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2799800000023

第23章 激励篇 不是肯定孩子的一切,就是否定孩子的一切(3)

赏识孩子的刻苦努力,告诉孩子成功与失败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不过是一种比较。有时,成功只是比失败多了一点点,只要刻苦努力,就是在不停地前进。

不给孩子面子还浇冷水

有些父母自己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而对孩子的自尊心却毫不在意,就算已经感觉到孩子受了委屈或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甚至有时还有意给他们浇一些冷水。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因为这不但不能激励孩子,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让孩子怨恨父母,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作为父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别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大脑还处在混沌天真的状态,大人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切。当你漫不经心或火冒三丈地说孩子“笨”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概念:我是天下最笨的孩子。孩子一次次地接受大人的苛责,也就等于一次次地接受对自己的否定:我什么也比不上别的孩子。

因此,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赏识扩展到别人的面前,要善于当着别人的面赏识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充分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励孩子产生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赏识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对孩子要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经常对孩子赞扬、鼓励,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赞扬孩子,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直接指责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做错事时,有的父母会直接指责孩子,这样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使孩子内在智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时,父母可采用冷静的态度,从侧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明辨自己的过失。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可以简单判断好坏,并且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羞耻感。如果做错了事,他们也一定会感到羞愧,只是不同的孩子羞愧的程度不同而已。问题是怎样启发他们的自尊心、羞耻感,进而使他们反省,自己下决心改正。会自我反省的孩子,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行,能置身事外观察自我的状态,因此,能换位思考父母的感受。所以,一般来说,会自我反省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让孩子明白,一旦犯错,将会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

指责孩子瞎积极

父母往往会用成人处世的思维看待孩子的失误,把事情复杂化,并因为怕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而要求孩子以后不要再做。

因为孩子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有限,做事情总会有考虑不周、把握不准而出现失误、错误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也是老师和父母应该谅解的。在事情发生以后,孩子已经感到懊恼、难过,父母的不当做法会使孩子因为害怕别人的误解而感到惶恐不安、心神不宁、处处提防,心理负担更重,并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多疑、敏感、不自信。

其实当孩子积极办某事,但办坏了的时候,父母应该安慰孩子,告诉他以他的年龄和阅历出现这样的失误是难免的,老师、同学也会谅解他。让孩子尽快走出这一次失利的阴影,恢复好的情绪。

如果父母因为怕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而阻止孩子再为你做事,会使孩子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受挫,变得只会关心自己。

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老师

有的家长,看见孩子在学校受了点委屈,态度就显得不够冷静,对学校和老师横加指责。

一味顾及所谓的脸面、自尊,只知道护着孩子,而不明是非对错,认为在一些“小事情”上不必严格要求,会使孩子失去对事物的辨别、对是非的把握,忽视纪律、公共意识和道德准则,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无法面对老师的批评和成长中的挫折。

对老师的批评,既会加重孩子对老师的不满,也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还会使孩子在以后养成遇到事情就消极回避,或是依赖他人、推卸责任的坏毛病。

在孩子与老师产生矛盾时,做父母的首先要态度冷静,以公正的立场来进行评判,而不是不管对错,只维护孩子。

不积极参加孩子的比赛

子安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区里的中小学生运动会,这是他盼望了很久的事情。回到家后,子安还是沉浸在兴奋中,热情地向爸爸邀请:“爸,你来看我比赛吧!老师都说我有希望拿初中组冠军。”爸爸说:“我可没时间去看你比赛。再说,有什么可看的?要是家长会、考试评定会,怎么也得请假去参加。运动会嘛,就算了吧。”听到爸爸这样说,子安很失落。

孩子在任何方面取得的成绩,都是他付出努力的结果,是孩子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也是他最希望父母认可并和他分享的。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需要。父母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活动,会使孩子因为自己的努力、成就得不到父母的肯定、鼓励,而在心灵、情感上受到伤害,认为反正我再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赏识,而失去积极性、上进心。

父母要重视孩子方方面面的需要,尤其是情感上的需要。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肯定,父母对孩子的赏识、鼓励,是孩子努力、上进的最大动力。

抬高自己的孩子,贬低别人的孩子

“我听说你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了,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你的孩子一样有出息。”或者“你肯定走后门了吧?”如果这是你的口头禅,那么表明:当朋友或邻居们的孩子做得很出色时,我们都免不了会比较。如果自己的孩子相形见绌,不要自责。要常常提醒自己,就算孩子没有得到很多的奖品或证书,你也同样可以是个好家长。如果连你都很在意这些荣誉的话,你就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他是个失败的孩子,因为他没有得过奖。同样,你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别的孩子得了奖,他们的家长一定是走后门。这种想法会使得你们之间产生隔阂,一旦孩子碰到困难时,你便不会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你是听众: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这是对你的最好的恭维和鼓励。但切记不要时时刻刻都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样,你和孩子都会慢慢迷失在这些夸奖当中,无从判断其实他仍然有待提高。但如果你总是对孩子的成绩不予以重视,吝惜你的夸奖,那么你的孩子便会始终缺乏自信。

在对自己孩子作评价时,与孩子的同龄人作“横向比较”是十分自然的,但此时须注意多多肯定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而切莫任意抬高自己、压低别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缺德”行为,如孩子仿而效之,将后患无穷。

赏罚不分明

当赏则赏,当罚则罚,这是古代军事谋略,也是今天教子的谋略。赏罚分明,让孩子自小就学着辨别善恶,爱憎分明,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当今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父母往往对孩子宠爱有加,奖励多于惩罚,袒护代替教育。这样的孩子常常产生“我就是一切”的个人膨胀心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因此,长大以后,很难与人相处,并且,这样的教育,也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品德。

在一般情况下,孩子喜欢奖励,不喜欢惩罚,这是人之常情。作为父母,其实你也喜欢奖励孩子,而不喜欢惩罚孩子。

“当赏则赏,当罚则罚”是做父母的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当孩子行为不正当时,要明确地加以惩罚,当孩子表现进步、向上,有好的行为时,要及时奖励。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绝不姑息坏的行为,也不能无视好的行为,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气急了说有损孩子人格的话

小军不但学习成绩差,永远都是班级里“垫底”的,而且经常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动不动就欺负同学。

一天,校长给小军的爸爸打了电话,告诉他小军又闯祸了,把班里的一个男生给揍了一顿。校长这次铁了心,无论如何也不要这个学生了。

爸爸心情沮丧地带着小军回了家,刚到家,就关起门,二话不说对小军就开始拳打脚踢,狠狠地把这个孩子给揍了一顿,最后还是气不过,恶狠狠地说:“你太不争气了,养你还不如养条狗!”

小军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这次犯的错误也有些过火了,终于咎由自取,被学校开除了。父亲生气暴怒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越是这个时候,做家长的更应该克制,当孩子因为犯错误被周边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放弃。

孩子再调皮捣蛋,也会知道这次事情的严重性的。家长要建设性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再生气也不能说出有损孩子人格的话来。这样践踏孩子人格尊严的做法只能让孩子越来越沮丧,陷入自卑的境地,可能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攻击数落孩子的缺点

有些父母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要有什么说什么,看见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马上指出来,这是对孩子负责,结果呢?结果是与孩子的关系越搞越僵,自己心里难免委屈,其实孩子的心里更委屈。

你要了解是人都喜欢听赞扬的话,对自己的缺点不是不清楚,而是不愿意别人说得太清楚,所以父母不要直接攻击孩子的缺点,那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谁都一样,换作自己又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在指出孩子缺点的时候,最好先赞扬他的优点,即使这优点是你都不相信的,反正他相信就行了。孩子很粗心,你可以先夸他做事很果断,就是细心差了一点;孩子语文不好,数学不错,你当然先夸他数学厉害,语文再加把劲那就更厉害了。

美玉也有瑕疵:孩子有缺点不可怕。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总会在一些方面有不足甚至是缺陷。这时候,如果连父母都看不起他们,甚至嘲笑他们,那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对孩子的上进心不屑一顾

孩子原来有上进心,但是父母对他的上进心不屑一顾,甚至言辞中常露出讽刺、挖苦之意。孩子的积极性被打击,有的干脆就放弃了努力。

家长必须鼓励孩子做事,即使事情做得不令人满意,也应以鼓励的话语首先肯定孩子的成绩。父母的鼓励,不仅会使孩子受到鼓励,还能使孩子产生一种“连锁反应”——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或对旧知识继续努力巩固的愿望。如果父母用讽刺或训斥的语气教训孩子,只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使其滋生畏惧、逃避的心理,更甚者会影响其一生的进取心。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只有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既感到爸爸妈妈的柔情与温暖,又感受到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拳拳之心,你的教育才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经常斥责孩子

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往往满足孩子们物质上的一切需要,却在精神上不知道理解和尊重孩子。有些冲动型的家长,一见孩子做了错事,便“你这个浑球”,“就数你不懂事”,“你就知道吃”等,随口而出。当孩子考试不理想时,马上火冒三丈,“笨蛋!就数你考得差!”“以后还有什么出息!”等难听的话接踵而至,没轻没重。

经常斥责孩子,易给孩子造成很大心理压力,使其惶恐不安,性格容易变得内向。当他们被家长用污言秽语责骂时,感到愤怒与厌恶,但却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满口污言秽语,并施于他人,他们常常会对他人产生莫名的反感,待人冷漠、粗鲁而不怀好意。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等严重状况都可能出现。

父母的辱骂、斥责,对孩子身心发展会造成很坏的影响,也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讲讲道理,同时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他自我反省,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

当众斥责羞辱孩子

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气急败坏,口不择言,甚至当众大打出手。也许有些父母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向公众表示,自己是个知书识礼的好家长,同时也希望公众的威慑力让孩子妥协。

有这样一件事:坐在公交车上,忽然,一个刺耳的声音在车子前座响起。“老师说你没做作业。”话音未落,一巴掌扇在孩子的脸上。车上的乘客都惊呆了,像傻了似的看着他们。“你为什么不做作业?”“如果不说明天就不要上学了,妈妈不会逼你的。”大概也就短短的2分钟,那个自称妈妈的人,在小孩脸上连着扇了4巴掌,车厢里只听见孩子的抽泣声。

一个孩子没有做作业,可以有很多方法帮助他纠正这个错误。为什么要当着那么多陌生人的面,羞辱这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