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28482100000044

第44章 “高逸风致——张强艺术学术大展”前言

时间:2006年9月20日-9月22日

地点:山东美术馆

我有时会困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古典文化,对于我个人会具有这么一种持久的影响乃至于统摄的力量。其实,深入一想,一切似乎也就不再那么奇怪:从少年时期开始的历史、诗歌、书法兴趣,到青年时代自觉地对于中国古典书论、画论的逐字传抄,阶段性的国画创作,再到后来进行的中国画学研究,这个线索贯穿在一起,其实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迷魂阵,将自己圈入其中而不能自觉。而有的时候,甚至也会自觉地沉醉其中不愿自拔。

外在的原因,或许是给我带来巨大争议度与影响力的“踪迹学”研究与创作的根基:来自于中国远古的文字意识与中古时期的优雅书写的方法论启迪;或者,当我的创作一旦要面对一个国际化的语境时,自我身份的查询就成为一种即时性的反应;而中国文化在你的身上体现得如何?如何得以体现?也就成为迅捷的自我追问。

其实,在山东这个充满了儒家思想的文化域度里,中国古典文化的政治、社会智慧被挥发得淋漓尽致,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中,“游”的成分甚至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尤其是在道禅文化之中的那种脱略形迹、粪土王侯的超凡气概,更是被收容在教化、道德、功利的器具之中。因此,“高逸风致”这个概念以及之下的中国笔墨丹青作品,将会在此语境之中,焕发成为一股清新的力量,穿越其中,成为我反观中国古典文化的心灵写照。于是,张强艺术学术大展举办于山东美术馆,也就不再只是一次朴素的精神回返。

固然,山东是哺育于我的斯地,生长到四十而达不惑,至今出走巴渝已历四载,虽然在那个长江的上游山水城市里,我也开辟出另外喧闹的天地。但是,在恍然间,我有时会在假期中悄悄地潜回到黄河的下游、泰山之阴,蜗居在济南的寓所,躲避着旧时朋友的热情的喧嚣,咀嚼着往日时光中挥之不去的美好与伤痛,享受其中暧昧的惆怅。对于未来升腾着更为虚茫的想象……

于是,在这陆续回返的惆怅与出走的决绝之间,我开始了“儒道禅玄”、“书剑杖箫”、“梅兰竹菊”、“药女佛酒”等系列作品的营构。一张张的宣纸画面上面,也似乎成了我的灵魂的江湖,我的想象的战场,我的情感的蒙太奇……

如果说古典主义的诗书画是一种梦想的承载,是精神的后花园,那么,我期望呈现在这里的所有作品以及这些作品所构成的新的国画经验,都能够给大家带来令魂灵松弛的文化感觉,也唯其如此,才会具有开辟新空间的能动力和行动力。

2006年8月19日于济南阳光舜城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