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刚经学记
28434700000017

第17章 第五讲(3)

已生慧是指业果如理取舍的智慧。

未生慧是指空性智慧,与空性相应的慧力。

总之所有的佛法都是在阐述三十七道品的修法。

又比方说五根,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上就说到五根五力。五根的修法是什么?信、进、念、定、慧。

信根以四证净为体;精进根以四正勤为体;念根以四念住为体;定根是以四加行为行,以四禅为果;慧根以般若“观一切法无自性”为体。

信根以四证净为体。四证净就是对于佛、法、僧、戒这四者的功德能生内证净,自己因为有自内证的缘故,生起清净的信心来,由经验、觉受而生起的净信,这才是真正的信心生根。念根以四念住为体,即身、受、心、法。大乘的说法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小乘直接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身念住,因为凡夫众生执著于这个身,爱护自己的身体,容易由此进入,所以从觉知呼吸开始是最简单、最容易相应的方法。南传之中把这个发挥得很细致,比如《观呼吸手册》等等。

受念住,目犍连尊者说受有二十一种,依此细致地观修就是修受念住。

心念住的观心,汉传之中常用此法,事实上就是能够随时观察是有贪,还是无贪。

法念住起修的方法先是断五盖。

这都是略讲如何才能真正成就小乘的果位。虽从胜义谛来说那是诸法无自性空的,但在我们没有真正达到证量之前,我、我所执没有真正消融于法界之前,凡夫众生一定会受到缘起法的束缚,只有真正彻证无为法了才能真正摆脱缘起法的束缚,但并不是不存在缘起法。

同样,世俗法、世间法是缘起法,在这些果位的显现上来说,小乘的四果大乘的菩萨和佛,这些圣法也是在缘起法之中。所以我们要能深入地学修,不能因为说学的是《金刚经》,就空腹高心,学一大套虚头的“口口言空,行在有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接下来是讲小乘的三果离相,离相而证。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释迦佛问:“须菩提啊,你是怎么看的呢?得到阿那含圣果的圣人会不会有‘我已经得到阿那含’这个概念呢?”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虽然世俗显现上,阿那含,小乘的三果圣者不再来欲界,但在实相当中,阿那含并无来与不来的分别妄想,所以称之为不来果。”

由这个我们也容易明白,修净土法门怎样才能具足信愿行往生极乐呢?

我们又听到一些开示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有些人就迷惑了,不晓得到底怎么回事。然后说十万亿佛土,一尊佛教化的都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十万亿个太阳系那么浩瀚,何况要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是极乐世界?

那事实上娑婆极乐是没有距离的,为什么?阿弥陀佛号为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量光明到底照不照得到娑婆世界?如果你说照不到,它就不叫无量光了,如果你说照得到,那娑婆和极乐当然就没有差别了,要知道那是智慧观,是性观。

差别在哪里?在我们有见惑,所以才会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无去来中事宛然”。凡夫众生因为迷执的缘故,故佛陀以这样的殊胜方便来让我们暗合道妙,巧证无生。“因往生而证无生,由有念而入无念”。所以这是个极妙的法门。

禅宗门下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比方说赵州禅师曾经有个徒弟,跟了他很久都没有开悟,他觉得师父好像也教不了我了,我到南方去参学吧,就跑到方丈室去向老和尚辞行。赵州禅师就吩咐他一句话:“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路逢人,不可错举。”此人一听大悟,不再去参学了。为什么?大事已了,心地已明。

“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有佛处不得住,即无论小乘大乘,还是什么法,如来说法如筏喻者,不可以执实。你执著于它实有就陷在那里面。你修行有任何的境界都不可以执实,而且能所的对立要消亡,心法俱舍,心空法尽,即见如来。另一方面,“无佛处急走过”。也不可以偏到断灭见里面去,能离有佛无佛两边。

三果不来果,具体它修法时可分为十种类别,包括三不来向。三中端,三种超越,还有一个不来果,合称为二十僧伽里面的十种僧伽。

接下来就是四果无相: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比丘三义是因,阿罗汉三义是果:应供、杀贼、无生。

应供,应受人天供养,做人天的良福田,这是从恩德上来说。

杀贼,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到阿罗汉来说都断尽了,所以杀烦恼贼,烦恼障断尽,但所知障还是有微细的存在,这是从断德上来说。

无生,是从智德上来说的。但有一些觉得无生,这个翻译不是特别准确,如果把它翻译为“胜敌”,胜烦恼敌就更清晰,当然也可以说得通。

佛陀进一步问:“须菩提,得到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否有‘我已得阿罗汉’这样的概念?”

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虽然显现上已经断尽了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但胜义谛之中,实无有一法名无生。胜义之中阿罗汉的概念也不成立,哪里会有实有的果法呢?”

这一节经文的要点就是阿罗汉的证量。

有些人说,有一些讲佛法的书会说,阿罗汉在智慧上跟八地菩萨境界相同,只是他没有回小向大,没有菩提心,所以福德不够,他也已经证得无生法忍。还有说那些修金刚乘、修密法最后成就的果位也就是阿罗汉果等种种这样的说法。这些是不准确的,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系统地闻思过,也没有完整的从释迦牟尼佛代代传下来的传承,佛学院上上课,自己拿几本书看看,也那么说,其实是不准确的。

学习《现观庄严论》,如果有这个传承话,就知道阿罗汉已断见惑、思惑,已经完全断除了流转三界的因,战胜了俱生烦恼之敌,但他还有微细的所知障。我们看《维摩经》就很清晰了,《维摩经》上面就说到阿罗汉还有一点点余习,也就是还有微细的所知障。

但是另一种说法,有些人说法时有可能就偏到另一边去了,他说阿罗汉只是断人我执,只是证人空,没有证法空。这个说法也是不准确的,所以要能辨析。当然阿罗汉是没有圆满地证法空,但他其实已经有部分证得了,他已经证人空了,证部分的法空,这是比较清晰,比较准确。

还有一些说得不是很准确的地方,比方有些人说阿罗汉的智慧是一切智,菩萨的智慧是道种智,佛的智慧是一切种智,这个说法也是不准确的。凡夫众生听听就往往容易误解,其实不是这样的。阿罗汉的智慧是一切智,菩萨的智慧是一切智、道种智,佛的智慧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样说就比较清晰和准确,不然对于刚刚进门的人就容易产生一个误导。

《维摩经》里还讲到一个公案——摩诃迦叶跳舞。我们都知道大迦叶尊者头陀行第一,他怎么会跳舞呢?

在《维摩经》里讲到天女(天女不是一般的,她是曾经供养过九十二亿佛的)散花的时候,这个天花落在大菩萨身上不会留,不会粘住,但那些阿罗汉身上就粘住了,因为他还有余习,然后天乐鸣空。

摩诃迦叶尊者虽然定力很高,他的定力举世闻名,因为他曾经以金箔来给佛像贴金,所以他身有金色。他没有遇到佛之前,找的太太在同一个房间里面住,但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都非常清净。两个人都很想求解脱,后来遇到了佛,就都去出家了,摩诃迦叶也证得了阿罗汉。但天乐鸣空的时候,迦叶尊者习气深处贪爱音乐的微细所知障起来了,他一边打坐,一边就不知不觉地自己在那里打拍子,身体就摇起来,好像跳舞一样。

还有经典里讲到的毕陵伽婆蹉也是这样。他每次过恒河的时候就命令恒河女神:“丫头,你暂时断流,我要过去。”恒河女神没办法,乖乖地把河水断流,让毕陵伽婆蹉走过去。

恒河女神心里不痛快,觉得这个阿罗汉对自己不尊重,就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告状:“佛陀,你那个弟子怎么对我一点都不礼貌,老是叫我做丫头。”

释迦牟尼佛把毕陵伽婆蹉叫过来说:“你是不是有骂她做丫头啊?”毕陵伽婆蹉马上就说:“没有啊,丫头啊,我实在没有骂过你呀。”

虽然解释还是叫人家做丫头,这是一种余习,因为恒河女神曾经很多世确实做过阿罗汉的女仆,那种余习还有。

可见,阿罗汉跟八地菩萨的证量还是有差别。我们在学修次第之中学下去就会深入地讲。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进一步陈述,如果阿罗汉生起自己是阿罗汉的执著,实际就是在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自以为我是阿罗汉,就有“我”为能证,无生法为我所证,就有了能所。我法二见不除,能所二见不断,就是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凡夫,哪里还是阿罗汉,不过是增上慢人。

增上慢指他自己是凡夫,但他认为他是阿罗汉,这是大妄语。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开示说:“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这个是透彻的见地。

《六祖坛经》上也说:“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所以说:“凡不可得,圣亦不可得。染法(染污法)如幻无体,净法(清净法)也如幻无体。”你不能说对染法不执著,对净法执著,那还是没有解脱,还是在那里“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是执著于清净法实有,还是有一个执著在,所以要知道净法也是如幻无体的。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一段是须菩提进一步以自己为例阐明这个道理,显现请法也是为了帮助我们。

须菩提说:“世尊啊,您说过须菩提得到了真实无诤三昧的境界,在阿罗汉弟子中是离欲第一,解空第一的大阿罗汉。事实上,在证悟诸法实相后,我不会有‘我是离欲第一阿罗汉’的分别执著。”如果阿罗汉有相状执著,自认为已得到阿罗汉道,对有这样粗重实执的众生,佛陀不会为我授记,正是由于须菩提已证悟了诸法实相,没有行相的执著,对于净法、圣道、圣法也不执著,也没有这个概念,才称须菩提是乐寂静行者。他喜好修行寂静行。

“阿兰那”意为寂静,不单单是身体寂静,烦恼也已经调伏才叫做阿兰那行。阿罗汉是殊胜的寂静者,虽然阿罗汉有各种显现,但他已断尽了我执与我所执的实执。

虽然在名言之中,佛陀为须菩提如此地授记,说他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胜义实相中,阿罗汉本身丝毫不会有“我是阿罗汉”的执著和“我是阿罗汉”的概念。

这一节也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什么是无诤三昧?什么是阿兰那行?阿罗汉已证悟人无我,部分证法无我。已破人我执,已断烦恼,不再有人我执著引起的斗争,故名无诤。

《涅槃经》赞叹须菩提成就了无诤三昧以后说:“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所以经上说“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这是无诤三昧。

阿兰那行:就是内不动心,外不染尘。相尽于外,心息于内。对一切相都不执著,内在种种凡夫的妄心都息灭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内外俱寂,无时不静。内外寂静,身心安乐。已破人我的执著,常修所行无事的梵行,所以名为“乐阿兰那行”。也有些简单地把阿兰那解释为“寂静处”。

事实上关键是我们要破掉一些执著,能够真正做到“内不动心,外不染尘”这八个字,是开始学习修阿兰那行了。

有些人还是容易看世间过。比如有些人说:某某人很小气,我曾经请了他多少次客,他一次都没有请过我,你看我多大方。

其实如果你懂得了《金刚经》就会明白,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内在观念的投影,都是你自己习气的投影,所以要能自我警觉。

其实你的大方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是为了在大众之中赢得别人的尊敬,所以假装出来的,你的本质还是小气的,正因为你自己本质小气,才会看到人家小气,你没有这个习气就看不到人家那个。

所以世间有句话就说:找工作、找对象,都是找自己,因为你有那种习气,你喜欢某一种类型的人,你就会找那样的人。关键还是要能“内不动心,外不染尘”。

《金刚经》一直强调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古德经常会引用一个公案,说有个老和尚带了几个徒弟,最小的徒弟在边上照料他,帮他捶捶背,大徒弟和二徒弟就在外面学习经书。在讨论法义时师兄弟就争起来。

大徒弟怒气冲冲跑过来说:“师父啊,经里某一句经文,我认为应该这么理解。”师父说:“哦,你对”。

等一下二徒弟跑过来说:“师父啊,某一句经文我认为应该这么理解。但师兄他说我错了,到底谁对呀?”师父说:“哦,你对。”二徒弟就走了。

走了后那个小徒弟不乐意了说:“师父啊,您怎么能这样做一个和稀泥的和事佬呢?如果是大师兄对,二师兄就错了。如果二师兄对,大师兄就错了。”师父回头看了这个小徒弟笑一下说:“哦,你也对。”

其实是执著于法实有,你都错了。如果是我的话,每个人要打一巴掌,都错掉了,没有一个对的,大家有没有听懂我说什么?如果在凡夫的境界来审度说,当然你需要有一个理解,但你不可以执著于你的理解是对的,你的理解还是我相、我见。

第二个要点,有些人认为阿罗汉只是证得人无我,没有证得法无我,这个说法是不圆满的,容易堕到戏论边执里去。

在《中观论释》里用七个教证,三个理证来说明阿罗汉必须要证悟法无我。他已经证得了人无我,还要部分地证法无我,当然还是有微细的所知障,但如果他不证法无我是不可能成阿罗汉的,因此阿罗汉已证人无我,部分地证法无我,还有微细的所知障。

龙树菩萨在《七十空性论》上说:“有一切诸法,自性即是空,诸法是缘起,吾等如来说。”

一切有为法都是缘起,无为法实际上只是脱离缘起的束缚,不是否定缘起法,你不要认为你证果了就没有缘起法,那你就偏到顽空里去了。

再打一个比方,成就的圣者证悟无为法,他是摆脱了枷锁的控制,但不是没有枷锁,所以关键就是破执著。

今天就学到此地,愿大家都能破一切实执,早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