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珠江流韵
28316200000002

第2章 自序

我是来自上海的一只“猴”,但不是满山爬的“马骝”。上海人称“猢狲”,广东人却叫“马骝”。其实,我祖籍是浙江宁波。跑到广州来,是父辈的事,带挈我成了广州人。

在上海有黄浦江,到了广州则闻珠江了。念书时,尚小,初中才晓事。却读了《水浒》《三国》,只想当好汉,并无当作家愿望。后又喜画画,随岭南画派大师梁占峰学,于是对传统岭南文化有了兴趣。班主任江秀峰、麦少麟老师为我另开小灶,讲《古文观止》,教唐诗宋词,于是有了诗情画意的念头。

因参加了工作,条件所限不能画画,却能写稿。于是开始投稿,竟能刊登,鬼推神搡的将我推进了作协文学院,那年1980年。文学写作规定甚多,觉得枯燥。乃写些风花雪月,不想起哄。只对传统文化感到兴趣,便随黄伟宗所创珠江文化研究会溯江探骊,采撷其珠。到过西江,到过北江,到过东江,甚至还找到南江。珠江之三江,若三江结义,我觉得西江是大哥刘备、东江是二哥关羽。北江为老三,张飞也。西江很大气,宽厚大量,真有点刘皇叔的气度:东江颇有仁勇之风,大将风度,似有一副重枣色的脸,有如关羽;而北江若以人形,真如张飞之猛。我以为这便是珠江文化的最基本的色调,宽容大度、义重如山、勇往直前,敢为天下之先。

想到黄土有黄土的贾姓散文,江南有江南的余姓散文。当然也可以有珠江的散文,但是“泼猴”不敢,只是愿尽绵力,为珠江文化捧场,乃成此集,以弘扬珠江文化,是为序。

戴胜德

200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