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无数无边众生〕《首楞严经》中讲十二类众生的时候就讲过:“卵为想生。”随妄想而受生。所以胎卵湿化这四种受生,从销归自性来说,就是妄想习气非常重,非常顽固,知见转不过来的这些就是卵生。卵为想生可以说被无明层层裹住了,这就是心理上的卵生。
情感很丰富或者很执著,被爱欲所浸泡,这是胎生。“胎因情有”有感情,然后有胎生。“湿与合感”与境界相合就有湿生。化以应就是与境界相离,舍旧趣新,离开这种境界去到那种新的境界,这是化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是化生。
“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天,这类的修行人定力已经很深,功夫已经相当好,但他没有真正见性,菩提心没有现前,这时如果有善知识能启发他,他就能开悟,所以必须要亲近善知识来启发他,打破无明,使他悟过来。
比如有一位禅和子去请教赵州禅师,他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禅师就回答:“放下着。”禅和子就觉得很奇怪,没有理解,就问:“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赵州禅师还是说:“放不下,挑起去。”这个禅和子马上言下大悟。
这个公案里“一物不将来”就是说有也无、无也无,他的功夫已经很好了,他是非有想,非无想,但他就卡在一物不将来,这个非有想非无想的关卡里面了,所以赵州就点化他说“放不下,挑起去”,马上就让他突破这个关卡。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修无生无得。无众生可度,无佛道可成,又能时时度化众生,念念上求佛道。这无生无得的妙理要如何来修呢?有五义作观,五种观想:
一、缘生。一切众生都是四大五蕴假合,当体即空。众生就是众缘和合,假名为生。这个名词其实告诉我们这是个虚幻的。众缘和合,假名为生,叫众生。是相有生灭,体不生不灭。能这样修缘生,就能有平等心,一切众生,动物也好,跟人一样都是缘生,都是四大五蕴假合。
二、同体。我与众生相虽有别,而体性相同。如果我们见有众生,就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三、本寂。所谓众生是众缘和合假现的生相,自性本体其实是无生,本来无生当然就本来无灭,哪里有涅槃可得呢?所以是本寂。
四、无念。见有众生,见有众生得涅槃,都只不过是我们的妄念分别,有念就有思想,所以本经里讲要离四见,见就是念头。离四见比前面讲的离四相要微细得多,如果妄念没有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相虽然在,但不碍事,不会妨碍我们。
五、平等。是从体性上看一切众生与佛的体性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从相上来说有天壤之别,但从体性来说是平等平等的,所以说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总之,性真实,相虚妄。欲成无上觉,当证真实性。我们关键是要能够证真实性,所以说发起无上菩提心,这个无上菩提心就是我们的真实性。
所以《十地经》上说:“如群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譬如蜜蜂采百花而成蜜,既成蜜后,依蜜而活命,同样,菩萨修行亦复如是。修集六度万行的种种福慧资粮以证真,能证真实性,既证真实性以后,依真而住,依真而修,悟后起修是真修。金刚般若的殊胜之处是一下手就教我们发菩提心,教我们依真而修。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是讲菩萨心无四相,有四相就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是凡夫不是菩萨。迷性见相,离相见性。离不是离开,是不执著,不执著的时候就能在一切相之中直了见性,在生灭的妄生之中能见不生不灭的真性。
我相:执著于有个我能度众生。
人相:执著于有彼为我所度。
众生相:执著于有能度有所度。所以能所相对,宛然存在。
寿者相:执著于有法相授受,我要度众生,教他一个法,恋著不舍,犹如命根,这就是寿者相,如果有四相的执取就会生起颠倒之心。
太虚法师另外一种解释说,比如每个人都自称为我,这就是我相。我具有我的人格,这是人相。我是属于众缘和合而生,是众生相。我的寿命一期,这一期会有几十年乃至于上百年存在于这个世间,这是寿者相等等,都可以说得通。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有烦恼痛苦,就有分别执著。世俗谛之中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胜义谛之中不应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可以有四相的执著。有这四相是因为执著于实有,认为有情实有,然后才会去分别这四相,这是凡夫的执著,有这个实执就有颠倒,就有轮回。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宗有位国师是不空三藏法师,经常应皇帝的迎请进宫说法,当时的皇帝特别宠信一个宦官叫鱼朝恩。有一次,不空国师正在跟皇帝讨论佛法,鱼朝恩就跑过来请教国师:“国师啊,弟子每天喜欢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读到上面有一句不理解,想请国师为弟子解答。《普门品》上说:‘如果有人去入海采宝,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免离罗刹之难’,弟子请问什么是黑风吹到罗刹鬼国去呢?”
国师马上就很严厉地回答他:“你不配问这个问题。”然后不理他,回过头跟皇帝说话去了。鱼朝恩气得脸都黑了说:“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竟然说我不配问你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儿,不空国师回头看他脸都黑掉了,笑一下就跟他说:“刚才你就是被黑风吹到罗刹鬼国去了,因为你有我相、有实执,所以就起了瞋恨心,起了瞋恨心就是被黑风吹到罗刹鬼国去了。”
我们要知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我。能看到所有的一切相统统都能放下,因为知道都是虚幻的,都是空花相,能统统放下就是修行。对于认为万法是实有这种执著是我们解脱道之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有四相的实执,就不可能证得真实的佛果。
《入菩萨行》上寂天菩萨开示:“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彼无少实故,有情性涅槃。”就是破我们的人我执。补特伽罗,数取趣,一个修行的有情众生,补特伽罗我既不是身,也不是身外的法,不是与身和合,也不是离身而有,无有少许实在的法可得。有情的自性就是涅槃,所以说性即涅槃。有情的体性就是不生不灭。通过这个辨析就能知道本体、体性就是不生不灭,生灭是虚幻的相,当然也不存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有实执才会分别这四相。
总结起来说,发菩提心的菩萨不但要有度众生的大悲心,还要有般若妙智慧,以般若妙智慧在悲愿度生的实践之中能彻见自他空寂,无我人四相可得,就是降伏其妄心。度尽众生而无所度,是降伏常见;虽然无所度而常度众生,是降伏断见;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不著于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不著于有;度众生是大悲;不著度众生之相是大智;空有双遣,悲智双运,不落二边,是名菩萨。
第四分妙行无住分第四是伏心菩提。
前面说明了无住于相,无住而住是正住。
大乘正宗分第三讲降伏其心的方法是度众生成佛在而离相。
降伏凡夫妄心的实修方法在第三分里就有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要能具足四心:广大心、第一心、平等心、不颠倒心。
一是广大心。就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度三界九类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一切众生都要度他们。
二是第一心。就是令入无余涅槃,乃至于度到等觉菩萨都还不够,一定要帮助他们圆满成佛。
三是平等心。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正如《维摩经》上说:“一切众生,毕竟寂灭,不复更灭。众生如是,我亦如是。既不复更灭,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众生本来就性自空寂,不过是启发他,让他明白本来性自空寂,让他能够实证自己性自空寂,他是本来就毕竟空寂,所以不复更灭,当然就实无众生得灭度。这是平等心,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四是不颠倒心。就是菩萨能不着四相。
妙行无住分第四
第四分妙行无住,是讲修持菩萨道的行者在止息尘劳妄心以后,如何来安住其心。方法就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第三分就是回答云何降伏其心,第四分就是回答应云何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第三分大乘正宗分,主题讲度生离相,发四弘誓愿,接下来讲由大愿而起大行,整个经的脉络非常清晰,次第非常完整。前面讲发大心灭度无量的众生,但没有讲到具体度众生的方法,这里进一步讲度众生的方法,即“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并且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广修六度四摄的现实生活中心无所住,在一切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之中心无所住,同时又能修六度四摄。
〔菩萨于法〕这是释迦牟尼佛进一步开示须菩提,此法是指一切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都包括在内。
〔应无所住〕就是正面回答应云何住,直接回答应无所住。住就是执著,有住就是无明,就是堕在空有二边,凡夫是堕在有边,小乘阿罗汉灰身灭智,是堕在空边。无住就是般若,能入不二法门。所以有住是无明,无住是般若。
〔行于布施〕已发度众生成佛的弘深誓愿,应修菩萨的六度万行来广兴布施,饶益众生。见到贫乏的人施之以财物;见到迷昧烦恼痛苦的众生施之以佛法的清凉智慧;见到被迫害逼恼的众生施之以无畏。时时对众生拔苦与乐,是行于布施。
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有首偈概括:“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是说六度中一一度可以含摄六度,布施度可以把六度完整地包括起来。
“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一是指资生布施,即六度里面第一度布施度,以资生的财物来施与众生。二是指持戒度、忍辱度,属于无畏布施。因为我们能够持戒,众生就不会担心我们会伤害他,因为我们能够忍辱,众生如果无心做错了,也不用担心我们会报复他,这都属于无畏布施。
后面的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都属于法布施,以精进力不疲不厌启发众生;以禅定度观察众生的根机,应机说法;以般若度来应病与药,断除众生的无明。都属于法布施。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行于布施已经圆满地包括了六度,虽然只是八个字:“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但菩萨行的愿行、悲、智都包含在其中。
应无所住是不住有,行于布施是不住空,空有两边不著。
应无所住是菩萨内心清净,远离一切分别执著,就是与佛教里两大律里面的无我律相符合。
行于布施是菩萨不舍世间的现实生活,更加积极有为,大雄无畏积极地去修集福慧资粮,这与佛法之中两大律里面的因果律相符合。所以应无所住就是无我律,行于布施就是因果律。
我们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是从性上、从体上来说的。因果不空是从相上、从事上来说的。万法皆空是无我律,因果不空是因果律,我们修持用功修学《金刚经》能同时把握两大规律:无我律、因果律,就能空有两边不著而行于中道迅速成佛。
应无所住是般若道。透过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成就佛心,成就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心。行于布施是方便道。我们通过六度万行的菩萨行来成就佛的圣身。佛陀的智慧身也可以归纳为法身与色身,我们行于布施成就佛陀的两种色身:报身与化身。我们应无所住而成就佛陀的法身,所以整体的佛法也就是般若道与方便道,《金刚经》里这八个字就圆满概括了。
合起来就是说,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我们的生命?如何使我们的生命价值最大化?答案就是要能以智慧和慈悲活在每一分每一秒里面,就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不应执著于色相来修布施,也不应执著于声音、嗅觉、舌味、触觉和法相而行布施,菩萨应于一切相不执著而行布施。
那么究竟应如何无住而修一切法呢?佛陀开示说,我们要能不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佛陀对于迷心的众生说五蕴法;对于迷色的众生说十二处法;对于色法、心法俱迷的众生说十八界法。所以蕴处界其实都可以归纳一切万法。
这里就举六尘来摄一切法,要不住一切法,无住而行于布施,乃至于不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修布施来说,如果是为争自己的面子,就是住于色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令人知道而行布施,是住于声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令人听到他的美名,有名誉,这是愿众生要闻其美名,是住于香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让人人口中都来称道他行于布施,是住于味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得到后来好的果报而行布施,是住于触而行于布施;如果是有心为之,是住于法而行于布施;用心在分别我应该怎么做,这个布施功德才大,是住于法而行布施。
所以经典上说,我们供养无量的菩萨阿罗汉,还不如供养僧次的凡夫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用种种的分别心,有心专门来选择菩萨和阿罗汉来供养,还不如按照次第僧次里面的凡夫僧用平等心来供养,都是与不生不灭的真心相应,与佛心相应,功德最大。所以要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行于布施,要能心中一无所住而行布施,才可以真正称之为波罗蜜。
这是指修布施度。
修持戒度、忍辱度等等都是要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比如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位学习四分律的律师持戒很清净,他曾经去请教一位开悟的禅师“什么是禅”?禅师应机说法,一句话就说得这位律师开悟了。禅师回答说:“不敬持律,不轻破戒,谓之禅”律师言下大悟。我以前虽然说学戒学得好,但总还是有一个我相,有一个持戒相,自恃持戒。有我相、人相,执著于有持戒相,执著于色而修持戒度,就是住色持戒。
因此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是放下有限拥有无限,放下生灭契入不生不灭。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束;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污;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对于六尘不起喜欢和厌恶的分别心,其实就是当下契入如如自性,还同正觉。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这名之为禅波罗蜜。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入菩萨行》之中说:“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能施者一边在修布施度,一边同时有这种般若智慧的空性觉照。能施者是无生大空性,受施者也是无生大空性。所施的财物、佛法,所施的财施、法施、无畏施,也都是无生大空性。能安住于此就是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就是三轮体空地来修布施度,名之为不住于相的出世波罗蜜。
所以说“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此段是讲如果菩萨不执著于相状而行于布施度,内心不迷,外又能修六度,他所招感的福德是不可以心思去窥测,不可以用数目去度量的。不住相而行布施,行布施而不住于相,二边不着乃是佛的境界,所以福德之大不可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