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的一个贵族家庭,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为此后写下了一部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打下基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20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托尔斯泰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纵然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他已被公认为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之一。
理性人生
一天,列夫·托尔斯泰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静静地走过来,看着他。在钓鱼方面,托尔斯泰技巧纯熟,没过多久,就钓了满满一篓子的鱼。托尔斯泰见这个小孩异常可爱,便打算把这篓鱼送给他,谁知小孩却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要。”
托尔斯泰感觉很奇怪,就问小孩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托尔斯泰问:“你要钓竿做什么?”
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托尔斯泰又问:“你会钓鱼吗?”
小孩子自然是不会钓鱼的。于是,托尔斯泰向他讲起了钓鱼的道理,他说:“你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渔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托尔斯泰喜欢步行。从莫斯科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大约有200多公里的路,他通常都是步行。托尔斯泰背上搭个口袋,与沿途流浪的人们结伴而行。这些路一般需要走5天,沿途食宿经常在车马大店或随便一个住处就地解决。如果赶上火车站,他便在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歇脚。
一次,托尔斯泰正在一个三等车厢的候车室里休息,因为睡不着,他就到去月台上走走。恰巧一列客车停在那里,等待出发。忽然,车内的一位妇女向托尔斯泰招手:“老头儿!老头儿!”
托尔斯泰凑上前去,这位太太跟他说:“快去盥洗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赶到那里,将遗落的手提包拿了回来。
那太太说:“多谢你了!给,这是给你的赏钱。”她递给托尔斯泰一枚五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将钱装进了口袋。
一位同行的旅伴悄悄地问这位太太:“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
这位太太笑道:“不就是一个老头子吗?”
旅伴告诉她:“他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呀!”
这位太太叫道:“天呀!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哎呀,我的天,我这干的是什么呀……”
托尔斯泰笑着说:“您不用感到不安,您没做错什么事,这五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
火车开动了,那位满腹愧疚的太太走了。托尔斯泰目送着远去的火车,直到它消失在雾气里。
托尔斯泰成名之后,每天慕名而来的拜访者络绎不绝。托尔斯泰整天都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来访者,没有了写作的时间。为此,他感觉非常厌烦,他想放弃这样的生活,拒绝来访者,但是世俗的礼节却不允许他这样做。托尔斯泰整天一筹莫展。
后来,托尔斯泰准备静下心来写《复活》,于是,他想了一个对付来访者的办法。他对仆人们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死’了,就葬在这个房间里了。谁再来拜访我,就说我‘死’了。”然后,托尔斯泰整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专心致志地写《复活》。
从那天开始,一有人来拜访托尔斯泰,他的仆人就装出非常悲痛的样子告诉来人:“对不起,托尔斯泰先生死了,谁也不知道他死在什么地方……”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知道托尔斯泰这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神秘地死了。渐渐地,就没有人来拜访他了,托尔斯泰的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就这样,托尔斯泰完成了《复活》。写完这部著作之后,托尔斯泰又“死”了几次,因为他需要足够的时间对这部作品进行反复修改,直到《复活》最终定稿出版,托尔斯泰这才真正“复活”了。
对托尔斯泰来说,他做任何事情,都是自有一番道理的,这恰恰反映了他的睿智和理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盲区,也许就是需要这些小小的顿悟来点醒自己。就如同许多人以为只要自己拥有钓竿,就会高枕无忧一样。其实钓竿再多再好,如果不会钓鱼,一切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