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28441800000037

第37章 短暂的元和中兴(5)

恰逢林英入朝奏报事情,便让呈进奏疏的吏人暗中报告李师道说:“高沐暗中勾结朝廷,出卖您。”李文会借此设计陷害高沐,于是李师道杀死高沐,并且囚禁了郭胪。但凡再有劝降朝廷者,李师道一概格杀勿论。

及至淮西平定,李师道又惊又惧,整日寝食难安。李公度及牙将李英昙叫他向朝廷示好,以表忠心。李师道听从,派遣使者上表,并派其长子入朝作为人质,并且献出沂、密、海三州,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二十一日,宪宗又派常侍李逊到郓州劳军。

李师道昏愦无能,凡遇幕府中大事,只与妻子魏氏、家奴胡惟堪、杨自温、婢女蒲氏和袁氏以及孔目官王再升等人谋划,甚至不与手下大将和官员们商量。

魏氏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入朝当人质,便与蒲氏、袁氏向李师道进言说:“我们世代掌管这十二个州,凭什么献给朝廷?如今,算来淄青境内的兵力不少于数十万人,不进献沂、密、海三州,朝廷只不过派兵马讨伐。等到不敌之时,再献三州不迟。”于是李师道非常后悔,准备杀掉李公度。幕府的僚属贾直言对李师道管事的家奴说:“如今大祸将要来临了,这都是高沐的鬼魂作祟。假如再将李公度杀掉,事情就不好办了。”于是李师道便把李公度囚禁起来,将李英昙贬至莱州。李英昙后被勒死于上任路上。

李逊来到郓州,李师道布列盛大军容迎接他。李逊神色严肃,向他晓明利害,要他表明立场,准备禀报宪宗。李师道回去后,与其同党商议此事,同党们都说:“先答应下无妨,反正日后随时可以反悔。”于是李师道向李逊道歉说:

“以前因为父子间私情难却,并且迫于将士的压力,所以把事情拖延下来,没有遣送儿子入朝。如今,朝廷竟派使者前来催促,实在不敢再拖了。”李逊觉察出李师道没有诚意,回到朝廷后,便向宪宗进言说:“李师道并无诚意,还是应该征讨。”不久,李师道上表陈述军中情形,说:“不交人质、不割土地实属大家意见,我也无可奈何。”宪宗大怒,决意讨伐李师道。

五月开始,朝廷做了重要的人事调动:调忠武节度使李光颜为义成节度使,河阳都知兵马使曹华改任为棣州刺史,加横海节度副使;六月,任命乌重胤为怀州刺史,镇守河阳;七月,调李愬为武宁节度使。七月,朝廷正式降罪李师道,令宣武、义成、魏博、武宁、横海几道兵马加紧进讨。

淮西诸军都统韩弘消极拒战,不主动攻打淮西。吴元济败灭后,韩弘为了有所表现,于九月主动领军出击李师道,首先围攻曹州。接着田弘正率魏博军白杨刘渡黄河,到郓州城外四十里处安营扎寨。

十二月,魏博军及李光颜的义成军大败李师道,并擒获了包括都知兵马使在内的敌将四十七员。为了分化敌军,朝廷命把这些人释放,并说愿报效军中的委以重任,愿意回家奉养父母的可发给路费回家,于是又有一些人相继投降。

淄青镇的军事压力愈来愈大,一些人把责任归咎于李文会指挥不力。李师道不得已,让文会出任登州代理刺史。

武宁节度使李愬与淄青道十一战皆胜,攻克兖州要地金乡。部下将这些坏消息封锁起来,连兖州刺史送来文书告急,也被私自扣压,使李师道直到死都不知实情。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形势进一步朝对官军有利的方向发展。韩弘攻下考城,杀两千余人;李愬拔鱼台;田弘正取东阿,并大胜于阳谷,杀敌达万人之众。二月,李听袭海州,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愬拔丞县。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听说官军日益逼近,连忙紧急征民夫修建城防,以抗官军。又征调妇女,百姓更加恐惧怨恨。

都知兵马使刘悟是唐肃宗朝平卢节度使刘正臣的孙子。李师道命刘悟率兵万余人屯驻阳谷,以抗拒官军。刘悟体贴下属,对士兵非常爱护,不加约束,军中称誉他为“刘父”。待到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率军南渡黄河,进攻淄青,刘悟军无准备,出战多败。有人对李师道说:“刘悟这个人不学无术,只会收买人心,恐怕要谋反。”于是李师道托言商议军事,召刘悟来郓州,想趁机把刘悟除掉。有人劝李师道说:“今官军四面围攻淄青,刘悟尚未有谋反之迹,如随便听信谗言杀害大将,恐令其他将领心寒。”李师道认为对,留刘悟在郓州十日后,命他仍回阳谷,并赠送大批金帛以示安抚。刘悟自知已被李师道怀疑,于是在返回军营后,暗中做防守准备。李师道因刘悟率兵在外,就任命其儿子刘从谏为门下别奏,留在郓州。刘从谏借与李师道府家奴游玩之机,探听到不利于家父的阴谋,马上写信通知了刘悟。

又有人对李师道说:“刘悟必定谋反,应速速除去。”初八,李师道密派亲信二人带手令前往阳谷,命行营兵马副使张暹除掉刘悟,并携人头回来领赏。

这时,刘悟正在一块高地上搭起帐幕,设置酒宴,离开军营二三里。二使到阳谷军营,张暹与刘悟相好,便佯装与使者商议说:“刘悟此次肯定有备而来,我们不可操之过急。请先让我去报告刘悟,谎称:‘李大人派人来劳军,带来钱物粮饷甚多,现请都头速回兵营迎接大人使者并接收礼物。’如此,刘悟必会放松警惕,我们便可不费力擒下他。”二使同意张暹的意见。于是张暹把李师道手令揣在怀中,到刘悟饮宴处,命随从退下,给刘悟观看。刘悟已知二使计谋,就扣押了两人,并将他们杀死。

这时天已傍晚,刘悟乘马缓行回营,坐于帐中,并派重兵把守,严加防备。他召集众位将领,声色严厉地说:“我等拼死杀敌,不负李师道知遇之恩。如今,他竟要派人杀我。我要死了,你们恐怕也得陪葬。当朝天子发兵围攻淄青,有言在先,除叛首李师道外,其他人一律不杀。现在我军形势日渐窘迫,我等为何要随他一同被灭族!如今,我和大家商议,不如反戈讨伐郓州,保天子而诛叛逆,此乃建功立业、弃暗投明的好机会,大家认为怎样?”兵马使赵垂棘站在诸将前头,过了好大一会儿,说:“不知此事能否成功?”刘悟应声道:“难道你还执迷不悟?”立即斩首。挨个询问,诸将凡迟疑不言者,一律斩首,顺手杀了不得人心的好事者共三十多人,尸首列于帐前。旁观诸将皆心惊肉跳,同声说:“愿听都头命令,尽死效力!”

于是,刘悟下达出兵命令,对士卒说:“攻下郓州后,重重有赏,而且特许你们抢劫钱财,恣意报仇。”他命士卒饱食一顿后,每人携带兵器,半夜时分,听鼓声三响后出发。另外还命令将士口衔枚,军马缚口,防止喧哗;连路上遇见的行人都扣留起来,生怕消息走漏出去。军行所至,人都不知。距郓州数里时,天还未亮,刘悟下令全军原地休息。等到城上巡逻的木梆声停止,派十人先行抵达城下,言称“刘都头奉节度使手令入城”。守门人请大家稍候,正想写信禀告李师道,来人突然动手,把门兵赶散,刘悟率大军随后赶到。城中听说有兵马袭击,一片惊慌,乱作一团。及至刘悟入城时,已攻入内城,只有李师道所住的牙城还在抗拒坚守。刘悟下令纵火焚烧,用大斧劈开城门,将兵蜂拥而入。城中亲兵不过数百人,开始还有人发箭抵抗,后来见情势不妙,纷纷弃械投降。

刘悟率将士入淄青节度使府,挨屋搜寻李师道踪影,后来士兵从床下搜出李师道及其两子。刘悟命把李师道父子押到节度使府门外的空地上,派人对他说:

“刘都头是奉天子密诏来讨伐你的。现如今,你已没脸再活着去见皇上了吧。”

这时,李师道还想能幸免一死,他的儿子李弘方仰面叹道:“事已至此,要杀便杀,无须多言!”随后,父子三人都被斩首。从清晨到中午,刘悟命令左右都虞候到街道上去巡查,禁止将士焚掠,至下午,城内安定下来。然后,刘悟把百姓聚集在鞠毡场内,亲自前去安抚,并下令处斩与李师道一起叛乱者,共二十多家,文武将吏目睹叛乱者被杀,又怕又喜。刘悟释放李公度并带他到大堂,二人握手叹息。刘悟又命人把贾直言从狱中放出,还封他为幕府的参谋。

刘悟率军从阳谷出发袭击郓州前,暗中修书给魏博节度使通风报信,约定:

“如果成功,就通知您前来。如一时攻不进去,请您派兵相助。事成之后,功劳全归您一人所有。”同时,请求田弘正率军进据阳谷营地。这时田弘正见到烽火,知道大事已成,便派使者前往祝贺。刘悟将李师道父子三人的首级放入盒中,派人送到田弘正军营,弘正大喜,写信上表朝廷,并送去首级。至此,淄、青等十二州全部平安。

李师道首级送到京师,朝廷命户部侍郎杨于陵为淄青宣抚使,前往青州安抚慰问。

自安史之乱以来,河南、河北三十多个州的藩镇无视中央,自封官吏,不上赋税,已成地方割据势力。至此,该地区藩镇割据的旧格局被打破,不再成为对抗朝廷的主要威胁。

名家回眸

史学家吕思勉说过这样的话:藩镇割据的局面长期存在于唐王朝的统治之下,他们就像蛀虫一样,蚕食着唐王朝这片本就破碎的疆土。唐王朝经过几代皇帝的共同努力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但也只打击了一些极其嚣张的藩镇,其他藩镇虽然有所收敛,但也只是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