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28358200000023

第23章 阿拉伯人在安达卢西亚(3)

艾布·阿卜杜拉赶走了宰加勒,却接到自己保护者的要求,让他把格拉纳达交出来,但这一次艾布·阿卜杜拉勇敢地拒绝了。1491年春,斐迪南德率领军队,包围了格拉纳达,他不仅如同头一年一样,破坏了大片庄稼和果木园,而且对格拉纳达实行全面封锁,企图以饥荒来迫使城中人投降。当隆冬来临的时候,天气严寒,大雪纷飞,外面的一切入口都被堵塞,粮食稀少,物价飞涨,城内生活苦不堪言。当此之际,敌人夺取了城外的每一小块土地,使被困者不可能种上一棵蔬菜、收下一粒粮食。城中情况日益恶化。到1491年12月,人民的艰难已达到极点。在此期间,交战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最后达成投降协议。协议有诸多条款,其中包括素丹和全体臣民宣誓服从卡斯提尔的君主;穆斯林获得人身安全、宗教信仰自由和遵守自己教律的权利等。据说,当素丹和大臣们签署该条约后都放声大哭,唯有一位叫穆萨·伊本·安萨里的大臣悲愤地说道:把痛哭与流涕留给妇女和儿童,男子汉只有流血的心,哪来懦弱的泪!让我们为自由而战斗到底,如果地上没有我们的埋骨之地,苍天则是永久的归宿。难道你们不怕后人云:格拉纳达的贵族们是一群贪生怕死之徒!就这样,公元1492年1月2日,卡斯提尔人进入了格拉纳达,十字架代替了清真寺尖塔上高悬了数世纪的新月。

黑暗时代

斐迪南德和伊萨贝拉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格拉纳达,却在罗马教廷的怂恿下导演出中世纪人类史上最黑暗的一幕。这两位基督教势力的代表没有履行协议中的条款。公元1499年,大规模的强迫改教运动开始了。伊萨贝拉的牧师西米尼斯·德·西斯内罗斯红衣主教下令焚烧所有阿拉伯文书籍,并建立起宗教法庭,审判那些仍然坚持伊斯兰教信仰的安达卢西亚人和阿拉伯人。1501年,卡斯提尔和莱昂的全体穆斯林被要求放弃伊斯兰教信仰或离开安达卢西亚。1526年,阿拉贡的穆斯林面临了同样的抉择。1556年,菲利普二世颁布法令,要求留下来的穆斯林立即放弃自己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甚至下令拆毁安达卢西亚的所有澡堂,因为它是异教徒的遗物。1609年,菲利普三世签署最后的驱逐命令,约50万人被强行逐出安达卢西亚。自格拉纳达陷落,到17世纪20年代,约有300万穆斯林被放逐或被处死,而积淀了800年之久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其艺术珍品也惨遭破坏,近乎荡然无存,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幕惊天动地的悲剧。有位西方学者对格拉纳达陷落后的安达卢西亚作了如下总结:

阿拉伯穆斯林被放逐了;基督教的西班牙,像月亮一样,暂时发光,但那是借来的光辉;接着就发生了月食,西班牙一直在黑暗中摇尾乞怜……

安达卢西亚的智力贡献及其对西方的影响

阿拉伯的安达卢西亚,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重要桥梁,也是唤醒欧洲的嘹亮号角。在阿拉伯人统治的几百年中,那里是欧洲经济最富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科尔多瓦、托莱多、格拉纳达等城市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成为在各地传播学术文化的使者。12世纪初,在雷蒙一世大主教的倡议下,托莱多建立了一所翻译学校,吸引了欧洲各地的学者,造就了包括君士坦丁、热拉尔、法赖吉等一大批翻译人才,并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形成将阿拉伯文著作译成拉丁文的翻译运动。经过这次运动,阿拉伯学术的精华,包括阿拉伯人保存的东西方文化遗产和他们自己的发展和创新,都传到了西方世界。可以说,阿拉伯的安达卢西亚在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章。

文学

在文学方面,科尔多瓦的伊本·阿卜德·莱比(860—940年)因编辑丰富多彩的诗文选集《稀世璎珞》而闻名于世,这部选集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阿里·本·哈兹木(994—1064年)则被誉为最富有创见和想象力的作家之一。据记载,他的著作多达400册,在其抒情诗集《斑鸠的项圈》中,作者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理想无限美好的情怀,特别颂扬了精神恋爱。到11世纪末,在法兰西南部才出现普罗旺斯派诗人,他们用异想天开的丰富想象,表达自己跳动的爱情。有人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代,只要人们使用阿拉伯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他们就非常喜欢作诗。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诗歌,通过歌谣和情歌,表现了一种温柔、浪漫的感情,成为中世纪骑士之风的先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产生的一些名著,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都受到阿拉伯文学的显著影响。安达卢西亚的歹徒的故事,酷似阿拉伯语的“玛卡梅”,“玛卡梅”是一种有韵律的散文,常常利用一个豪侠的各种冒险故事来进行道德说教。法国寓言故事大师拉封丹自己承认,他的寓言故事集不少地方取材于阿拉伯文的寓言故事集《卡利莱和笛木乃》。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神秘派哲学家伊本·阿拉·麦阿里的著作中关于先知登霄和夜行的描述,则成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先驱。当然,阿拉伯文学的形式对欧洲文学的影响更为深刻,它帮助西方的想象力摆脱了陈陈相因、狭隘拘谨的清规戒律,为之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欧洲文学在尽情幻想的天空中翱翔。从塞万提斯的《堂吉珂德》中,便不难看出阿拉伯文学在丰富想象力方面的楷模作用。

史学

艾布·伯克尔·伊本·欧默尔被认为是安达卢西亚最早而且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生于科尔多瓦,公元977年在该地去世。他的著作颇丰,其中《安达卢西亚征服史》是美国著名学者希提撰写《阿拉伯通史》时的主要参考书之一。艾布·韦立德·阿卜杜拉·伊本·穆罕穆德是安达卢西亚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之一,962年生于科尔多瓦,1013年去世,他的大部分著作遗失,流传下来的仅有《安达卢西亚学者列传》,是研究中世纪安达卢西亚历史人物和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后来,科尔多瓦人伊本·白什库瓦勒(1101—1183年)为该书写了一个续编。一个叫艾布阿卜杜拉·伊本·穆罕穆德(1199—1260年)的安达卢西亚人又为这部续编写了补遗,叫《续编补遗》。

所有的评论家都认为,伊本·赫勒顿是阿拉伯最伟大的历史哲学家,也是历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全名叫阿卜杜·莱哈曼·伊本·赫尔敦(1332—1406年),在法斯、格拉纳达、开罗等地担任过许多高职,曾受格拉纳达素丹之命前往卡斯提尔的宫廷进行重要的和平谈判,也曾受马穆鲁克王朝的素丹纳绥尔之托去与可怕的帖木儿谈判,被帖木儿视为贵宾。

敏锐的思想、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复杂的政治生涯为伊本·赫勒顿编写不朽之作奠定了基础。他的《阿拉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历史的殷鉴和原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力作。全书共七卷,分为绪论、正文、附录三编。正文论述了阿拉伯人及其四邻各民族的历史,附录中概述了柏柏尔人和北非穆斯林各王朝的历史,绪论则独立成册,以《历史绪论》著称,其中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历史观与哲学观,是伊本·赫勒顿最著名的力作。伊本·赫勒顿致力于发现民族兴衰的规律,提出历史学的对象是研究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活,指出客观环境与精神因素在推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所提出的有关人类发展和社会进化的学说,对当时和后来的影响,被誉为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