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28469400000067

第67章

辩贤圣品

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

觉分三十七  谓四念住等

觉谓尽无生  顺此故名分

论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尽无生智说名为觉。随觉者别立三菩提。一声闻菩提。二独觉菩提。三无上菩提。无智睡眠皆永断故。及如实知已作已事不复作故。此二名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此三十七体各别耶。不尔。云何。颂曰。

此实事唯十  谓慧勤定信

念喜舍轻安  及戒寻为体

论曰。此觉分名。虽三十七。实事唯十。即慧勤等。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以慧为体。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以勤为体。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以定为体。信根信力。以信为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以念为体。喜觉支。以喜为体。舍觉支以行蕴摄舍为体。轻安觉支以轻安为体。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正思惟以寻为体。如是觉分实事唯十。前五即是信等五根。由境等殊分为三十。更加喜舍轻安戒寻戒分为三。复总成七。并前合成三十七种。毗婆沙师说有十一。身业语业不相杂故。戒分为二。余九同前。念住等三名无别属。如何独说为慧勤定。颂曰。

四念住正断  神足随增上

说为慧勤定  实诸加行善

论曰。四念住等三品善法。体实遍摄诸加行善。然随同品增上善根。如次说为慧勤及定。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何故说勤名为正断。于正修习断修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何缘信等立根力名。以增上故。难屈伏故。何缘此五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后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下品信等势用劣故。犹为所治同类屈伏。上品翻此故得力名。所说觉支为有何义。能觉悟义名为觉支。若尔觉支唯应有一。不尔念等是择法分。皆顺择法从胜为名。或觉之支是觉支义。若尔应许觉支唯六。不尔择法是觉亦觉支。所余六种是觉支非觉。所说道支为有何义。寻求依义名为道支。若尔道支唯应有一。不尔余七是正见分。皆顺正见从胜为名。或道之支是道支义。若尔应许道支唯七。不尔正见是道亦道支。所余七种是道支非道。当言何位何觉分增。颂曰。

初业顺决择  及修见道位

念住等七品  应知次第增

论曰。初修业位说念住增。谓此位中。为息颠倒。由念势力。于身等境。自相共相。能审了知。坏二种愚。慧用胜故。于暖法位说正断增。谓此位中见生死过涅槃功德。遂能勇猛发勤精进。不坠生死速趣涅槃。勤用胜故。于顶法位说神足增。谓此位中能制心识。趣不退位。终不匮乏。信等善根。定用胜故。于忍法位说五根增。谓此位中永息恶趣终不退堕。速入离生。增上义成。根义胜故。世第一位说五力增。谓此位中不为烦恼之所屈伏。力义胜故。虽忍位中亦容如是。然非决定。是故不说。或此位中不为一切余异生法之所屈伏。故于此位力义偏增。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觉支增。或此位中断九品惑。数数觉故觉支义增。见道位中所有道义。皆具足故说道支增。谓寻求依及通往趣。二义具故说名为道。见道位中二义最胜。谓见道位圣慧初生。如实寻求谛理胜故。又于此位不起期心。能速疾行往趣胜故。随数增故。于契经中。先七后八。非修次第。有余于此立次第言。行者最初由慧势力。于身等境自相共相。如实了知导起众善。如有目者将导众盲。是故最初说四念住。由四念住了众境已。于断恶修善能发起正勤。故于第二说四正断。由正勤力令相续中。过失损减功德增盛。于殊胜定方能修习。是故神足说在第三。胜定为依。便令信等与出世法为增上缘。由此五根说为第四。根义既立能招恶趣恶业烦恼不能屈伏。由此五力说为第五。力义既成能如实觉四圣谛境无疑虑故。说七觉支在于第六。既如实觉四圣谛境。厌舍生死欣趣涅槃。故说道支以为第七。于中一一辩其次第。如释经论应正思求。今此论中思择法相。于次第理无劳烦述。三十七觉分中几唯无漏几通二种。颂曰。

七觉八道支  一向是无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于二种

论曰。此中七觉八圣道支唯是无漏。唯于修道见道位中方建立故。谓修道位七觉支增。邻近菩提。谓治有顶。故觉支体一向无漏。一切觉分皆助菩提。唯此独标觉支名者。以最邻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证七觉支。应知但依治有顶说。此为上首类治下地。唯于无漏立觉支名。若不许然宁不通二。或于一切菩提分中。依近菩提立觉支号。道中修道位近菩提。性近菩提唯是无漏。故无漏修道方立觉支名。见道位中八道支胜。故此一向无漏性摄。虽正见等亦通有漏。然彼不得圣道支名。圣道支名目无漏故。又诸论者。许觉分法觉支后说。定是无漏。若说在前。便通二种。既觉支后方说道支。故八道支一向无漏。所余通二。义准已成。谓觉分中前位增者。彼于后位势用亦增。后位增者非于前位。故毗婆沙作如是说。从初业位至尽无生念位常增。乃至广说。此三十七何地有几。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