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28477500000005

第5章 证净品

于此僧中者。佛弟子众中。此即显聚显蕴显部显要略义。预流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预流果。谓此无间证预流果。彼于欲界贪欲嗔恚。由世间道。先未能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名预流向。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一来果证。名预流果。一来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一来果。谓此无间证一来果。彼于欲界贪欲嗔恚。由世间道。或先已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或住预流果已。能进求一来果证。名一来向。一来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及断多分贪欲嗔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一来果。不还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嗔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或住一来果已。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不还向。不还果者。谓现法中。于五顺下分结。已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贪欲嗔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不还果。阿罗汉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阿罗汉果。谓此无间证得最上阿罗汉果。或住不还果已。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者。谓现法中。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言。四双补特伽罗者。谓预流向预流果。是第一双。一来向一来果。是第二双。不还向不还果。是第三双。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是第四双。八只补特伽罗者。谓显安立。预流向等补特伽罗。八种各别佛弟子众者。显示开晓佛弟子众具胜功德。戒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戒。定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定。慧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慧。解脱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解脱智见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智见言应请者。谓应惠施应供养应祠祀。故言应请。言应屈者。谓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少作功劳。获大果利。故名应屈。应恭敬者。谓若识知。若不识知。皆应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赞问言。正至正行。得安乐不。名应恭敬。言无上者。如世尊告苾刍众言。一切和合部类众中。佛弟子众。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故名无上。言福田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不见有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天人众中堪受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如我僧者。阿难当知。若于我僧。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作少功劳。获大果利。又如天帝至鹫峰山。以妙伽他。赞问佛曰。

稽首能辩说  到诸法彼岸

超一切恐怖  大乔答摩尊

有无量众生  乐福修布施

恒发至诚信  修诸有依福

愿佛垂哀愍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世尊。哀愍诸众生故以妙伽他。告天帝曰。

若无量众生  乐福修布施

恒发至诚信  修有依福者

我今为汝等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若行四圣向  及住四圣果

是应供真僧  具胜戒定慧

此真胜僧田  功德甚广大

能无量润益  犹如四大海

调御胜弟子  已发法光明

堪受胜供养  及受胜祠祀

于少僧行施  即施一切僧

必当获大果  一切智称赞

于诸福田中  僧田最为胜

诸佛所称叹  施获最上福

于佛弟子众  少施获大果

故诸聪慧人  当供养僧众

圣众持妙法  具明行等持

故于僧宝中  行施最为上

以三种净心  施僧衣饮食

必获殊胜报  成人天善士

定于生生中  离尘垢毒箭

超过诸恶趣  受人天胜乐

自正集珍财  自手而行施

为利自他故  必获于大果

诸有聪慧人  净信心行施

当生安乐界  受妙乐聪明

由如是说。故名福田。世应供者。谓圣弟子。能净世间。应供器故。已行应供。清净道故。成就应供。三净业故。名世应供。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伽。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僧证净。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僧证净中。

云何圣所爱戒。谓无漏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名圣所爱戒。何故名为圣所爱戒。谓诸佛及弟子名为圣。彼于此戒。爱慕欣喜。忍顺不逆。是故名为圣所爱戒。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圣所爱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