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28366500000014

第14章 引仙法(7)

这个就是调凡息,我们已经讲了四种呼吸方法,在这里把不规律的呼吸抛掉,不规律的呼吸是常人的呼吸。这四种呼吸方法是祖师在炼功中总结出来的,用五行的走行和姿态纳入到人体之内来,进行呼吸。调凡息的目的是封住我们的口,从口不能进气出气了,这就封住了一个窍位了。我们盘坐时一定要注意两唇相闭,不能张着嘴。这四种呼吸方法调整好后,我们就开始转到“无视无听”。

3.师答

⑴怎么理解鼻吸鼻呼?

鼻吸鼻呼是很关键的。鼻吸鼻呼有三个路线:第一个路线是平进,第二个路线是向下,第三个路线是向上。鼻吸鼻呼就这么三个路线,鼻吸鼻呼调整的时候有三个路线,一个是直的,这样吸进来出去,一个吸上去下来,一个是吸下去再返上来。

第一个路线是平进:再把意念集中在鼻子上,找一个中心点。这是最难调整的,我们进行鼻吸鼻呼了,呼吸要细均长。鼻吸鼻呼,把头部这块的中心线要做出来。做出来后,我们可能感觉到很好了,实际是不正的。

第二个路线是向下:这三种呼吸在安炉设鼎当中,吸气到内腔,到内里,这是两肺,吸气到内腔,吸气他肯定两肺要运动的。但是吸和呼要细均长。只有深深地呼吸,呼气肺底部才能动。我们正常的呼气实际底部很少动。只有细深长,肺泡的底部才能动。所以要求我们细均长,要求再深一点,吸气往下走,呼气从鼻子出去。这个我们调整它很长时间。

深呼吸时,吸气,气能进来,出气,气出不去。你想让那体内的能量通过鼻子嘴放出去,全部放出去,现代医学说,只有深呼吸,肺部底部的气泡才能动。咱们现在的呼吸,肺部底下都没怎么动,动得很少。现在我们要不用深呼吸,还得让肺这底下动,这很难的。我们可以试一下,使劲吸气,完了呼气,再呼气,一吸一呼,让它一样长,你看一看到什么时候你不能做了。你保证吸你能吸进来,吸,你还能吸,呼,再呼,你可能就呼不出去了。你自己实验一下。吸,你再吸,能吸进来,肯定能吸,到底部了嘛;呼气,再呼,再呼,你就呼不出来了。这个是个关键了。你不要着急,慢慢地协调,慢慢地去做。我们实验一下,什么时候能把肺部的东西全部都吐出去,那是高手。

调整到什么程度为好?调整到我们内腔五行各归其位,叫五行各归其位,好像内里非常舒畅。我们盘坐时可能注意一下,静坐时可能我们吃过饭啊、喝过水啊以后,我们内腔有些堵,但你静坐到一定时间以后,它的气慢慢慢慢返上来和返下去以后,慢慢慢慢我们就好像顺了,顺下来了。实际上,筑基做鼻吸鼻呼的时候,要求我们慢慢往下沉,使我们不舒服的地方,慢慢慢慢内腔好像没有了,空了。还有呢,我们可能在静坐的时候,就是调整鼻吸鼻呼的时候,我们内部有痛点,可能有痛点。那么你就做,等待着那个痛点消失后,再做别的呼吸。它痛点会慢慢慢慢消失的,它就不痛了。这时里边好像是空一点,说它这往下走,马上把它提上来,提到头部了。

第三个路线是向上:提到头部,再进行头部的呼吸,调整头部的空腔压力。调整头部,使上面的压力慢慢减小,压力均衡了。这时候,实际调整头部毛孔呼吸。回家以后,我们试一下,看看里面的头骨能不能动?这骨能不能动?这个动一下。这调整到什么时候为好?叫神不外驰,我一直在看见毛孔在动。毛孔动,这个我们现在应该有。毛孔在动,动一动,我们可能挤压它了。这时候,我们自己做的时候,自己就会想到好多事情。因为它挤压我们头部了,很多乱事情都来了。这时我们再继续挤压,挤压到头内这个眼不外视,耳不外听,就好像听不到外部的声音,眼睛往里看。这时我们再把炁慢慢往下移,这时移到小腹下田处,再调整腹部的压力。

我们多多少少会感觉到,头部毛孔是会动的。这部分没有什么秘密,道教的丹道之法在这没什么秘密了,下一步是一个秘密,他让你头骨动起来。我们这次不要求头骨动起来,要求头骨动起来就像我一样,这头骨老动。我们要求头部毛孔能收能放。自己回家做的时候,多会感觉毛孔在动,动的很均匀,它会随着呼吸而动,这时候马上收两耳。收两耳的目的在头部找出平行线。这条平行线与底下的平行线是平行的,然后再调整毛孔呼吸,就是一个转换了,这时候已经变成能量的转换了。我们得想把体内的本体能量放出去,放空它,不要宇宙能量进入体内。这一定记住了,把本体能量放出去,不要宇宙能量进来,变成了上空。

我们觉得头部毛孔在动,而且动的很舒服的时候,这时两个眼睛往下看,顺着中线往下看。我们先说第一道路线,往下看,两目垂帘看鼻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炁穴,实际是心观下田。你觉得你的意识,叫识神,用识神带着内行之炁到下田,这时做小腹呼吸。

⑵怎么理解小腹呼吸?

我们开始做吸气收小腹,呼气小腹外放,开始加大小腹力量,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你不做了,小腹还在内收和外放,这为标准。这时在小腹处成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叫下空。上空、下空了,你感觉上边的空间有了,下边的空间也有了,这时还不行,所以开始做全身毛孔呼吸。这个时候,需要宇宙能量进入体内。毛孔的呼吸,他要宇宙能量进入体内,这时候我们要想四面八方的宇宙之氣。这个呼吸,时间应该非常长,在炼功的导引词当中做到什么程度?做到全身的毛孔在动,它在动,把人体收得很小很小,放出来放得很大很大。呼吸时能放得很大很大,吸气的时候收得很小很小。你觉得你已经很实了,再也收不进来了,那就好了。

这个时候,我们把宇宙能量送入下田,把下空的力量再增大。增大到什么程度?增大到你会感觉得下田当中有一个空间,这里是个空间,那个就叫下田,宇宙能量转化成本体能量进入下田了。这个力量很大,进入下田以后,我们进行听息随息了。下田动,下田一收,吸气;下田一张,呼气。我们的呼吸随着下田动,那么动几次它不动了,不动我们再用呼吸催着下田动,把下田动起来。就这样,下田就形成了。

下田形成以后,人体变成太极图了。怎么外形变成这样一个太极图了呢?它肯定要变成这样,这就形成了一个上清下浊。最后为什么会变成上清下浊?因为我们最后有一次吸收宇宙能量存在下田。上田,上空一直是空着,我们没有动它。意念一直在下田,识神在下田,识神带着元神在下田,元精元炁在下田,所以这个时候,下田是实的。一实,实际就是虚的,你载实了,就是虚的。上田呢,它是虚的,一虚它就是清的,下边一实就是浊的。一实它就是虚的,一空它就是清的,形成了上清下浊。这个一出现,两种可能,一种上升,一种就下降,所以我们在《道藏》经典著作中经常看到这两条线。识神大于元神的时候,下降;元神大于识神的时候,上升。

现在变成两空,上空,下空。中空在哪?我自己认为,研究中空最好的几个祖师爷,王重阳炼得最好,丘处机炼得也好,张紫阳应该也是炼得相当好,这几个人都好,在经典著作上的都好。如何把气归入中宫,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归不好,人会喘不上气来,再归不好就昏厥,死脉了。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刀圭之功啊。没有中宫,刀圭之功是成不了的。中宫又在这条曲线上,所以它是可移动的。怎么能把中宫固定在这条竖线上?这个是道教当中的丹道之谜了,在《灵宝毕法》上有解释,在《太乙金华宗旨》上有解释,我们可以回去看一看。你不是看不懂,你看不明白,咱俩再讨论,我们怎么想办法把它注入中宫。这个提一下,回去看一下经典著作。

这空腔调整的时候要慢,一定要慢。配合收小腹,这个力度是我们自己掌握的。收小腹,提肛收小腹,收前阴,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综合起来做,因为导引词没有办法一次性把这些的都导引出来。这个调整到什么为好?调整到下田出现一个空间,就适度了。这调整以后,人体成了一个上下两弦,出现了一个太极之势了,出现一个阴阳之式,上清下浊。这时我们会感到下田很沉重,这个很热,很沉重。上边呢,我们头部感到很轻,很清爽,这时候很好。这时我们开始封闭自己,到毛孔呼吸。

⑶怎么理解毛孔呼吸?

毛孔呼吸在内丹上有三个空间:上空、中空、下空,它有一个集中点,毛孔呼吸有个集中点。现在我们学的集中点是下田,不要把毛孔呼吸的集中点集中在头部上,应该集中在下田。千万记住了!它的中心点是在下田。有人问,我们能不能把中心点集中在上田,进入下田?我的意思你最好别试!大家千万千万记住现在集中点在下田。如果你说我回去试验试验,把集中点放在上田行不行?你问我,我说肯定是不行的!你说我非要试验,那这个我还不好办。你回家我管不了你,你最好不要试验。说把集中点集中在上田,我试验试验,行不行?别试验了,也不要集中在中田上,因为我们下一段很快就从下田移到中田了。现在还没开始运动,我们只是在下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它叫阴阳二气,调整好上下两弦,两弦当中有个阴阳二气,归于下田了,这时回家做,时间很短。炼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告一段落。我们静静地等,等待着下田它有什么动作,下田它是热,它还是跳,还是动?这个我们回去自己掌握。

4.感悟

凡息,是指人正常的口鼻呼吸。一般人的呼吸没有规律,平时也不关注自己的呼吸,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修炼所需要的是有规律的呼吸,具体概括为细绵、均匀、长久,简称细、均、长。

⑴细绵

鼻吸鼻呼,绵绵不断,细如游丝。意念在鼻端,参与、融合在呼吸之中。

绵绵不断: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和交界处,都不能有间断和停顿,要连续不断,循环往复。

细如游丝: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控制气流量,使其越小越细越好,从最起码的听不着自己的呼吸,到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为好。

鼻乃脸面中央,意在鼻端,以定中心,为眼观鼻、鼻观心做准备。

调整呼吸的强度和速度,连带着调整了能量场(气)变化的细腻性、连续性。正是这种细腻性和连续性能够把修炼者从较低的能量状态(气)引入较高的能量状态(炁),引入超常的先天境地。

在鼻孔处放一根羽毛,通过羽毛的摆动,可以判断出细绵的程度。

绵绵不断不仅体现了呼吸的连续性,还能训炼出呼吸的惯性。连续性是有意识的,而惯性是无意识的。当呼吸的惯性发挥作用时,它能把人的呼吸引入到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呼吸,感觉到这一口气特别长,还不感觉难受。细如游丝能使呼吸细而缓,缓而慢,慢而静,静而深,从而把呼吸引入先天的境地,提高修炼的质量和效益。呼吸的细绵是提高修炼质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得之事半功倍,失之事倍功半。

⑵均匀

鼻吸鼻呼,长短均匀,过程平稳。意念在鼻端,参与、融合在呼吸之中。

长短均匀:呼气和吸气的时间相同,呼气用了多少秒,吸气也用多少秒。专门修炼的时候,可以听着钟表的跳动声进行,先从三秒开始,三秒吸气一次,三秒呼气一次。这样反复呼吸,达到自然、稳定、舒服后,可以依次增加秒数。当增加到出现了使你不自然、不稳定、不舒服的秒数时,这就是你的界限。每次炼功,呼吸的长短不要超过自己的界限。随着炼功的深入,自己的界限在逐步地扩大。

过程平稳:呼气和吸气的过程要平和、稳定、流畅,没有起伏。这就要求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气流量和情绪。

呼吸均匀了,呼吸就有规律了,思绪也就平稳了,心态随之平和了。

长短均匀集中地体现了呼吸的规律性,意念逐步跟随着呼吸相伴而行;过程平稳集中地体现了情绪的稳定性,意念逐步引导着呼吸平稳而行。两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呼吸与意念的相随相依、相合相融,奠定了规律性呼吸的基础,这也是修炼者必须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

⑶长久

鼻吸鼻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意念在鼻端,参与、融合在呼吸之中。

量力而行:对于均匀、细绵,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什么程度,不要着急、不要冒进、不要勉强,按照要求努力去做,循序渐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尽力而为: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要有主动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根据自己当前的能力尽力去做了,就算合格。

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每个人都要以自己当前的水平和能力为起点,以功法的目标为方向,按照具体的方法和要求用心去做。能多炼就尽量多炼,功夫是炼出来的,不要抱任何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每个人炼功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现在吃苦受累是为了将来不吃苦不遭罪。

⑷调凡息

鼻吸鼻呼,呼吸要细绵、均匀、长久。

在分别进行了细绵、均匀、长久、心息的专门修炼以后,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同时炼,每一次呼吸都要做到细、均、长、冥心在心息。既调整了呼吸的规律性,又调整了能量场的有序性,还掌握了多方面调整呼吸和能量场的方法。

熟炼地做到了细、均、长、冥心在心息以后,修炼者实现了把无规律的呼吸转变成了有规律的呼吸,把生理意义上的呼吸引向能量场意义上的呼吸(开合),把后天的有意识的呼吸引入先天的无意识的呼吸,把浅短的呼吸变成了深长的呼吸。当把它们都组合在一起就会带来一系列有序的变化:身体轻松了,心情舒畅了,气血畅通了,人也能坐住了。

调凡息的真正含义,就是按照细、均、长、冥心在心息的要求认真去做。调凡息是组合式的呼吸:均匀是呼吸的基础,细绵是呼吸的程度,长久是呼吸的力度,心息是呼吸的深度。只有真正做到了自然呼吸,才算进入了炼功的状态。

炼功至此,修炼者不知不觉地做到了意念和呼吸的融合,即意随息行。呼吸到哪,意念就跟到哪。反过来讲,意念想要到哪,呼吸也能跟着到哪,即息随意行。这一点很重要,它标志着人的主观意识已经可以进入体内,并开始发挥作用。

修炼“引仙法”,到此为第一关,即坐关。目的是使修炼者能够坐住。在这一关中没有静,并且这时人也不能静,而应该听着导引词炼功。

第六法安神三步功

(古称调舌三步功)

1.师传

要做收视返听则舌不动,舌不动而生神。神乃在心位,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心脏的明窍是舌,舌为心苗,心里藏神。舌不动则心安,心安则生神。要想心不动,修炼者第一步则要舌抵上腭。舌体不动,方人心有定,人心有定则生神。神生定要把神收,收神机关在两耳。心窍寄于耳,就是说神之机在两耳。修炼者要做到心定生神,神生收神就要返听,就是将耳神从外收入内,内听真息。真息生而神生,神生定要舌不动。

2.师解

“引仙法”的前五法都不能安神,是强调自己的身躯、思维、意念,所以要收心静坐,调上下两弦。调身主要是为合四象、攒五行,五气朝元,最后形成一个宇宙,还没走出《太上清静经》的虚无图。

怎样才能安神?共有三个安神的办法:

一是舌抵上腭则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