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蕴含人生哲理的100个成语故事
28276000000038

第38章 孤注一掷

解释: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典故:《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

北宋期间,北宋和辽国一直处在对峙状态。

宋真宗时,辽国萧太后和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围攻定州,来势汹汹。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惊,真宗急召群臣商量对策,主和、主战两派各持己见。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宋真宗听后,犹豫不决,便问宰相寇准怎么办。

寇准看到这两个人站在旁边,就知道是他们出的主意,他声色俱厉地说:“这是谁出的主意?出这种主意的人,应该先斩他们的头!”他坚持说,只要皇帝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一定能打退辽兵;而如果放弃京城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

为了防止王钦若再向真宗进言,寇准便把王钦若调离京城,出任地方官。朝廷中的主迁派失去了核心人物,懦弱的真宗也只得决定亲征,却迟迟不肯出发。为了催促真宗早日起程,寇准颇费了一番心思。前线战事日趋紧急,急报一封接着一封发到朝廷,他故意扣留下来,先不让真宗知道,等积累多了一并呈给真宗看。真宗一见这么多急报,就慌了手脚,忙问该怎么办。寇准不紧不慢地说:“陛下是想尽快解决此事呢,还是想慢慢来?”真宗当然是想尽快解决。寇准趁势说道:“只要陛下御驾亲征,此事五日之内就能解决。”无奈之下,真宗只得同意立即出征。

当时辽军主力早于真宗到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宋朝大军行动迟缓,11月25日才到达澶州南城。澶州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城,南城相对较为安全。真宗看到河对岸烟尘滚滚,想留在南城,不去北城。寇准劝他说:“宋军的主力都在北城,陛下如果不去北城,亲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说各路大军已经陆续到达澶州,不会有什么危险。”真宗勉强到了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当时,澶州城已三面被辽军围困。宋军便在要害的地方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达兰带了几名骑兵视察地形,正好进入宋军伏弩阵地,弩箭齐发,萧达兰中箭丧命。

萧太后听说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而自己这边又痛失主将,觉得胜负难料,便派使者到宋朝行营议和,要宋朝割让土地。宋真宗听到辽朝肯议和,正合他的心意,不顾寇准反对,和辽国签订了协议,史称“澶渊之盟”。

与辽国达成盟约后,边境得以安定,宋真宗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从此,宋真宗对寇准更加重用,每事必征求他的意见,这引起了王钦若的嫉妒。于是王钦若便经常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的坏话:“陛下您听说过赌博吗?赌输的赌徒往往会把所有的钱押上作为最后一次赌注,叫做‘孤注一掷’。寇准再三要陛下亲征,陛下不是成了寇准的‘孤注’了吗?丝毫不顾及皇上的安危啊!”宋真宗听信了谗言,越想越后怕,不久便罢免了寇准的宰相之职。

寇准被贬到雷州后,生活艰难,身体很快垮下来。第二年秋天,寇准在忧郁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