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28248300000016

第16章 第十五名 朱熹

网络搜索结果:899000条

最大招牌:《四书章句集注》

招牌搜索结果:9960条

名言嘉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荣誉称号:理学集大成者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出生:1130年9月15日

逝世:1200年4月23日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

出生地:福建延平龙溪

逝世地:福建建阳

主要身份: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主要功过:继承前人传统,集理学之大成

主要著作:《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

[人物生平]

1130年,朱熹出生在福建龙溪,当时他的父亲朱松正在龙溪做官。朱熹19岁时中进士,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赴任途中拜见了道学家李侗,并成为他的学生。1163年,宋孝宗即位,为被秦桧害死的岳飞平反,他任用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并下诏求言。朱熹向孝宗上了一道奏章,即《壬午应招封事》,提出了反对议和的主张。1165年,朱熹到临安就任武学博士一职,但因参知政事钱端礼主和,朱熹辞职回到家乡,潜心研究学术。1179年,朱熹就任南康军,在任期间,他主持修复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讲学。1181年,浙东发生饥荒,朱熹就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在此任期间,朱熹的理论受到监察御史陈贾的攻击,说朱熹“假名以济伪”,建议朝廷“摒弃勿用”,朱熹因此被解职。1190年,光宗即位,朱熹被任命为漳州知州。1193年,朱熹就任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在任期间修复岳麓书院,各地学子慕名而至。1195年,宁宗赵扩即位,提倡儒学的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担任了侍讲兼侍制,后又被宁宗任命兼任实录院同修撰。朱熹借着讲学的机会向宁宗进言,防止韩侂胄专权,反而被宁宗罢官。韩侂胄得势后,理学被斥为“伪学”而遭禁止,朱熹的门徒们则被斥为“伪党”,是为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禁”。1200年,朱熹因病去世,时年70岁。朱熹死后,被宁宗溢为“文公”,后又被宋理宗追赠为“太师”,封为“徽国公”。

[影响力评述]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在先秦以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没有再出现一位足以和先秦的思想家比肩的人物。直到1300年后的宋代,中国思想界才又出现了一个群星灿烂的局面,而这些思想家中最伟大的一位,就是朱熹。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将有别于先秦儒家的宋明理学称之为“新儒家”,朱熹则是新儒家的集大成者。朱熹的贡献,是为儒学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创造性地吸收了大量的佛学思想,使得中国哲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大大提高。朱熹的思想,是元明清三代的正统思想,朱熹的著作则是科举考试的正规教材。可以说,朱熹是儒家思想最伟大的发展者和最出色的阐释者。他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上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熹幼时聪慧,几岁时,父亲朱松指着天说:“这是天。”朱熹问其父曰:“天之上是何物?”朱熹后来回忆自己少年时的读书经历时说:“我十来岁时,读《孟子》,知圣人与我为同类,喜不可言。”朱熹14岁时,父亲病逝,朱熹从学于父亲的几个朋友,广泛涉猎儒道释各家学派,为以后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广博的知识基础。1148年,18岁的朱熹考取了进士,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22岁时,朱熹第一次踏入仕途,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大约在朱熹30岁的时候,他正式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李侗是罗从彦的弟子,而罗从彦则是二程的得意门生杨时的弟子。李侗对朱熹这个弟子颇为器重,说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论难,体认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深矣。”在李侗的引领下,朱熹真正进入了儒学的堂奥。

朱熹并非一个超脱世外的哲人,而是一个积极入世的思想家。1163年,高宗赵构退位,孝宗赵眘即位,朱熹于是上书孝宗,提出了三项建议:其一,“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也”;其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也”;其三,“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也”。朱熹从统治思想、抗金复土和吏治这三个方面向皇帝提出了自己的主张。1167年,福建崇安一带发生水灾,粮食绝收,朝廷命朱熹视察水灾,并与当地官员协商“赈恤”。1168年崇安发生饥荒,饥民暴动随之而起。朱熹劝说富户放仓赈民,并上书朝廷请求官粮赈济。因这次经历的启发,朱熹提出了“设社仓”的建议和主张。所谓“社仓”,就是由朝廷建立的粮食借贷制度,在新陈未接时,向农民贷出粮食,取息十二,收成不好时出息减半,对于鳏寡孤独则免除利息。这样可以避免农民在缺粮时受高利贷的盘剥,更可以防止由于粮荒而出现的暴乱。朱熹的这些建议,是他的社会思想的外在体现。

1195年,宁宗赵扩继位,朱熹受宰相赵汝愚的推荐,出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这是一个为皇帝讲课的差事,有接近皇帝的机会,朱熹因此借机向皇帝面陈政见。朱熹还在宁宗面前斥责权臣韩侂胄,这引起了宁宗的不满,因为韩侂胄是拥立宁宗继位的功臣。这样,朱熹在皇帝身边工作了不到两个月就被皇帝免官。随后不久,宰相赵汝愚也被罢官出京,不久便郁郁而终。韩侂胄则因为拥立宁宗有功而独掌朝政。1196年,大臣叶翥上书,要求“除毁”所有理学书籍,监察御史沈继祖则指斥朱熹有十大罪状。不久,朝廷将朱熹的理学称为“伪学”,“四书”为禁书,禁止朱门弟子在朝廷做官,甚至有人上书要求斩朱熹“以绝伪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禁”。朱熹面对这种情形泰然处之,仍旧讲学著书,直到临死前仍在修改《大学·诚意章》。朱熹死后9年,宁宗下诏,溢朱熹曰“文”,称“朱文公”。又3年,《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被列入官学,成为国家法定的教科书。理宗继位后,追封朱熹为徽国公,数年之后,皇帝下诏,朱熹从祀孔庙,朱熹的荣誉达到了顶峰。

朱熹的思想体系是博大精深的,几乎包括了现代哲学的所有研究领域。他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方面都有突出贡献。传统上,朱熹哲学思想被划入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这是因为,朱熹认为“理本气末”,即“理”是本质,而“气”是外在表象。在朱熹那里,“气”和“理”的概念大致相当于西方哲学上的“存在”与“精神”的概念。朱熹认为,首先,“理”具有至上性。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万一山和天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其次,“理”具有形卜性,这是和“气”的形下性相对应的,他说: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今天的哲学家们仍然在使用朱熹所使用的术语,“形而上”和“形而下”虽然未必是朱熹最先使用,但他却是最先将这一对概念在接近现代哲学的意义上使用的人。朱熹深入地探讨了“理”与“气”的关系。他认为,理与气互相依赖,不可分割,而且理寓于气中。从存在的先后来说,理先气后。从主次本末上看,理本气末,理为气主。从上述观点来看,朱熹的观点和黑格尔何其相似,但朱熹要比黑格尔早好几百年!

同黑格尔一样,朱熹也是辩证法的大师。朱熹的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的“阴阳变易”思想上。阴阳概念,是中国古老的哲学传统,但朱熹赋予了它更具辩证思想的含义。朱熹认为,阴阳就是事物中对立的两端,这两者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世界上的事物未尝不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

东之与西,上之与下,以至于寒暑、昼夜、生死,皆是相反而相对也。天地间物,未尝无相对者。故程先生尝曰:“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之理,非有安排也。

朱熹还特别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动静互相对立、排斥,但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动静双方还互为存在的依据和条件。这些都是辩证法的深刻洞见。

在认识论上,朱熹的主要主张是“格物穷理”。所谓“格”,即是观察、研究、思考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穷理”,而理又分为两大类,即“所当然之理”和“所以然之理”。我们认识世界,其目的就是要认识到“所以然之理”,亦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实,朱熹最有名的说法是“格物致知”,这其实是《大学》上的说法,被朱熹赋予了更丰富的哲学意味。所谓“致知”,即是求得真知,朱熹针对“格物”和“致知”的关系说道:“格物只是就一物上穷尽一物之理,致知便只是穷得物理后我之知识亦无不尽处,若推此知识而致之也。”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足可以看出朱熹“格物”思想的影响。

在道德哲学领域,朱熹最著名的话大概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了,这句话甚至成为朱熹的学术标签。人们根据这句话,骂朱熹是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其实这样说也未尝不可,一个社会必然要对人们的各种贪欲和恶欲进行控制,否则就无法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他甚至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朱熹的这些思想,确实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对于妇女的压迫,遍布全国各地的贞节牌坊就是明证。但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一个社会所选择的意识形态,主要的还是由那个社会的历史现实决定的,朱熹不过是合适的思想材料的一个提供者而已。

朱熹还有丰富的社会经济思想。他告诫统治者要“薄赋恤民”,要减少不必要的国家财政开支进而减轻赋税。和中国历代的主流思想家一样,朱熹也主张“重农抑商”。他提出了“不误农时”、“改造土壤”、“兴修水利”、“保护耕牛”、“鼓励垦荒”等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朱熹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创建“紫阳书院”,振兴“岳麓书院”,复开“白鹿洞书院”,引“诸大儒云从星拱,风流相继”,朱熹的门人弟子遍及天下,为一代之宗师。

朱熹的思想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在日本,朱子学形成了京师、海西、海南、大阪和水户等五大学派,相互争鸣。在朝鲜,则产生了李退溪和李栗谷两位儒学大师。很多学者认为,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繁荣,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就是借了儒家精神的助力,而朱熹思想则是这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清代学者全祖望说朱熹“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清康熙皇帝说朱熹“注明经史……皆明确有据,而得中正之理,今五百余年,其一句一字莫有论其可更正者,观此则孔孟之后,可谓有益于斯文,厥功伟焉。”可见康熙皇帝最理解朱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