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
28489200000001

第1章 序

想象的地平线

“巨大的波浪停息的时候,饥肠辘辘、几近绝望的船员们看到了遥远天边的地平线。谢天谢地,我们终于找到了陆地!”多年以来,在我的记忆中,这些莫须有的语句反复出现。我无法确定这些语句的来源。隐隐约约中,我觉得这是哥伦布航海过程中,在几乎绝望地找到陆地的时候发出的最后感叹。

为了撰写这套丛书的序,我翻阅了《哥伦布航海日记》。让我惊奇的是,哥伦布从来没有在日记的任何地方谈到地平线!

如果航海者不注重地平线,那么航天者又是如何呢?

恰好手头有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我把他进入太空前后的所有章节都读了一遍,令我再度惊奇的是,杨利伟也丝毫没有提到哪怕一次地平线!

难道,有关地平线的故事仅仅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

带着这个有趣的发现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知道在人类的经验、记忆、思维与身体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想象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还想知道,如果存在着一条想象的地平线,它分界的到底是什么?这种分界本身的意义何在?

“地平线未来丛书”恰恰是这样一套有关想象与真实、今天与明天、科技与文艺、乌托邦与现实的思考之书。丛书的作者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呈现的观点和认知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恰恰是这些差异和矛盾,构成了一种怪石嶙峋且复杂异常的观念地貌,为我们提供了驾驭各自的思想飞船,巧妙穿越于多维理念空间去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地平线未来丛书”有三大特点。首先它是驳杂的。作为多维世界的交织点,丛书中的每一本都不会聚焦于专一的学科或领域,而是覆盖现实和想象世界的多重部分。我们相信,唯有这种交织覆盖,才能更本真地反映今日的时代现实。其次,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充满了无法归类的“界外知识”。由于学科与现实的广泛覆盖,更由于作者的创意植入,导致了这套丛书中许多内容无法进入传统的知识分类学。它们具有越界性、超前性、挑战性。我们相信,唯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当前人类知识的全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丛书以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的激发为指归。因为在我们看来,不管地平线存在于现实还是大脑,通向地平线的广阔空间为想象、创造,甚至行动提供了可能性。丛书作者深知,面对当代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面对人类能力与外部世界的诸多限制,唯有全面动用自己的认知与创新才能,方可通向解放和超越。

我不期待本丛书能回答读者心中的问题。恰恰相反,我们期待您的阅读是跟我们一起构建地平线的过程。

我不期待我们的对话能够将多重地平线统一到一个标准的基线上,恰恰相反,我们为期待着从原本的一条基线中生发或映射出更多复杂的线条。

我不期待寻找知识大陆的航行在地平线出现的时候终止,恰恰相反,我们希望本丛书为您加满燃油,重新点火,开启您追寻未来生活的航程——“隐约中我们看到了地平线。但是,等一等,哦,天!地平线之外还有地平线,我们的航程将永无终止!”

从20世纪80年代初读研究生开始,我就对未来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我想,这可能是受我们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时任所长林自新老师的影响。

林老师与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世界著名未来学家莱斯特·布朗是好朋友。该所出的每一本《世界状况》年度报告,布朗先生都交给本所翻译,并放弃版税。我参加了《世界状况》多个年度报告的翻译,学到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的很多东西。林老师也与美国千年研究所所长吉拉尔德·巴尼博士是好朋友,直到今天,本所仍然保持着与该所的合作关系,该所开发、本所汉化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软件“T21”已经对我国的决策实践和软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我还记得有一次,林老师作报告,他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绝不是个空洞的口号。当你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严峻的水危机的时候,你还会开着长流水给西瓜冲凉吗?”

由于对未来学感兴趣,我曾经是《未来与发展》杂志的热心读者,每期必读。遗憾的是,如今该杂志已经完全失去了未来学特色。Futures(未来学)、Futurist(未来学家)、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Futurics(未来学)等英文期刊,我更是每期必读,30年来没有变化。30年来,我不时地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小文章,自2007年4月25日起在科学网开博以来还写了更多的博文,其中很多文章的主题都与未来学和未来发展有关,有的是介绍评点国外未来学家的思想;有的是阐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有的是对世界主要国家科技战略与政策的观察,因为这些动向影响到世界的未来;有的是从不同视角来观察和讨论知识,因为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肯定是发展趋势所在。这次,承蒙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美意,有机会选取一些小文章编撰成集,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向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原名《该来的未来》。这个名称不是那个单口相声中“该来的没来”的意思,而是说,我们所谈论的“未来”是我们希冀实现的那个应该到来的“未来”。丛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岩教授建议我选用一个更平实的名字,故改为现在的标题。全书分为四部分。“他山之石”部分主要围绕“知识”做文章,知识创造未来;“发展漫谈”部分围绕“可持续发展”做文章,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科技战略与政策、发展思路的转换,等等;“科学教育与未来”部分围绕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科技普及做文章,只有多数公民都具备良好的科技素养,才能从容地面对未来的严峻挑战;“未来学家如是说”部分则集中传播一些优秀未来学家的真知灼见,也包括我自己的几篇与未来学沾边的文章。

中国有句老话:“天机不可泄漏”。怎么理解呢?假如真有一位预测高人,他知道恐怖分子要开飞机撞纽约世贸大厦,怎么办呢?如果他发出了预言,美国当局又听从了他的话,采取了足够防范措施,预防了“9.11”事件的发生,则他的预言就是错的。所以,为了维护自己预测高人的形象,就不可泄漏天机。不过,如果预测高人都不泄漏天机,要他们又有何用?

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天机”,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把未来给预测准了,而是争取让未来的发展尽量符合人类整体的利益。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未来走向我们,而要积极地创造未来。不过,创造未来,与敬畏自然,这二者是否矛盾呢?应当说,在未来学领域里的悖论、矛盾和困惑是重重叠叠的。我们只有参与思考和讨论,才能有机会变得稍微清醒一些。虽然本书不是学术著作,但我希望它多多少少能帮助读者或促使读者在开展个人决策和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更加明智,更加开放,更会把子孙后代的利益放在心上。

是为序。

武夷山

2012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