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父亲原是海军部职员,曾因债务被投进监狱。由于贫穷,小狄更斯从11岁起就不得不在皮鞋油作坊干活。从16岁开始,狄更斯先后做过律师的抄写员、事务所的信差、法院的速记员等工作,这使他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出入法院和监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1832年,狄更斯又当上了报社的采访记者,从此走上写作的道路。1837年,狄更斯在发表了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后,一举成名。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描绘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上流社会”的各种人物,深刻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和肮脏灵魂。他揭露的深度和批判的力量超过了他以前和同时代的其他小说家。
在艺术上,狄更斯把英国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善于抓住主要特征,以讽刺、幽默、夸张的手法和漫画式勾勒的技巧,塑造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善于浮雕式地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把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现实环境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与笔下人物的情绪、内心世界融合起来,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他的小说情节结构复杂,气势宏大,人物形象众多,性格特征鲜明,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3部半长篇小说,以及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世》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双城记》。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英国重演。
狄更斯其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董贝父子》、《荒凉山庄》、《小杜丽》和《远大前程》等。
狄更斯的故事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在朴次茅斯。他的父母生了8个孩子(其中两个夭折),狄更斯排行第二。由于狄更斯从小瘦弱多病,所以他无法参加许多同龄孩子的游戏,但他喜欢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启发狄更斯对知识的渴求之人是他的母亲。狄更斯的母亲伊莉莎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每天教他学习英文和拉丁文。他回忆起母亲教他认字时的情景几乎和他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借大卫之口讲的一样——“我还隐隐约约记得她教我认字时的情景,现在,每当我翻开识字课本,看到胖乎乎的黑体字母时,它们那有趣的形体、O和S的好性情,仍和当年那样跃然于纸上。”
狄更斯的父亲约翰·狄更斯有一间图书室,收藏了不少图书。这间书房和狄更斯的房间相连,故他能自由出入。识字的狄更斯便常常在图书室里,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本又一本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斐尔丁的作品、《天方夜谭》、《堂吉诃德》等都是他喜爱的作品。他幼小的心灵早就同文艺结上了不解之缘。狄更斯一直相信,幼年多病给他带来的一个极大好处就是使他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狄更斯的父亲约翰·狄更斯是海军会计处的一个小职员,他嗜酒好客,挥霍无度,家庭经常入不敷出,不久便债台高筑,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居到伦敦。但移居到伦敦后不久,家里旧债未清,新债又堆积起来,狄更斯的父亲终于被投入了债务监狱。这时狄更斯才10岁,他为父亲的不幸而倍感惶惑、耻辱,但又必须协助母亲担负起繁重的家务和作为家长的责任来。为了糊口,11岁的他到一家皮鞋油作坊当童工,粘贴商标,包装一瓶瓶的鞋油。因为狄更斯干得很熟练,作坊主就叫他在橱窗里表演包装技术,作招揽生意的活广告,任人围观。这种侮辱、践踏人格的遭遇,在狄更斯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他感到自己“成名和为人所爱”的心愿破灭了。
为了节省开支,狄更斯的母亲带着弟妹们到监狱里和父亲住在一起,狄更斯则单独留在外面,每星期领到薪水之后,他就带着钱或食物去探监,和父母弟妹团聚。这些艰苦的日子成为狄更斯永生难忘的痛苦回忆,也因此使他对贫苦无依的儿童、穷人以及被迫害者充满同情,对英国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莫大的仇恨。
不久后,狄更斯的父亲获得一笔小小的遗产,得以出狱,一家人的生活困境总算可以暂时缓解。父亲把狄更斯送到威灵顿高等学校(相当于小学)去读书。可是好景不长,家中仅有的一点钱财不久又用尽了,狄更斯不得不停学就业,再次为糊口而奔忙。艰难的生活使他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生活知识,为他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成名的路上,狄更斯不是靠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作,坐吃山空。为了写好文章,他经常亲自去体验生活,寻找朴实准确的素材。
夜晚的伦敦街头,车水马龙,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凡。这时,总会出现一位身材矮小的年轻人,即使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他也风雨无阻。乍一看,人们会以为他只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侦探。但是,他似乎又显得不太高明。有时候,他站在街上,明目张胆地打量着过往的行人;有时候,他竟然会尾随在一些高谈阔论或轻声低语的人身后,认真地记下他们的谈话。而且,此人好像对古老的建筑也非常感兴趣。每当他站在建筑物前,同样会掏出本子,把负责人问个没完,记个不停。这个人就是狄更斯。他是抓紧空闲时间“深入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新的血液,延续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还有一次,狄更斯的女仆伊丝塔正在厨房准备午餐,忽然看见一个乞丐在门口徘徊。那乞丐似乎很不好意思,不时地将破毡帽这里拉拉,那里拽拽,企图想遮住自己的脸。女仆顿生疑惑,心想:“好像不正常呀,天下哪有这样的乞丐,竟然会害羞。呀!不会是窃贼吧!他想遮掩自己,不让我看到他的真面目!”想到这里,女仆十分害怕,正要喊叫,乞丐这才开口说话了:“别嚷呀伊丝塔,是我!”说着把破毡帽摘下来。
女仆睁大眼睛一看,原来这乞丐正是自己的主人狄更斯。她大吃一惊道:“先生,您怎么啦!出什么事了吗?您怎么这副打扮,还……”
“我不过想要一碗汤。”
“天哪!您在要饭?”
“是的,我不清楚一个流浪者在要一碗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所以我要自己亲自体验一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够真实……”
本着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塑造出了许多经典的形象,并深入读者心中,成为备受人们爱戴的大作家。1870年6月9日,狄更斯逝世的消息传遍了世界,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讲英语国家的许多人不禁失声痛哭。当他的遗体在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安葬时,前来吊唁、瞻仰的人络绎不绝,整个墓地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为失去一位可敬可爱的伟大作家而悲痛。在伦敦,甚至有一个小贩的女儿吃惊地发问:“狄更斯先生死了吗?那么圣诞老人是不是也要死掉呢?”说完伤心地大哭起来。这表明,狄更斯的名字早已被人们传颂敬仰,竟被人们拿来跟西方世界中善良、幸福的象征——圣诞老人相比拟。
写作固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但想象并不是指凭空捏造,而是基于事实的想象。一个不对生活观察入微的人,很难把文章写得出神入化,即使堆积了华丽的辞藻,在读者看来也是空洞的,不能引起共鸣。因此,走到生活深处去,是写好文章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