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公司一起成长
28018400000009

第9章 工作就是天职(1)

阿那哈斯是古希腊最知名的智者之一。有一次,他在街上遇见了一个人,来人问他:“尊敬的阿那哈斯,请问什么样的船最安全?”

阿那哈斯回答:“是那些离开了大海的船。”

那人顿悟:“哦,我明白了,离开道路的车辆,离开战场的士兵,同样是最安全的。”

阿那哈斯又回答:“是的。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得到这样的安全呢?丧失工作的权利、没有激情、无所事事、也无所用心,这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最悲惨不过的事了。”

造物主是最公平的,它赋予了每个人工作的权利,它在创造人的时候为每个人都留了一个根,这个根就是存在于工作背后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自从脱离蒙昧以来就一直在追求蕴涵这种精神的力量,并试图以此来推动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成长。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一步紧接一步的无穷推进过程:工作—追求—成长中的工作—继续追求—在工作中继续成长……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天生的寻根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人们逐渐发现,其实工作就是人类的第一天职,对工作保持忠诚,即人们常说的敬业精神,则是实现这一人生使命的唯一途径。

忠诚敬业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信仰,失去这一信仰,或者从来就不曾培养过这种信仰的人无异于一棵经常移植的树,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根的浮萍。上帝通过多种途径,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经常移植的树是无法长大的,他以形式各样的手段来惩罚那些缺乏信仰的人们,于是在拉斯维加斯的大街上,就有了那些挥霍尽最后一点祖业而无家可归的赌鬼,还有穷困潦倒、只能靠乞讨为生的流浪汉,以及那些令别人深恶痛绝的骗子、强盗和无耻至极的敲诈者。

工作是人的第一天职,这就如同采花造蜜是蜜蜂的第一天职,早起叫鸣是公鸡的第一天职,搏击长空是雄鹰的第一天职一样,而且作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英,人类的天职更加神圣。

美国繁荣经济的主要缔造者——敬业的新教徒们这样阐释工作的神圣性:为了来世或天堂,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在逃避世俗责任。与此相反,履行职责的劳动既是造物主赋予每个人的神圣义务,也是人能够进入天堂的通行证。这不是修行,而是世俗的劳动,只有工作才能使人生具有价值,才能使人在造物主面前具有意义。

德国最伟大的哲人之一马克思·韦伯曾经对美国的文化、宗教和经济都有过很深刻的研究。马克思·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职业思想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实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人必须各司其职,辛勤劳作,只有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人们才能从工作中汲取最伟大的精神力量。正如《圣经·箴言》第22章29节所描述的那样:

“你看见辛苦敬业的人么,他一定站在君王面前。”

然而就有一些人不愿意履行自己的天职。当然了,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评价自己,而且还准备了许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理由一:我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令人头痛的职业之一,我坚持到现在已经十分难得了。

事实上是怎样的呢?他一直在敷衍工作,而且多次试图跳槽,只是至今为止,除了现在这家公司还没有其他哪家公司愿意接受他。

理由二:如果我努力工作了,但是却得不到回报该怎么办?要知道,现在的老板个个都吝啬至极。

事实却正如同大多数人看到的那样:任何一个老板都不会让自己的金钱白白浪费,他们从不欢迎那些敷衍工作的人,当然他们也不会让那些忠诚敬业的人感到丝毫委屈和不平。

理由三:杰弗逊先生是我的好搭档,老板分配给我们的任务他几乎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而最终的功劳却是我们两个人的。既然不用努力也可以和努力工作的人一样得到奖励,那我当然要选择更舒服的那一种。

我想最后的结果人们已经料想到了,因为允许不劳而获者的存在就意味着姑息对公司的伤害,况且这种伤害还会不断蔓延、无限扩散。公司的成长需要每一个员工都付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发现上述种种理由都不过是懒惰者的借口,他们从来就没有把工作看做是人类的天职,所以他们最终也无法享受到工作赋予他们的种种权利。

工作就是天职,如果一个人以一种敬业、虔诚的态度对待工作,甚至对工作怀有一种敬畏之情,他就已经领会了工作的内涵。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视为神圣的天职,那他就彻底掌握了工作的真谛,并且能够从工作中获得相应的回报。需要提醒的是,我这里所说的回报,不仅仅包括金钱、地位的回报,还包括人们在履行工作这一天职的过程中获得的精神成长和品质提升。

把工作当成天职的人既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也不会整天企图侥幸地蒙混过关。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做法都是违背天理的。这里说的“天理”既不是迷信,也不是唯心,而是另一种解释——天即是道,道即是规律,付出与回报永远成正比就是最大的规律。也许有人会无视这一规律,也许有人会试图跨过这一规律,甚至也许还有人把这一规律当做愚弄人的把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最终能够逃脱它。

工作既是人人都应当履行的一种职责,又是上天赋予人的一项权利,它既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忠诚敬业者付出的是孜孜不倦的努力,得到的则是事业的成功和自身的不断成长。工作还是人生之根本,对待工作三心二意的人,实际上就是将自己本该枝繁叶茂的人生之树几经移植,最终折腾成了一根百无一用的朽木。

公司就是归宿释迦牟尼是东方人信奉的佛祖,东方人尊敬他就像西方人尊敬上帝一样。有一次他问身边的弟子:

“给你一滴水,怎样才能让它不干。”

弟子们答不上来。

佛祖说:“融入大海。”

单独的一滴水既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又受不了狂风的席卷,唯有融入大海它才能永久不干涸,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像一滴小水珠,只有融入团队这个大海之中,个人才能生存成长,并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公司就是一个把有着共同事业目标和合作基础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到一起的团队组织。自从有了公司以来,人们的工作就有了固定的归宿,每个工作着的人就和他(她)所在的公司形成了一种长期的固定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使个人规避风险的能力和发展空间得到了双重保证,同时也使公司这个大团队在这两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公司是每一个工作着的人的精神归宿,就好像孤雁需要雁群一样,人人都离不开公司大团队的庇护和提携。

哈佛商学院的菲利浦教授根据多年来对雁群生活习性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雁行理论”。他指出,没有一只单飞的大雁能够飞得又高又远,只有加入到雁群当中,大雁才有可能跋山涉水、历尽艰难地飞到共同的目的地。大雁为什么要结伴而行呢?而且,即使是一只平时顽劣至极的大雁在沿途遇到新奇无比的景色时,也不会因为贪恋美景而脱离雁群。

我们无法理解大雁的思维方式,但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当大雁一只接着一只往前飞时,前一只大雁鼓动翅膀所带动的气流,会让后一只大雁的浮力和飞行高度提升71%,这就说明越是飞在后面的大雁越节省力气,如果离开雁群,那么每只大雁都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那样一来,它们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细心的人此时也许会问:“那谁来为领队的那只大雁带动气流呢?”答案是“没有”。但这并不代表领队的大雁不能从团队中汲取力量。领队的大雁位于整个飞行队伍的第一名,前面没有大雁帮助它鼓动翅膀、带动气流,所以它是非常辛苦的,因此飞在后面的大雁们就必须沿途为前行的头雁鼓气、加油,当雁群飞过时,人们听到的声声鸣叫,就是雁群鼓励头雁的加油声。

尽管领队的头雁一般身强力壮,但它也有撑不住的时候,如果领队的头雁太累了,雁队中的第二只,第三只……就会依次上前替补。途中,如果有一只雁受伤不能继续随队飞行,那么飞在它前后的两只雁就会留下来照顾它,绝不会让它落单,雁队中的其他成员则继续朝目的地飞行。两只留下来的大雁等待受伤的雁恢复体力后,会继续组成一个小雁队追赶前面的队伍。途中,它们会再联合其他“散雁”形成大雁队,也可能会暂时加入到路过的其他雁队当中,直到追上自己的雁群。

雁群是每一个大雁的归宿,公司则是每一个职场中人的归宿,它为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及获得物质和精神满足的途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归宿,那么无论你如何出众,都会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一样难以到达温暖的春天。

正因为如此,所以愈是明智的人就愈加珍惜公司给予自己的一切,当然这其中并不仅仅是薪金和福利,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比任何人都更加强烈。当然了,公司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忠于公司并能够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优秀人才。

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一面,但并不是任何事物的相对一面都是积极的,与明智者相对的人就是其中的一种,可惜的是,这些人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等到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这些人从来就不认同“公司就是归宿”的观念,他们只信奉自身的舒适和诱人的薪金,不过这二者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们也并非没有追求,于是为了使自己满意,他们频繁地更换工作、不断地寻找新公司。结果呢?他们没有积累下足够的经验,也使自己与一次次的成长机会失之交臂。而且使他们所在的公司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因为每一个公司都要为吸收新人和培养员工付出不小的代价。

把公司当成自己事业的归宿不仅仅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理念,而且还体现了人们最基本的良知。生活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它,它就会给你以相同的回报。公司为在其内部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相应的机会,它就像母亲包容孩子一样包容着自己的员工,如果有人背弃了自己的公司,就如同孩子背弃了母亲一样伤害母亲的心。我想任何人都不会轻易相信一个曾经背弃自己母亲的人,同样任何一家公司也不会轻易接受那些把更换公司当做家常便饭的人。

没有把公司当成归宿的人,就如同离了群的孤雁一样永远没有依托,自然也不会从公司大团队中获得鼓励,就更谈不上和公司一起成长了。当然了,每一个致力于持续发展的公司也不会吸收这样的人进来,因为他们不但不会促进公司的进一步成长,而且还会成为公司进步的阻碍,甚至导致公司受到重创,比如商场上屡见不鲜的泄露公司机密、带走公司重大客户等现象。

一棵小树,如果经常有人浇水、施肥,就会在几年之内长得枝繁叶茂;如果继续成长会在几十年内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刚刚扎根发芽就把它移植到新地方,那这棵小树必须重新开始它的生根历程;如果屡屡移植,那么这棵小树将永远无法长大,甚至会在移植过程中早早夭折。

其实每一个人的事业成长历程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扎根—发芽—成长—成功。如果根基扎不深,那以后的一系列过程都会变得孱弱无力。

如果说公司是一条船的话,那么这艘船将载着老板和所有员工共同驶向茫茫的事业之海,只不过老板扮演的是船长的角色,而员工则是船员。为了到达目的地,在行驶途中,船员必须与船长一起共同面对海上的狂风、巨浪以及暗礁。

自从公司存在以来,它就一直扮演着工作者根基的角色,工作者以它为归宿并依托它逐步成长,它又在培养工作者成长的同时,不断提升整体团队的水平。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人进步带动公司成长、公司成长促进个人发展的双赢循环模式。

事业就是平台老约翰一生辛苦。他做了几乎半个世纪的乡间邮差,几乎每天都在佐治亚州东北部的山区里跋涉,把信送到那些渴望得到亲朋好友讯息的人们手中。

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老约翰终于退休了,但是他仍然不肯休息,每天忙着整理自己的小农庄,起早贪黑,不知疲倦。他还经常把自己辛勤得来的农作物拿给其他贫困的人们分享,并且他还以此为乐。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在到处传扬他的勤劳和善良,他们祈求上帝一定要让老约翰得到最幸福的生活。

人们的祈祷声很快传到了上帝的耳朵里,而且上帝也被老约翰的勤劳和善良感动了。一天,他来到老约翰的农庄里,对正在耕种的老约翰说:“你可以回去休息了,以后也不用再来劳作,你的土地会在春天种上最饱满的种子,在夏天得到最细心的耕耘,在秋天收获最丰硕的成果。”

老约翰听到这里,马上焦急地向上帝祷告:“亲爱的主啊,我一直都是您忠实的信徒,我从来没有做过违背您意志的事情,为什么您要如此惩罚我呢?”

上帝对老约翰的态度感到异常吃惊,因为他以为老约翰会为此而对他更加感激,会为得到这样的殊荣而无比骄傲。于是,上帝忍不住好奇地问老约翰:“老伙计,你难道不知好歹吗?或者你是已经高兴得发了疯?你是不是正在说胡话?我是因为爱你才让你免受劳累之苦,我希望你能度过一个舒适而幸福的晚年。”

“我的主,感谢您对我的关照,事实上我没有一天不在感念您对我的慈爱,我时刻都在感念您赋予我的劳动的能力和权利。如果我不小心惹怒了您,让您剥夺了我劳动的权利,那么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的幸福将从何谈起?离开了镐头和镰刀,我能干的双手将空空如也。”

除去基本的生活保证和丰富的物质享受,工作还为人们带来了施展才华和实现理想抱负的机会,而事业则为人们提供了创造这些机会的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随意书写自己的理想篇章,也可以尽情享受蕴涵在创造事业和发展事业过程中的冲刺感和成就感。拥有自己的事业,并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使这个事业渐渐趋于伟大,这是每一个有志之士的根本追求。

事业为人们提供了足够大的施展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那人类所有智慧和才华都将归于虚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生命里程中永远不变的零起点,还有那希望田野上光秃秃的“收获”。既然如此,那我们实在没有什么理由来抱怨老板或者其他人为自己提供的事业平台不够宽广,因为只要你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那你的事业平台将会自动地做出相应的扩展,直到你停止努力;你更没有理由虚度人生,让事业荒废,因为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事业是一个大平台,它们已经给了你在台上尽情展现自我的机会。现在正是我们粉墨登场的时候,如果错过了眼前的机会,那么当人生大舞台谢幕的时候,事业平台也会随之关闭,那时,无论你的妆彩多么浓艳都无济于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台下观看台上人物的演出——不论台上站的是舞衣弄裳的花旦,还是蹿前跳后的小丑——因为台上已经没有了你的位置。

只要你愿意付出,掌握工作的方法,事业的平台就会为你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只要你勤于努力工作,善于学习,你的事业平台就会迈向更高的台阶。当然了,如果你自身就踌躇不前、不思进取,那么你也就不需要在事业平台上展现自我,更不用谈什么迈向新台阶了。你愿意选择哪种生活?是能够让自己的才能在事业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现,并且不断提高自身潜能,但必须付出相应努力的生活;还是不需要任何努力,也不会有任何收获,而且从来就不会有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

你的选择将决定你的生活,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因素也许会影响你,但它们绝对不会左右你,除非你选择被它们所左右。俄亥俄州的保险推销员希尔直到被自己狠狠地打击了一次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认清这个道理呀。

希尔觉得他就职的这个公司根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这个公司是属于创业型公司,而且这个行业实在是太难做了,那些顾客对保险推销员总是退避三舍。希尔感到自己既辛苦劳累,又得不到良好的待遇。于是,他选择了离开这家浪费了自己三年青春却令自己一无所获的公司,而且他发誓永远不再涉足保险行业。

马丁和希尔是同一天进入这家保险公司的,马丁一直认为这个行业是世界上最锻炼人、最容易让人成长的行业,越是面对难以应付的顾客,他就越有成就感,因为他总是能够通过这些挑剔的顾客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事实上,他的潜能的确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开发,连公司董事长迈克尔先生都注意到了他,而且决定升他为客户开发部经理。

希尔离开公司时,马丁劝他留下来,“咱们公司虽然现在的处境有些困难,不过马上就会有大发展的,我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公司发展之后咱们的工作就好做得多了,我们一定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而且现在公司正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地努力。”但是希尔拒绝了马丁的挽留。一个月之后,希尔找到了一份房地产推销员的工作,干了不到两个月他发现这个行业也不好做,于是他又选择了离开。幸运的是,他很快又得到了一份新工作,这份工作不用面对种种刁钻古怪的顾客了,这是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可是干了几个星期之后,希尔又觉得这份工作过于单调和枯燥,根本不适合自己,于是……就这样,希尔进入了一个公司又一个公司,离开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等到十年以后,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干保险推销的工作,于是他打算找马丁聊一聊。等他到了他曾经工作了三年的公司以后,他以为自己找错了地方,或者是公司已经搬家了——公司已经今非昔比,全美各地都有了公司的分公司,而且和他一起进入公司的马丁现在已经是公司总部的销售经理了。

听到这些消息的希尔仿佛被击了一记闷棍,而且还是来自于自己的打击,他放弃了和马丁聊天,跌跌撞撞地走出了公司豪华的接待大厅。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对此我不想再妄加评论,我想说的是,事业就是你展现自我和不断提升自我的平台,它为你提供了所有让你表现并让你成长的机会,能否拥有这样的平台,能否让自己不断成长,那就要看你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