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往事
28440900000028

第28章 回眸三国典型人物(7)

关羽被称为“红面关公”,那他的红脸是怎样来的?《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介绍,民间却有个美丽的传说,提到了关羽红脸的来历。东汉末年,蒲州(今山西省运城一带)新任太守熊虎,纵容儿子熊祥强抢民女张鸾姣。张父到县衙告状,被县令苗信打出堂来。当他申冤无门,走投无路时,巧遇关羽。关羽好打不平,奔进公堂辩理。熊祥不仅勾结苗信,为非作歹,还威胁关羽,关羽当时年轻气盛,一怒之下当堂把熊祥打死了,还杀死了县令和太守,火烧衙署,砸烂牢门,救出张鸾姣和其他犯人,自己一个人则到处逃命。他经过圣母庙时,在庙旁泉水里洗了个脸,立时脸变成丹红色。于是,再也无人认出他来,关羽因此逃脱了关隘盘查之危,到范阳投军。

从此关羽就和红色沾上了边,后来爱戴他的百姓干脆将他的画像脸部涂成了红色。然而,传说终归只是传说,在今天看来,关羽之所以是红脸,或许还是和他忠诚耿直的性格有关。红脸,不正体现了关羽的刚正不阿吗?

关羽,字云长,大约生于160年,死于219年。祖籍河东解县宝池里下冯村,即今山西运城常平乡。关羽早年在家习武务农,后外出投军,以求功名。投军后,遇到了刘备与张飞,并与之结成兄弟。后来关羽随刘备起兵,威猛刚烈,武艺超群,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败曹仁,破于禁,威震华夏,对刘备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刘备称汉中王后,他被封为“五虎上将”。麦城败死后,被追溢为“壮缪侯”。《三国演义》将关羽描写为“义”的典型,后人深受其影响。历代帝王标榜其“忠”、“义”,以巩固统治。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关羽被封为“忠义神武王”。宋徽宗以后,不断地有各种加封,到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统治者也给以“天尊”、“大帝”等诸多封号。

在三国时期以及三国以后的各个时代,关羽都深受人们的爱戴,历代王朝把“忠义”、“神武”、“护国”、“保民”等美谥封赠关羽,使之与孔子并列成为文武二圣。封建帝王固然是用其为统治服务,但人们对他的“忠心耿耿”、“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品质,是绝对敬仰和崇拜的。于是,“关王庙”、“忠义庙”、“关帝庙”、“武庙”、“关岳庙”遍及天下。于是,戏曲舞台上的关公成了英姿飒爽的大英雄。

关羽是一个超级人才,为各家老板所器重。爱才如命的曹操,自然也想把他罗致帐下。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被俘,极受曹的礼优,封汉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请客,又赐予赤兔马和高官厚禄,但是关公不为所动,一心归汉,从而演绎出一段“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的动人故事。曹操的挖人才战术对“忠义至上”的关羽不起作用,令曹操大为沮丧。但也是因为关羽的“忠义至上”,曹操在关羽身上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关键时刻,关羽救了曹操一命。在赤壁之战中,关羽奉命守华容道,但却放走了曹操,便是因为曹操昔日的真诚相待。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段故事长期以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关羽刮骨疗毒。在关羽有名的一战“水淹七军”中,他被庞德射中了一箭,并且已经深入肉骨当中,很难医治。当时的名医华佗却说有一种治疗的方法,那就是刮骨疗毒。当场剜开关公手臂上一块肉,在骨上刮毒,关公若无其事,神态安然地喝酒下棋,仿佛那条手臂根本不是自己的,让众人看得又惊讶又赞叹。当然,关羽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麦城的败亡,使他志扶汉祚的一腔宏愿付诸东流,更有着“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据说,关羽死后,还身首异处。孙权将其首级放入一只木匣内,然后献给曹操。曹操打开匣子看,只见关羽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把曹操吓得魂不附体,赶紧令人设牺礼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

人们都把关羽奉为忠、义的化身,这点是不需要质疑的。当年关羽迫不得已而降曹,受曹操不杀之恩,又得其器重而连连高升。关羽念其厚恩,斩颜良,诛文丑报恩,而后又去投奔刘备,表其忠臣不事二主之志,而之后的华容道义释曹操,将忠义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忠、义是中华传统美德,关羽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尊崇,就是因为他最好地体现了这种美德。

关羽这个人,对待士大夫不怎么样,对下属和百姓却极为爱戴。关羽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所以,民众都很爱戴他。

名家回眸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有这样的解析:关羽臂力过人,英勇骁战,“百万军中取人头如囊中探物”。他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破于禁,一生战功显赫,功居历代名将之首。关羽不仅是员武将,而且还是个威仪的美男子。他“身高七尺,面若重枣,声如洪钟”,“卧蚕眉,丹凤眼,三绺美髯”,因而又有“美髯公”之称。由于关羽一身具备了先民们所崇尚的忠、勇、义、美等完美品质,所以在他被孙权杀害后,各种封号也随之铺天盖地而来,直至与孔夫子平分圣位,成为山西历史上由人转神且神位最高的名人。

武将之星张飞张飞,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张飞年轻时,和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魏国谋臣程昱等人都称“羽、飞万人之敌也”。但二人在性格上却有不同,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也就是说关羽对士大夫不屑,但爱护士兵与百姓;而张飞虽然对朝中的文人武士敬爱有加,但经常喝醉酒后鞭打士卒。刘备常告诫张飞,不让他这样做,但张飞根本听不进去。

张飞虽然对于世事有点浑浑噩噩,但在关键时候却表现得很聪明。张飞从军前就嗜酒成性,无论谁都劝不住他。后来,他随刘备从军了,仍没有改掉爱喝酒的毛病。

一提起张飞,人们心中自然就会有这样一副样子:眼如铜铃,做事鲁莽,这是罗贯中塑造出来的张飞。其实,张飞并不是什么杀猪的,他是富家子弟,读过书不说,还写了一手好字。张飞看似粗枝大叶的样子,却粗中有细,也耍过几次小聪明。

在曹操得到荆州以后,大败的刘备在慌忙之中只能带着残兵逃命。面对曹操的追击,刘备显然是兵力不足。如果硬与之对打,一定是要吃大亏的。张飞率领二十余名骑兵,来到长坂桥,发现东侧有一片树林。张飞心生一计,命骑兵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来往驰骋。霎时间尘土飞扬,远远望去,好像有千军万马在奔驰。

张飞的疑兵之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曹军将领文聘追来,看见张飞站在桥上,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样子很让人害怕。文聘向东看,又看到林子尘埃四起,怀疑是伏兵调动,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其实,别说是他,就是后面陆续赶来的曹仁、夏侯惇、张辽、张合等大将,也担心中了诸葛亮之计,不敢近前。待曹操赶来,张飞大睁着眼睛大叫一声,吓得曹将夏侯杰坠马而亡。曹操也看到树林里尘埃四起,果然认为是刘备的大批人马,就仓皇逃跑了。

张飞见吓退了曹军,不敢追赶,急忙把二十多名骑兵叫回来,解开马尾树枝,把桥梁拆断。这一拆,就露出马脚了。曹操逃了一段,回过神来,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派人回头探查,听说张飞断桥而去,判定必然是因为虚张声势而心里胆怯。于是火速追击,如果不是关羽在这个时候及时赶到,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经过这一回的磨炼,张飞用谋渐趋成熟。张飞义释严颜一事,也的确令人佩服。

当时刘备的军师庞统命丧落凤坡,张飞奉刘备之命攻打巴郡。行至巴郡时,张飞听士卒说巴郡太守严颜年纪虽高,但精力不减,善于耍大刀,开硬弓,非常勇武。在巴郡城中的严颜得知刘璋命法正请刘备入川,心中不禁悲叹:“真是引狼入室啊!”后来,听说刘备夺得涪关,就大怒,多次想出兵替君主把涪关夺回来。当天听到张飞带兵来到,就亲自带五六千人马,准备迎敌。他手下谋士献计说:“张飞在当阳长坂,一声喝退曹兵百万之众。曹操亦闻风而避之,不可轻敌。今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彼军无粮,不过一月,自然退去。那张飞性如烈火,一定会鞭挞士卒;如果我们坚守不出,不与他正面交战,他一定大怒,就会拿士兵出气:军心一变,乘势击之,轻而易举就能抓到张飞。”严颜采用了这个计谋,让军士上城门守城。

不久,有一个士卒在城下大叫:“开门!”严颜把他放了进来,那军士告说是张将军差来的,把张飞说的话原封不动地传达给严颜。严颜大怒,骂:“匹夫怎敢无礼!我严颜怎么会投降给你这个贼子!你回去把这话告诉张飞!”然后,又叫武士把张飞派来的人的耳朵和鼻子割下,放他回寨。士兵回去后,哭着对张飞说严颜怎样骂他。张飞听后怒火冲天,咬牙睁目,披挂上马,带着数百名骑兵来到巴郡城下挑战。城上所有将士百般辱骂。张飞性急,几次都杀到帛桥前,想要过护城河,却又被乱箭射了回来。两军相持到晚上,对方也没有一人出城迎战,张飞忍着一肚子气回到寨中。第二天早上,张飞又带兵前去。严颜在城门上一箭射中了张飞的头盔。张飞指着他恨恨地说:“若拿住你这老匹夫,我亲自食你肉!”第三天,张飞引军沿城去骂。原来那座城是个山城,周围都是荒山,张飞独自骑马上前,下视城中。见军士尽皆披挂,分列队伍,埋伏在城中,只是不出;又见民夫来来往往,搬砖运石,相助守城。张飞让马军全部下马,步军都坐在地上,引对方出城,没有动静。又骂了一天,依旧毫无所获。张飞急躁到后来动极思静,决定不再作无用的挑战了,只教军士砍柴割草,找些其他可以攻城的小路。

严颜觉得很奇怪,耳根怎么突然那么清净?于是就派兵士出击,张飞终于趁机攻破了城池。

通过张飞与严颜的战斗,可以看出张飞的智谋又进了一步,掌握了“以正兵挡敌,以奇兵制胜”的战法。真是勇中有谋啊!

名家回眸

张飞,智勇双全,是一名帅才,堪独当一面,只因性情急躁,又不善待将士,所以才被将士所杀。诸葛亮评价:“翼德自来刚强,然前于收川之时,义释严颜,此非勇夫所为也。”张飞的武勇,自不必多说。然而张飞粗中有细,又绝非寻常武夫。

马超等人的命运探秘

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英雄,他们的人生结局非常完美,对于这样的英雄,人们更多的是欣赏和赞美。但能够在人们心中荡起巨大情感波澜的,往往是那些失败的英雄。

说到具体例子,最有名的一个就是项羽!宋朝女词人李清照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项羽赢尽了千古风流。至于那个对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刘邦,则被人们毫不留情地骂成流氓无赖,与项羽相较何其远矣!

本篇我们讲三国的悲剧英雄。说到三国,可以称为悲剧人物的有许多,但悲剧英雄似乎不是很多。在这里,选择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悲剧人物,分别是马超、姜维、邓艾、钟会。其实吕布也应该被划进这个圈子,但吕布的人生,悲剧有之,英雄则有些勉强。

马超、姜维、邓艾和吕布不太一样,虽然他们都是失败者,人生结局非常悲惨,但至少前三者的历史形象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正面的,不像吕布朝三暮四,在人格魅力上差了许多。我们先来讲一讲马超。

马超的人生是一部让人唏嘘不已的传奇。论功业,马超不如同样悲剧的邓艾,邓艾几乎凭一人之力灭蜀,而马超把煮熟的鸭子都能踢飞了,最终辗转流离,客死他乡。但马超的悲剧性,远远超过邓艾和姜维。

马超在三国历史上的名气甚响,尤其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锦马超”的雅号响遍了战场。渭水之战,他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极度狼狈。还有就是和张飞挑灯夜战三百回合,更让马超出尽了风头。

和曹操的关系,是马超的悲剧人生中难以回避的话题。如果曹操没有闯入马超的世界,马超很可能凭借优越的出身,继承父亲马腾的家业,做一个骄傲的西北王。但曹操要统一天下,就不可能容忍马超的存在。

当然不是说马超没本事,虽然马超是子继父业,但在强人辈出的大西北,没几招看家本领,是绝难服人的。只是马超的对手是曹操,如果把曹操换成董卓或袁绍,马超未必就落下风。

其实马超的家底非常雄厚,仅在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向曹操挑战时,就拥有十万虎狼雄兵。而且在东汉末年,西凉兵的强悍是天下闻名的。

有种说法认为马超的西凉兵实行的是古罗马战法,这可能和传说中西汉宣帝时流浪到西域的古罗马军队有关。西凉兵的武器和中原兵不太一样,他们善使长矛,远程作战能力非常强。

曹操幕府中的有些人比较怵西凉兵的这种作战方式,劝曹操不要轻易往马超的枪口上撞。曹操精熟战法,对西凉兵的优势他不是不清楚,但他平生就喜欢啃硬骨头,没来由怕什么马超。

不过曹操在战争的初期就因为轻视马超而吃了大亏,在渭水被马超的长矛阵杀得鬼哭狼嚎,败相非常难看。好在曹操及时调整了战略,他利用自己和西凉老军头韩遂有交情这层关系,成功实施了离间计,破坏了马超和韩遂的合作关系。

曹操在阵前和韩遂叙旧,非常亲热,当然这是演给马超看的。随后曹操又写了封被涂得乱七八糟的信给韩遂,更让马超怀疑韩遂的忠诚。其实曹操这两招都是小儿科,换了刘备,绝对不会上钩。

马超最欠缺的不是热血,而是经验,因此很轻易地被曹操钓上了钩。随后一场决战,马超惨败,逃回了西凉。如果说这场渭水之战尚没有使西凉军伤筋动骨的话,那之后的冀城之战,简直就是马超人生中最大的噩梦,彻底葬送了马超的一切,包括他的未来。

如果从战术角度来解读这场战役,实在乏味无趣,没有什么闪光之处。马超在冀城之战的惨败,最大的问题不是军事能力,而是政治,具体来说,是败在丧失人心上。

刻薄一些说,马超根本不懂人情世故,他单纯地相信暴力机器能够摧毁一切。在征服雍州的过程中,马超一味使用诡诈和暴力,无论是反对他的,还是投降他的,只要他看不上眼,就格杀勿论。

马超的暴力形象使得凉州军政各界对他极为反感,正如马超的死敌杨阜所说:“马超强而无义。”在军事实力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人心是一个可以决定胜负走向的重要因素,但马超却不懂这些。

从凉州各界精英反对马超的史料综合来看,他们甚至把对马超的反抗当成了反击异族侵略一样,个个慷慨激昂,悲壮感人。马超虽然有羌族血统(祖母是羌人),但后世的汉人并非对所有的胡人完全排斥,合作还是多于反抗的。问题就出在马超不懂得收拢人心。杨阜等人并不是曹操的心腹,跟曹操混和跟马超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何况马超也是正牌的汉朝将军,没有脱离汉朝的官僚体系。如果马超做事低调一些,待人温和一些,他未必不能笑到最后。

马超单纯迷信暴力,彻底激怒了凉州军政精英。马超失败后,马超宗族二百余口尽数被杀,就是凉州系对马超当初杀凉州刺史韦康、抚夷将军姜叙母亲(杨阜姑母)等人的报复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