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社会更迭中,原先不具社会协调意义的一些内容也可能成为了协调社会关系的内容。例如,在农业社会里,法律不是唯一制衡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宗教族规、道德、甚至习俗都可起到制衡和协调的作用,但在工业社会里,宗教族规、道德、甚至习俗都必须服从在法律之下,族规更是大大地失去了原来的影响力,与法律有关的素质成为了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普遍诉求。
例如,在农业社会里,生活压力小,社会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人们的生活状态比较闲忙有节,但在工业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大增强,每时每刻都在为职场竞争绞尽脑汁,部分社会成员可能会心理难以自我调节甚至产生对生命的厌倦,因此,引导社会成员认识生命,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些规律,从中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中国农业社会里,社会缺少公共设施,因此相对应的关于如何遵守公共设施的社会要求也比较少,社会成员也没有意识到要如何遵守社会的公共秩序或如何保护社会公共设施,但在工业社会里,随着城市的大量形成,社会公共设施已经成为每个成员经常使用并需要共同爱护的内容,因此,社会需要其成员必须具备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爱护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素质,公民意识教育、公共交通意识教育、公德教育等内容就因此应运而生。
2.德育内容总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而日益丰富
社会意识指的是社会的精神生活状态,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由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各种思想体系又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还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表现在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
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抽象化、系统化的特性。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冶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在人类社会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是在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变化,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因此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德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从中国政府近二十年颁布的关于中国德育实践的三个主要纲领性文件的变化看社会意识形态是如何跟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
1994年8月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特别强调中国学校德育必须以中华民族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教育为主要内容。
2001年12月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要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004年3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德育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以及有利于自我生存能力的教育。
从三个不同时期的德育纲领中可以看到,94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更强调的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89风波之后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国际上,舆论环境比较严峻,国内,许多人在思想上也比较困惑,主流价值比较模糊,在这一形势下,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能够使社会意识形态集中到最容易得到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爱国主义上,使社会成员能够达成最为一致的思想认同。
2001年前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变,经济水平更是突飞猛进,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更好处理新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冲突,因此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指出要通过加强社会道德实践的三个道德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这表明德育内容已从以政治思想为主的内容逐步向发展社会民生方向转化,并根据社会发展状态,注意强调人的各种内在品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04年前后,社会整体状况进一步稳定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社会人际关系结构开始以新的方式重组,离异或家庭生活不正常的情况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增大,心理矛盾和情感问题增多,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也使中国面临诸多的自然环境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问题,社会开始关注青少年对未来的应对与适应,因此希望青少年能够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社会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颁布的。《意见》特别指出,现实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还要进行道德品质、文明行为的教育。还特别具体地指出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这在过去的文件中少有如此详细提及,如指出德育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在《意见》中,还特别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现代意识与精神,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等。最具突破性的表述是,政府第一次将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放到了德育内容中来,特别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分析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内容也在不断扩延和丰富,但无论如何增添删减,都以如何培养社会未来成员具备社会性素质为主要内容。
事实上,在中小学实践中,人们也在自觉探索着、构建着实现德育目标的内容体系。以广东省为例,2008年首次获得广东省德育创新奖的学校,有关德育目标与内容的探索就都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生命教育、幸福观教育、生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主体意识教育、人格教育。这意味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对未来社会成员的要求,于是将这一要求自觉转变为德育实践的理念与目标,先行探索与培育。
3.人的社会属性也必然要求教育要注重社会素质的培养
人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个体社会化理论认为:人作为社会性的高级生物,天生具备学习并形成社会属性的本能,从一出生(或在娘胎初步具备感知能力时)开始,人就通过与他人(或周围世界)的互动,了解社会的特点、规范,养成相应的与社会互动的能力与模式,从而使个体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使个体既能在社会中得以良性生存,同时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以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内容就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人的社会属性意味着社会化是传承社会规范、社会角色要求、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价值观、乃至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全部文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接受并认识各种社会生活、社会行为规范,树立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为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这些社会化的内容在学校主要就是由德育来完成的。
德育的过程就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由于社会环境具有弥散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社会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不同价值的影响,又或者不同价值的影响力度不一,这样,个体从中既可能形成亲社会的素质,也可能形成反社会的素质。为了使个体能够尽可能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使之更集中形成亲社会性素质,德育就在人类社会中应然而生。社会之所以将德育的重心放在儿童时期,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人刚刚开始接触社会之时,印刻效应会使童年此时所受的社会影响会对其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越是早期的影响,对人的思想行为影响越深刻,越难以改变。所以,德育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必然担负着青少年社会化的重任。如果离开这一点谈德育,德育就会失其社会价值。
第一讲当代学校德育的使命(2)
二、理性审视德育的涵义与德育的现实问题
在现实中,德育工作总是面临困境和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综合症结所在,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广大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指德育决策者和德育决策执行者缺乏对德育理论的深入、系统、清晰的理解,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工作角度或生活角度出发去理解德育的社会存在价值,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成理论共识,所以基本上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执行,或者是人云亦云,流行什么就跟着执行什么,这使德育实践处于非理性的、弥散性的状态中,难以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
有人认为,我国有着庞大的政治思想教育的研究体系和组织执行体系,德育理论应该达到成熟的状态。事实上,这种表述就体现了这部分人对德育这一社会存在的无知。
政治思想教育是德育的其中一个方面,但永远也不能等同于德育。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某一政党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统一社会意志,使之在统一意志下而能够实现社会和谐而进行的教育,其突出的特点是集团性与权力性。如果说政治思想教育与德育有所交叉的话,那主要体现在两点上:其一,政治思想教育与德育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其二,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思想教育强调通过统一社会意志,使统治者的政治行为能够取得社会一致性,而德育则通过传播普世的价值规范,促使社会成员具备协调社会的素质而实现社会和谐。
政治思想教育绝不能等同德育。政治的本质特点必然使之与德育这一社会存在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角度不同。政治思想教育总是代表一定的集团利益的,很难完全体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因此,政治集团可以有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但总是从某一集团的角度阐述这一理想,而这与最为广泛的社会成员的角度可能是不同的。
影响力度与角度不同。政治思想教育一定体现意志力。一般而言,政治的最大表现就是公共权力的运用,政治思想教育强调的是传播政治集团的政治纲领,使广大的社会成员接受并成为社会的统一步骤,这一状态更多体现的是意志力的运用,而不是情感的内化,因此,虽然同属社会意识形态,但在深入人心这一问题上,很难达到与德育一致的境界。如果以政治思想教育替代德育,从方法上就会强调命令、执行、单一评价等等的工作局面,文化大革命期间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中国学校德育就走了这么一段路,以致积重难返。
影响范围不同。政治思想教育在强调政治性的同时很难全面协调社会上存在着的复杂而又多变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个人生活中所面临的社会关系与问题,因此,政治思想教育不可能替代德育,也不可能等同于德育。
形成主体不同。政治思想往往是政治集团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而德育所要实施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是人类共同思考的成果。虽然仍然属于经验类的知识,同时在一定社会里还会有所取舍,但基本的价值判断更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所以,虽然我国有庞大的政治思想教育的研究和执行机构体系,但不能因此说明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与系统。
(一)德育的本质与目的在于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对德育的基本原理有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至少在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内容这三个基本问题上应该具有较为一致的理解。
首先,应该明确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德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其产生与存在都源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社会发展需要推及到个体发展的需要,两者互为影响。因此,德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培养个体的良好社会适应性,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德育的本质与德育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德育的目的是由德育的本质所决定的。离开德育本质而设定的德育目标,会失去德育的特性,就会失去社会对这一工作的认同与肯定。无论如何设定德育目标,所有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都应该以社会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
在这里,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之区别在于,德育目的指的是德育本质所产生的活动的必然归宿,是从德育这一人类社会现象上进行阐述的,具有普遍性;德育目标指的是某一具体德育活动所要走向的归宿,是从具体的德育实践角度进行表述的,具有个别性,例如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德育实践,其活动归宿就应用德育目标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