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28366500000012

第12章 引仙法(5)

脊柱正直,一方面是为了舒展脊柱,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子午线。子午线是百会穴与会阴穴之间的连线,如同地球的中轴线。当脊柱正直,下颚内收,使百会穴垂直对应会阴穴时,子午线才算真正形成。

人们常把姿态不雅的人称为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也就是没形。这里的形指良好的姿势或形态。盘坐的人如果坐在那不时地动,就没有了形。如果修炼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坐如钟鼎,纹丝不动,便有了形。这就是生形的含义。这个形与身体相合,就是身形合一。身体与形体的关系就象人体和照片一样。身体动则无形,静则有形。所以,形是身静的结果,也是修炼所得。

正常情况下,人在身体活动的状态下,不太容易体会出身体内部细微的变化(除非身体有病,感到不舒服)。当身体静了下来,身体不动,有形了以后,就能感觉到身体内部细微的一些活动。用三句话概括就是:

以心身为上下两弦。心随息动为之上弦,身形不动为之下弦。上弦下弦犹如天地。

以神炁别冬夏两至。神如冬寒凝物之态,炁如夏伏阳气上升。神凝炁升犹如气象。

以形神占坎离两卦。形不动属阴为坎卦,神内动属阳为离卦,坎离相交内外相合。以东魂之木(肝)、西魄之金(肺)、南神之火(心)、北精之水(肾)、中意之土(脾)来攒簇五行。

修炼至此会出现一个现象:盘坐中,总感觉身体在转动,或者向左或者向右。这时候,修炼者移动盘式,慢慢地随之而动。当动到某一个位置时,肯定就不动了。确定此时面对的方位,这就是自己的先天方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先天方位。面对着自己的先天方位炼功,感觉自然舒服,否则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其原因是,每个人的先天脏炁有强有弱,就像人的手指有长有短一样。最弱的脏腑为自己的薄弱环节,也是最敏感的脏腑,它所对应的方位就是自己的先天方位。当身静不动,形生以后,外静衬托出了内动。内动的实质是内脏炁动。最容易引起内脏炁动的是最弱的脏腑,因为它最需要补充和调理。先天脏炁炁动,容易引起与先天方位相合,这就出现了找先天方位的现象。修炼者面对着自己的先天方位“调身”、“生形”以后,这时候的形才算真正地安定,即形安,这是“第二法?调身”的最佳效果。在此,修炼者要认识到,自己的先天方位出现以前的“调身”、“生形”和出现以后的“调身”、“生形”,即形安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主观意义上的“调身”、“生形”,后者是先天脏炁炁动意义上的“调身”、“生形”。

第三法无视无听

1.师传

闭目做功,眼中无物,谓之无视。修炼者本不应听万物之声,但耳为传神入神之地,非听不可。故修炼者应做到听之不出心,心不动则安神,谓之无听。

无视无听制两耳,要做到: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意在脾。故曰五气朝元。

2.师解

“闭目做功,眼中无物,谓之无视。”闭着眼睛做功,已经看不见,这是常人的事。

“修炼者本不应听万物,但耳为传神入神之地,非听不可。修炼者要做到听之不出心,心不动则安神,谓之无听。”第一个听自己心脏跳动,第二听道心(空间),第三个听天心(宇宙)。人从两元式变成三元了。

“无视无听制两耳,要做到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意在脾。故曰五气朝元。”

这几句话一定要背下来,这是破解《太上清净经》中第一个图——“虚无图”。

3.师答

⑴怎么理解“虚无图”?

《道藏》和道家经典著作里有这张图,《太上清静经》中也有。讲一下这张图怎么看。《道藏》里把最高层次的也叫最大的。“心”最上面,“物”最下面,“形”在中间。我们用的时候是从下边往上边用,看的时候是从上边往下看。看经典著作是最高点,是炼功时达到的最高点。炼功时不能从经典著作上开始炼功,要从基础功炼。

我们炼功的时候让大家往前看,尽量往前看,没有物了,把神光往回收,这叫远观其物。实际这个物已经有了,它纳进来的是一个形象,是无形无质的东西。比如,你一闭眼,看桌子并它没有来,但它在你脑海中已留下一个印象。你前面有桌子,你闭上眼后桌子被拿走了,等你走到桌子那儿就不走了,这叫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实际你自己知道你自己,不用看你自己的外形,自己是清楚的。道家讲道在人自身宇宙之外,内观其心,看自己的心脏。有人说看不见,叫心无其心。但是心脏的跳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反回来你用内观的形状和图像来比照。

炼内功的一般都是这么炼的,先修天罡,远观其物,先看到星光。当光炼出来以后,有一定穿透力时,你肯定能看见别人的东西。不让看先拉回来先内观自己的心脏,对外观其形实际是让你看自己的心脏。正常人看不见,叫形无其形。其实知道不知道自己心脏位置呢?知道,但是知道了也不知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转日月。”从无形状、没质量的东西,变到三种状态:无名、无情、无形,虚空、虚无,讲一个天体运化,生成万物的基本思想(见虚无图)。

这张图对照我们炼功用。《太上清静经》整个对我们道家炼功很重要。

“虚无图”,为智能法和引仙法从初炼到最后之结果,是从下而上的修炼。当修炼者初做功时,闭目向天边看,要用意念去看,看得久了,就能看到景或物。其实看到的只是意念中的景物而已,实际上“物无其物”。同样,闭目看到的形象,实际上“形无其形”。炼到比较高级阶段,修炼者能“内视其心”,实际上眼睛并不能看见,“心无其心”。但是,所见到的心又确实是其心。这就炼到最后结果了。

“虚空图”,从下到上是人生自然发育成长的趋向,即由虚空到有生命,再到具有阴阳五行的完全严密的生命,最后是衰亡到空虚。由下到上。修炼者通过苦心修炼,可使衰老之躯逐渐回具有阴阳五行的生气勃勃的生命阶段,再到虚无逍遥的境地。由上到下。

“虚空图”标志着人做功时内脏对外窍、外窍对神意的一个图。此图有一口诀:“无心无物亦无形,得会生前旧主人。但是此中留一物,灵台聚下红砂尘。”物空形空心也空,无所求。这时跳出宇宙外看人、看社会,就有意思了。此时外而形空,最后炼到空无所空是最好的,看穿世界了。

道家功夫,贵在口诀。口诀要记住,不然是炼不好功夫的。道家所有功法都是从这开始的,都没有离开它,离开它就不是道家功。修无视无听要求子时做功,亥时末(相当于晚上十点半)必须上盘。

实际上,天体对地球、对人是有影响的。木星、土星连成一线,二十年会合一次,往前推,每一次地球上都出现自然灾害。观星、炼丹道必须弄明白地球、月亮等行星运行轨道。两个星球会合有引力,道家说七正为主,七个星连成一线都没事,两个星有什么事?

⑵有人问炼功静不下来怎么办?

我们记住吕祖说过的这句话:“声静不如身静,身静不如心静。”心静者万声俱忘,心不静即使其身叠作,强行静坐,纵身不闻,属于枯坐,一生当中什么也不得,得个乾身。

其实,炼功说的静,并不是坐在那里无为、无思、无视、无梦,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道,打他也不知道。人要达到此地步是不可能的。

现在炼功说的静,我问班禅大师能不能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他说除了我死了之后。所以说,炼功的静,是室内静、身形静、体静、心静、人的思维静、头静,总的还是心静。

⑶什么是十大明窍?

我们的功法有十大明窍:两眼、鼻、嘴、两耳叫上七窍;还有前阴、后阴两个底窍,加脐中,人体共十大明窍。炼“女丹功”女的多一窍。这是定数,不能变,多一窍是畸形,少一窍是不全。女的闭住铁门两扇,一闭就闭两窍。两窍分上下两弦,一阴一阳。

⑷什么是明窍对内脏?

明窍对内脏: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唇口。

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两耳寄于心,再往下炼,肾为炉,目的为火与心相应。

心开窍于舌,炼功时往返于两肾。导引词中要求活动活动舌头,心脏不好的活动活动手指头。做功时心慌,马上检查舌头。眼流泪就动一动舌头,泪水就自然返回去了。若心脏压力太大,这时就动一动嘴,喷一口气。

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唇口,四肢孔穴不漏,四肢不动意在脾,五行归中。明窍对内脏,最不好联系的是肾、耳、心、舌、肾。水火既济,就在心肾上。肾气上升,心火下降,归来归去,还归在戊己土上。四肢不动,明窍都稳当了。

这是“五气朝元”的第一步。五行归中,明窍也就稳定了。明窍稳定后,用明窍调整内脏,只需微调,古称微妙之处。用最小部分调整大的部分,就可使内脏有较大的动作,从而实现调整内脏的目的。例如,做功时感到心慌,就可以马上检查舌头,看舌尖是否脱离上腭;心脏不好的,就可以活动活动舌头,动一动手指头,即可得到缓解。炼功时,先找出最敏感的窍位,哪个窍位最好使,就知道这个内脏就是薄弱环节。调整明窍就能治理内脏。

⑸怎么理解“视”、“看”、“观”?

转入到无视无听之后,这个听是用两目,两目也可以听,古时把这个听法不用看而用视。无视无听主要是封两目,这里先让大家睁着眼睛往前看,渐渐地把神光往回收,收回两眉中间,轻轻地把眼睛闭上,闭上以后再往前看。“视”是没有透力的,“看”是睁开看,还有一个“观”。

“视”,是闭上眼睛再往前看,古时叫似看非看的一种方法。似看非看,你闭上眼睛以后,你用别的余光能不能看见对面和四周。有人说我就眼睛能看见,剩下别的部位都感觉不到什么东西存在,这是不对的。闭两目以后,是让你用别的感官去感知外界的一些东西,看你能不能看见,你能不能知道,所以在这里用了个“视”、“无视”、“无听”,最后你说你根本就看不见,我们就用了一种听法。这个听法就是闭上眼睛以后,用别的器官去感知一下周围和外界有没有动静,有没有什么东西存在。这是一种修炼方法,就是让你闭了两目,这里没有“看”,也没有“观”,这里不用“看”,不用“观”法。在我们炼“日月合璧”透视法里,我们才主要是炼“看”,是闭着眼也看,睁眼睛也看。在这里我们用“视”。

“引仙法”应该带着智能法、《灵宝毕法》讲,前三法炼好了,时间自然就延长了,腿自己就不痛了。很奇怪,如果把呼吸调好了,腿就不痛。先把呼吸调好,把人变成一个整体,腿就不痛。

4.感悟

修炼者闭目炼功,眼中无物,谓之无视;耳中无声,谓之无听。然而,无视好做,无听难为。耳为传声入神之地,万物之声,非听不可。修炼者要做到无听,必须制服两耳,听而不闻。

⑴制两耳

当遇到外界干扰时,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遇急不惊,神安无听,提高抗干扰的能力。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听而不扰,听而不闻,如同无听。在外界嘈杂的声响中,仍然能保持心静的状态。

人感知外界事物的方式有五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人在室内盘坐时,最有可能接收外界干扰的是听觉。比如,有人敲门、电话铃声、室外噪音等。人在室外盘坐时,接收外界干扰的情况比较复杂和多样,各种可能性都有。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外界干扰的影响,修炼者在炼功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预见性。在室内修炼,要关好门窗、电话等,在室外修炼,要特别注意安全。

第二,要听而不闻。面对一些无法避免的声音,从思想上淡化它的存在意识,久而久之,就忽略了它的存在。

第三,要遇急不惊。面对突发性的惊吓,比如,电话声、门铃声、汽车喇叭声、他人的喊叫声等,出现心跳加快、神情紧张,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心要镇定自若,眼睛不要睁开,身体不要动,一直深呼吸,直到心平气和为止,再决定下面该干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面对外界声响的干扰,听之不动心,心不动则神安,神安则听之不闻,犹如无听。

⑵如何理解窍?

从字面的意义上分析,窍是穴与巧的组合,意思是穴位中的巧妙之处谓之窍,或窍位。在内功中,窍的概念有很多,有气窍、明窍、内窍、暗窍。比如,第一大气窍,是指全身毛孔;十大明窍,是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嘴、前阴、后阴、肚脐。其中,肚脐是先天明窍,其它九个是后天明窍。女性的前阴含两个窍;内窍,是指脏腑;暗窍,是指脏腑中的关键部位,胃的进口(贲门)和出口(幽门)就是胃的暗窍。

⑶窍对窍?

人的明窍与内窍之间天生就存在着内在的、对应的相互联系。明窍是内窍的门户,调整明窍可以引起内窍的一些变化,内窍的一些情况可以从明窍反映出来。

明窍对内窍,内窍对明窍,即两耳对应两肾和膀胱,两眼对应肝胆,舌头对应心脏,脾胃对应口唇,鼻子对应两肺。

当身静不动,形生以后,注意细心体验内窍与明窍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五气朝元”的第一步。神不外泄而入内,气不外溢归本位,逐步疏通明窍与内窍的内在渠道和联系。

有意识地活动眼睛,看肝部有没有反应;有意识地活动舌头,看心脏有没有反应;有意识地活动嘴唇,看脾部有没有反应;有意识地活动鼻子,看两肺有没有反应;有意识地活动耳朵,看两肾有没有反应。修炼初期,这样的对应似有似无,修炼者不必强求。随着修炼的深入,明窍与内窍的对应会非常明显和自然。

窍对窍,就是明窍对应内窍。修炼“第三法?无视无听”,人们可以认识和体会到这一点。这仅仅是窍对窍的开始。随着修炼的深入,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有两句话说明了这一点:

“窍巧窍,微妙微微妙”:同一层次的窍位之间、不同层次的窍位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巧妙的联系;

“有欲观其窍,无欲观其窍中之妙”:用后天的有为之法可以观察到窍位,用先天的无为之法可以观察到窍位中的奥妙。

⑷什么是“五气朝元”?

五气,是指五脏之气;朝,是指朝拜、朝见、朝向;元是指元始、根本。由于五脏之气的层次和质地不同,表现在朝元的含义有所不同。在炼“第三法?无视无听”时,当明窍与内窍沟通以后,关闭明窍,做到“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意在脾,”精、意、神、魂、魄归于五脏,实现了第一步的五气朝元。五行归中,明窍也就稳定了。明窍稳定后,用明窍调整内脏,只需微调(古称微妙之处),就可使内脏有较大的动作,从而实现调整内脏的目的。例如:做功时感到心慌,就可以马上检查舌头,看舌尖是否脱离上腭;心脏不好的,就可以活动活动舌头,动一动手指头,即可得到缓解。

在炼《灵宝毕法》的“朝元炼炁”时,五脏之炁全部炼化成了纯阳之炁,上朝于头,开始炼化元神,这是最后一步的五气朝元。同样是五气朝元,在“引仙法?无视无听”和“灵宝毕法?朝元炼炁”中的含义完全不同。就像小学生和大学生都学数学,其含义也不同。正统的道家功法都是从五行开始炼,都始终没有离开五行。离开了五行就不是道家功法。

第四法收视返听

1.师传

修炼者在修炼中,本意想往无思无虑,无将无迎,无内无外,无念无欲。但人生在世,心机在两目。两目可视万物,人的本能。修炼者要想解此大难,就要做到端坐冥心,收视返听。

收视先要制两目,用全身毛孔呼吸,一吸元氣入,一呼元炁出;一吸则收身,收自身宇宙,一呼外放,外放者没有意念,放入先天宇宙。周而复始,行功于自然呼吸之中。

2.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