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繁多复杂的疾病中的“行痹”、“痛痹”、“着痹”,其治疗原则以祛风、散寒、化湿为主,而各有所偏重;其中“热痹”的治疗,以祛风、化湿、清热、凉血为主。特别是久病体虚病者,其治疗则宜补虚扶正,并可采用针灸、推拿等法。当然,其痹症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
二、痹病形成的原因
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繁多复杂的疾病中,当然包括“痹病”或“痹症”在内。那么“痹病”或“痹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因为风、寒、湿三种邪气或三种邪杂气结合在一起,侵人人体,侵袭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就会使人患病。心主脉,就会使人患脉痹;肝主筋,就会使人患筋痹;脾主肌肉,就会使人患肌痹;肺主皮毛,就会使人患皮痹;肾主骨,就会使人患骨痹。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被风、寒、湿三种邪杂气侵袭,就会形成痹病,将风邪气偏胜的叫做“行痹”;将寒气邪偏胜的叫做“痛痹”;将湿气邪偏胜的叫“着痹”。以上这些内容均来自《黄帝内经》“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那么,疾病中的“痹病”,究竟有哪几种呢?
按照中医学的解释,疾病中的“痹病”,归纳概括说来,基本上有五种,因为风、寒、湿三种杂邪气相结合侵袭人体,根据季节的不同,其痹病的名称亦不一样。
由于人体内“五脏”中的肾应冬主骨,在冬季一旦遇风、寒、湿三种之邪杂气,相结合一起侵袭人体,会使人患骨痹。
而人体内“五脏”中的肝应春主筋,在春季一旦遇风、寒、湿三种邪杂气,相结合一起侵袭人体,会使人患筋痹。
人体内“五脏”中的心应夏主脉,在夏季一旦遇风、寒、湿三种邪杂气,相结合一起侵袭人体,会使人患脉痹。
人体内“五脏”中的脾应长夏(农历六月)主肌肉,在长夏一旦遇风、寒、湿三种邪杂气,相结合一起侵袭人体,会使人患肌痹。
人体内“五脏”中的肺应秋主皮毛,在秋季一旦遇风、寒、湿三种邪杂气,相结合一起侵袭人体,会使人患皮痹。
以上所说的“痹病”有五种,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原文为: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三、痹病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形
黄帝和岐伯讨论医学,有一次就谈到了痹病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形。
一开始,黄帝问岐伯:痹病内舍于五脏六腑,是什么使其这样的呢?
岐伯说:“五脏”与皮肉筋骨脉内外相结合,假如病在身体日久而不去,便内舍于其所含的脏器。所以说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则内居于肾。筋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则内居于肝。脉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则内居于心。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则内居于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则内居于肺。因此这些痹病,都是各个相应的季节里再次感受了风、寒、湿三种邪气造成的。
总之,上面所说痹病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形,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原文为: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四、“五脏六腑”痹病的症状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痹病侵入到“五脏”内,病变随脏腑的不同而不同。肺痹的症状是:会使人烦闷胀满,喘息而呕吐。心痹的症状是:会使人体的血脉不通,使人烦躁而心下鼓动;使人突然上气喘息;使人咽喉干燥、暖气;使人厥气上逆,使人恐惧。肝痹的症状是:会使人夜卧则惊惧;会使人多饮水小便次数增多;会使人上腹满,如怀孕之状。肾痹的症状是:会使人腹部发胀;会使人因其肢体挛急曲而不伸,以尾骨代足,颈曲头倾,脊骨高出,以脊代头。脾痹的症状是:会使人四肢懈惰无力,咳嗽,呕吐清水;会使人上部胸膈闭塞。肠痹的症状是:会使人饮水多,但小便不畅;会使人肠胃气逆迫肺以致喘息气急;会使人时时发生完谷不化的飨泄之症。膀胱痹的症状是:会使人手按小腹,感到内有痛感;会使人觉得腹中热,好像被热汤浇灌一样;会使人小便涩滞不爽;会使人鼻流清涕。
以上所说“五脏六腑”痹病的症状,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原文为: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脾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肾痹者,……脊以代头”: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肾为胃之关,肾脾关门不利,胃气不转,故腹部善胀;肾脉人足跟中,贯脊属肾,肾主骨,肾痹气衰,骨失其养,下肢弯曲不伸,故以尾骨代足而行,颈骨前曲,头项倾俯,脊骨高出而代头。尻,尾骨。踵,足跟,此指足言。王冰注:“尻以代踵,谓足挛急也。脊以代头,谓身踡屈也。”
五、痹邪聚集“五脏”,其反映或表现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痹邪聚集于“五脏”,其反映或表现,归纳起来大体上是这样的:邪气浸淫入里引起人呼吸喘促,凡是属于这种情形的,是痹邪聚集在“五脏”中的肺,其病名叫做肺痹病。
邪气浸淫入里引起人忧愁思虑,凡是属于这种情形的,是痹邪聚集在“五脏”中的心,其病名叫做心痹病。
邪气浸淫入里引起人遗尿症,凡是属于这种情形的,是痹邪聚集在“五脏”中的肾,其病名叫做肾痹病。
邪气浸淫入里引起人阴血亏耗疲乏力渴,是痹邪聚集在“五脏”中的肝,其病名叫做肝痹病。
邪气浸淫入里引起人肌肉竭绝消瘦的,是痹邪聚集在“五脏”中的脾,其病名叫做脾痹病。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若上述各种痹病日久不愈,痹邪就会日深一日,逐渐向内发展。风气较胜的痹病,因为发无定处不能停聚,凡是属于这种情形的病人,是比较容易痊愈的。
以上所说的心痹病、肝痹病、肺痹病、脾痹病、肾痹病,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原文为: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六、痹病侵入“六腑”的原因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有一次,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问:痹邪气之病,侵入“六腑”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属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都是发病的根源。人体内,其“六腑”在背部各有俞穴,凡是风、寒、湿三邪气中其俞,而饮食所伤在内则应之,就会使其痹病之邪气循俞穴入里,则各舍其“六腑”,因此,就形成“六腑”之痹病。
以上所说的痹病侵入“六腑”的原因,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 “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原文为: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七、痹病有痛与不痛两种
痹病有痛与不痛的两种类型,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有一次就说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说:痹病有的痛,有的不痛,有的肌肤麻木不仁,有的身寒,有的身热,有的皮肤干燥,有的皮肤湿润,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痹病属于痛的,则是属于寒邪气偏多,有寒邪才会痛。如果属于不知痛痒麻木不仁的,是因为患病太久了,才会不知道痛痒;因为人体的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才会麻木不仁。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属于平素身体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的,就会使人体阳气与病邪之气相结合而加重其寒邪,才会使人感觉寒冷。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属于平素身体阳气有余阴气不足的,阳气与病邪之气相逢,其阴气不能胜过阳气,遂化而成为热,就会使人成为痹热。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属于人体多汗而湿润的,其原因是受湿邪气太甚,人体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因为外在的温邪气与体内的阴气二者相结合,就会使其腠理开,所以就会使人汗出而湿润。
以上所说的痹病有痛与不痛的类型,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原文为: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