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27852400000003

第3章 养猪实用技术(2)

4、猪舍地面

地面既是猪生活的场所,又是猪频繁接触的地方,好的地面环境既能改善猪舍的卫生条件,也能增加猪舍的使用价值。

猪舍的地面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保温性能好、有弹性、不硬也不滑;有适当的坡度,以保证污水能顺利排出;坚固、平坦、无缝隙,能防止土层被污水污染;易于清扫和消毒,能够防潮,并且抵抗各种消毒药物的腐蚀。

在生产实践中,任何一种地面都很难同时符合上述要求,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经济条件以及饲养管理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以及使用建筑材料。以下是现有的几种地面:

(1)土质地面

包括夯实黏土地面、夯实碎石黏土地面及三合土(黄土、煤渣、石灰三合一)地面。这种地面的优点是成本低、建造简单方便、保温性能好、不硬不滑、有一定弹性;缺点是不坚固、易吸潮、不便于清扫消毒、易被粪便污染,在潮湿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采用。

(2)砖砌地面

如果施工技术比较好,砖砌地面可以变得坚固而不滑、平整不漏水、方便清洁和消毒、保温性能好;如果施工不好,砌砖缝隙容易漏水,导致地面受潮和受到污染。

(3)石板地面

坚固耐久,易于清扫和消毒,但太硬、很滑,且不保温。施工不当时,石缝间也容易透水,导致地面被污染和受潮,寒冷的地区不适合使用这种地面。

(4)混凝土地面

坚固耐用,耐酸碱、排水良好、建造容易、造价不高,在施工较好的条件下,可让这种地面粗糙而不透水,因此受到广泛应用。不过混凝土地面弹性不大、不防潮、导热性强。

(5)木质地板

导热性小,平整,硬度小而有弹性,易于清扫消毒,有益于猪群健康。不过不耐腐蚀,受潮后比较滑,而且成本很高。除了我国一些木材产量高的山区使用这种地板,其余地区使用不广泛。

(6)沥青地面

用粗沙、煤渣、沥青按照一定的比例加热拌匀后铺在地面上,用热烙铁压平后就成了沥青地面。这种地面除具有木质地面的优点外,还具有坚固耐用和防潮、防腐的功能,是寒冷潮湿的地方比较理想的一种地面。不过这种地面成本高,施工措施复杂,如果施工不当,在夏季酷热地区,有可能熔化变形,因此目前使用不广泛。

5、屋顶

屋顶可以维持温度和遮风挡雨,具有保温、防水、耐久、承重、密闭以及结构轻便的性能。为了增加舍内的保温隔热效果,可增设天棚。

§§§第三节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综合生理特性

刚刚出生的仔猪体重大约为1千克,差不多是成年猪体重的1%,10日龄的仔猪其体重大约是初生体重的2.1倍,30日龄时可达初生体重的5~6倍,2月龄时是初生体重的10~15倍。因此可推算,仔猪在出生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迅速地生长发育。

仔猪生长发育快主要是因为其本身旺盛的营养物质代谢能力,尤其是钙、磷和蛋白质的代谢能力比成年猪还要强,如20日龄的仔猪蛋白质的沉积是成年猪的30~35倍,代谢能力是成年猪的3倍。正因为仔猪出生后营养代谢能力强,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营养不全,仔猪反应也特别敏感。饲喂的蛋白质适量,饲喂哺乳仔猪1千克混合饲料能增加1千克体重。因此供给仔猪全价日粮非常重要。仔猪平均每千克体重需要比成年猪高3倍的代谢净能,猪体内含有的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沉积脂肪的能力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形成1千克蛋白质需要23.63兆焦能量,形成1千克脂肪差不多需要39.33兆焦能量,因此,形成蛋白质所需要的能量比形成脂肪所需能量约少40%。所以,小猪比大猪长得快,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饲料。

(二)体温调节

越小的仔猪,其体温调节的能力越差。一般仔猪的体温约为39摄氏度,刚出生时可适应30~32摄氏度的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偏低时仔猪体温开始下降,可下降到1~7摄氏度。初生仔猪其体温下降的幅度及恢复时需要的时间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低时,体温下降的幅度越大,恢复到正常体温所用的时间越长。当环境温度低到一定范围时仔猪会冻僵、昏迷,甚至被冻死。刚刚出生的仔猪皮薄、毛少、皮下脂肪少,因此无法抗寒。一般情况下,仔猪出生体重大,耐寒性就强;出生体重小,御寒能力就差。在早春或冬季出生的仔猪,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可以提高其成活率。

(三)饲养管理

仔猪的旺食阶段一般指的是断奶10天以后,消化机能恢复的时候,一般保持每栏仔猪量在15头以下。这时的仔猪在饲喂方面可以喂干粉料或颗粒料,让仔猪自由采食,不必限制采食量。

仔猪饲料箱中要保持充足的采食位,一般一个采食位配4头仔猪。饲料的质量要好,主要饲喂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饲料原料的质量要非常好,要新鲜,无发霉变质,饲料的使用率高。在这一阶段,不应该一味地追求饲料的经济节约,不可吝啬饲料成本,不能饲喂青粗饲料。千万不要用吊架子的方法饲养断奶仔猪。饲料要少添勤给,保持饲料箱内的饲料是新鲜的,保障仔猪的饮水干净而充足。

有时仔猪栏内会出现个别弱小仔猪(被毛粗乱、体小瘦弱)。

这些仔猪往往有病,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导致其变成僵猪,甚至死亡。这些患病仔猪也是疾病传染源的一种,最好能够及时地将病弱仔猪剔除,集中在一栏,单独饲喂,加强营养,饲料中可以添加药物,促进病弱仔猪的恢复和生长。

有时候可以看见仔猪出现咬尾的现象。出现咬尾的原因很多,缺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饲料营养的不平衡、环境的应激因素等都可能造成仔猪咬尾。如果出现普遍咬尾现象,需要认真地判断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果咬尾现象出现在个别猪栏中,可以拿走具有攻击性的仔猪,将被咬伤的仔猪尾部涂上消毒药,以防感染。也可以在仔猪出生后施行断尾,防止仔猪咬尾。

§§§第四节成猪的饲养管理

1、饲料调制

猪场的饲料消耗的大部分都在肥育猪身上,因此,合理地调制饲料可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有助于节省饲料。饲料的原料,如谷物、饼粕类必须事先进行粉碎。粉碎过细或过粗都会对猪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如果粉碎过细,容易造成猪不愿采食,同时使猪的消化道产生溃疡;粉碎过粗,猪不能很好消化,部分粗颗粒穿肠而过,浪费饲料,造成营养失衡。生长肥育猪最好的饲料粉碎粒度为700~800微米。麦麸和次粉一般会大于这个标准,但不需要粉碎,直接混合。混合均匀的饲料可以直接饲喂,即饲喂干粉料。

一般情况下,猪场常常用干粉料使用自由采食的方法饲喂猪。

干粉料喂猪的优点是成本低,省力,缺点是易起粉尘,猪有时可能挑食(当饲料中配有大量粗饲料,或有很细的料面时)。家庭养猪或者小规模的猪场也可以采用湿拌料喂猪的方法,湿拌料的料水比例最好是1:(1~3),不要过稀。可以在喂猪之前用水浸湿几个小时,再分顿喂猪。如果饲喂合适,这种喂猪方法,其饲料利用率高于干粉料的饲喂。

大型饲料厂生产的颗粒饲料,饲喂简单,不起粉尘,猪不能挑食,饲料利用率一般也略高于干粉料,不过制粒的技术使饲料的成本增加。以前会使用发酵饲料的方法喂猪,没有控制的发酵损失部分营养,现在一般不用。至于饲料生喂还是熟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应当生喂,除了有些饲料(泔水、马铃薯、大豆等),其他没有必要煮熟。

2、充足饮水

水作为最重要的营养组成部分,一旦缺乏,就会影响猪的消化、吸收、排泄以及体温调节等一系列的代谢活动。

因此,一定要保证水的供应。猪饲喂干饲料和环境温度较高时,猪需水较多。

一般情况下,猪对水的需求量是对干料需求量的4倍,夏季可达到5倍。饮水设备包括饮水器和水槽。如用水槽给水,应保证水量充足、保持水干净。在夏天饮水槽易被猪当作澡盆用来降温,容易将水弄脏。饮水器相对比来说更好一些,可以保证随时供应给猪洁净的水。不过要注意饮水器的流量,饮水器的流量应在每分钟800毫升以上,否则影响猪的生长。

3、饲养技术

瘦肉型的猪种有较高的瘦肉率,但是采食量比较低,一般不需要对其饲料进行限制。不过对瘦肉率较低的猪种,为了防止猪后期变肥,获得较瘦的胴体,有必要合理限饲。限饲的时机应选择猪的体重在60千克以后,比例控制在20%以内,如果限制饲料太多,就会影响饲料报酬。限制饲喂一般用湿拌料,分顿饲喂。注意每头猪同时有足够的采食空间,防止个别强者抢食过多,弱猪采食不上,导致猪长势不同。

4、自由采食

自由采食饲喂技术指的是将饲料放进饲料槽或者饲料箱中供猪随时采食。这种方法减轻了工作,节省了人力。肥猪腹部下垂,屠宰率高。所有的猪都能吃饱,肥猪大小均匀。自由采食方法多用于瘦肉型品种猪的饲养。

如果饲料的营养浓度较低,或者饲料的适口性较差,或者由于环境不好,猪的采食量较低,应该让猪自由采食。自由采食有时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饲料浪费现象,因此要注意不能让猪将饲料拱出饲料箱外。如果采用湿拌料,每天喂3顿,虽然不能做到自由采食,但可以让猪得到充分的采食。每顿供给猪约15分钟吃干净的饲料量,这样猪既能吃饱又不会剩料,不会造成饲料的浪费。

§§§第五节猪的疾病防治

(一)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的传播很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容易感染和发病,可以引起仔猪大量地死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国际上被划分为一类烈性传染病。口蹄疫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也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集约化猪场中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猪口蹄疫,已经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

1、症状

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口鼻、乳房、蹄下皮肤生出灰白、灰黄的水泡,从米粒大小长成蚕豆大小。

于水泡破皮后形成烂斑,在这期间若无细菌感染,经1周后可康复。严重者蹄壳脱落。

2、防治

猪场内部使用封闭生产,制定各项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外来人员的进入进行控制,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虫工作,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净化工作,防止外源病原侵入本场。

于对猪进行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安全性高,有一定免疫效果。

(二)猪瘟

猪瘟又被称为烂肠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和接触性的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都易感染,野猪也易感染,这种病不分季节。病猪具有传染性,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病死率超过90%,近年来以隐性以及慢性病例居多。

1、症状

猪瘟的潜伏期在5~10天。

(1)急性

高温不退,精神极度沉郁,卧地不起,打寒战。除此之外,脓性眼屎,鼻、口、耳、四肢内侧以及腹下的皮肤都会出血或者出现紫斑,开始便秘,后出现腹泻。怀孕母猪可能发生流产,公猪包皮积尿。

(2)慢性

病程比较缓和,可拖到20~30天以上。体温不稳定,有时候高,有时候低,猪变得清瘦,贫血。便秘腹泻交替,皮肤有紫斑和坏死痂块。

2、预防

对20日龄的仔猪进行第一次免疫,使用4头份剂量,60~65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剂量5头份。

于提前免疫。使用3头份剂量,注射疫苗后1.5~2小时开始喂奶,60~65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剂量5头份。

对后备母猪在配种之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免疫,均使用4~5头份剂量。

(三)猪喘气病

猪喘气病是一种由霉形体引发的地方性、流行性肺炎。

1、症状

体温不高,呼吸困难,张口喘气。

于猪发病初期会出现短声的咳嗽和喘气,尤其是早晨、傍晚、进食和运动的时候。

2、防治

热通静与呼畅通合用。

于克净沙和通通克混合使用。

炎热双效与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合用。

榆使用康泰克松。

虞全感康与泰乐灵合用。

以上药物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5天,同时拌入泰力康、动宝康复、新喘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