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育工作出现“黔驴技穷”状态时,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从“立”的角度寻找新的方法和角度。“立”强调思考,强调激发受教育者自为、积极的情绪。比“破”来得更深入人心、更有效、更带来实质的变化。英明的管理者与教育者总是以“立”取胜,而只强调“破”者总会纠缠在各种矛盾中耗尽精力。巧妙地运用“破与立”,就会使德育工作处于良性的状态中。
(三)如何才能合理处理“立与破”的关系
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不是所有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能够科学地运用“立与破”这对关系的,有的管理者容易强调“破”,忽视“立”;有的则只“破”而不“立”;有的却对所有问题不作破立的区分。这样的状态都不能够使德育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应该注意从以下方面确立“立与破”的关系。
1.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立与破”的合理运用
在学校管理中,“立与破”是共存的。任何的学校都有“立”的存在和“破”的空间,运用得当,两者相得益彰,能够使德育工作产生最大的效能。
“立与破”是德育工作的两种方法思路,各有各的特点、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作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正确认识“立与破”在德育工作中的各自特点,认清运用的对象和局势,这样才能够使德育工作发挥最大的效能。
一般状态下,运用“立与破”要注意几个条件:一是对象,学生处在良好的状态中,管理者要多用“立”来启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不良态度和行为中,也许需要“破”来重整秩序与状态。二是局势,在校风正、班风好的情况下,用“立”比较容易见效;但如果形势急、任务重,需要立即解决一些品行问题,那么,破也许是不得不为的方法。
“立与破”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补充的,当以“立”为主,学校起色不大,或者处于胶着状态时,恰当的“破”的处理,如强化一下学校的组织纪律与奖罚,可能会带来新的变化;当“破”久治而效果不佳时,改为“立”的方式,可能会给受教育者新的心态,从而形成新的思考角度和行为方式。
2.“立”是德育工作的主导方向
正如前面所述,德育工作的目标不是惩罚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行,因此,“立”是德育工作的主导方向。管理者要做到科学的“立”,就要注意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管理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行动的韬略。
人的行为是受价值观所影响的,因此,管理者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与管理方式是由内隐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以“立”为工作主导,管理者就必然具备与“立”与一致的教育理念,例如:德育是养成学生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教育的内在动力,教育管理是有选择地动用各种教育资源使教育效果最大化的过程,等等。缺乏这样的理论把握和策略控制,“立”只是一句虚话,不可能完全达到“立”应该有的教育实效。
有的管理者在起初的时候也想以“立”为德育工作的基本主线,但当面对纷繁叠至的教育问题时,又不得不转而用“破”来作为工作的基本手段,主要问题在于两个可能:一是对教育理念理解和把握还不到位,二是缺乏科学的和合理的行动策略。
(2)以塑造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主要导向。
所谓“立”,关键就是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只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学校才会有“正气”之感,学生才会主动地、自然地做出符合管理者的教育者要求的行为,达到管理者与教育者所要实现的目的。
许多时候,学生的不良行为,特别是网瘾、有意破坏公物、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都是因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特别是网瘾,一般都与学生家庭不和谐、人际关系不良,情感压力和学习压力过大有关,真正属于认知缺失的非常少。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不注意树立学生良性的生活方式,光用惩罚、制约的方式管理这些学生,不但管理效果不显著,而且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加剧了学生想方设法地寻找与管理者和教育者对抗的歪门邪道。因此,针对这类问题,与其用“破”的方式,不如用“立”良好生活方式来得更有效。
案例:这是中山一所中学发生的事,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初中生源就是城郊的农民子弟和外来工子弟,高中部是这个镇的唯一职中,学生的素质、在校状态,以及学校的社会环境由此可见一斑。面对这样的学校状态,校长不得不把办学目标放低一些,以能够让在校学生热爱学校,不给社会添乱为目的,而不是将提升学习成绩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长期举办各种各样的级际和班际体育比赛,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学校的吸引力,以免在校外流荡。结果,这样的举措却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学生不再外出打架滋事了,开始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早上上课精神状态好了,读书读得进去了,能自觉做作业了,学习成绩因此稳步上升了。
这个案例显示,校长面对如此生源与学校现实,不是简单地用“破”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在前任中已经证明收效甚微,因此,校长改用“立”的方式,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爱活动”“喜比赛”的心理,让他们重新树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一旦学生的良好生活方式形成,自信心被唤起,学生的调皮捣蛋的行为就会大幅减少。由于学生生活方式变良好了,学生压力减轻了,人际互动良性化了,所以,校长和教师们最为希望但又不敢企求的学习成绩也自然得到了真正提高了。
树立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就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同时还要注意精神内涵的价值引导。问题学生的出现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条,就是这些学生普遍缺乏人生目标、良好的价值认同以及行为养成。他们不愿对事情作好与不好,对未来发展有利与不利的价值判断,而是强调当下自己的情绪能不能得到渲泄,当下的欲望能不能得到满足,这与现实社会生活中家长和教师没有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角色,不引导他们实实在在思考未来有关。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树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体系是“立”的重要内容。
例如,清远田家炳实验中学就通过改变中下生管理的思路使学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中下生一直是学校在纪律、学习上的问题多发群体,以往主要做法就是强调纪律约束,但成效不大。后来,学校改变了策略,开始运用“立”的方式推动学生的发展,专门让部分中下生参加学校义工团,让这些中下生参与学校的卫生、风纪等管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被尊重的喜悦,使他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开始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与追求,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学生不但成绩有了提高,而且纪律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能够自觉地维护学校的声誉,自觉参与学校各方面的建设。
(3)营造学校文化是立的重要体现。
“立”的重点是要树正气,良好的学校文化就是“正气”的体现,学校文化直接反映的是学校组织、教师群体以及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通过外显的规范、设施设备、活动以及人际互动状态等等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内心深处养成某种观念、品性,并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学校文化促使受教育者心理变化的过程正是“立”所要表达的状态。因此,实现教育管理中的“立”,就要用好学校文化这一教育元素。
忽视学校文化这一元素,就不可能真正的形成“立”的管理。
(4)立在早期更容易有效。
在建校、建班之初,当学校(班级)所有成员刚刚相聚之时,还没有完全从群体过渡到集体,这时以“立”为主,辅之以“破”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说,这是一所已经在运作的老校,只不过是换了新的管理者而已,那么新管理者也可利用刚到校的这一时期,重新确立新的学校文化。当新的管理者来到一所学校的时候,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学校其他成员都会处于期待变化的心理状态之中,这为形成新的学校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而每一学年或每一学期之初,学校(班级)所有成员也会对新学期的学校(班级)有所期待,原有的心理定势和行为惯性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因此,利用这一时期进行文化调整或树立新的工作方式会更容易。
以上仅列几条策略,在不同的教育与管理环境中,策略是可以不断生成和变化的,值得注意的是,策略只是实施目标的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我们不应因循已有的策略而忽视了变化,变成工具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