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必先调五脏
28349100000039

第39章 再好的灵丹妙药也不如自己的唾液

老子本是著名的炼丹家,但他却认为,再好的灵丹妙药都不如自己的津液。因此他主张咽津以养生。

唾液中医上称“津液”,俗称口水,又被称做“舌边水”。中医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口水),肾为唾,是为五液。”中医视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既然唾液为脾肾所化,那唾液就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了。所以古人在造字时,取意“舌上的水”为“活”字。由此可见,唾液有足以让人活命的作用。

关于唾液的两则故事

说起唾液,不禁想起两则故事。一个是“望梅止渴”,说的是,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行军途中,大军断绝水源,士卒口渴难忍,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将士听说之后,都流出了口水,部队乘机前进而到达目的地。“望梅止渴”中反映了两个道理,一是唾液的分泌与神经刺激有关;二是甘味和酸味能刺激唾液的产生,中医谓之酸甘生津法。

另一个是杨贵妃“含玉咽津”的例子。天生丽质的杨贵妃备受唐玄宗的宠爱,至此夜夜笙箫,饮酒作乐。杨贵妃本来就体态丰腴,最畏炎热,加之饮酒过量,以致肺中积热,胸中烦懑,口中干渴。中医称此病为“上消”特别是~到盛夏,杨贵妃嗜吃荔枝,可吃多了便中了荔枝热毒,损坏了牙齿,因而又患上了牙痛病。每当发作,蹙额颦眉,不胜怜惜。御医调治也无效果。唐玄宗急得手足无措,只得宣旨遍求良方,只要能使贵妃止痛,不吝重赏。当下即有御史吉温奏道,“臣同里有富室朱氏,家藏一宝,名日玉鱼,此物冰凉砭骨,夏日盛暑之际,含玉鱼于口中,即觉遍体清凉,止渴去烦;更有一种奇妙之处,如患齿痛者,以此鱼熨帖患处,即可止痛”。唐玄宗闻奏大喜,急命人去取玉鱼。取回后贵妃立即将玉鱼含于患处,即满口生津,随即咽下,一股清凉之气直透肺腑,十分齿痛已去其七,芳心大悦。自此以后,杨贵妃口中常含玉鱼,用以凉津沃肺,助润清喉,滋养毛发,驻颜葆春。

唾液的神奇功效

杨贵妃口含玉鱼疗疾养生,正是古代养生家所提倡的“吞津”养生之道。

中国民间早就有“咽唾养生”的说法,僧人坐禅,有时接连几天不吃不喝,其中奥妙之一,就是舌顶上腭,使唾液源源不断地产生,以供身体需要。所以,古人把唾液称作“金津”、“琼浆”“玉液,”甘露“看成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寿亲养老新书》上说:唾津液,养脏气。”后来,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李中梓都对津液的重要性有过专门论述,肯定了津液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的重要作用。明朝龚居中也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唾液的成分相当复杂,除了99~0的水外,还含有淀粉酶、溶菌酶、球蛋白、黏液蛋白、氨基酸、生长激素、维生素及少量的钾、钠、钙、镁等物质,具有消化、抗菌、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抗癌等多种生理功能。

民间妙用唾液的例子无处不在,如皮肤红肿高大、疖疮脓肿未溃者,民间用夜间刚一睡醒时的臭唾液涂抹,数次之后肿淌疮收,确实灵验而神奇。

现代人不缺营养,可有时气色还是很差,颜面枯槁、皮肤粗糙。凡气色差的人大多伤津,继而表现为未老先衰,小病不断。形成伤津有诸多原因,如只喝饮料不喝白开水;多吃鱼肉,少吃蔬菜水果;饮酒、抽烟等。

中医认为:肾主津液。伤津等于伤肾,会造成肾阴不足。肾阴亏,则不能制心火,以致心火上炎而克肺金,于是发热、咳嗽、痰生。其实这就是心肾不相交、阴阳不平衡的体现。而人的津液具有养阴补阴的作用,大凡阴虚阳亢导致的口苦、咽干、咽痛、舌涩等都可以用吞咽唾液法加以解决。

唾液养生功

当伤及津液时,并非汤药能补,必须舌抵上腭,不断搅动,待唾液产生后,然后吞咽。这就是吞咽唾液法。当然,吞咽唾液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两种:

1.常食法

姿势坐、卧、站均可,平心静气,舌抵上腭,将舌伸到上牙外侧,上下左右搅动,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分三次咽下,每日早晚各做3次为宜。

2.配合气功服食法

以静功为宜,集中思想,意守丹田,双眼微闭。吸气时,舌抵上腭,不断舔动,以促使唾液分泌。呼气时,舌尖放下,气从丹田上引,徐徐吐气,待唾液满口,随意念送入丹田。每天早晚练半小时,可收到精气充足、脸色红润、新陈代谢旺盛的效果。

另外,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此穴为胃经和任脉的交会穴,因可承受口水而得名。唾液都在这个穴位附近储存着,当我们用食指用力揉压承浆穴,即可感觉到口腔内涌出分泌液。这种分泌液可以滋润五脏、滋养全身、去燥去火。因此,此穴对治疗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有显著效果。

要随意口土出口腔中的唾液,不要随意张口呼吸,这会加速唾液的蒸发。数票证和钱时,不要用手蘸唾液进行帮助。不要直接把带皮的瓜子送到嘴里去嗑,最好用手剥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