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朝花夕拾
28092900000013

第13章 附录(1)

一、永远的鲁迅

民族魂

1936年10月19日凌晨,天色还很暗,是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鲁迅先生,这位为处于黑暗中的中华民族盗取光明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终于没有等到他所渴望的光明,离开了他深爱的世界。

黎明前的黑暗终究是要被光明取代的。我们似乎从鲁迅先生的死,看到了潜伏在黑暗中的光明。成千上万的普通群众自发为鲁迅送行;上海民众代表,在他的灵柩上覆盖上一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子。从古到今的中国文坛还没有一个作家的逝世,能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如此巨大的震撼。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为此深有感触地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有可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文化巨人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和爱戴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要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去感受这颗伟大的灵魂,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并不是什么套话、空话。有的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今天阅读鲁迅的作品,是否已经过时?我只能告诉你,先去读他的作品吧,如果你真正读懂了他,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文化巨人,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理解。我还可以告诉你,正如《红楼梦》研究有专门的“红学”一样,鲁迅研究也有一门专门的学问鲁学,一直到现在鲁迅还在被研究着。所以,事先打一针预防针是必要的:不要指望自己看了《呐喊》和《朝花夕拾》后,就全部理解了鲁迅,只能说我们接近了他。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童年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存留着不少名胜古迹,像治水的大禹的陵墓大禹陵、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畅游的兰亭等等。周家原来是个大家族,到鲁迅的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考上举人。我们从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中可以看到,童年鲁迅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天性活泼,即使在杂草丛生的百草园也玩得兴致勃勃。而童年闰土又给他展开了一个多么奇异的世界,神奇的大自然与农村小朋友纯朴、真挚的友谊,使他的心灵一直走在一条健康、自由发展的道路上。即使后来进了“三味书屋”读书,热爱自然、兴趣广泛的鲁迅也表现出了可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而没有被正统的封建教育“吃掉”。他在课外阅读了大量开阔视野的杂书,并且对民间的艺术像戏曲、神话传说等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一切无形中为他以后文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转折点

12岁那年可以说是鲁迅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祖父因科场案入狱,鲁迅在一年左右的避难生活中,第一次感到了世态的炎凉。他的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终于在他15岁那年病逝。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几乎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这两个地方,深深地体味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最困难、最需要爱的时候,他却得不到爱。这是为什么?鲁迅在对这个世界失望的同时,也模糊地开始了思考。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处处表现出旧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这种缺乏爱的生活。可见童年时的这段生活经历对于鲁迅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鲁迅第一次感受到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对人们心灵的摧残。他后来走上探索中国国民性的道路,与童年时的这段经历是有关系的,因为这是亲身的经历,而非书本上得来的经验。

求学南京

17岁,鲁迅离开了家乡,开始“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他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这是一所洋务派创办的学堂,却并不怎么教跟培养水师有关的学问。鲁迅马上意识到这里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不久就转入路矿学堂。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也能看出,鲁迅很早就是个有着独立主见的人。路矿学堂是洋务派仿照德国的学制建立起来的,外文教德语,开设关于开矿、铁路方面的课程。鲁迅在这里开始初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矿物学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课余,鲁迅又大量阅读了当时宣传维新的新书报上译载的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著作。这其中,严复译的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天演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本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书,鲁迅联系到自己危难深重的民族,强烈感到:我们这个落后民族如果还不思变革,是难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第二个转折点

1902年,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接着东渡日本继续深造。他先进弘文学院集中精力学习日语,由于学习勤奋,鲁迅的日语学得相当扎实,这给他直接阅读日文书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还不顾学监的警告,在班里第一个剪掉了那根令他感到耻辱的辫子,还特意去拍了一张断发的照片。两年后,鲁迅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毕业以后可以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误的病人,战时又可以去当军医,以达到科学救国的目的。但是到了第二学年,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鲁迅的人生选择。当时上的霉菌学课关于细菌的形状全用幻灯片来显示,一段落上完还没到下课的时候,就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那时日俄战争刚结束,所以放映的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有一次,鲁迅看到一个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枪毙,而围观的竟也是一群中国人。在日本同学的拍手和呼喊声中,当时座中惟一一位中国人的心情我们是可以想象的。这一切使鲁迅更加深刻地看到国民精神的弱点,觉得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是更为重要的。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鲁迅以为要首推文艺。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可以说是鲁迅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仙台回到东京,鲁迅没有再进什么学校,开始阅读大量关于文学、哲学、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同时就他的学习所得撰写了一批论文,像《人之历史》《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这些论文表现出鲁迅这位有着独立思考精神的思想家最初的风貌。鲁迅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很看重当时东欧、北欧一些被压迫民族的作品,以及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一些进步作家的作品,像著名作家果戈理就是鲁迅非常喜欢的作家。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他还和弟弟周作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共出了两集《域外小说集》,收小说16篇,其中就有多篇弱小民族的作家作品。

沉默的岁月

1909年,鲁迅回国,第一件遇到的事就是要装假辫子,否则就要遭到别人的冷遇乃至詈骂,被讥为“假洋鬼子”或里通外国的“卖国贼”。鲁迅装了一个多月的假辫子,觉得做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毅然把假辫子取了下来,坦然接受着人们的冷眼。这正是鲁迅的本色,他后来从事写作,许多人围攻他,但他从来没有退缩过,反而愈战愈勇,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而对于“辫子事件”背后相关的中国文化的思考,我们可以在《呐喊》里的几篇小说以及他的部分杂文里看到。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这其间他目睹了辛亥革命从最初的胜利到最终“换汤不换药”的整个过程,强烈感受到群众的麻木与革命者无谓牺牲的悲剧,开始意识到他以前所遭遇所体验到的一切,是这个社会最顽固的阻碍民族进步,窒息人们生活的逆流,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他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认识,那就是国民性改造才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这几年的时间,鲁迅是沉默而痛苦的,在很多时候他一直在抄古碑,似乎在远离现实中消磨生命,但他心中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一旦时机成熟,他就将喊出自己的声音。

《呐喊》与《朝花夕拾》

我们已在第一章提到过,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但是先驱者总是寂寞的。

这时候,《新青年》编辑,鲁迅留日时的同学钱玄同就来鼓动鲁迅写点东西。鲁迅终于提笔,写了《狂人日记》,发表在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成熟的白话小说,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制度,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鲁迅也犹如喷发的火山,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写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一系列小说,到1923年结集成小说集《呐喊》出版。从1924年到1925年,鲁迅又接连写了《祝福》《在酒楼上》《肥皂》《长明灯》《示众》《孤独者》《伤逝》等共11篇小说,于1926年结集成小说集《彷徨》出版。在这一年,鲁迅还集中写了一批总题为“旧事重提”的散文,后于第二年(1927年)结集成散文集《朝花夕拾》。

第二个小说集《彷徨》

对于《彷徨》,鲁迅自己认为与《呐喊》相比,在技巧上“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所以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不如《呐喊》。我们看两部小说集的书名,可以感到鲁迅心情的变化。《呐喊》是代表新文化新文学阵营向旧文化旧文学发出战斗的呐喊的,用鲁迅的话来说,是要听将令的,所以他不惜用了曲笔,比如在夏瑜的坟上加上了一个花环,以显示一点亮色。可到了《彷徨》阶段,新文化阵线分化,文坛寂寞,那种热情的呐喊的声音是渐渐消歇了。鲁迅后来曾经在《题〈彷徨〉》一诗中,表达过自己当时的心绪。诗中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里的彷徨不是消沉,作者是荷着戟的,也就是说,鲁迅从来就不想做一个投降的战士。在《彷徨》的题词里,鲁迅特意引用屈原的诗,来表达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意志。这时候的鲁迅是孤独的,对以前所做的一切进行反思,这使《彷徨》比起《呐喊》来,少了一些激切,多了一些沉思。《彷徨》中有一篇《孤独者》,鲁迅曾经对别人说过,主人公魏连殳其实就是写他自己,这是一个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可是在强大的封建思想的重重包围中,还是失败了。这里表现了鲁迅对自己灵魂毫不留情的解剖,对自己所致力的思想启蒙工作进行了反思。

《彷徨》的封面,也由设计《朝花夕拾》封面的陶元庆设计。上面画着三个没有具体面影只有抽象线条构成的人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他们的精神状态显然不是那么奋发向上,有点懒洋洋的味道。而太阳也是正在下落的太阳,而且呈不规则的圆形。据说当时有人评价封面上的太阳画得不圆,令陶元庆哭笑不得。这种评价显然把艺术和现实混为一谈,根本没有理解这个太阳的象征意义,也没有理解整幅画面所传达的”彷徨“意味。鲁迅先生看到这个封面,极为欣赏,他说:“《彷徨》的封面实在有力,使人看了感动。”

鲁迅先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很讲究书籍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艺术。

散文诗集《野草》

与《彷徨》的写作差不多同时,鲁迅开始写作散文诗,1927年结集为《野草》,共收散文诗23篇。这是鲁迅孤独时的独语,鲁迅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可以说《野草》是探索鲁迅心灵奥妙的一把钥匙。它是鲁迅心灵狂想的幽暗的花园,充满了奇诡的意象,奇丽的梦境,浓郁的诗情,难以言传的微妙思绪,语言也与《呐喊》的简洁,《朝花夕拾》的亲切相反,充满了象征的多义性,使人无法一眼就看到作者灵魂的深处。我们在《野草》中感到鲁迅的心是充满矛盾的,其中只能在“冻灭”与“烧完”之间做出选择的“死火”,只能往前赶路,而终点是“坟”的“过客”以及在黑暗与光明中无处存身,只能“彷徨于无地”的影子等奇异的形象,其实都象征着作者对绝望做着勇敢的抗争。这些散文诗显示了鲁迅的诗人气质,其艺术上达到的成就一直到现在都无人能够超越。

杂文

其实,在写作《呐喊》的同时鲁迅就写起了杂文,他对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杂文如鲁迅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所以它与时代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因此有些人就认为这些杂文在内容上已经过时;至于鲁迅杂文在艺术上的成就更因为它是鲁迅新创的一种文体,无例可循,所以颇有不少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这些人其实都没有真正看懂鲁迅的杂文。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两类,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所批评的范围是很广的,中国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国民性等都在其思考范围之内。但他并不就事论事,而是从事情的表层直抵本质,概括出一种典型来,比如他所写的“叭儿狗”,就如他小说中的阿Q一样,具有一种普遍的共性。正是这种深邃的思想穿透力,使鲁迅的杂文永远不会过时,常读常新。鲁迅杂文写作的目的和其小说创作一样,是为中国人争得更好的人的生活。鲁迅曾经说:“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我们要了解中国人,翻开他的杂文一看,将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鲁迅所批评的中国人在。读鲁迅的杂文令人清醒,不会做了奴隶还沾沾自喜。而鲁迅杂文那纵横驰骋,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风格,那些表现力很强的杂文语言,令我们在看得痛快之余,也得到一种不同于别的作家的审美体验。鲁迅一共写有16本杂文集。

第三个小说集《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出版于1936年,共七篇小说,是一本风格极为独特的小说集,令人看了有耳目一新之感。所谓“故事新编”是鲁迅对古代神话传说与历史中的古人古事用现代新眼光进行重新审视,于是传说中的女羿、后娲、夏禹,历史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人都成了鲁迅笔下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鲁迅在写作时,没有拘泥于传说与历史,而是运用一种古今杂操的手法,在这些历史人物的言行中加入了现代的语言、人物和情节等,把他们从传统的被人尊敬的神圣地位上拉下来,让他们经历在小人中得不到理解的悲剧,经历在不正常的社会中时时发生的人的悲剧。这种颇为荒诞的手法的创造,很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历史与现实内在的联系,正如鲁迅曾经在杂文中说过:“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人的生活。鲁迅曾经说:“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我们要了解中国人,翻开他的杂文一看,将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鲁迅所批评的中国人在。读鲁迅的杂文令人清醒,不会做了奴隶还沾沾自喜。而鲁迅杂文那纵横驰骋,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风格,那些表现力很强的杂文语言,令我们在看得痛快之余,也得到一种不同于别的作家的审美体验。鲁迅一共写有16本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