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相约在微博——弗洛姆爱的艺术
28446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埃里希·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1900年3月23日,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

1918年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

1922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

1945年William Alanson White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成为UNAM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这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分析部。

1957到1961年他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1962年以后担任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

1974年他搬到瑞士Muralto。

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死在家中。弗洛姆坚持临床实践,出版着作。

弗洛姆是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入慕尼黑大学研究精神分析,并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接受训练。1929年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学院和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34年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弗洛姆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着有《逃避自由》、《精神分析与宗教》、《论健全的社会》、《人类破坏性的分析》等。

《爱的艺术》中所谓的“爱”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不同。弗洛姆认为,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毋宁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那么,它主要是给予,而并不是接受。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2)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3)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要掌握爱的艺术,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三是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

在本书中,弗洛姆主要阐述了爱的要素、成熟的爱、自爱、性爱等方面。

爱的要素

他认为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成熟的爱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自爱

自爱不是“自私”,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

性爱

性爱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我的爱光是感情,而不同时又是一种判断和一项决定的话,我如何才能肯定我们会永远保持相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