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在“多予”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多予”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之义。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9个方面22条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接着,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并推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补贴政策。
2005年的“一号文件”明确规定,从2005年春季开学开始,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免除杂费和课本费,并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因贫困辍学的孩子回到了课堂;同时,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4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公共卫生建设及农村卫生建设。同时,国家积极创新支农方式,出台了对农民实行“三补贴”政策。2004年,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总额达116亿元。2005年,“三补贴”规模继续扩大,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资金增加到285亿元,粮食主产区大部分农民直接受益。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48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还专门安排150亿元,用于对财政困难县乡政府增加税收收入和省市级政府增加对财政困难县转移支付等。2006年,“一号文件”规定,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目前,财政部已安排2006年支持“三农”资金3226亿元,这是最基本的保证,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如果加上用于农村合作医疗、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支出,2006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有可能突破4000亿元。
在“少取”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民除交纳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外,不再承担其他任何收费。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将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5年内取消农业税。仅2004年一年的农业税率降低就可使农民减轻负担70亿元。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9亿农民彻底告别缴纳农业税的历史。由于减免农业税,2004年与1999年相比,全国农民减轻负担1045亿元,人均减负110元。2005年,又可减轻农民负担220亿元,人均减负24元。而从2006年开始,农民不再交纳农业税。减轻或者免除农民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负担,政府大幅增加投入,完全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责任,明确实行义务教育“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在“放活”上,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放活”则在于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我们不可能指望背负着政策歧视以及权利限制的农民能够有更多致富的机会,因此,只有突破一切妨碍农民增收的思想观念,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性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增收的体制弊端,才能挖掘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增收的潜能。2001年,国家全面放开了棉花市场,2004年,又在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放开了粮食市场,制定稻谷最低收购价。这样,我国除烟叶、蚕茧外,所有农副产品市场已经全部放开,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国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通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正在构建全国鲜活农产品主要产销区之间的“绿色通道”网络。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扶持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和定居,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环境,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为什么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一﹑这是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的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既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又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这两种生产的交织,使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自然风险大,市场风险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产品需求弹性小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不仅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基础产业,而且是风险因素多的弱质产业,特别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否则,农业就可能徘徊、衰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必须立足国内,靠自己解决农产品的供应问题,并且使农民富裕起来,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自始至终加强农业这个基础,促进农村的繁荣兴旺。
二﹑这是农业和农村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我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须抓住这个大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能否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关系能否扩大市场的需求。我国农民是人口最多的群体,也是扩大市场需求潜力最大的群体。这几年,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增长滞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关系到能否扩大国内需求,能否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从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和难点在农村和农村居民。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切实推进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这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从200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在全部18个指标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只有58%,是实现程度最低的指标之一。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6860元,每年必须递增6%,要在近20年间,始终保持这个速度难度非常大。2002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只实现了25%的目标,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实现程度不到l%,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资金筹措难,要实现目标也很不容易。
目前,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不到三分之一,绝大多数农户仍在使用包括煤炭和柴草在内的非清洁能源燃料,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到1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不到一半,农村废物垃圾大部分得不到及时处理。生活条件差,居住环境改善难的问题也相当难解决。从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到2002年,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综合实现程度达到308%,中部地区只有98%,而西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却是141%,连2000年总体小康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全面小康建设还没有起步。可见,农村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
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自觉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因此,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其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适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