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公司一起成长
28018400000006

第6章 你的工作十分重要(2)

孤立的一个人是很难成功的,除了难以独自承担种种压力,难以独自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之外,孤立还使人们无法向周围的上司和同事学习,而往往那些无法向他人学习,不愿和他人共同取得进步的人本身也很难实现成长。事实上,在向别人学习以及与他人一起成长方面,大多数人在这一层面上都有些趋于孤立,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欣赏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只能看到别人的弱势和短处,这就使人们从心理上不屑于向别人学习,至少人们不屑于承认自己要向别人学习,同时自私心理也使人们只想自己成长而不愿看到别人得到进步。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即使当别人做出的成就远远大过自己的时候,人们也会把别人成功的原因归于机遇。有人把人们的这种心理称为“孤芳自赏”,且不论这种说法是褒是贬,单就这种心理造成的影响来说,它大大阻碍了人们的成长。因为成长不能只靠自己,上司和同事的扶持和帮助才能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更显著的成就。

玛丽和瑞莎同在一家传媒公司的广告部工作,这天经理皮特分别交给她们一项开发大客户的任务,由于她们的任务都比较艰巨,所以在她们离开经理办公室时,皮特特意叮嘱她们:“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可以直接找我,同时要注意和其他部门的协调。”

玛丽的业务能力一向很强,她在广告部的业绩也经常名列前茅,她也常常因此感到骄傲,有时候同事们甚至觉得玛丽已经骄傲得过了头。离开办公室后,玛丽心想,“皮特有什么能力,他只不过比我早到公司几年罢了,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恐怕拿到他那里也没办法解决,再说了开发大客户的任务怎么和其他部门协调,其他部门怎么懂得这种事。凭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一定会完成这项任务的”。

瑞莎一向以谦虚好学着称,她的业务能力略逊玛丽一筹,不过在团结同事和谦虚的学习精神方面玛丽就大不如她了。走出经理办公室以后,她就直接到公司企划部和售后服务部向大家打了一声招呼,“过几天我可能有一些问题要向大家请教,同时也需要大家的合作,我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瑞莎同时也想,玛丽一向骄傲,但如果自己要想实现业务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向她多学习;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麻烦皮特先生,但在客户沟通等方面自己确实需要皮特先生的大力鼎助。

这次的任务确实比以前艰难得多,通过向玛丽和皮特先生的学习,以及公司其他部门的配合,瑞莎的任务超额完成了,她为公司带来了好几笔大生意,当然公司也给了她优厚的奖励,而且还让她和其他部门的优秀员工一起到夏威夷免费旅游。而玛丽也联系到了一些大客户,但因为她向企划部交代的事项不清楚,导致客户要的方案不够详细,有些客户选择了其他公司;有些客户则因为没有得到更多的服务承诺而离开了;还有一些客户觉得玛丽的公司不够重视他们,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更高层的管理者和他们交涉。“这些大客户真是越来越难对付了,”玛丽无可奈何地想,最后她只能联系一些小客户以补偿自己在这次任务中的损失。公司也因为没得到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大客户而比竞争对手少得到了更多的利润。

成长的的确确不能只靠自己,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都需要与他人彼此合作,取长补短。一个人的成长如此,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的成长尤其应该如此。在公司中,每一个员工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向自己的上司和同事学习,加强和周围所有人的合作,并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取长补短,那他无疑会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为公司创造最大效益;而且他还会通过吸收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更何况,如果一个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团队的整体合力就会与日俱增。公司就是一个大团队,其中又包括若干个小团队,如果公司的每一位成员都乐于向上司和同事学习、善于和周围人取长补短,大家互相支持、彼此帮助、共同成长,那么这个公司的整体合力和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正因为这些,所以“团结”、“协作”、“学习”等字眼常常进入众多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中,同时也会成为诸多公司吸引人们关注的重要口号。公司为员工营造了一个团结、协作、学习的文化氛围,也为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互相学习创造了许多机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身为公司的员工,为了公司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必须主动寻求和他人的合作,必须以谦虚、认真的态度向上司和同事学习,并且要在实现自身成长的同时帮助其他同事一起成长。

成长不能只靠自己,不断地向上司和同事学习、和他们共同携手一起进步才能得到持久的成长。无论你才智过人还是能力超强,总有一些方面你不如别人。在不如别人的方面,你就要从零开始起步,以谦逊虚心的姿态向周围的上司和同事学习。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地方,不论在哪里工作我们都会遇到在某一方面比我们强的人,真正聪明的人会以此为激励,并在与优秀的人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使自己所在的团队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光靠自己是很难获得成长的,上司和同事的进步使我们有了前进的参照,同时他们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团队中的每一位员工都会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不要成为掉队的那一个

劳拉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子,凡是见过她的人都会为她的聪明开朗和热情大方所吸引,她的朋友很多,她常常为周围的朋友们排忧解难。劳拉是华尔街一家知名股票交易所的资深分析员,她的工作业绩一直很好,股票交易所的老板戴尔先生非常器重她,她已经在这家交易所干了五年多。这里的工作给予了劳拉优厚的待遇和发展事业的空间。在去年交易所生意冷淡的时候戴尔先生解聘了几位分析员,但劳拉被留了下来,而且戴尔先生还给了她一个月的带薪休假期,这种情况在失业率频频升高的美国实在是难得一见。

埃米莉是劳拉的朋友之一,她最近失业了,心情非常不好,她找到了劳拉,希望能够和劳拉吐吐心中的不平:“我在这个公司干了两年多,现在公司发展了,每天都在招新人,而我却被公司一脚踢了出去,你说这是为什么?”

“噢,埃米莉,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遗憾,不过我也不知道你们公司的具体情况,我想也许有很多原因吧。”劳拉知道埃米莉现在很脆弱,她小心翼翼地回答说。

埃米莉似乎也不想再谈自己的倒霉事,她问劳拉:“劳拉,你一向那么能干,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我知道你们那一行的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不过你一直都做得很好。”

劳拉很高兴谈论自己的工作,她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它很有挑战性,而且这一行业发展得也很快,也正因此,我总是竭尽全力提高自己,我害怕有一天自己会跟不上同事们的脚步,或者被迅速发展的公司所淘汰,最终成为掉队的那一个。”

埃米莉为劳拉的话感到吃惊:“你怎么会成为掉队的那一个,你是那么的优秀,而且你的业绩一向那么突出。”

“我的业绩确实一直不错,不过公司发展得很快,而且同事们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我甚至都能感受到公司前进的步伐在催我每天都要前进,还好我从来没有掉队。从懂事的时候起,父母就常常告诉我‘不要成为掉队的那一个’,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习惯了以此激励自己,直到现在。”劳拉说道。

埃米莉似乎有所领悟,“‘不要成为掉队的那一个’,连你这么优秀的人都经常以此来激励自己,而我却总是认为自己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如果我早些听到这句话,可能现在就不会如此窘迫了。”说着说着,埃米莉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不过现在也不晚,是吗?劳拉。”

劳拉很高兴听到埃米莉这么说:“是的,埃米莉,希望我们都不要成为掉队的那一个。”

“不要成为掉队的那一个”,如果公司员工能够经常以此激励自己,并能够确保自己不成为掉队的那一个,那么无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对于整个公司的成长来说都意义重大。公司的发展在促进员工成长的同时,实际上也给员工带来了一种压力,而且每位员工的发展也会使其他同事产生相应的动力,如果所有员工成长的脚步都跟得上公司发展的速度,那么大家就都不会掉队,从而所有的员工都会继续在公司中逐步成长,而公司的发展也会因为大家的努力而加快速度。

经常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经常审视自己是否成为同事中落后的那一个,经常督促自己再努力一些。你是否做到了这些?你是否确定自己不会成为公司的掉队者?不论你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成长道路,不论你是否愿意提高你自身的素质,你的上司和同事都不会轻易放弃成长,公司更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如果你不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掉队,那你实际上就获得了成长,而且你还有机会随着公司的发展继续成长。如果你不幸成了掉队的那一个,那么除了上司和同事的怜悯以及朋友们的劝慰之外,你将一无所得。

如果不幸成为掉队的那一个,你不必埋怨公司无情,也不要慨叹命运不济。公司并非无情,每个公司都希望带领所有的员工共同进步,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希望其内部员工掉队,因为无论是选用还是培养一个员工,公司都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员工掉队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这样的话再多说也无用,你只要记住坎普顿的一句话就可以了:“你怎样对待命运,命运也怎样对待你——你认真付出过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你对命运敷衍了事,命运也会跟你开一些恶意的玩笑。”

抓住时机不断成长

曾经担任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尔姆斯有一个习惯——他走路的速度很快,而且别人在和他一起走路的时候,一定会被他拉着小跑。

有一天,霍尔姆斯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段路,霍尔姆斯总是用手拉着朋友快速走过。

“我们是在散步,你有必要走得这么快吗?而且你为什么还要拉着我一起走?”朋友觉得霍尔姆斯的做法简直不可理解。

霍尔姆斯微笑着对朋友说:“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他停顿了一下,接下来又说道,“我这一生都在迅速地赶路,而且我必须让同伴和我保持同样的速度,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迅速往前走时,过去的一切都将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就可以迅速到达下一个目标,等你到达下一个目标之后就要抓紧时间重新开始。如果我和同伴一起行走,那我必须让他和我保持同样的速度,否则大家就会一起效率低下,当大家互相督促的时候,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会保持较高的效率,这样就不会错过任何成功的机会。”

“我这一生都在迅速地赶路!”这意味着什么?——很简单,它意味着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成长的契机。

着眼于前方的目标和同伴一起抓住时机,不断成长,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远。过去所有的荣耀和成就都会随着今天清晨太阳的升起而消逝,过去的种种失误也已经随风飘散。沉溺在昨天的快乐和忧伤之中,对于今天的我们没有任何意义,时光一去不复返,每天都应尽可能地做完当天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准备迎接明天的朝阳。明天将是新的一天,应当抓紧时间,重新开始,不要使过去的错误成为明天的包袱,也不要让昨天的成就压弯你的脊梁。

记得当代大提琴演奏大师帕波罗·卡萨尔斯在他93岁生日那天说过一句话;“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是我新生命的开始。”和这位93岁的老人相比,那些年纪轻轻就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人真该感到赧颜羞愧。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公司来说,每当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会经历一个成长瓶颈,如果突破了这个瓶颈,那么就会迎来下一个成长机会;如果突破不了,那么就只能在这个瓶颈处徘徊不前,如此一来,自然也不会抓住下一个发展机会。

公司的成长要依赖于每位员工的努力和进步,如果员工不能尽快突破自身的成长瓶颈,那么公司的成长也将遥遥无期。而员工个人能否迅速突破成长瓶颈,关键要看其心态是否积极进取,意志是否坚定不移。拿破仑·希尔说过:“只要你能想象得出,并且坚信它能够实现,那么通过你的不懈努力,你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拿破仑·希尔所说的“想象”即是对下一次成功的渴望,这种渴望和坚定的信念一经结合,就会产生巨大无比的威力,这种威力足以使任何一个人获得应有的成功。

每位员工在突破自己事业上的成长瓶颈时,同样需要对前面的道路充满渴望,并且需要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发展契机。即使你现在才能卓越也不能停滞不前,因为你的上司和同事们一刻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如果你就此懈怠,那你以后就会落后于上司和同事,甚至会影响上司和同事的成长进程。

对前途充满渴望,抓住时机,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发展契机,这意味着人们不能再满足现状,不能再为过去取得的一点点成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再因为过去的失利而悔恨懊恼。因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社会发展如此迅捷,发展机会很可能会在你沾沾自喜或悔恨懊恼之时就已经从你身边匆匆走过,等你再想回头抓住它的时候,你又与下一次发展契机擦肩而过。这绝不是造化弄人,也不是命运使然,现在你面临的所有尴尬、所有困惑,都源自于你过去的心态和作为,未来的一切其实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正所谓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付出自有回报是一种因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一种因果,坚信过、努力过就会成功也是一种因果。

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斤斤计较。你遭受了多少损失,也不要为这些损失心痛不已。恰恰相反,你应该算算从这些挫折当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然后利用这些收获开辟新的征程。当你取得了一些胜利之后,切勿就此而停下继续前进的脚步,也不要沉浸在这些或大或小的胜利之中无法自拔;下一次发展契机就在你的身边,抓住了它你就会继续前进,否则你就会落后于公司中其他不断追求进步的上司和同事。

公司的成长和个人的进步就像爬山,当爬到一座过去看起来高不可攀的山峰时,人们往往会发现,原来自己爬上的这个地方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台阶,站到这个台阶上可以看到前面还有更高的山峰,究竟是选择在台阶上休息停留,还是继续攀登下一个高峰,这完全取决于爬山者自己。那些时刻提高自身技能、铸炼自身意志、摩拳擦掌准备出发的人,往往能攀登更高大雄伟的事业高峰,在这种具有积极进取品质的员工们的推动下,公司的成长也指日可待;而那些既没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又不愿意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最多只能守住眼前的基业,而由这些人组成的公司恐怕也难以迈开下一次成长的步伐。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些积极向上、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发展契机的人,更能够得到公司的垂青,而另外一些人则随时面临着被公司淘汰的危险。

记住一点: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发展契机,无论从心态上、知识技能上,还是从勇气上,都要做好准备。你准备得越充分,越积极,那么下一次发展契机就越会及时地来到你身边,你就会与其他积极进取的上司和同事们共同成为推动公司成长的一股进步力量。

创造自己的职场压力

我们曾经总是抱怨生活的担子过于沉重,事业的压力让自己喘不过气来。我们渴望从今以后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希望自己的工作永远轻轻松松——那样的人生有如神仙,我们别无所求。有这样的人生吗?也许有,可那种人生只存在于“乌托邦”式的社会之中,然而“乌托邦”式的社会却又根本不会存在。如果没有这些来自生活和事业的压力,我们前进的动力从哪里来?如果没有来自竞争对手和市场变化的压力,我们的公司还会继续发展吗?如果我们不主动创造自己的职场压力,那我们拿什么来实现与公司的共同成长?问题的答案就在问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