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产党宣言》再解读
2834800000011

第11章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5)

从目前已有必要出版《共产党宣言》波兰文新版本这一事实,可以引起许多联想。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样,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因此,《宣言》波兰文新版本,标志着波兰工业的重大发展。而且从10年前上一版问世以来确实已有这种发展,这是丝毫不容置疑的。俄罗斯的波兰,会议桌上的波兰,已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巨大的工业区。俄国大工业分散于各处,一部分在芬兰湾沿岸,一部分在中央区(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一部分在黑海和亚速海沿岸,还有一些分散在其他地方;波兰工业则集中于一个比较狭小的地区,这种集中所产生的益处和害处,它都感受到了。这种益处是竞争对手俄国工厂主所承认的,他们虽然拼命想把波兰人变成俄罗斯人,同时却要求实行对付波兰的保护关税。至于这种害处,即对波兰工厂主和俄国政府的害处,则表现为社会主义思想在波兰工人中间的迅速传播和对《宣言》的需求的日益增长。

但是,波兰工业的迅速发展(它已经超过了俄国工业),又是波兰人民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证明,是波兰人民即将达到民族复兴的新的保证。而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在自己家里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1848年革命在无产阶级的旗帜下使无产阶级战士归根到底只是做了资产阶级的工作,这次革命也通过自己的遗嘱执行人路易·波拿巴和俾斯麦实现了意大利、德国和匈牙利的独立。至于波兰,虽然它从1792年以来对革命所作的贡献比这三个国家所作的全部贡献还要大,可是它于1863年在十倍于自己的俄国优势下失败的时候,却被抛弃不管了。波兰贵族既没有能够保持住波兰独立,也没有能够重新争得波兰独立;在资产阶级看来,波兰独立在今天至少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然而这种独立却是实现欧洲各民族和谐的合作所必需的。这种独立只有年轻的波兰无产阶级才能争得,而且在波兰无产阶级手里会很好地保持住。因为欧洲所有其余各国工人都像波兰工人本身一样需要波兰的独立。

弗·恩格斯

1892年2月10日于伦敦

解说

《宣言》的波兰文译本在1848年《宣言》问世不久就曾经出版过。到了19世纪80年代,波兰出现了第一批社会主义组织。

1882年9月,波兰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国际社会革命党”又称大无产阶级党或第一无产阶级党成立,随之出版了《宣言》的第二个波兰文译本。但第二年这个组织遭到破坏。1886年7月,沙皇俄国宪兵镇压了最后一个党小组,第一无产阶级党停止了活动。1888年2月,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波兰又重新建立了无产阶级党,称为第二无产阶级党,1890年,该党领导了波兰王国首次五一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一些波兰革命者也以社会党人的身份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

1892年,波兰社会党人在伦敦办的《黎明》杂志出版社出版《宣言》新的波兰文译本,恩格斯为这个译本写了这篇序言。恩格斯在把序言寄给《黎明》出版社后,在1892年2月11日写给斯塔尼斯拉夫·门德尔森的信中说,他希望将来能掌握波兰文,以便能深入地研究波兰工人运动的发展,到那时可为波兰文《宣言》写一篇比较充实的序言。当然这个愿望后来没有实现。

恩格斯在这篇序言的开头指出,《宣言》波兰文新版本的刊行可以引起许多联想。有哪些联想呢?恩格斯接着讲了三层意思。

1.概括地说明《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一种尺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要判断某个国家大工业的发展程度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只要看看《宣言》在该国发行的数量就行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愈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样,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2.用波兰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上述观点

当时的波兰虽然处在异族的压迫之下,但波兰的大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波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恩格斯指出:“《宣言》波兰文新版本,标志着波兰工业的重大发展。”

由于波兰大工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在波兰工人中间得到迅速传播,工人对《宣言》的需求日益增长。

3.强调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阐明无产阶级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关系

波兰在历史上三次被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瓜分。1772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第一次瓜分。法国大革命后,波兰人民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把革新运动推向高潮。1791年5月3日,波兰议会通过了《五三宪法》。叶卡捷琳娜二世再次对波兰进行武装干涉。1793年,俄国和普鲁士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瓜分。1794年,波兰人民在民族英雄T·科希丘什科领导下举行起义,后被俄国镇压下去。1795年,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第三次瓜分。至此,波兰被瓜分完毕,沦为殖民地,人民长期受奴役。波兰人民不甘屈服,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1830~1831年,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人民举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1846年,波兰克拉科夫人民举行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起义;1863年,波兰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反对民族压迫和反封建的民族大起义。这三次起义都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心波兰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工人运动,他们不仅多次写文章,论述波兰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重大意义以及民族独立运动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关系,而且号召国际无产阶级和民主力量支持波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

恩格斯在这篇序言中进一步强调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阐明了无产阶级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关系,认为只有波兰无产阶级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

首先,恩格斯指出,波兰工业的迅速发展是波兰人民拥有无穷生命力的新的证明,是波兰民族复兴的新的保证。波兰工业的迅速发展(当时波兰工业水平已经超过俄国工业水平),一方面使波兰的经济基础雄厚起来,另一方面使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工人政党建立。这些都为波兰的民族复兴事业提供了新的保证。

其次,恩格斯阐明了波兰民族独立对于国际无产阶级的重要意义。“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一方面,波兰的独立将会大大削弱当时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沙皇俄国,从而为欧洲无产阶级的解放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波兰的独立关系到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的联合。“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在自己家里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而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不可能建立在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压迫的基础之上。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不反对民族压迫,无产阶级的国际合作就不能实现,无产阶级自身也不能得到解放。因此波兰的独立是关系到欧洲各民族国际合作的重要问题。

再次,恩格斯用事实说明贵族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争得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意大利、德国、匈牙利和波兰都存在着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问题。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使革命遭到失败,并没有完成民族的独立和统一的任务。

后来,意大利依靠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打败奥地利才实现民族独立;德国通过普鲁士王国宰相俾斯麦发动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匈牙利也是依靠俾斯麦打败奥地利实现民族独立的。所以恩格斯说,“这次革命也通过自己的遗嘱执行人路易·波拿巴和俾斯麦实现了意大利、德国和匈牙利的独立。”恩格斯为什么说路易·波拿巴和俾斯麦是欧洲1848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呢?因为欧洲1848年革命的任务之一就是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路易·波拿巴和俾斯麦虽然反对革命,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客观上使这几个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因而成为欧洲1848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但是,波兰民族独立的任务没有完成。恩格斯认为,波兰人民自1792年以来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所作的贡献比上述三国所作的全部贡献还要大。

波兰人民的几次起义可以说明这一点。1830~1831年,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人民举行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曾一度解放华沙,宣布独立,成立了以查尔托雷斯基为政府首脑的民族政府,并与前来镇压的沙俄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这次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沙皇俄国。1846年,波兰克拉科夫人民举行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起义。起义者曾一度解放克拉科夫,宣告成立共和国,组成民族政府,并发表了《告波兰人民书》,宣布废除劳役制和封建等级特权,号召全体波兰人民为民族独立而战。

可是,起义在俄、奥军队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克拉科夫及其附近地区被并入奥地利版图。克拉科夫起义是波兰第一次民族民主革命,是欧洲1848年革命的前奏。1863年,波兰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反对俄国民族压迫和反封建的民族大起义。当时波兰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组织了“红党”,成立了领导起义的“中央民族委员会”。1863年1月22日起义爆发,中央民族委员会成为临时民族政府,颁布起义宣言和解放农奴的法令,宣布土地永远归耕者所有,号召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各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俄反动统治。参加起义的有工人、手工业者、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但当波兰人民这次起义遭到俄国10万大军的镇压时,欧洲各国却抛下它不管了。波兰贵族既没有能够保持住波兰的独立,也没有能够重新争得波兰的独立。波兰资产阶级和沙皇俄国政府站在一起,反对波兰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看来,波兰民族独立事业是无关痛痒的事情。

最后,恩格斯指出,波兰的民族独立只有波兰无产阶级才能争得。因为同资产阶级相比,无产阶级更具革命的彻底性。不仅如此,波兰无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会得到被压迫民族无产阶级的支持,因而波兰无产阶级争得的独立又是有保障的。欧洲各国工人都像波兰工人本身一样需要波兰的独立。因为波兰的独立是实现欧洲各民族和谐的合作所必需的。

(七)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解说

原文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致意大利读者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可以说正好碰上1848年3月18日这个日子,碰上米兰和柏林发生革命,这是两个民族的武装起义,其中一个处于欧洲大陆中心,另一个处于地中海各国中心;这两个民族在此以前都由于分裂和内部纷争而被削弱并因而遭到外族的统治。意大利受奥皇支配,而德国则受到俄国沙皇那种虽然不那么直接、但是同样可以感觉得到的压迫。1848年3月18日的结果使意大利和德国免除了这种耻辱;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在1848~1871年期间得到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形式重新获得独立,那么,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反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这次革命到处都是由工人阶级干的:构筑街垒和流血牺牲的都是工人阶级,只有巴黎工人在推翻政府的同时也抱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明确意图。但是,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这个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抗,然而无论法国经济的进展或法国工人群众的精神的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社会改造的程度。因此,革命的果实最终必然被资本家阶级拿去。在其他国家,在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工人从一开始就只限于帮助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但是在任何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离开民族独立都是不行的。因此,1848年革命必然给那些直到那时还没有统一和独立的民族———意大利、德国、匈牙利———带来统一和独立。现在轮到波兰了。

由此可见,1848年革命虽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但它毕竟为社会主义革命扫清了道路,为这个革命准备了基础。最近45年以来,资产阶级制度由于在各国引起了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到处造成了人数众多的、紧密团结的、强大的无产阶级;这样它就产生了———正如《宣言》所说———它自身的掘墓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试想想看,在1848年以前的政治条件下,哪能有意大利工人、匈牙利工人、德意志工人、波兰工人、俄罗斯工人的共同国际行动!

可见,1848年的战斗并不是白白进行的。从这次革命时期起直到今日的这45年,也不是白白过去的。这次革命时期的果实已开始成熟,而我的唯一愿望是这个意大利文译本的出版能成为良好的预兆,成为意大利无产阶级胜利的预兆,如同《宣言》原文的出版成了国际革命的预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