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针对病症用药。引申为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
典故: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诸侯混战,连年灾害,疾病流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个医生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自小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华佗一生非常同情劳苦大众,四处奔波为人民解除疾苦,被人尊称为“神医”。
华佗的医术十分高明,相传心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就是他发明的。这类例子很多,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戏”的创造。
在麻沸散发明之前,每当进行破腹、截肢等外科手术时,病人由于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有的痉挛,惨状常常使人目不忍睹。有感于此,华佗做了多次试验后,终于发明了麻沸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五禽戏”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
华佗的神奇之处除了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外,就是他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抓药。
有一天,州官倪寻和李延病了,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的症状相同都是头疼、全身发热。华佗仔细诊断,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倪寻和李延非常奇怪,心想:我们病情—样,吃的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是不是华佗徒有虚名,只会招摇撞骗啊?
华佗看出了他们的疑问,问道:“生病前你们都做了什么?”
倪寻回忆说:“我昨天赴宴回来就感到有点不舒服,今天就头疼发烧了。”
“我好像是昨天没盖好被子受凉了。”李延答道。
“那就对了。”顿了一下,华佗解释说:“倪寻是因为昨天饮食不对,内部伤食引起的头疼发热,应该通肠胃;而李延是因为外感风寒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应该发汗。病情表面差不多,但倪寻只要一点药物就会好,李延却需要借用药物调动自身的机能才能痊愈。治疗的办法理应不一样才对啊!”
倪李二人觉得华陀说的非常有道理,回去吃下不同的药,第二天两人的病就好了。
后来,人们根据华佗治病的方法引申出“对症下药”这句成语,现在多比喻针对客观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办法,妥善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