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28458600000017

第17章 高中可以很精彩(5)

我们这些家长和教师,一贯重视儿童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有重点班,然后是奥林匹克竞赛班,各种各样的尖子班、神童班,一天到晚各种各样的考试,数理化文史哲,不断选拔尖子里的尖子。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赛、奥林匹克物理赛、奥林匹克化学赛中,中国学生表现不俗,但是金牌总数能代表中国学校教育的成功吗?仅凭考试而成为神童的学生,真的是“神童”吗?他们毕业之后,真的能为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做出超过常人的贡献吗?我国学生年年在奥林匹克比赛中拿那么多金牌,本土科学家却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很值得深思。

着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发现他10个月的儿子老是把面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还非常专注地观察面包的落点。小孩丢东西的行为并不少见,很多父母在捡起这些东西时,会告诉小孩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却很少去考虑小孩子扔东西的动机。皮亚杰发现那可能是孩子在探索和学习万有引力的过程:面包为什么会落下去?气球为什么会浮起来?牛奶为什么会流出去?这其实是孩子正在通过自己的实验,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认为,小孩吸收知识的能力特别强,堪称一生中学习知识的“黄金年龄”,但并不善于创造,于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教孩子背唐诗宋词、古文经典,甚至几岁的孩子就让他们学外语,想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再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而美国人重视幼童的探索天性,提倡让小孩多玩,通过玩耍来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让孩子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一味记住知识、获得答案。他们认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印象来感知,小孩子虽然可以不加理解地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如上一节所提及的为什么我们的所谓“神童”小时候表现优异,长大之后就“泯然众人”了呢?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缺乏创造力成为了公认的事实?

高度集中统一,以分数论成败的人才选拔模式;乐此不疲的神童炒作、少年天才的大力吹捧,这些都不利于人才的创新和成长。而这些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根本上,其实是在于我们的教育仅仅把知识掌握甚至是高分,当做了教育的全部任务,未能遵从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也未能遵循人的品德、智力、体质、情操不可分割的整体原则。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的孩子,即使是天才儿童,又怎么会思考?怎么会创新呢?

美国对天才儿童的教育也很重视,与我们的这些“神童班”一样,美国也有类似的机构——天才儿童教育中心(Gifted Center),招收显现出特别学习能力的儿童。对于美国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儿童才是神童呢?徐永恒先生在博客里曾经提到过美国对“神童”界定的一系列标准:

Organizes collections, people, ideas(能够组织物品、人众和思想);

Learns rapidly and readily applies new knowledge(能够迅速学习新知识,并且马上运用于实际中);

Has good memory(记忆力强);

Holds a longer attention span(能够较长时间注意力集中);

Demonstrates compassion for others(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心);

Recognizes 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Demonstrates perfectionism(追求完美);

Has a high degree of energy(精力高度充沛);

Enjoys imaginative, creative play(喜爱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活动);

Prefers older companions(喜欢和年长者一起玩);

Demonstrates “common sense”(常识性强);

Attracted to a wide range of interests or narrow one(兴趣广泛或专一);

Shows interest in experimenting and doing things differently(表现出对探索实验的兴趣,创造性地做事情);

Sees relationships, identifies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alogies(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似、不同和类别);

Uses extensive vocabulary(用语词汇丰富);

Displays unusual sense of humor(非同寻常的幽默感);

Demonstrates ability with puzzles, mazes, or numbers(表现出在拼块、迷宫和数字方面的能力);

Seems mature for age at times(看来比实际年龄成熟);

Shows an insatiable curiosity and persistence(表现长久的好奇,并坚持不懈);

May have intense concentration(特别的聚精会神);

Is unusually attentive to details or not concerned with details at all(对细节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注意力,或者对细节完全不在意);

Recognizes patterns easily(能轻易识别出规律);

Demonstrates perseverance in areas of interest(在感兴趣的领域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

May question authority(能对权威提出质疑);

Displays an advanced senses of conscience(表现出高度的理智);

Perceives abstract ideas, understands complex concepts(能领悟抽象的思想,理解复杂的概念);

May demonstrate intense emotional and/or physical sensitivity(可能在情感或体能方面的显示出强烈的敏感度);

Seen as a leader by peers(是同龄人眼中的领导者)。

上述28条中只有5条直接与学业相关,能够通过书面考试获得结果(词汇丰富、数字能力、辨认异同、识别规律模式、理解抽象概念),除此之外的特征都是测量一个学生的个性、思维、道德、兴趣等方面,是根本无法通过一份纸面的考核得到了解的。

如果用上面的指标来衡量我们的孩子,许多“神童”可能只是普通孩子,还有一些被视为平凡甚至“后进”的孩子却可能具备“神童”的大多数特征。

艺术教育指引创造

《世界新闻报》驻美国特约撰稿人陈晚,曾经就其在美国的亲身体验撰写过有关艺术对于培养孩子创造力作用的文章,详尽分析了各项艺术对孩子的影响,或许能给我们在国内的家长和老师打开启迪孩子想象力的另一扇窗。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其转化为孩子的特质。试想,如果孩子整天忙于作业和考试,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又怎么有能力进行富于想象的创造。美国中小学学生的课余时间多,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兴趣盎然,作业又非常少,不以最后一场考试定终身,在如此宽松的条件下,美国的中小学生才有可能任意想象,自由创造。

语文、数学等课程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数学技能能使儿童逐渐无意识地学会“正常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线性的和序列的、从因至果的。但这些词语、数字和抽象概念会使发展成长的人与其人生实际经验相割裂。艺术教育则是以另一种位置为起点,培养的是直接的感觉、闪念和顿悟。缺乏艺术教育的学习,会导致学生的无能。我们的教学传承着一种灌输的模式,学习绘画的孩子拿着摹本,学习唱歌的孩子拿着歌本,学习舞蹈的孩子拿着舞鞋进教室,等待着老师的传授,学会了的就是好学生。试想,久而久之,他们还有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艺术和想象与创造发明大有关联,没有想象力的艺术家是无法进行创作的,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就是艺术和发明并行不悖的显着例证。他并不仅仅是画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发明家。他最先采用蜡质材料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还在理论层面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潜水艇、双层船、起重机等等。

想象和创造并不是凭空产生的,美国小学的艺术类功课设置要比我们丰富得多。同样是美术课,和我们的教学也大有不同。在我们这里,老师通常会拿出绘画样本给同学们展示,看谁模仿得最逼真。而在美国小学,几乎没有一幅学生作品是相同或雷同的,孩子们用艺术的方式自由涂抹心中的想象世界,真的是一千个孩子的心中有一千个样子的哈姆雷特。尤其可贵的是,无论画成什么样,老师都不会给予差评。

绘画之外,音乐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孩子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总体缺失,无疑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培养。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失聪后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他完全失聪后,却创作了一些最伟大、最富于思想性和想象力的作品,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都是在他失聪之后创作的,在这些作品中他进入到了艺术的未来境界。

音乐和创造力大有关系,作曲家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前文讲过,美国的音乐教学是小学生到了三年级,就都选修一门乐器,然后这些孩子们要参加学校的乐队,每逢节日或者学年结束时,要上台做汇报演出。这门乐器的学习和成绩通常来说会至少持续到高中。美国许多州都有经过选拔的中学生组成的青年乐团,州立大学通过免费提供场地等方式支持其发展。加入青年乐团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很感荣耀的事。

除了重视艺术教育之外,美国中小学每年还会至少举办一次科学节。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比赛。科学节的比赛选题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可以自愿参加,任意选题。美国孩子的研究课题非常有趣,比如研究可口可乐瓶子的变迁史、研究当地的岩石等等。

这个研究过程,不仅丰富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到了一种研究方法、一套探索世界的逻辑。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这也许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每年七次“高考”

如果说中国的高考是独木桥,不知有多少孩子和家长为它欢喜为它忧,相比之下,美国的高考(SAT)似乎就没有这么惨烈。美国各大学的入学条件有4个方面:SAT考试成绩、高中四年的学习成绩、社团活动记录、老师或校长的推荐。严格来说美国没有所谓的高考,但是美国大学要对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学习不同课程、具有不同评分系统的众多学生进行比较,选择录取人员,也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做有意义的衡量和比较,而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SAT。不仅是美国本土的高中生进入大学需要这个考试的成绩,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要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除了要提供TOEFL这样的语言能力考试成绩以外,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有SAT成绩,因为它是美国各大学目前唯一可用来比较不同地区和学校学生能力的成绩。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是“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简称,其本身的含义和大学入学考试没有关系,但是因为美国大学在招生时都会要求申请人出具SAT考试成绩,人们为了方便理解,对照中国的高考,将SAT勉强算作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

与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不同,SAT考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举办,在美国领土每年1、2、3、5、9、10、11月举办7次,其他地方每年举办6次。SAT考试每科800分,总分2400分。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参加哪一次或哪几次考试,并自行选择考场,寄去报名表、报名费支票。校方将复习和考试看做学生自己的事,没有集中统一的复习时间。考试完全由国家委托的考试公司负责。

SAT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与高中教材并没有直接关系。7次考试中任何一次成绩都有两年的有效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不止一次的考试将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成绩单寄送大学。

SAT在美国每年有二百多万高中生参加,是美国各大学决定录取和评定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参考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的高考出题、印刷等流程是绝对机密的,而SAT在美国是一个产业,有出题单位、考试单位、印刷单位、补习单位等。对于子女教育比较重视的亚裔家庭,也会让孩子参加大大小小的补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