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泰奈比怀着对统治者的极度不满,终于在萨玛瓦一带举起了反叛的大旗。血气方刚、不满二十岁的诗人被投入牢房。由于他自称能预言未来,并按《古兰经》的句式向人们作类似“以巡行的星星起誓,以运转的天体起誓,以白昼和黑夜起誓,背道者确已处于险境……”这类警句。故人们都称他为“穆泰奈比”,即“伪先知”。自此,诗人遂以这一别号闻名于世。
走出牢房后的十多年间,诗人一直到处流浪,以吟诗为生,故也有人称他为行吟诗人。公元948年,在诗人返回安塔基亚时,生活发生了突变,他受到了阿勒颇首领赛福·道莱的知遇之恩,以后的几年是诗人一生中最美好与富足的一段时光,也是诗人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这时期的诗作中,既有优美的抒情诗和史诗,也有凝练而富于哲理的格言诗,更有不少赞颂诗。穆泰奈比在赛道·福莱那里得到高位,他的诗作也传遍阿拉伯各地:
谁向死亡挑战,
必遭至毁灭的下场。
在死神打盹的当儿,
你无畏地站在它眼睑上,
挥洒谈笑间,
多少英雄从你身边败逃。
合击围歼中,
狂虏顿时化作烟尘灭亡。
你疾驰奔突的战骑,
如迅蛇在地面滑翔。
然而,好景不长,各种阴谋、妒忌之箭向他袭来,使他再一次遭到冷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他只好在愤恨中离开了“天堂”。心怀哀伤与愤恨,他辗转各地,寻求新的机会,以回击幸灾乐祸妒忌者,并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做着不懈的追求。960年诗人来到了埃及,赞颂卡夫尔,因为卡夫尔应允他可以制服妒忌者,诗人等了两年,徒然无获,感到受到蒙骗之辱的诗人,又于926年逃跑了,并开始写诗攻击卡夫尔。诗人对世事炎凉、人情冷暖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将深沉的忧伤升华到哲学的高度,写出不少颇富哲理的警句名言:
人的希望不能全都实现,
打头风会时时吹向行船。
诗人的晚年是在波斯地区的设拉子度过的,在那里,他写诗颂扬当地的苏丹阿达德·道莱。965年9月,由于思念家乡库法,诗人决定回乡,然而,就在他回乡的途中,不幸遇害身亡。
穆泰奈比留下一部诗集,包括颂扬、讽喻、矜夸、咏志等多方面的内容。语言精美,感情真挚,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而且常不乏充满哲理的名言警句。在诗家辈出的阿巴斯王朝,穆泰奈比被认为是屹立在诗歌艺术高峰上的伟人。正如诗人纳绥福·雅兹基所说:“穆泰奈比像在天空中翱翔,其他诗人则在地上行走。”
阿拉伯的但丁——伊本·阿拉·麦阿里
阿拉伯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盲诗人,他的诗中充满着哲理,被世人誉为“诗人中的哲人和哲人中的诗人”。他就是伊本·阿拉·麦阿里(973—1058年)。
麦阿里生于叙利亚北方麦阿拉城努阿曼镇一个名门之家,幼年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但仍好学善思。向他父亲及当地学者学习诗歌创作,成年后离开家乡,先后在阿勒颇、安塔基亚等叙利亚的主要城市游学,1007年到达阿巴斯王朝首都巴格达,但在巴格达的生活颇不如意,1009年又从巴格达回乡探望病中的母亲,不料行至途中,得知母亲病逝的噩耗,悲痛万分。返家后就一直没有离开家乡,离群索居,过起了隐士和苦行僧的生活,奉诚实、清贫为生活之最高准则。麦阿里生性孤僻,终身未娶,加之历经世间坎坷,一度希望早死。他的厌世思想,在诗中也有反映:
我们在笑,但我们不应该笑,
我们应该哭,悲伤地哭,
我们如玻璃一样地碎了,
从此不应再制造。
尽管如此,麦阿里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思想活动,也没有放弃文学创作。麦阿里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大量有关社会、宗教、人生、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其中最有名的是具有文学批评色彩的《宽恕书》。长诗《鲁祖米亚特》是麦阿里中年时期的作品,因每行诗韵脚前的一个字母相同,又称为“无需守律的律诗”,全诗长达1.1万多行,集中表达了他矛盾的怀疑主义哲学思想。有时,他猛烈嘲笑宗教教义,有时,又表现出对宗教的极度虔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批判,诗中写道:
人间少贤士忠良,
都在为私利奔忙。
最佳者莫过于岩石,
不欺他人,不言虚妄。
生活充满了艰辛,
最奇怪,仍有欲延年之人。
死时所见的苦难,
数倍于生前所存的欢愉。
描绘幻想登天和诗圣们幽会的散文集《宽恕书》是麦阿里的代表作,是诗人为回答向他求教的伊本·格利哈而作的长篇作品,在构思方面深受《古兰经》关于天堂、地狱的描写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登霄故事的影响。《宽恕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伊本·格利哈在天堂、地狱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并用辛辣的笔触嘲讽了诸多社会弊端。作品构思独特,内容丰富,风格奇丽,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杰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难得的佳作。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神曲》,在总体构思及具体描写方面都受到《宽恕书》的影响。故也有人将麦阿里称为“阿拉伯的但丁”。
麦阿里一生共留下70余部作品,但大部分已失传。除了《鲁祖米亚特》和《宽恕书》,现存有诗集《燧火》,收录了作者记述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早年诗作6000余行,以及诗人对穆泰奈比诗集注释本,名为《艾哈迈德的奇迹》等。
玛卡梅韵文故事
你读过以乞丐为主人公的故事集吗?一千多年前,在阿拉伯帝国阿巴斯中期出现的玛卡梅韵文故事集,讲的就是一个个足智多谋的乞丐随机应变、摆脱各种困境的生动故事。玛卡梅是一种类似于今天的短篇小说集的文学作品,其形式为韵文,采用借喻、暗指、对偶、双关、巧借等修辞技巧,而其间的格言谚语和诗歌更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读起来音韵和谐,听起来谐趣悦耳,加上文采优美,因而脍炙人口。
玛卡梅原意为集会,引申为在集会上讲故事。阿拉伯文学史家普遍认为“玛卡梅艺术”是由故事和传闻逐渐发展而成的,是产生于阿巴斯王朝中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著名的玛卡梅艺术大师白迪阿·滋蔓·哈玛扎尼(969—1007年)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据说他一生共创作出400多篇玛卡梅故事,流传下来的有52篇。他的故事集中的主人公之一尔萨·本·希沙姆是一个四处流浪、想方设法对付暴虐者的人;故事集中另一个主人公艾布·伊斯卡德里是一个睿智博学的诗人,善于辞令,却在一个荒诞的时代沦为乞丐,于是他笑傲江湖,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冷静、睿智地加以应对。虽然他过着流浪、求施的生活,为了艰辛的生活,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文人应有的高尚和自尊。在“醇酒玛卡梅”中他是领人祈祷的伊玛目,虔诚的号召人们禁酒;在“里海玛卡梅”中他又是全身戎装、号召人们抗击罗马入侵者的战士;在“猴儿玛卡梅”中他是逗人发笑的耍猴人;在“摩苏尔玛卡梅”中,他又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江湖骗子。
玛卡梅艺术经巴士拉杰出文人哈利里(1054—1122年)的发展而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哈利里用10年多的时间,创作了50篇十分出色的玛卡梅散文故事。在继承白迪阿玛卡梅艺术的基础上,他进一步作了挖掘、改造和创新,使其成为骈文,排句整齐,语句绚丽,辞藻华美,音韵铿锵,而且他的50篇玛卡梅散文故事还为13世纪的伊斯兰画坛提供了创作素材,他因此而一举成名。哈利里的玛卡梅作品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学宝库中仅次于《古兰经》的名著。
阿拉伯古代的玛卡梅散文艺术,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骈体散文,对古代阿拉伯语言、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东西方各地区的文学创作,例如早期欧洲的现实主义故事及流浪汉的冒险故事,都曾明显受到哈利里的玛卡梅故事的影响。因此,玛卡梅散文艺术,不仅是阿拉伯古代文学的精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多姿的花朵。
阿拉伯医哲——伊本·西那
在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东北隅,有一座繁华的大都市,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学者荟萃,它就是萨曼王朝的首都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当时的布哈拉,是整个中亚细亚的伊斯兰文化中心。
公元997年的一个夜晚,萨曼国王努哈·伊本·曼苏尔的顽疾又发作了,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医生被急急召来为国王治病,经过这个年仅17岁的青年医生的医治,国王的病症竟神奇地痊愈了。这个青年名叫伊本·西那,后来成为阿拉伯世界大名鼎鼎的医学家和哲学家。
伊本·西那原名艾布·阿里·侯赛因,在西方以拉丁名阿维森纳著称,公元980年8月16日出生于阿富汗北方一个塔吉克族家庭,父亲是位财税官吏,信奉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教派。在伊本·西那小时候,全家迁居布哈拉。伊本·西那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10岁时就能背诵全部《古兰经》和大量圣训,16岁时,已学通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主要知识。17岁那年,因为治好了国王努哈·伊本·曼苏尔的顽疾,被特许利用皇家图书馆的藏书,从事研究和写作,自此学问日进,医术日精,声名大振。当时皇家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徜徉于书海之中,伊本·西那如饥似渴地苦读,在前人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并开始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思考和收获写成论文。至21岁时,伊本·西那已完成了大量著作。
伊本·西那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最突出的贡献在哲学和医学领域。
他一生著述多达100多部,涉及哲学、心理学、医学、语言学、光学、几何学和教义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他的医学巨著《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可谓集当时阿拉伯医学成就之大成,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神经科、眼科、正骨、针灸、药剂等各医学分科。全书共分5卷,每卷又分若干章节,共百余万字。第一、二卷论述医学原理,第三、四卷介绍治疗方法,第五卷讨论药物。《医典》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部巨著,在许多方面都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例如,书中详细分析了面部麻痹和胸腔神经分支;确认了结核病的传染性,鉴别出了肺炎和胸膜炎、急慢性脑膜炎、脑外伤和脑内部疾病造成的麻痹症;发现了流水和土壤为传染病之源,等等,这些都是医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卫生常识与疾病预防方法、医治方法以及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法,收录各类药方760种之多,对各种药物的性质、功效、用途作了详细的叙述。
《医典》在12世纪初就被译成拉丁文及其他欧洲文字,以其卓越的成就取代了格林、盖伦、拉齐等人的著作,成为12世纪后很长时期内欧洲各大学的主要医学教科书,在12世纪到17世纪近600年的时间里,一直被东西方的医学界奉为医学科的权威指南,甚至有“医学圣经”之誉,作者也被誉为“医中之王”。仅在15世纪最后30年内,《医典》的拉丁文译本就再版了15次。至今,在欧洲各大图书馆内珍藏的《医典》版本有30余种。中国元代以来流行的《回回药方》(现藏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实际上也是被元代医学界称之为《忒毕医经十三部》的《医典》的中文节译本。
《治疗论》是伊本·西那的哲学名著,它是一部哲学百科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哲学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在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后,对欧洲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人对伊本·西那的崇拜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长期以来,伊本·西那一直被誉为“阿拉伯最伟大的医哲”、“科学家的长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他与屈原、莎士比亚和达·芬奇并列为“世界文化四大名人”。
伊斯兰的圣·奥古斯丁——伊玛目安萨里
塞尔柱王朝时期,阿拉伯人曾创造出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尼沙布尔学府和巴格达学府就像两颗灿烂的明珠一样,闪耀在伊斯兰世界。求知者潮水般涌向这两所学府,云集在这里,学习各种学问,开展各种学科的学术活动。安萨里就是当时尼沙布尔学府中一位超群出众、引人注目的学生,曾被校长艾布·迈阿里称为“大海中的波涛”。
安萨里(1058—1111年)原名艾布·哈米德·穆罕默德,生于波斯的图斯,出身纺织者家庭,幼年丧父,由其父密友一位苏菲派学者抚育成人。由于安萨里在学术领域的独创性成就,于公元1091年应聘在巴格达的尼采米亚学院担任教授,成为该学院深孚众望的学者,34岁时,就已经在整个穆斯林世界声名大振了。
然而,就在安萨里的学术声望不断提升的时候,他自己却在思想方面陷入了矛盾乃至怀疑的精神危机之中,因为他不断认识到仅凭理性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他的灵魂深处若隐若现地燃起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思想火焰。那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常常使他难以入眠,甚至失去食欲,他变得沉默寡言,并且无心讲课和讨论。终于有一天他毅然做出决定,放弃一切既得荣誉和地位,继续追求真理,追寻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1095年,安萨里离开了当时的学术之都巴格达,到叙利亚、耶路撒冷等地旅行,从此开始了长达12年之久游走无定的生活。这期间,他苦苦思索,潜心研究,终于获得了期望获得的东西——对真主的坚信和内心的安宁,并且开始其传世之作《圣学复苏》的创作工作。1107年重返巴格达讲学。3年后,又返回家乡图斯隐修,过着淡泊宁静的苦修生活,直至去世。
安萨里认为,内心的安宁和对真主的虔诚信仰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只顾追名逐利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因此,当他获得了今世的地位与荣誉时,寻求真理的愿望便开始在内心萌动。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这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教授和辩论也无法满足自己求知和求真的愿望,而比这更重要的是对真主的虔诚信仰。他说:“酒字无以醉人,馍字无以饱腹,药字无以愈病。辩论无法使人的内心安宁,也不会使人坚信真主,必须要虔诚的追求和苦苦的思索方可获得真理,而贪官图名与此道不合。”
安萨里一生著述宏富,撰有著作400余种,内容涉及伊斯兰教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许多方面。他的《圣学复苏》、《哲学家的宗旨》、《古兰经的精神实质》、《心灵的发现》、《致孩子们》等,都是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的名著。其中《圣学复苏》是安萨里献给伊斯兰世界的一份最为昂贵的礼物,也是他本人孜孜追求真理的精神体验的一种忠实纪录。人们甚至把《圣学复苏》称作第二本《古兰经》。安萨里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哲学家的矛盾》,其中对亚里士多德式的哲学家的哲学体系作了深入的剖析,这部著作引起了哲学界一场大辩论,并将阿拉伯哲学的研究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