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产党宣言》再解读
2834800000022

第22章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6)

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给自己的那几条干瘪的“永恒真理”披上一件用思辨的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这件光彩夺目的外衣只是使他们的货物在这些顾客中间增加销路罢了。

同时,德国的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就是充当这种小市民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

它宣布德意志民族是模范的民族,德国小市民是模范的人。它给这些小市民的每一种丑行都加上奥秘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的意义,使之变成完全相反的东西。它发展到最后,就直接反对共产主义的“野蛮破坏的”倾向,并且宣布自己是不偏不倚的超乎任何阶级斗争之上的。现今在德国流行的一切所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除了极少数的例外,都属于这一类卑鄙龌龊的、令人委靡的文献。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想要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

这一部分人包括:经济学家、博爱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劳动阶级状况改善派、慈善事业组织者、动物保护协会会员、戒酒协会发起人以及形形色色的小改良家。这种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甚至被制成一些完整的体系。

我们可以举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作为例子。

社会主义的资产者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他们愿意要现存的社会,但是不要那些使这个社会革命化和瓦解的因素。他们愿意要资产阶级,但是不要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看来,它所统治的世界自然是最美好的世界。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把这种安慰人心的观念制成半套或整套的体系。它要求无产阶级实现它的体系,走进新的耶路撒冷,其实它不过是要求无产阶级停留在现今的社会里,但是要抛弃他们关于这个社会的可恶的观念。

这种社会主义的另一种不够系统、但是比较实际的形式,力图使工人阶级厌弃一切革命运动,硬说能给工人阶级带来好处的并不是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改革,而仅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关系的改变。但是,这种社会主义所理解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绝对不是只有通过革命的途径才能实现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废除,而是一些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行政上的改良,因而丝毫不会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至多只能减少资产阶级的统治费用和简化它的财政管理。

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只有在它变成纯粹的演说辞令的时候,才获得自己的适当的表现。

自由贸易!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护关税!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单身牢房!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这才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唯一认真说出的最后的话。

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这里,我们不谈在现代一切大革命中表达过无产阶级要求的文献(巴贝夫等人的著作)。

无产阶级在普遍激动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随着这些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革命文献,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这种文献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

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关于这个时期,我们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了(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成为阶级要由他们特意设计出来的社会组织来代替。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世界历史不过是宣传和实施他们的社会计划。

诚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主要是代表工人阶级这一受苦最深的阶级的利益。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

但是,由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状况,他们就以为自己是高高超乎这种阶级对立之上的。他们要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甚至生活最优裕的成员也包括在内。因此,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以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

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

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

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因此,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所有这些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而这种阶级对立在当时刚刚开始发展,它们所知道的只是这种对立的早期的、不明显的、不确定的形式。因此,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阶级斗争越发展和越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所以,虽然这些体系的创始人在许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们的信徒总是组成一些反动的宗派。这些信徒无视无产阶级的历史进展,还是死守着老师们的旧观点。因此,他们一贯企图削弱阶级斗争,调和对立。他们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创办单个的法伦斯泰尔,建立国内移民区,创立小伊加利亚,即袖珍版的新耶路撒冷,———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呼吁资产阶级发善心和慷慨解囊。他们逐渐地堕落到上述反动的或保守的社会主义者的一伙中去了,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更加系统地卖弄学问,狂热地迷信自己那一套社会科学的奇功异效。

因此,他们激烈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认为这种运动只是由于盲目地不相信新福音才发生的。

在英国,有欧文主义者反对宪章派,在法国,有傅立叶主义者反对改革派。

解说

19世纪上半叶,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明显,各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愈来愈尖锐,在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在这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地分析了这些思潮的社会阶级根源和各自代表的利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的界限。

1.揭露和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

《宣言》将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及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归于反动的社会主义之列,并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

(1)封建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是英国和法国封建贵族所宣扬的一种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是在英国和法国的封建贵族被资产阶级彻底打败后出现的。

一,《宣言》指出了封建的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17~18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先后战胜了封建贵族,初步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封建贵族的势力仍然很大。1814年,被资产阶级革命所推翻的法国封建王朝一度复辟。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再一次推翻了封建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加强自己在国会中的地位,于1831年提出选举改革法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选举法案于1831年在英国下议院通过,并于1832年6月得到上议院的最后批准。这在历史上叫“国会改革运动”。“国会改革运动”进一步加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宣言》说:“在法国的1830年七月革命和英国的改革运动中,他们再一次被可恨的暴发户打败了。”这些封建贵族被资产阶级打败以后,失去了往日的地位,非常痛恨资本主义。但经过1830年的七月革命和“国会改革运动”,他们再也没有力量同资产阶级争夺统治权了。他们还能进行的只是文字斗争,但不可能重弹复辟时期的老调,只能写一些抨击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作品。他们装出同情无产阶级的样子,企图拉拢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恢复昔日的封建制度。“为了激起同情,贵族们不得不装模作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关心自身的利益,只是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才去写对资产阶级的控诉书。”他们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造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封建秩序能够消灭资本主义造成的贫困。“他们用来泄愤的手段是:唱唱诅咒他们的新统治者的歌,并向他叽叽咕咕地说一些或多或少凶险的预言。”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这种社会主义宣扬今不如昔,实际上是为封建制度唱挽歌;宣扬资本主义如何造成人民生活的贫困,实际上是诽谤资产阶级的统治。这种社会主义反映了封建贵族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恐惧。这种社会主义的鼓吹者有时虽然也能对资产阶级进行辛辣的讽刺和尖刻的批判,但由于他们完全不能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根本不懂得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总是使人感到愚蠢和可笑。

二,《宣言》分析了封建的社会主义的影响。封建的社会主义有时也能欺骗人民群众,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人们看清了他们企图恢复旧制度的本来面目后,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宣言》形象地说:“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一部分法国正统派和“青年英国”可以说是这种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正统派是1792年被推翻的代表世袭大地主利益的波旁王朝长系的拥护者。1830年该王朝第二次被推翻后,正统派就结成了政党。在反对以金融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为支柱的当政的奥尔良王朝时,一部分正统派常常抓住社会问题进行蛊惑宣传,说自己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使他们不受资产者的剥削。“青年英国”是英国托利党中的一些政治家和著作家结成的集团,成立于19世纪40年代初。“青年英国”的活动家们反映了土地贵族对资产阶级经济势力和政治势力的增强心怀不满。他们采取蛊惑手段,企图把工人阶级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并利用工人阶级来反对资产阶级。

第三,《宣言》剖析了封建的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只是剥削的方式不同,但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在批驳封建贵族的一些说法时讲明了这个观点:“封建主说,他们的剥削方式和资产阶级的剥削不同,那他们只是忘记了,他们是在完全不同的、目前已经过时的情况和条件下进行剥削的。他们说,在他们的统治下并没有出现过现代的无产阶级,那他们只是忘记了,现代的资产阶级正是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封建贵族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批评的反动性质,他们控告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正是在于: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有一个将把整个旧社会制度炸毁的阶级发展起来。他们责备资产阶级,与其说是因为它产生了无产阶级,不如说是因为它产生了革命的无产阶级。”也就是说,封建贵族之所以憎恨资产阶级的统治和畏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将造就一个把旧社会制度炸毁的革命的无产阶级。“因此,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参与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违背自己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词,屈尊拾取金苹果,不顾信义、仁爱和名誉去做羊毛、甜菜和烧酒的买卖。”也就是说,他们在政治上反对无产阶级,参与对无产阶级的镇压。在经济上,他们也按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经营企业,残酷剥削工人阶级。

第四,《宣言》对僧侣的社会主义和基督教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剖析。《宣言》指出:“正如僧侣总是同封建主携手同行一样,僧侣的社会主义也总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携手同行的。”僧侣是封建社会的特权等级,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僧侣总是同封建贵族联合起来,维护封建制度。僧侣的社会主义和封建的社会主义也是一路货,它与封建社会主义携手同行,起着维护封建秩序的作用。

《宣言》指出:“要给基督教禁欲主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的色彩,是再容易不过了。基督教不是也激烈反对私有制,反对婚姻,反对国家吗?它不是提倡用行善和求乞、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来代替这一切吗?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的怨愤神圣化的圣水罢了。”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就是给基督教的平等观和禁欲主义涂上社会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基督教反对私有制,反对婚姻,反对国家,提倡行善、禁欲等。基督教的社会主义者把这些主张说成是社会主义主张,借此来拉拢群众去反对资本主义,以达到他们恢复旧制度的目的。所以基督教的社会主义不过是僧侣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的社会主义,它给封建贵族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企图恢复封建制度的行为涂上了神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