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国崛起
27890400000013

第13章 中国现代航海之路

中国现代海洋之路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建设海洋强国是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稳定和安全的需要,发展和强大的需要,以及和平与正义的需要。中国作为一个濒海大国,必须树立将海洋作为综合性战略空间的现代海洋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以海强国”的意识,增强保卫国家海洋安全的意识。海洋是擎托中华民族在21世纪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综合性战略空间,中国应该成为世界上的海洋大国,尤其是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强国。

海洋世纪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对海洋的认识和运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航运、捕捞和军事利用等活动,而是把海洋作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21世纪,海洋将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当今全球已形成共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离不开海洋,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保护。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海洋发展战略上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美国强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进一步发展海洋技术工业,发展海洋热能,开发海底底土的矿藏等。俄罗斯在制定加强海军、商船队、科学考察船等海上综合力量的新海洋战略。

我国的主要周边沿海国家,包括日本、印度、韩国和越南在内,都制定了新的海洋发展战略,朝着建设中国的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

人类海洋观正经历三次质的飞跃。第一次质的飞跃是在“地理大发现”问世时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海洋成为资本主义向外殖民扩张,积累原始资本的主要途径;海洋对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海洋观实现的第二次飞跃是在20世纪后半叶,海洋在人们的观念中由连接世界的伟大通道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的资源宝库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前后,世界濒海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蓝色圈地运动”,将管辖海域与经济发展直接联系,以海洋产业作为国家经济腾飞的翅膀。人类海洋观的第三次飞跃是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此时,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时期。“海洋在21世纪担当着全球化纽带、可持续发展资源库和国际战略竞争舞台的复合角色,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综合国力和争夺战略优势的新领域和重要制高点。”

21世纪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人口众多,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因而,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早日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的海域面积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千米,相当陆地领土面积的1/3;其中与陆地领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千米。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多平方千米的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这些海域是我们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建成中国自然资源开发的战略基地,能长期提供60%左右的水产品、2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约70%的原盐和足够的金属。

海洋强国指拥有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综合海上力量,并能通过运用其海上优势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建设海洋强国”的概念主要包括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海洋事务国际参与等方面内容。

海洋安全要有安全的海疆,并要有一支以海军为主体的海上综合力量。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可以说,国际安全、地区安全和沿海国家的安全,大多与海洋息息相关。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里,影响和威胁我国国家统一大业和国防安全的情况,很可能来自海上。”

海洋是各国表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海洋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地位及其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已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越来越高,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就当前中国综合国力而言,与世界主要大国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我国与美国综合国力差距是3倍。重视海洋和发展海洋是提高综合国力,奠定我国强国地位的必由之路。

东方蛟龙之中国的海军演变1949年元旦的礼炮声刚刚响过,当中国准备告别屈辱的百年历史,挺起腰杆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时候,新中国的领导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人民必须建立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当组成一支保卫沿江沿海的海军”。

1949年4月23日,当南京国民党总统府顶端的青天白日旗颓丧地飘落下来之时,另一面划时代的旗帜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徐徐地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宣布诞生,张爱萍出任司令员。

40年后,这一天被确定为人民海军诞辰纪念日。

这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应当记住的日子。因为近百年的屈辱史表明,无海军便无海权,无海权便无中国的复兴。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发展海军已经成为所有沿海国家的客观要求,不再是帝国主义的专利。

因为海洋是供全人类开发的客观存在的空间,和平利用海洋,是每一个沿海国家应有的权利。然而,历海上石油勘探史告诉人们,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和平利用海洋还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利用海洋必须控制海洋。人民海军的诞生,说明新中国开始重视海权,重视海洋。

1950年,******、******从前苏联的3亿美元贷款中拨出一半给海军。

6年后,驻扎在上海的华东军区海军和驻扎在山东青岛、广东江门的另外两个地区性海军部队更名为海军东海、北海和南海舰队,并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海军基地、舰艇支队、水警区和巡防区。中国海军在建军之初不足20万人,大部分来自陆军和空军。到1955年,人民海军已经有战斗舰艇519艘,辅助船341艘,各种飞机515架,拥有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炮、陆战队5个兵种。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雄才大略,他通过对中国近百年来备受帝国主义侵略凌辱历史的总结,深刻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都是“从海上来”,于是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7年,毛泽中国的海军军舰东语重心长地对海军政委肖劲光说:

“有海就要有海军。过去我们有海无防,受人欺负,我们把海军搞起来,就不怕帝国主义欺负了。”“海军一定要搞,不搞不行。”

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使海军装备发生了重大革命,导弹化、核能化代表着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海军也试图跟上世界海军发展的步伐。为了迎接海军发展新阶段的到来,中国海军最高决策部门提出了海军发展的新设想:今后海军战斗力发展步骤是,在以发展导弹为主和不断改进常规武器的条件下,以发展潜艇为重点,并同时发展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部队,建设一支合成的海上轻型力量。具体说来,潜艇以发展中、大型为主;水面舰艇以发展中、小型为主;航空兵以发展海军特种飞机为主;岸防兵以发展导弹和中型火炮为主;陆战部队则根据技术条件,逐步加强现代化建设。同时,积极着手大型舰艇的研制准备工作,包括大型核动力导弹潜艇、导弹驱逐舰、反潜护卫舰、导弹快艇等。总之,初步确定的海军发展战略是:作战海区应由近海到中海,再到远海、远洋。

在人民海军的初步发展中,还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在中国海军初创阶段,前苏联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对于这一点,中国人民不会忘中国的导弹驱逐舰记,人民海军发展史上也记载得明明白白。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需要的是独立的海权,近百年来的屈辱使人民领袖对于这一点特别地重视,也特别地珍惜。1955年,人民海军从前苏联手中收回了旅顺口,这个丧失主权达一个花甲岁月的东方良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前苏联走了,当然不无遗憾。因为他们虽有横跨欧亚的世界第一大国土,却没有一个像旅顺口这样好的不冻良港。

1958年6月,前苏联正式以协定草案的形式提出要与中国合建一座长波电台。长波电台是海军的眼睛和耳朵,远在大洋深处的潜艇,靠长波发讯机的高频电流产生的电磁波传递指挥信息。前苏联建过几个长波电台,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满足对太平洋、印度洋的作战指挥要求。于是,他们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同时还可以此控制中国的海军。投资比例苏方为70%(技术设备和材料),中方为30%(土建),长波电台的使用权“按投资比例划分”。

“使用权7:3,比袁世凯的卖国条约还厉害!”共和国的创建者、人民领袖******发火了。中国境内不允许搞主权他属的变相的外国军事基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21日,前苏联政府通过驻华大使正式向中国提出建立“共同舰队”的要求。

这个设想中的“共同舰队”是如何共同的呢?舰艇由前苏联提供,各级指挥官由前苏联派遣,只有两国水兵是“共同”的。

******又发火了。1959年,他在莫斯科与赫鲁晓夫当面交锋:“我们的海军交给你们吧,我们上山打游击。”中国的海军当然不会交给前苏联,“共同舰队”决不能搞!

于是,前苏联撤走了专家,撕毁了协定。对此******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豪言壮语。

几十年来,我人民海军装备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缴获接收、购买、转让制造、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的过程,由初期从通用飞机、鱼雷潜艇、鱼雷快艇为主的阶段,逐步走向以核潜艇与常规潜艇、大中型导弹舰艇和海上专用飞机为主的阶段,今日的人民海军已经拥有10倍于20世纪50年代的各类作战舰艇数量,它包括海军航空兵、各种军舰和勤务船只、潜艇部队、沿海炮兵、地对舰导弹部队和海军陆战队。过去以大炮鱼雷为主的作战武器已被火箭导弹所代替。目前我水面舰艇部队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艇、猎潜艇、扫雷舰、登陆舰等。

我国海军的主要舰种导弹驱逐舰是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一种多功能的中型水面舰种,如今已经成为人民海军主要水面舰种之一,驰骋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新型导弹护卫舰也是我人民海军主要水面舰种之一,目前可以成批量生产。近几年,人民海军对导弹护卫舰不断进行改进,增装新式现代化武器装备,作战性能更趋完善,使我海军舰船装备朝现代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潜艇因其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和突击威力,历来为各国海军所重视。

早在1954年6月,经******主席、******总理批准,从全军挑选100多名大学生、高中生,组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潜艇部队。几十年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完善潜艇部队的装备,使我潜艇部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目前,人民海军除装备有新型常规动力潜艇外,还建造了核动力潜艇。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人民海军进入了拥有核潜艇的新阶段。目前,潜艇数量和总吨位比初建时期增加了几十倍。60年代以前,人民海军潜艇活动范围是在近海。70年代以后,随着装备性能的不断改善,潜艇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和延伸到太平洋西部海域和西沙、南沙群岛海域,成为捍卫祖国领土统一、维护海洋权益的一支重要的海上突击力量。

人民海军航空兵是随着整个海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1950年6月8日,海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建立,同时标志着我海军航空兵的诞生。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海军航空兵已由初建时的单一机种,发展成为拥有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侦察机、运输机、水上飞机、反潜飞机、巡逻机等多机种的航空兵部队和防空部队,能够担负中、近海的防空、攻击、掩护、侦察、搜索、救护、布雷和垂直补给等多登陆舰种任务。近年来,人民海军航空兵在发展航程远、攻击力强的特种飞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第一代携带空舰型导弹的轰炸机已试飞成功,将逐步成为海军航空兵中的重要成员。

东方的蛟龙,成为太平洋西岸中国海的主人,它保卫的是300万海洋国土和彻底摆脱了百年劫难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大陆国上。

新中国第一艘远洋巨轮——光华号首次出海1961年4月28日,在广州的黄埔码头上,一艘名叫光华号的远洋巨轮鸣笛起航。它的一声长鸣,奏响了中国远洋运输事业波澜壮阔的新乐章。

码头上人山人海,欢呼雀跃,也许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艘远洋巨轮在此后中国的外交史、外贸史,以及中国的援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并且为共和国未来的远航船队建设提供了一个艰苦创业的精神范本。

1.艰苦创业的典范光华号原本是一艘外国的报废邮轮,名叫斯拉贝号,就是这么一艘破旧、淘汰的轮船,还是在当年我国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政府花了26万英镑买来的。这艘疮痍满目的旧船浑身是伤,根本动弹不了。

船上的助航仪器、通信设备等全部失灵,客房、甲板、船室多处漏水,船壳铆钉松动,锚链锈迹斑斑,两台主机底座、曲轴支架上到处是裂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纹;汽缸盖也裂开漏水,活像一个奄奄一息的重病患者。无论无何,斯拉贝号毕竟是共和国所拥有的第一艘远洋巨轮。

一个细节可以窥探到斯拉贝号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船上曾有几只铆钉松动漏水,就为了这件小事,******总理多次让秘书打电话过来,询问是否修好了。总理的关怀,无疑是对全体船员的一个巨大鼓舞。

于是,一场浩繁而艰巨的修复斯拉贝号的工程打响了。

此修复工程的艰巨程度难以置信。那时,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经济困难。外有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内有经济建设的百废待兴。一美元甚至可以救活一条生命。全国人民都在节约一粒粮、一滴油、一尺布、一度电中艰难度日。因此,修船过程中的每一笔开支都得反复掐算着使用。

为了节约开支,大量的修理项目采取了自修的方式。于是,国内修船方面的骨干力量几乎全部汇聚到了这里,他们以汗水、智慧和心血为这艘共和国的远洋巨轮注入新的生命。

船终于修好了,然而,备航物资成了难题。油料、物料、伙食更是远航中必不可少的。于是,党和政府在全国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咬紧牙关层层特批,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运送这些远航物资的日子里,从广州城到黄埔港沿途呈现出一幅幅壮观的图画:人们用自行车、挤公共汽车、踏三轮车的方式,人拉肩扛,长驱20多千米,将鲜鱼、蛋肉送到船员手中,常常是凌晨2点出发,一直到日高三竿才赶到黄埔港。

2.“光我中华”

人们盼着的开航的日子终于确定了。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因为从这一天起,新中国将彻底终结没有远航船舶的历史。

当修复一新的斯拉贝号停靠在黄埔港时,人们的目光全部定格在船体上那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上——“光华”,这是一个意味隽永的船名,光华、光华,光我中华!

远洋巨轮

那是一艘报废的外国邮船,已经退出了历史航运舞台;现在,它又亮丽转身,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分明是一艘重生的崭新船舶。这艘船犹如即将上阵的战士,肩负起振兴中华远洋事业时代的最初使命。

3.一代中国海员的创业精神光华轮笛声长鸣,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昂然冲向大海。从那天开始,光华轮在海上整整奔波了15年。在这15年中,光华号执行过13次印度尼西亚接侨、3次印度接侨的外交使命,承担过运送修造坦赞铁路物资的援外任务,还长期肩负着沿海客运、军工物资运输和外援等运输重任。

现在光华轮虽已光荣退役,但这艘船鼓舞着整整几代中国海员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并没有随着光华号的退役而埋没,相反早已深深地融入中国海洋文化的内涵之中,成为中国海洋文化最重要的基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光华号也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

形态各异的船舶类型1.长江中下游的分节顶推船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大宗散货船的运输已为现代化的分节顶推船队所替代。长江船舶设计院在总结1940千瓦推船营运实效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推船。用中速豪华邮轮柴油机加装减速齿轮箱以提高推进效率,采用襟翼舵并加装倒车舵以改善船队的操纵性,主机采用遥控自动操作。此型分节驳船也由1000吨级发展到5000吨级,品种也不断增多。长江中下游大型分节顶推船队载货量可达1.3万吨。

2.豪华级长江游船1981年,重庆东风造船厂和武昌船厂相继开发了“神女”、“三峡”、“巴山”、“峨眉”、“扬子江”等多型豪华级长江旅游船,对开发长江旅游资源起到积极作用。巴山号、峨眉号旅游船采用快速的双尾船型,其中峨眉号船长79米,设计标准客舱69间,载客138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豪华旅游船建造方兴未艾,相继有多艘投入营运,它们分别是“西陵”、“隆中”、“长江之星”、“扬子江乐园”、“神州”、“长江明珠”、“长江公主”等。

由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青山船厂制造的蓝鲸号也是其中之一。

该船除有完善的餐饮、娱乐设施以外,还设有具有五种同声传译的国际会议厅和国际通信设施。

3.双尾型客货轮船1987年,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的江汉57号,采用双尾型的客货轮,实船试航证明,与原型船相比,在相同的功率下航速可由27千米/

小时提高到31千米/小时,若维持27千米/小时的航速不变,则可节省功率25%以上。

江申115号和江汉132号等长江客货轮船都采用了双尾船型,此种船体型线的采用已成为我国第三代长江客货船舶型的重要特征。

4.中国第一艘大型出口运输船——长城号第一艘出口船舶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2.7万吨远洋散装货船长城号,由中国香港联成轮船公司订货,该船于1982年1月在大连造船厂造成。这是我国第一艘大型出口运输船,也是我国船舶史上第一次按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和建造的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开创了我国船舶工业的******。

长城号总长197.45米,型宽23长江豪华旅游船米,可以到达和停靠90%以上的国际散装码头、煤码头和散粮码头,经济性、实用性都非常好,深得国际航运界的好评。

长城号的骄傲

长城号后来往返于日、美之间,并多次环球航行,从未发现任何故障。交船后,国外造船订单纷至沓来,以后,江南、大连造船厂共同承接了同型12艘船舶的订单,全部出口国际市场。

承接来自中国香港的订单后,中华造船厂于1981年建成多用途货船海建号。该船行驶于日本到南美、北美间的航线,多次穿越太平洋。

在多用途船的出口方面,上海造船厂于1983年交货的4艘1.23万载重吨、可载724个标准箱的多用途货船,是我国首次向西欧出口的该类船舶,曾荣获1983年国家金质奖。后来,该厂在此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本厂生产的苏尔寿6RTA48型超长冲程柴油机,减轻船体自重,提高载货,推出一种节能型新船,并因此获得古巴远洋公司的造船订单。

5.祥瑞号

江南造船厂为中国香港建造两艘6.4万吨,可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散装船,其首制船祥瑞号于1987年10月驶抵香港,当即受到航运界的称赞。特别是在冬季横跨大西洋时,该船遭遇11级暴风的袭击,而船体和机械均未发现明显损坏,而且航速与相应的耗电也近于设计值。由大型运输船于该船具有上乘的质量,江南造船厂又获得德国、美国和中国香港航运公司再造6艘的合同。

6.中国光荣号该船由美国订造,在1989年8月20日命名为中国光荣号,并顺利交船。这艘6.4万吨散货船总长225米,型宽32.2米,型深18米,吃水12.5米,船员35人,主机为沪东造船厂制造的HD-B&5L70MCE型柴油机,最大功率为8973千瓦,95转/分。该船采取了三项新技术:加球首、球尾并优化型线以降低船的阻力;采用大直径低转速螺旋桨以提高推进效率;采用新型超长冲程柴油机,从而使每日耗油量从41.4吨下降到31.78吨。

7.雪莓号

首制船雪莓号交船后航行于比利时与英国各港间,运输轿车、拖拉机和工程车辆,两天往返一次,由于船体及设备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建造质量好,在交船2个月后,又获得第二艘同型船的合同,第二艘蔷薇号也于1989年交船。

8.大型汽车滚装船继7000吨级滚装船在大连交船后,江南造船厂为德国承造的载车4000辆的大型汽车滚装船也于1988年年底建成交船。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为德国建造过多艘集装箱船,由于船型新、质量好、造价低、营运效益高,在德国的航运界有良好声誉。当大型汽车滚装船招标公告向全世界公布后,江南造船厂以技术先进、价格合理等优越条件战胜了国际间各强手而一举中标。这是一艘2.4万吨级的汽车滚装船,从其尺度、性能和船的各项特点来看,已达到当时世界同型船舶的先进技术水平,如所有的主、辅机的高度自动化和遥控化,船舶停靠码头和倒放、收闭尾部跳板及中部跳板的电动液化压自动化,船的操纵、导航设备的新颖先进等。

30名船员的居住舱室、生活设施完善、舒适方便,堪称“世界现代型”船舶。

9.“未来型”集装箱船沪东造船厂为德国劳埃德轮船大型汽车滚装船公司建造的4万吨级全格栅大型冷风集装箱船,1988年3月开工,1989年命名为柏林快航号,6月26日顺利下水。该船采用不对称尾型,它的导航系统可实行从启运港到目的港全程自动导航,全船只需16名船员,可载2700个标准集装箱,其中544个冷藏箱可自动调温。这是一艘被国际航运业界誉为“未来型”大型集装箱船舶。

10.中国第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德尔瓦号1999年,中国同外国船东签订了5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

的建造合同。由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是我国第一艘30万吨VLCC,也是这5艘中的一号船。

无论从建造能力,还是从设计、组织管理等各方面都对船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尔瓦号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建造超大型油船零的突破,圆了一代人的梦。

筑起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史学家托恩比就曾预言:太平洋地区经济将在21世纪崛起。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中国经济急剧腾飞,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托恩比的这一预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许多国家的政界人士、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中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他们指出,21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为了迎接“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一些发达的海洋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特别重视太平洋的开发性研究,制定政策,提出开放利用太平洋的“国家战略”;一些中小国家也不甘示弱,积极研究本国的对策。

据权威机构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太平洋航线货运量迅速增加,而大西洋航线的货运量呈减少趋势。这一长一消也从另一侧面证明,国际经济重心正逐步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当然具体对中国来说,更直接的挑战则来自西北太平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70年代,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4%,西北太平洋地区为5.5%;80年代,世界平均水平为1.4%,西北太平洋地区为4%;预计到2000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2%,西北太平洋地则高达5%~7%。

作为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泱泱大国——中国应该怎样迎接这场史无前例的挑战,应该如何在这激烈竞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航运业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已经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并为我们填写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目前,中国远洋运输事业已具有相当规模,从事国际海运的航运企业有130余家,拥有各种类型的船舶1557艘、82万载重吨,航行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个港口;已开展47条定期班轮航线,每月从中国主要对外港口开出140个航班,通往世界各地。

近年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也有长足的进步。目前已有30余家中国航运企业从事集装箱运输业务,拥有110多艘集装箱船舶,自有和租进的集装箱共25万国际标准集装箱。1989年完成国际标准集装箱货运量1075万吨,占中国外贸海运集装箱货运量的25%。

中国码头和港口政策近年来,国家不仅对一些老码头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陈旧的码头提高了效益,焕发了青春,而且还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并举,大中小港口建设相结合,新建和改造相结合及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港口发展政策,合理地调整了港口布局,相继建成一批现代化港口和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

海上集装箱运输近年来,与远洋运输相配套的沿海和内河运输业也有较大发展。

在1.8万千米的海岸线和10.9万千米内河航道上,活跃着13万个水路运输企业和个体联营业者,他们经营着各种类型的大小船舶45万余艘、3600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达9亿吨,对沿海港口的疏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路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运输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以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大中城市进出口公路和疏港公路为主线,新建公路近12万千米,基本达到国家道路主干线和乡镇公路相衔接,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和广阔内陆腹地相连的公路运输网络。我国公路通车里程目前已达101.4万千米,货运量为73.4亿吨,可为国际多式联运和外贸物资的内陆运输提供足够的运力。主要海港都有铁路相连,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已在铁路系统开展起来。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国内外宣布,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港站为枢纽,联结远洋、沿海、内河、公路、铁路运输等方式的综合运输体系,并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我国已同37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海运协定,加入与航运有关的公约30余个,参加同运输业有关的合资、合作企业近40家。中国运输企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独资、合营及办事机构80余家,世界银行、日本海外协力基金会及一些国家的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中国的港口、公路建设和船舶购买制造提供了优惠贷款,并同我国合资建港、合资经营保税仓库。这种运输方面积极的多边、双边合作,将为中国水陆运输事业的腾飞再加一把力。

我们已从沿海迈向远洋,我们已从封闭走向开放,我们的远洋船队正在世界各大洋犁波耕浪,而且将向更无垠宽阔的海域不断延伸。

几十年来,人民海军在完成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任务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海军广大官兵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神圣海疆的安宁,维护了我国应有的海洋权益。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海军胜利完成了解放沿海岛屿、肃清海匪骚扰、保障海道运输安全、保卫领海领空、收复西沙和捍卫南沙等战斗任务。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千米,由宣德、永乐两个群岛组成,总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永兴岛是西沙主岛,又是广东(今海南省)驻西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的办事处所在地,面积约为1.6平方千米。西沙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已经开始在南海航行,先后发现西沙、南沙等岛屿。

长期以来,南越当局对南海诸岛怀有领土野心,强占南沙、西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1973年9月,南越当局为了抢夺石油资源,悍然宣布将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