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阴阳养生之道
28360000000028

第28章 关于阴阳与针灸(1)

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古时的针刺混称为针灸了。其实,现在人们称的针灸,实际上是对古时候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然而,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其针法或针刺和灸法,二者是不相同的。

针法,是古时人们的习惯用语,叫做针刺,其特征是:利用各种特制的针具,施行一定的刺激方法作用于经络穴位以治各种疾病。

灸法,是属于应用艾绒等物灼经络穴位以治各种疾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现在已经跨入讲究科学的时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想了解和认识有关针灸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保证生活质量。

下面就将有关针灸方面的内容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对针灸或针刺的认识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对针灸或针刺,都应该具有符合中医学总原则性的理解和认识。符合中医科学总原则性的理解和认识,可做这样的归纳概括:

自古始,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疾病,尽管是繁多复杂,各种各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病有在表在里的不同,所以,针灸就有刺浅、刺深的区别。但是针灸又必须达到一定的目的,既不能刺得太深,也不能刺得过浅。

针灸或针刺,如果刺得过深,就会伤及人体内的脏气;如果刺得太浅,则达不到其病变所在的部位,不仅不能治好病,反而会使人体的气机壅滞,给邪气可乘之机。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疾病繁多复杂,各种各样,其疾病有的发生在毫毛腠理;有的发生在皮肤;有的发生在肌肉;有的发生在脉;有的发生在筋;有的发生在骨;有的发生在骨髓等。因此,医生就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形,合理用针。刺毫毛腠理时,不要刺伤皮(或曰不要针扎伤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皮为肺之合,皮受伤会影响到在人体内“五脏”中的肺气;不仅如此,而且因为肺应秋,肺气受伤,秋天就会使人比较容易患湿疟病,或者会使人发生恶寒战栗的症状。刺皮时不要伤肉。这是为什么呢?肉为脾之合,肉伤会影响到人体内“五脏”的脾气;不仅如此,而且因为脾应每季末的十八天,脾气受伤,就会使人容易在四季之七十二天(18×4=72)中发生腹胀满闷,使人不思饮食。刺肉时不要刺伤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的脉为心之合,脉伤会影响人体内“五脏”中的心气;不仅如此,而且因为心应夏,心气受伤,夏天就会使人容易发生心痛的疾病。刺脉时不要刺伤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筋为肝之合,筋伤会影响人体内“五脏”中的肝气;不仅如此,而且肝应春,肝气受伤,到春天就会使人容易发病,发热而筋弛缓。刺筋时不要刺伤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骨为肾之合,骨伤会影响人体内“五脏”中的肾气;不仅如此,而且肾应冬,肾气受伤,冬天就会使人容易发生疾病,胀满、腰痛。刺骨时不要刺伤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髓伤,会使人体内之髓日渐销铄,使人足胫疼软无力,使人身体懈怠困弱,不欲行动。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刺要论篇第五十”。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然不去矣。

针灸或针刺,其深浅如何区别

针灸或针刺,其深浅应该如何区分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刺骨时不要伤着筋;刺筋时,不要伤着肉;刺肉时,不要伤着脉;刺脉时,不要伤着皮;刺皮时,不要伤着肉;刺肉时,不要伤着筋;刺筋时,不要伤着骨。那么,其具体深浅的区别或标准,可做这样规定:

①所谓刺骨时不要伤着筋,就是指其病在骨的应该深刺至骨,不要仅刺到筋而未至骨时就停针而去。

②所谓刺筋不要伤着肉,就是指其病在筋的应该深刺至筋,不应该仅刺到肉未至筋时就停针而去。

③所谓刺肉不要伤着脉,就是指其病在脉的应该刺到肉,不应该仅刺到脉而未至肉就停针而去。

④所谓刺脉时不要伤着皮,就是指其病在脉的应该刺到脉,而不应该仅刺到皮而未至脉时就停针而去。

⑤所谓刺皮时不要伤着肉,就是说病在皮肤中的,应该刺到皮肤而止,而不应该刺深而及肌肉。

⑥所谓刺肉不要伤着筋,就是其病在肌肉的,应该刺到肌肉而止,而不应该刺得过深而伤及筋。

⑦所谓刺筋时不要伤着骨,就是说其病在筋的,应该刺到筋而止,而不应该刺得过深而伤及骨。

以上所说的针灸或针剌深浅的基本原则,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刺客论篇第五十一”。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及也。

针灸或针刺的禁忌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内的要害部位“五脏”心、肝、脾、肺、肾,都属于针灸或“针刺”的禁忌部位。

具体来说就是:针灸或针刺人体内要害部位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则各有其要害的部位,不论是谁,不可不知。“五脏”中的肺气生发,气生于左;肺气主肃降的,气藏于右。“五脏”中的心为阳中之阳,气布于表;“五脏”中的肾为阴中之阴,气治于里。“五脏”中的脾主运化,以营四脏——心、肝、肺、肾,故为之使。“六腑”中的胃主受纳,为水容集聚之所,故为之市。膈肓以上有心、肺两脏,分主阴阳,以像父母;第七椎节之旁有小心。

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人体内的这些部位,都属于极为要害的部位,针灸或针刺时必须遵循禁忌的原则,若违犯禁忌,就会招致灾殃。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一、“五脏”心、肝、脾、肺、肾绝对不能误刺

社会生活中,人人都知道:人体内的要害部位“五脏”——心、肝、脾、肺、肾,是绝对不能误刺的,如果不慎发生了误刺,不仅会使人立刻发生变化,严重的还会使人很快死亡。

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加以说明。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被针灸误中心脏的,其反映或表现为:嗳气——打嗝儿,会使人在一天内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被针刺误中肝脏的,其反映或表现为:多言多语,会使人在五天之内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被针刺误中脾脏的,其反映或表现为:吞咽困难,会使人在十天之内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被针刺误中肺脏的,其反映或表现为:咳嗽,会使人在三天之内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被针刺误中肾脏,其反映或表现为:喷嚏,会使人在六天之内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被针刺误中“六腑”中的胆的,其反映或表现为:呕吐,会使人在一天半之内死亡。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其原文为: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二、人体还有些部位亦不能针灸不当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除了要害部位“五脏”心、肝、脾、肺、肾不能误刺之外,还有些部位亦不能针灸不当。这是为什么呢?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足背误中大脉,极为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若出血不止,人就会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针灸面部,若误中溜脉,亦很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会使人眼睛失明。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头部的脑户穴,若误深入脑,极为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立即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舌下廉泉穴,中脉太过,极为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不能言语。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针灸足下布散之络脉,若使血留于内,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发生局部肿胀。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针灸委中穴,若误伤了大脉,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发生扑倒,使人面部脱血。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针灸气冲穴,若误伤血脉,血不得出,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出现局部发肿的现象,就像伏着老鼠一样。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脊椎间隙,若误中伤脊髓,极为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的脊背伛偻。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针灸乳部误伤乳房,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局部发生肿胀,若肿胀不消,会使其乳根溃烂。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针灸缺盆太深,伤于内,不好。这是为什么呢?会使人的肺气外泄,使人出现喘咳逆气。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针灸手上鱼腹穴过深,有伤于内,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发生局部肿胀。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其原文为:

刺跗上,中大脉,出血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深立死。刺舌下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三、有的情形亦不能针灸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不仅是人体内“五脏”心、肝、脾、肺、肾不能误刺,人体还有些部位不能针灸不当,有的情形亦不能针刺。其具体情形如下: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大腿内侧若误中大脉,很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会使人出血不止,可能会造成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上关穴太深内伤中脉,很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入发生耳底生脓,使人耳聋。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腠髌骨下若流出液体,很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使人发生腿跛。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臂部若误伤手太阴脉,非常糟糕,会使人出血太多,导致立即死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肾气虚,刺足少阴脉出血,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这样是重虚了,就会使人出现舌头转动不灵活,言语困难。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胸膺部太深,会出问题,会伤及肺,会使人气止喘逆、仰息。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肘挛部太深会内伤,使人气归于内,使人肘节不得屈伸。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大腿内侧五里等穴处太深会内伤,会使人发生小便失禁。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腋下胁间太深,会伤肺,使人出现咳嗽。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小腹部误刺中膀胱,很不好,会使人发生溺液溢出,小腹满胀。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腿肚部位太深会内伤,会使人气聚血郁、局部肿胀。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眼眶部位深陷骨间,伤及脉络,会使人关节不能屈伸。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刺关节若流出液体,不好,会使人关节不能屈伸。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其原文为:

刺阴股,中大脉,出血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髌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剌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脯肠内陷,为肿。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也,不得屈伸。

人体的虚实与针灸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有一次,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问:朕很想听你讲讲有关人体虚实这方面的问题和道理。岐伯回答说: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凡是人体之气充实的,其身体也就充实;凡是人体之气虚弱的,其身体也就虚弱。这二者的情形,皆属于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就是病态。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纳谷多的,人体之气则盛;凡是纳谷少的,人体之气则虚。这二者的情形,皆属于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就是病态。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脉搏大而有力的,人体的血液就充盛;凡是脉搏小而细弱的,人体的血液就不足。这二者的情形,皆属于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就是病态。

黄帝又问:怎样才是相反呢?

岐伯回答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人体之气盛的而身体反而感到寒冷,凡是人体之气虚的而身体反而感到发热,这二者都属于反常现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饮食虽多而气不足,则是属于反常现象;凡是饮食虽少而气反盛,也是属于反常现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属于脉搏盛而血少,是属于反常现象;凡是属于脉搏小而血反多,亦属于反常现象。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属于人体之气盛而身体反感寒冷,其原因是被寒邪所伤;凡是人体气虚,而身体发热,其原因则是属于被暑邪所伤。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纳谷多而气反少,是由于失血的原因,或是因湿邪聚居于人体的下部;凡是纳谷少而气反盛,是因邪在肺、胃。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脉搏小而血多,其原因是饮病而中焦有热或发热;凡是脉搏大而血少,其原因是感受风邪而汤水不时。

岐伯接着还回答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所谓人体“实”,就是指其邪气侵入人体;所谓人体“虚”,就是指人体的正气外泄;气实则热;气虚则寒。针刺治实症,需要注意:出针时,用左手要开其针孔,以泻其邪气;针刺虚症,出针时,用左手要急按其穴,紧闭针孔,是为了使其正气不得外泄。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刺志论篇第五十三”。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多,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