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8283600000052

第52章

他无法调节时间,只能加快工作、整天忙碌。他计划中的工作够搞“两个世纪”,而他的难题是这无法在“一辈子”中完成。他永远在那里工作,马不停蹄——直到他养的名叫“钩嘴博士”的那只鹦鹉,用它尖利的叫声对他嚷道:“开耳芬爵士!开耳芬爵士!闭嘴!闭嘴!”

于是,鹦鹉成了他的“时间调节器”。

特殊病人

牛津大学教授威廉·奥斯列尔是英国着名的内科医生。有一次,他应邀去伦敦医学院主持毕业考试。在候试大厅里,有一些病人,是因考试需要而特意请来的,大学生们必须通过他们来表明自己的确诊能力。

奥斯列尔虽然是伦敦医学院请来的贵宾,但他没有去惊动校方,像普通人一样静候在大厅里。望着眼前的几个病人,他职业性地观察起他们的症状来。他突然发现,有个待考的大学生与病人私下在做什么交易。显然,这是一种作弊的行为。

奥斯列尔站起身,开始熟练地仿效起脊髓病人走路的姿势,在大厅里走来走去。果然,他的计谋获得成功。一名大学生立刻走到他跟前,悄悄地问道:“您生的什么病?”

奥斯列尔低声回答:“脊髓痨。”

这名大学生悄悄往奥斯列尔手里塞了一先令银币,说:“过会儿,当我给您看病时,请多关照。”

奥斯列尔将银币塞还给他,对他说:“不必了,先生,过会儿,您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关照”。

过了几分钟,这名大学生走进考场。当他看见刚才那个随和的老人不在应召病人中间,而坐在主席圈椅上时,顿时窘得无地自容。

得到了金子

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有一次举行讲座时指出,从太阳光谱上看到的黑线证明太阳上有金子存在。一位前来听讲座的银行家讥笑基尔霍夫说:“如果不能从太阳上得到它,那这样的金子有何用处!”后来基尔霍夫因光谱分析方面的发现荣获了金制奖章,他把奖章拿给那位银行家看,并说:“你瞧,我终于从太阳上得到了金子。”深奥的医术

荷兰着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赫尔曼·约尔哈夫于1723年离开人世。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案头上有一本加封的书。这本书看上去非常精致,封皮上写着:“唯一深奥的秘诀在于医术。”

大家如获至宝。很快,这本书原封不动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这天,前来参加拍卖的人很多,大家事前对此书早有风闻,所以此书拍卖一开始叫价就很高,人们争先恐后,拍卖价一抬再抬,而约尔哈夫的其他着作则被冷落一旁。最后,此书仍原封不动地以两万元金币被一富商买走。

买主兴致勃勃地将书带回家,急不可耐地将书启封,迅速地又将书翻了一遍,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原来这本共有100页的书,居然99页全是空白,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留下了这位科学家的手迹:“注意保持头冷脚暖。这样,最知名的大夫也会变成穷光蛋。”

约尔哈夫谢世后和世人开了一个高价的玩笑。

炉火与肝火

牛顿有一次写信给他的朋友洛克,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的着作。在收到洛克的极为不满的忠告信后,牛顿复信说:“我记得我给你写过信,但不记得信里对你的书说了些什么。请你把信抄给我,我将尽可能加以解释,”他抱歉地解释说,“当时,我由于经常坐在炉火旁,所以不能控制自己的肝火。”医生的国王

非洲有一种昏睡病,人得了以后,成天昏昏欲睡,神志不清,直至死亡。普鲁士德国微生物学家、着名医生罗伯特·柯赫曾专程到非洲去考察、研究这种病。

回国以后,他被邀请到国会去等待高级官员的接见。柯赫在等候接见时,大厅里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他看到许多昏庸的官员在开会时呼噜呼噜地睡大觉,便讥讽说:“现在我才知道,我千辛万苦地到非洲去考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专供研究昏睡病用的丰富材料我完全可以在德国得到……”

换领带以后

有一天,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先生家举行晚会,请了许多客人。眼看客人就要到了,凯娣夫人发现丈夫还是穿着平时那套服装。她催促道:“大卫,快去换领带!快,快呀!”

希尔伯特被夫人赶上了二楼。

时间到了,客人们陆续来齐,晚会开得正火热,可是总没见希尔伯特下楼来。凯娣夫人心中纳闷,便打发帮佣去看看。结果,发现希尔伯特竟安安稳稳地躺在床上!

原来,对于希尔伯特先生来说,上了二楼,解掉领带,下一个程序就是上床睡觉了。

临终的演算

法国着名数学家鲍莱尔,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有时为演算一个数据,他常常是伏案数小时,忘记吃饭和休息,他声称是数学维系着他的生命。终于,他病倒了,弥留之际,他的亲属、朋友静静地守候一旁,很长时间,鲍莱尔没有一丝声响。

“看样子,他的呼吸已经停止了。”有人小声嘀咕。

周围的人听了这话,立即忽啦一下围了上去,人们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鲍莱尔,鲍莱尔,你醒醒——”;他的妻儿轻轻地摇动他:“鲍莱尔,你还一句没提遗嘱的事呢,怎么就——”,鲍莱尔似乎真的停止了呼吸,仍旧一动不动地静静地躺着。

“让开,让我来试试。”鲍莱尔的一位好友走上前,轻轻地匍在鲍莱尔的耳边说道:“鲍莱尔,12的平方是多少?”

“144——”病人立即用微弱的声音说。

爱因斯坦的幽默

爱因斯坦在搬到他的最后住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去以后,有一天研究所主任办公室的电话响了。电话里的声音问道:“请问,我能否和主任谈话?”

当秘书告诉他主任不在时,电话里继续说:“那么,你能否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

秘书回答说,她不能奉告,因为要尊重爱因斯坦博士的意愿,他不愿意自己的住处受到打扰。这时,电话里的声音降到近乎耳语般地说:“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是忘了自己住在哪儿了。”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093种发明的专利权,其中留声机的发明使他最为得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时,他说:“你在过去的24小时内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呢?”他接着又说:“一个人如果必须大声喊叫,就绝对不会说谎。”

伏尔泰的幽默

法国17世纪哲学家伏尔泰有一个很忠实的随身小厮,可这小厮有些懒惰。

一天,伏尔泰对他说:“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小厮赶忙殷勤地把鞋拿来了。伏尔泰一看,鞋上仍然布满昨天出门时沾的泥迹尘埃。他问道:“你怎么早晨忘了把它擦擦?”

“用不着,先生。”儒塞夫平静地回复,“路上尽是泥泞污淖,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不又要和现在一样脏了吗?”

伏尔泰微笑着穿上了鞋,不吱声地走出门去。小斯在他身后跑步追了上来:“先生,慢走!钥匙呢!”

“钥匙?”

“对,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吃什么午饭呢?两个小时后,你不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吗?”伏尔泰说道。

大仲马的幽默

有一天,小仲马去父亲那里,父亲正在写作。

“近况如何?”

“累得要命。”

“那就休息一下好了。”

“不行。”

“为什么?”

大仲马拉开桌子的抽屉,指着两个路易对儿子说:“我来巴黎时身边有53个法郎,现在手头却只剩下40个法郎了。在我没有挣回那13个法郎之前,我必须写作!”

不喜欢的事

法国作家马尔赛,巴淖尔有一次同法国艺术家费尔南岱尔在一家饭馆里吃饭。

“哦!”巴淖尔说,“多难闻的气味!有什么东西烧着了……噢,是我的烟斗,就在我的口袋里!它竟烧了我的裤子!……

“确实如此,”费尔南岱尔说道,“我注视你的口袋已有几分钟之久……”

“那你怎么也不说一声?”

“哦!我不喜欢说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一位朋友。”写诗诀窍

一位诗歌爱好者向保加利亚着名诗人特奥多尔·特拉亚诺夫请教写诗的诀窍,问怎样才能写出好诗,诗人回答道:“一只雌鹫一次生了三只蛋。它丢掉其中一只,只孵另外两只;待雏鹫出世后,老雌鹫又只给其中一只哺食。以雌鹫为师,不愁写不出好诗的!”

作家钓鱼

沃尔夫发现作家里斯常在休息时坐在他家附近的小河边钓鱼,他就好心地对作家说:“您在这儿钓不着鱼的,到上游去吧,那里鱼多,只要一下钩,鱼就上来了。”

作家微笑着对他说:“如果是那样,就太影响我的构思了。”

达尔文和孩子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到乡下拜访一位朋友,两个农家孩子想跟这位科学家开个玩笑。于是,他们捉了一只蝴蝶、一只蚱蜢、一只甲虫和一只蜈蚣,然后,取下蜈蚣的躯干,折下蝴蝶的翅膀,扭断蚱蜢的腿和甲虫的头,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黏合在一起,弄成一只不三不四的怪虫子放进一只盒内,捧着去敲达尔文的房门。

“我们在野地里捉到这只虫子。”小孩说,“达尔文先生,你能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什么虫子吗?”达尔文望望虫子,又望望孩子,微微一笑。

“那么,你们是不是注意到了,在捉这只虫子时,它是否嗡嗡叫呢?”

“叫呀。”他们答道,彼此的肘轻轻地推了一下。

“那么,”达尔文说,“它叫嗡嗡虫。”

人与猴子

达尔文有一次应邀到一位朋友家赴宴,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士。

当时,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社会上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位漂亮的女士就以开玩笑的口气问道:“达尔文先生,听说你断定,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那么,我也在你的论断之中吗?”

达尔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答道:“那当然了!不过,您不是由普通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巧妙的比喻

一天,有人问英国光学权威富兰克林:“为什么一个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都不感到物体是倒立的呢?”富兰克林想了一下回答说:“当你两耳同时听到一个婴孩啼哭时,为什么马上能肯定啼哭的不是双胞胎呢?”

给自己寄信

德国医学家埃尔利希在研究发明“606”的过程中,夜以继日地埋头在实验室里工作,对其他的事情,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他的家人对他这点十分的不满,因为他常常忘了家里人的生日,闹得大家很不愉快。

埃尔利希感到非常内疚。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凡遇到重要的事情,非要他亲自去办的时候,他便在前几天写好一封信,丢进邮筒里,收信人的地方他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以便按时收到,提醒自己,及时办理,不致延误。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中说:“尊敬的埃尔利希先生,请您于本月五日晚八时(即今日),参加您母亲的生日宴会。务必参加,切勿忘记!”埃尔利希看罢,立即嘱咐助手去买生日礼物。

当宴会开始的时候,埃尔利希一家人惊喜地发现埃尔利希出现在家门口:他这次终于没有失约!

搞错了人家

一个傍晚,德国着名胚胎学家卡尔·贝尔前往病休在家的潘德尔家中探望。

两位学者一见面就热烈地讨论起学术上的问题来,一直谈到深夜都毫无倦意。这时,潘德尔夫人送上两份点心,并且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有礼貌的向客人暗示,时间太晚了,该告辞了。谈兴正浓的贝尔领会了女主人的暗示,无可奈何地站起身来,摊开双手,遗憾地对潘德尔说:“真对不起!不想一下子谈得这么晚了。哦,你身体不好,不要紧,我送你回家吧,欢迎下次再来聊聊。”

主人和主妇听后,一时愕然,继而哈哈大笑。

贝尔这才醒悟:原来这不是在自己家中。

最喜欢自己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是个充满自信的人。当他发表自己的主张时,从不向什么人低头,更不向任何人道歉。他没有那种假谦虚的意味。有一天,一位朋友问他:“你最喜欢的作者是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恩斯特·海克尔。”

吃不掉我

乔治·居维叶是法国博物学家,是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在古生物学方面也很有学问。

有一次,他的学生们商量着要跟他开一个玩笑,吓唬吓唬他。

一天夜里,乔治·居维叶的工作室的门被两只大犄角顶开了,只见一只“怪兽”冲了进来。那“怪兽”浑身是猛兽的皮毛,长着一副巨齿獠牙,张开血盆大口,看上去十分可怕。“怪兽”冲进来后,用恐怖的声音大喊道:“我要吃掉你——”

乔治·居维叶正在埋头工作,听到喊声,他用目光扫了一下这个“怪兽”。当他看到“怪兽”的四只蹄子时,便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哪里冒出来的大怪物?你要吃我?你是吃不掉我的!自然法则告诉我,一切带蹄子的动物都是吃草的。”

化了装的学生只能解开兽皮,钻出面具,望着那“露了马脚”的蹄子,后悔自己忽视了老师平时教过他们的一个生物学常识。

诺贝尔自传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哥哥路德维哥多次写信给享有盛誉的弟弟,要求他写个自传小品,诺贝尔再三推辞不下,便写下了这段自传——阿·诺贝尔:仁慈的医生本当在他哇哇坠地之时就结束他痛苦的生命。

主要优点:不沾光讨便宜,不成为任何人的负担。

主要缺点:终身未结婚,脾气暴躁,消化不良。

唯一的希望:不要让人活埋。

最大的罪过:不崇拜财神。

一生中重大事件:全无。

专业语言

1963年2月的一天,白宫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为表彰着名的美国航空学家冯·卡门在火箭、航天等技术上作出的巨大贡献,美国政府决定授予他国家科学奖章。

当时的冯·卡门已有82岁,并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当他气喘吁吁地登上领奖台的最后一级台阶时,踉跄了一下,差一点摔倒在地上。给他颁奖的肯尼迪总统急忙跑过去扶他……

冯·卡门对肯尼迪总统说:“谢谢总统先生,物体下跌时并不需要助推力,只有上升时才需要……”

是否成功

1980年初夏,数学家华罗庚率中国数学家代表团赴香港参加东南亚数学双年会,会议期间应邀在香港大学作演讲,有人特地问他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华罗庚反问道:“我成功了吗?我成功不成功还不知道……”

这幽默谦虚的回答,立即引起了一阵笑声,有一家香港报纸评论说:“实在谦虚得令人不可不笑。”

罗西尼的幽默

一位意大利年轻作曲家,有一次请着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来听他演奏新作。

罗西尼在听的时候,一连好几次把自己的帽子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

年轻作曲家演奏结束后,问他为什么这样脱帽戴帽的。

罗西尼回答说:“我有个习惯,每逢遇到老相识,总要脱帽招呼一下。”将准时赴宴

一天,以创作轻歌剧《乞食学生》闻名的奥地利作曲家卡尔·米勒卡收到了一位富翁邀他共进晚餐的请帖,上面写道:“我深信这将会是一个很愉快的晚上,我将要我的儿子唱歌,女儿钢琴伴奏,所以无论如何请您驾临赏光。然后晚上九点正用餐。”

米勒卡在回条上这样写:“蒙您盛情邀请,不胜感激之至。我将于明晚九时正准时赴宴。”

恰鲁比尼

贝多芬逝世后,恰鲁比尼成为欧洲的音乐巨子。

有一次,一位时髦派音乐家带了一套乐谱去见他,伪称那乐曲是大音乐家曼哈所写。但恰鲁比尼仔细审视一遍后,断然说道:“这决不是曼哈写的,实在太坏了!”

那位来访者又说:“那么,如果告诉你这是我写的,你会相信吗?”

恰鲁比尼笑笑说。

“不,你还不能写得这样好呢!”吃错了蛋糕

作曲家普契尼常跟乐队指挥托斯卡尼尼抬杠。年年圣诞节,普契尼必向亲朋好友赠咖啡蛋糕以示友好。有一年,他把包括托斯卡尼尼在内的送礼名单交给制饼师傅后,两人又争吵了一回。

普契尼来不及取消蛋糕了,却要托斯卡尼尼知道自己的反感,于是发电报给他说:“送错了蛋糕。”

托斯卡尼尼回电说:“吃错了蛋糕!”

勃拉姆斯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