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良缘喜嫁
2803300000016

第16章

“爹和娘就为了这起了争执?”容谦安慰得拍了拍于妈妈的手,“大不了到时候我带着娘和阿菀一起回去。这破地方,谁愿意呆谁呆去。”就像当初他娘抱着他回娘家一样,从小他大半的记忆是在外祖家。对于容家老宅,反而有种陌生的感觉。

“瞧你说的,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于妈妈叹气,“要是我们这么做,才是如了老爷的愿。他身边跟着大爷夫妇,肯定会把那个……人也一并接来。到时候他们几个人和乐融融,将夫人二爷置于何地?”

容谦略显烦躁的说:“于妈妈,我真闹不懂了。爹和娘过日子过成这样,不如就和离了,还乐得自在些。容家这点子东西,就让容诺拿去好了,我也不稀罕。”

“谦哥儿你还小,不懂这里面的牵扯。”于妈妈摇头,“夫人年华已老,离了老爷没准过得比现在更糟。更何况她此时放弃了,那这些年来的坚持,不就成了一场笑话吗?”这是于妈妈私下揣测的,她没敢和容夫人提起,怕伤了主子的心。

容谦闷闷地回了东厢房,夏荷正在擦拭桌椅。他见还在忙活的夏荷,眉头就是一皱:“怎么这时候干这个?早晨你偷懒了?”

“不是的。”夏荷连忙摆手辩解,“夫人吩咐了要在新房腾出位置,好摆放二奶奶的嫁妆。奴婢一直忙着这个呢。”

新房在婚前几天不能住人,容谦晚上休息已经搬到了耳房暂住。他想到马上就要娶阿菀过门,心情总算好了些。

来了平川镇,不顺心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唯一的收获就是遇见了阿菀。

窗户大开着,傍晚的微风轻轻拂过。白日里的闷热一扫而空,让人不知不觉就安宁下来。容谦有微微的醉意,他一只手撑在脑后,仰躺在床上,手里把玩着今天刚买的玉簪和耳环。

阿菀的头发乌黑,黑压压的青丝挽成一个髻,插上白玉簪肯定特别好看。等她的梳妆台送进来,他就把簪子偷偷放进脂粉匣里面,给她个惊喜。

窗外云霞渐收,淡淡的光晕把容谦的眼角映得分外柔和。不知道,阿菀现在在做什么呢?

炕角坐着的林菀秀气地打了个喷嚏,一旁的柳曼娘关切看向她,道:“是不是病还没好利索?今天的药吃了吗?”

林菀还未来得及回话,另一个埋头理五色丝线的姑娘噗哧一笑:“我们的曼娘还没正式嫁入许家,就有了嫂嫂的派头了。”

一屋子几个姑娘都笑了。柳曼娘羞得脸颊通红,她跺了跺脚,娇嗔:“难道你们就不担心菀姐姐吗?”

几个姑娘名义上都是来帮林菀收拾妆匣的,其实主要是尽点小姐妹的心意,送点自己做得手帕之类的小礼物给新嫁娘当作添妆。林菀到平川镇的时间到底不长,其他姑娘和她感情不深,送的都是些不甚值钱的小玩意,只有柳曼娘送的是一对银制梅花垂珠小耳环。

几个邻里的姑娘七嘴八舌的打趣柳曼娘,把曼娘燥得不行,林菀看着也抿嘴偷笑。小姑娘被逼急了,索性一插腰就道:“我本来就快成为菀姐姐的嫂嫂了,才不怕你们笑我呢。”

她说完,小姑娘们东倒西歪笑弯了腰。“不知羞。”

动静弄得太大,许母到窗前看了看,经过她一扫视,才让一群丫头收敛了笑容,各自摆出正经的模样说话。

她们坐在一处,你挤挤我,我挤挤你,把林菀的小床坐得满满当当,亲密的感觉不自觉就透露出来。天色将暗,她们一会也要归家了,这一别,下次再来许家,就是送林菀出嫁之日了。刚才戏弄曼娘的小姑娘也有几分伤感:“县丞大人家在哪啊?远不远?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去看阿菀。”

“平川镇就这么大的地方,远不到哪里去。”一个声音插嘴道。

“阿菀、阿菀。你不是见过你未婚夫吗?他长什么样儿?”“对呀,他长得俊不俊?”

被几人亮晶晶的眼睛盯着,林菀忍不住稍稍往后退了退,她努力的回想,“他……很高,比我高一个头呢。眼睛……很亮,声音也很好听。”

“那肯定就是俊了!”有人下结论道。“阿菀运气真好,嫁得夫君好看不说,还是县丞大人家的公子。”

“要我说,还是曼娘运气好。嫁得就是隔壁,婚前能到未婚夫家串门子,婚后走几步就到娘家了,多好。”今天本来柳曼娘不该来的,但小门小户规矩不重,离她的婚期又还有一段时间,许母招呼了她,她也就过来了。

见话题转到曼娘身上,林菀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她可招架不住这些姑娘们的“追问”了。

“岂止是这点?曼娘和许家大哥还是青梅竹马呢。哪像我们呀,没成婚前,夫婿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另一个正在找夫家的女子不无艳羡地说。

“要不这样?你订了亲通知我们,我们喊自家兄弟去帮你偷看你夫君长什么样。”

“算了吧。你们兄弟看到了,和我自己看到的哪能一样?我爹娘总不会给我找个丑八怪。”

“喔……原来你是想自己偷看啊。”

“才……才不是呢。都别笑!再笑我生气了啊。”

一群人闲扯起来没个边际,柳曼娘悄悄拉了拉林菀的衣袖,压低了声音小声问她:“菀姐姐,怎么没看得青彦哥?这个时候他还在书肆吗?”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林菀的风寒刚刚养好,灶上的活许母也不让她在沾手了。她最近多是呆在房中,一直没见着许青彦的面。柳曼娘问她,她只能不确定地说:“应该是吧。要是表哥在家中,舅母应该不会让你过来了。”

柳曼娘崛起嘴,她今天因为要过来,还特意打扮了一身呢,穿得是新做好的夏衫,藕色的半臂,丁香色的长裙,娘也说特别好看。她还想让青彦哥看看呢,没想到连惊鸿一瞥的机会都没有。

林菀看她的模样,也兴起了捉弄人的心思,“曼娘,我如今总算是明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了。”

“什么意思?”柳曼娘也启蒙读过百家姓,但并没有读过诗经。

“就像你想着表哥一般啊。一天没见着,就牵肠挂肚。你就这么喜欢他呀?”林菀莞尔。“曼娘你是什么时候察觉自己喜欢表哥的?”

刚才被打趣了个够,柳曼娘也不害羞脸红了,她看了看还在玩闹的其他小姐妹没注意到自己,才理所当然地回答道:“当然是我娘和我说,我和他订亲之后啊。他将要是我的夫君了,我自然就喜欢他了啊。”

“啊?”林菀吃惊,“那要是表哥不是你的未婚夫呢?你还会喜欢他吗?”

“我只会喜欢我的夫君!除了夫君我们还能喜欢其他人吗?”柳曼娘奇怪地看了林菀一眼,“难道你不喜欢你的夫君吗?刚才你不是还说他长得很俊吗?”

林菀被她问得一愣,不由看向梳妆镜前的红漆木盒,里面装着容谦送来的糖果。每次喝了苦药之后,她都会含上一粒,那味道甜滋滋的味道特别香甜浓郁。此刻想起来,也觉得回味悠长。

“我……应该也是喜欢的吧。”

柳曼娘看她不确定的样子,早晨刚精心修整过的眉毛皱了皱,义正言辞地说道:“菀姐姐,你怎么能这样不确定呢?你想想啊,你都不喜欢你夫君,怎么能期望你夫君也喜欢你呢?人都是相互的,对待夫君要诚心,他才会对你一辈好呢。”

曼娘所说也不无道理,林菀想了想,好像哪里不对她又说不上来,她有些心烦意乱,“可是,有人说他不是个好人呢。”

“谁呀?竟然在你面前乱嚼舌根?他有亲眼见过吗?”柳曼娘音量一下就大了。

林菀被吓了一跳,其他叽叽喳喳地几个姑娘也被吸引了过来,争相问道:“你们俩窃窃私语地,在说什么呀?

林菀顿时觉得头都大了。她戳了戳柳曼娘,笑道:“曼娘,你和大家说。”

“呃……”柳曼娘转了转眼珠,故作神秘的招了招手,等几个脑袋都凑在一起,她才开口:“你们算算,今天周围住的姑娘都来了,还差个谁?”

“不就是小玉姐嘛。她要守茶摊呢。”

肩负家中重担的小玉每天不歇息的守着茶摊,很少能有时间和她们一起玩耍。

“都这个时辰了,小玉姐早收摊了。”柳曼娘笑了笑,“你们消息不灵通,不知道小玉姐要嫁人了。”

“哇!”一阵惊呼,“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啦。就是常常到小玉姐茶摊喝茶的那个挑货郎,他攒够了钱,上小玉姐家提亲了。”柳曼娘也是才得的消息,刚才被一打岔,忘记说了。

“那真好。小玉姐人长得漂亮又孝顺,如今终于得了如意郎君了。”

“我觉得今年真是个好年呢,大家都挤在今年出嫁了。”

“哎呀,那还没着落的,赶紧回家催了爹娘找婆家,不要落后于人啦。”

“去你的。别以为你快订亲了就能满嘴胡吣。”

林菀只觉心里有股暖意蔓延,她对身边的人说:“曼娘,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喜欢夫君,但是,我知道我喜欢你,喜欢大家。”

“啊?”柳曼娘眉目弯弯,“大家也喜欢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