过程中毛皮要经常翻动。染好色后,放在1~15克/升的洗涤粉水溶液中清洗,水温在35摄氏度左右,不断翻动,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一定要清洗干净,如果毛皮上的二氨基苯没洗净,因有毒性,会损害人的皮肤。要检验其是否被洗净的方法是取出其中一块毛皮,然后将其放入少量水中洗涤,10分钟后,加一滴1%的氧化铁,经2~3分钟,如果出现蓝绿色或绿色,则毛皮还需清洗一次。洗净后,再称取纱锭油10克/升、洗涤粉1克/升、松节油1克/升,混在一起,加热并且不停地搅拌,使它的温度达到80摄氏度,之后再将其冷却到45摄氏度,还可以将毛皮放在溶液中浸泡1小时,再往溶液中加40~60克/升的食盐,经常翻动毛皮。加工总持续时间为25小时,染后对毛皮进行修正,晾干毛皮后再将其揉软,将毛绒梳开。

总而言之,兔毛的囊色加工的整个工艺流程是十分复杂的,而且其要求非常精细。只有做好活化剂浸泡、染色、清洗、盐浸、整修、晾干、梳绒等每一步工作,才能提高毛皮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马骡驴的高效饲养

一、马的优良品种和饲养管理

(一)马的品种

1、蒙古马

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的蒙古马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属于比较古老的马种之一,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同时它们还耐劳且不畏寒冷,生命力极强,它们能够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千米左右的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2、河曲马

河曲马也叫乔科马,属于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马种。它们在州内玛曲、碌曲、夏河等地都有分布。而以地处黄河首曲部的玛曲曼尔玛、采尔玛、欧拉、阿万仓及河曲马场等地所产的最为有名。

河曲马的体形结构匀称,耳长且敏捷,背长腰短平直,胸深广,四肢关节的筋腱发育壮实。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河曲马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骑乘,行走自如,特别善走沼泽草地。它们的适应能力极强,并且具有挽乘驮载兼用的体形,所以其因为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

3、藏马

藏马,顾名思义,其产于青藏高原,分布范围在海拔3600~4000米的高原上。

藏马体尺接近于蒙古马,大于西南马。头较小,胸宽深,后躯发育良好。体质非常结实,善于攀登山路,乘、挽、驮都可以,是藏族同胞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

4、伊犁马

产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马,昭苏、尼勒克、特克斯、新源、巩留县是其主要产区。是在哈萨克马的基础上,与引入品种进行杂交而培育出的乘挽兼用型品种。目前新疆伊犁已有40万匹。

(二)马的饲养管理技术

1、一般原则

(1)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马的消化生理特点是:胃容积小、贲门紧缩及胃中食糜转移快等。定时定量,有利于后效行为的建立,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可根据马匹体格大小、工作轻重、季节气候等情况,每昼夜喂3~4次,每次可以饲喂八成饱,防止消化不良,可以使饲料一直保持新鲜度,如此可提高马旺盛的食欲,促进其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对于精料,日给饲量超过体重的0、5%时,投喂次数以2次或者更多为宜,时间间隔10~14小时。正在生长的或者处于生产期的马可以日喂3次。

作为大型草食动物,马每天要花费10~12小时在厩舍或草场采食。饲料消耗量因品种、生长(或生产)阶段、活动强度等不同而有差异,一般饲料消耗总量占体重比例为1、5%~3、5%。

马的预计饲料消耗占体重的百分数(风干料大约含90%的干物质)

(2)适当加工,先草后料

马因为裂口小,所以采食相对较

慢,每次可咽下的草料为15~20克,对体大形长的粗饲料不易采食。因此,应对长茎粗秆饲料进行加工,提高其采食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农谚说得好,“寸草锄三刀,无料也上膘冶,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由于饲料的不同状况以及饲养的方式有所差别,所以发达国家对此并不以为然。即使是对于谷类饲料,大部分的国家也不主张进行研磨加工,推荐通过制粒、压轧等方式粗略加工处理,其直径一般为0、51~1、92厘米为宜。

在保证饲料适口性的前提下,廉价的粗料也要充分地利用,将精料与其适当的搭配,这样既可以发挥粗料的生产能力,又能够降低成本。一般来说,每天粗饲料的供应量最少不能低于体重的1%,这样可以预防或减少马咬尾、啃木等恶癖。

根据测定,在喂马干草时,其分泌的唾液量大约是食饲料的4倍;而当其采食精料时的分泌量,仅为采食粗料时的1/2。“先粗后精冶或者“先草后料冶的饲养方式,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使饲料的利用率有所提高,同时也可防止马由于贪食而引起消化道方面的疾病。

(3)合理搭配,循序渐进

喂马使用的饲料多样化,将其营养做到全面兼顾。人们所讲的“花草花料,牲口上膘冶,就是讲营养的互补作用。

根据马的生物学特性,应选粗纤维低,适量而品质优良的蛋白质,低脂肪,体积小,适口性好,质地松且软,容易消化,同时还具有轻泻性的饲料。饲料中若含有幼嫩青草、多汁料可增加其适口性。当然,变换饲料切忌突然,应逐渐进行,特别是从完全的草料向大量精料转换时。如需要增加谷类料时,可每隔2~3天定额增加20%,直到达到期望水平。突然变更饲料,就会破坏它们原来的条件反射,如此一来便会导致消化道方面的疾病,如疝痛、便秘等。

(4)充分饮水,切忌热饮

水分占马体重的65%~70%,每天分泌消化液70~80升,再加上呼吸和出汗损失大量水分,因此饮水对马十分重要。一般每天饮水3~4次,夏季可饮水5~6次。

马饮用的水必须要干净,水温保持在8~12摄氏度最好,它们的饮用水以饮流水、井水为佳。

切忌“热饮冶“暴饮冶“急饮冶。马刚作业完,体温、脉搏尚未平复,加之作业后马燥热饥渴,极容易暴饮,如此一来可能会引起疝痛或孕马流产,影响其心脏的健康,破坏其消化的能力,故有“饮马三提缰冶之说。

马役或高强度运动后,不应急于饮水,先歇一会儿落汗,每隔3~5分钟啜饮几口,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才能放任它们自饮。或者在它们落汗后赶其上槽先喂它们吃点干草,然后再饮水;喝足后,吃完拌料的草,最后再饮一次。所以,群众有“头遍草,二遍料,最后再饮到冶之说。

(5)保持清洁,注意观察

管理人员要做到“三勤、四净冶。

“三勤冶就是说饲养员要眼勤、手勤、腿勤,“四净冶即草净、料净、水净、槽净。地面不要有垃圾,槽内不要有余草,厩舍不要有怪味。草料灰尘太多,变质发霉,含有杂质或者经虫侵害都会明显降低饲料的适口性,还会导致其采食量减少,严重者还会发生一些不可逆转的呼吸疾病或者中毒症。俗语云:“草筛三遍,吃了没病。冶马匹喂饮时要做到人不离槽,心不离马,精心饲养。注意观察马的采食状况,有无异常举动和体况变化等。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马分类饲养管理的基础是马体况的评分,因此发达国家对此比较重视,专门研究制订了马体况评分系统用于对群体、个体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一般依据颈部、髻甲、肋部、腰部、尾础和肩后部6个部位的骨骼、肌肉发育及脂肪沉淀情况,将其体况分为太瘦、瘦、适中、丰满以及胖等5个分值标准(或者9个标准)。根据马的标准体形状态,利用马的体形外貌以及触诊诊断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结果调整和实施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马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方法。这种方法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对此,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和兽医便可参照一些相关资料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2、日常管理

(1)厩舍环境

保持厩舍内干燥,适宜的湿度为50%~70%。

厩内潮湿,利于细菌繁殖,马易染疾病,若马遇上湿热,就会导致其散热受阻,代谢降低,进而食欲废退,湿热持续时间过长易得热射病;若为潮湿寒冷,消耗体热过多,易患感冒等。厩舍内最适宜的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在冬季时要注意防寒,夏季则要注意防暑。因此冬季厩内的温度最低也应在3~6摄氏度,但以日温10摄氏度为好。

厩舍内通风换气要良好,尤其在夏季,马的粪尿、褥草腐败分解会产生氨和硫化氢,舍内积蓄过多引起中毒情况的发生;而且,若空气不流通,换气不好,厩内的氧气就会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会影响马匹健康。厩舍内还应有良好的采光性,有利于厩舍的干燥,以及马的钙代谢和神经活动。

厩内的粪便每天都要及时清除,并且要添加垫草,检查其饮水的容器是否干净;而且每周都要更换褥草,驱灭蚊蝇,保持清洁。

(2)皮肤卫生

常规梳理是马保持健康所必需的,既可以通过梳理观察和发现马的变化,又可以增进人与马之间的情感,使人与马和谐相处。清除皮肤的皮垢和灰尘可采取刷拭的方法,保持马体清洁,既可防止生虱生癞,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皮肤呼吸代谢,保持发汗排泄机能通畅。人们常说“三刷两扫,好比一饱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