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并非来自单纯的“夸奖”,这也是对美国教育“过于快乐”的认识误区。美国学校虽然提倡自由、快乐,但也有着严格的纪律和奖惩措施。只不过,相对中国教育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这一单一价值观,美国学校提倡多元化的成长思路。保持优秀的成绩是优点,你可能成为一个未来的博士;性格开朗是优点,你会被所有人喜欢;热衷于体育运动是优点,你可能成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美国教师看重的是每个学生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和对未来人生的追寻。幼儿园的老师们也一样,在小孩子们淘气地进行各种玩耍的同时,能看到每个学生的不同,这种不同使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闪光点。有的孩子比起跑跳更喜欢饲养动物,有的孩子相对于呼朋唤友更喜欢一个人爬高,有的孩子喜欢亲近大人,有的孩子喜欢领导同龄人……在这些平常的玩闹中,已经可以看到孩子们微弱的不同,幼儿园的老师会细心地观察、引导,并和家长们交流,让家长在教育时更能够切合自己孩子的特色,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信。同时,也为孩子走出各自与众不同的人生奠定基础。
“Time out”来惩罚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美国不允许体罚孩子,因为幼儿时期遭遇暴力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美国学校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教会学生遵守法律、纪律和社会准则。
《纽约时报》报道说,纽约市的一位华裔妇女因为8岁的儿子没有做作业,用扫把打了孩子。第二天,学校老师发现孩子身上的伤痕后,问明原因,向纽约市儿童服务管理局举报了这个情况。当天晚上,警察就把这位母亲的三个孩子一起带走,送交儿童收养机构了。这位母亲不得不花钱请律师帮她到法庭上索回孩子的抚养权。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如果老师看到学生有在家里被体罚的迹象,必须马上报警,没有报或者报迟了,就要被处罚。譬如中国的“狼爸”,在美国恐怕会锒铛入狱的。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对未满18岁孩子动手将以虐待儿童罪,被处以不高于1500美元的罚款和一年以下监禁;若父母殴打18岁以上的孩子,则可能以家庭暴力罪被起诉或面临重罪起诉,并判以三年的监禁。
美国专门有规定引导人们通过一些迹象去辨认受虐待或体罚的小孩。受虐待的迹象包括:身上有可疑伤痕、眼睛无神、脖子上挂钥匙(说明放学回家以后家里没家长,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在家没有成人看管是不合法的)等。
既然不能体罚孩子,那么美国家长如何管教孩子呢?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传统的体罚只会使孩子惧怕父母,而不能让他分清对与错;孩子两岁(美国称为“可怕的两岁”)时,正是不懂规矩而又迫切需要学习规矩的时候,他们不懂家长的劝说,对世界充满好奇。而“Time out”(隔离反省)作为一种温和的取代棍棒等体罚的教育方法,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越来越受到美国幼儿园的青睐。
“Time out”本来用于体育项目中,指的是暂停,而在教育中这个词组代表的意思就是让犯错的小孩独自待在某个地方。这个地方,或者是教室的某个角落,或者是家里单独的房间,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他/她参加众人活动,也不允许其与众人聊天。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Time out”都对孩子具有威慑力,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感觉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与他们平时受到的待遇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而在心理上给他们巨大的震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比体罚更让孩子有效地知错、改错的手段。
实施这一惩罚措施,首先要向年幼的孩子解释清楚这个惩罚遵循的规则,告诉孩子只有当他安静下来后,“Time out”才开始,而且他必须保持安静直到处罚结束。“Time out”既让犯了错误的小孩子受到惩罚和教育,又不会影响其他孩子。反省时间的长短,一般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而定。比如,爱动的孩子几分钟都受不了;爱静的孩子,一个小时的“Time out”也不为过。一般隔离间固定下来之后,孩子每次犯错误都要到这里进行“Time out”。“Time out”的时间不要过长,因为这会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不利。之后,父母不应该再旧事重提、批评孩子,而要对他的合作表示感谢。
专家建议:对年纪较小的孩童可以采取关切但不太理睬(Time out)的方式,而对年纪较大的孩童则以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作为惩罚方式。而且“Time out”之后,要领孩子散散步或者玩会儿玩具,做些让孩子感到放松的事,让他/她明白“Time out”过后,生活还是要继续。
“Time out”不仅对管理顽皮的孩子很有效,而且这个办法对孩子的未来成才也有好处。这是让孩子冷静的一个好方法,能让他们在发火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美国人的冷静和风度,可能与他们“Time out”的经历大有关系。
幼儿也要爱科学
前几年,我去一个美国朋友的家里做客,跟随着朋友刚刚走进她家,就看见一个一头金发的小男孩飞奔过来:“妈妈,看,这是我造的航天飞机,我要坐着它去找外星人玩!”朋友抱起她,亲吻着他说:“很好,杰克,你真棒!”后来朋友告诉我,杰克很早就对科学感兴趣,他已经了解了许许多多就连大人都不知道的关于航天飞机和外星人的知识。小杰克有个大梦想:乘坐着自己制造的航天飞机遨游太空,去寻找外星伙伴。
后来,陪着小杰克玩了几次,我惊奇地发现,他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很全面,不仅限于太空方面。我问朋友,杰克的那些知识是从哪儿学到的?朋友不无骄傲地告诉我,这全是杰克所在的幼儿园的功劳。杰克引起了我对美国幼儿园里科学教育的极大兴趣,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我发现,美国不仅十分重视孩子的科学教育,而且他们的科学教育真的很“科学”!
美国历来把培养高科技人才,作为国家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策略,因而在幼儿时期,美国的科学教育已经开始了。他们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教师的科学课程会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做出调整,以形象直观地适合幼儿的智力水平。教师会引导幼儿观察春夏秋冬气候变化和着装的关系、母兽和小兽的活动、植物怎样发芽成长等。在教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时,我国的教师大多会告诉孩子们,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肥料,然后让幼儿通过日常常识和经验自己去理解。而美国的教师则会让幼儿亲自参加比较严格和完整的实验过程,孩子们会得到同种、同样大小的两盆植物,并贴上标签。他们的任务是每天给其中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慢慢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记录其结果与过程。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暗室里,一盆施肥,一盆不施等。孩子们在实验、游戏、讨论中深刻理解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美国的幼儿科学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自由选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制定适合本班的教学计划。美国的幼儿科学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和综合科技三部分。自然科学又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点,涉及到了天文、气象、化学、物理等方面。美国幼儿科学课程的范围比我国广泛得多。他们按有助于“理性框架”形成的“关键概念”去充实课堂具体教授的课程内容。这些关键概念一般包括:空间,宇宙是非常巨大的;时间,地球是古老的星球;变化,事物在变化中成长;适应,要生存就要适应环境;多种性,宇宙的五彩缤纷;联系,生物是相互依存的;物质守恒,物质的形式是变化万千的,但其总量保持不变。具体的活动会围绕着关键概念去设计。仔细去琢磨就会发现,概括性高和容量大是“关键概念”的特点。而权威的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基本的、大容量的概念最具迁移性,最容易转化为孩子的理解力和能力。
一件事的发生,必然会有一个合理的原因。美国的科技创新能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和他们从幼儿时就进行的科学教育不无关系。幼儿时代是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幼儿园给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充足条件和优良环境,让他们从小就热爱科学。我们可以尽情地去想象,一批批有了良好科学素养的小孩子长大成人,会给科学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
玩得开心哦!
“Have fun!”(玩得开心哦!)这句话,是美国父母将孩子送上校车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玩得开心,而不是中国式的“要听阿姨的话哦”、“记得要好好学习”、“玩的时候小心些”、“别摔倒了”等等警告,这再一次显示了两国文化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区别。美国家长给孩子的这种态度,是让孩子尽情地去享受学习、享受生活。6岁之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是学习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和享受玩耍的乐趣。美国着名教育家就提出了“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主张让幼儿在玩中学习,而幼儿园在让孩子玩得开心的同时,让孩子玩得更有意义,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培养孩子真正的兴趣。
美国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涉及方方面面的课程,文化、科学、艺术等等极广泛。这种课程的设置,重点就在于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自我钻研。要知道,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学校的授课,如果没有学生自主的学习,能通过课室教授而被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美国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与其说是要传授多少知识,不如说是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学会自我提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