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的成功心得
28421600000043

第43章 贝可勒尔的故事

安东尼?亨利?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1852~1908),法国物理学家。出生在巴黎一个书香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物理学教授。1877年,贝可勒尔毕业于巴黎桥梁建筑学院,并取得工程师资格。1885年,他被提升为高级工程师。1888年,贝可勒尔获理学博士学位。1892年,他继承祖父和父亲的事业,主持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应用物理学讲座。1895年,他被任命为巴黎理工学校的教授。贝可勒尔是许多科学协会的成员: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院长,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科学院院士。贝可勒尔因发现自发放射性现象而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190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勤奋好学

贝可勒尔天资聪慧,刻苦好学,虽然家境优裕,但是生活却很俭朴。

1872年,贝可勒尔进入法国工业大学,继而转入桥梁建筑学院,并于1877年取得了工程师资格。由于他在科学上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刚满25岁就被工业大学聘为辅导教师。1892年,贝可勒尔主持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应用物理学讲座。1895年,他被任命为巴黎理工学校的教授。在他的教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工作,除了去教室,就是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发现放射性

自1895年起,贝可勒尔就一直研究由硫化物和铀的化合物产生的磷光现象。那年年底,伦琴发现了X射线,引起了人们对发现“新射线”的强烈兴趣。

1896年1月,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亨利?彭加勒在巴黎科学院的会议上作了关于伦琴射线的报告。会上,他还把从伦琴那里得到的照片让大家观看。

彭加勒在自己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其他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是否大多数磷光物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能放出类似于伦琴射线那样的射线?

贝可勒尔对彭加勒的报告印象极为深刻,他在科学院会议之后,立即着手进行实验,以检验彭加勒提出的问题。

在众多的磷光物质中,他选定氧化铀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磷光物质具有丰富经验的贝可勒尔精心设计了研究方案。他用黑纸包好一张感光底片,在底片上放置两小块铀盐和钾盐的混合物。在其中一块和底片之间放一枚银元,然后把这些东西在阳光下放置几个小时。结果底片被感光了,上面留下了银元的影像。贝可勒尔知道,太阳光是透不过黑纸的。于是他认为,铀盐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放出了像伦琴射线一样的射线,这种射线穿过黑纸,使底片感了光,也就是说,彭加勒提出的问题有了肯定的答案。1896年2月24日,他把这个情况向法国科学院做了报告。

贝可勒尔继续他的实验,但是从2月26日起,连日阴云密布,不见阳光,他只好把实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锁在抽屉里。直到3月1日,天气才变晴朗,贝可勒尔马上着手进行实验。严谨细心的贝可勒尔首先冲洗了一张底片,以检验底片是否变质。结果令他感到十分晾讶,底片已经明显地感光了。深入思考后,贝可勒尔得出了如下结论:铀盐即使不受阳光照射,也会不断地放射出射线。第二天一早,他在科学院的学术会议上报告了这一新发现。

一系列有步骤的实验表明,金属铀放出的这种射线最强烈。铀的射线当时被称为“贝可勒尔射线”。像伦琴射线那样,它能使空气电离。最初,铀射线的本质也如同X射线的本质一样神秘,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原来贝可勒尔发现的是具有巨大意义的自然现象——放射性。继伦琴之后,贝可勒尔迈出了进入20世纪物理学决定性的一步,这是通向原子核研究的第一步。他的研究更是成就了居里夫妇划时代的伟大发现。

为科学献身

在放射性被发现的初期,人们对它的危害毫无认识,因此更谈不上什么防御。贝可勒尔就是在毫无防御的条件下,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致使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他刚过50岁身体就垮了,医生劝他迁居疗养,但对科学着迷的贝可勒尔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实验室。他对医生说:“除非把实验室搬到我疗养的地方,否则我决不离开。”

1908年夏,贝可勒尔的病情恶化。8月25日黎明,他逝世于巴黎。

贝可勒尔是世界上第一位被放射性物质夺去生命的科学家,他的丰功伟绩和他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就像他所发现的放射性物质铀一样,永远放射着迷人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