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
28489200000027

第27章 从技术转移到技术创造:美国经验

笔者2004年7月5日在《学习时报》发表了“美国州政府重视用科技促经济发展”一文,介绍了美国一些州政府的认识与做法。考虑到国内学术界对于区域创新系统非常重视,而美国州政府的有关措施对我们颇有启示,故再次撰文阐发这一主题。上一篇文章主要叙述经济实力较弱的州的认识与做法,本文则偏重于反映经济实力较强的州的更加雄心勃勃的举措。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州政府为了促进技术转移,主要采取了3种支持产学合作的方式。第一,直接资助大学开展对于本地产业发展意义重大的技术开发项目;第二,促进在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内进行的合作研究。第三,建立帮助小企业利用大学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计划。从90年代后期起,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州政府在做好原来三方面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三个侧面:一是高技术产业,二是产业集群,三是初创公司。总之,州政府新科技政策从推动技术转移转向推动技术创造。据学者分析,本州辖区内大学科研实力最强的13个州(按大学科研经费排序,它们分别是加利福尼亚、纽约、得克萨斯、宾夕法尼亚、马里兰、马萨诸塞、伊利诺、北卡罗来纳、密歇根、俄亥俄、佛罗里达、佐治亚和威斯康星)中,至少有9个州的州政府的科技政策反映出了明确的技术创造导向。

佐治亚州政府为了使本州在宽带通信系统、器件和芯片开发方面崭露头角,在1999年与产业界和大学的人士一起创立了Yamacraw计划(Yamacraw是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名字),州政府在5年里共投资1亿美元,在公立大学内创立宽带技术相关领域的教席和改善基础设施。创立教席的目的很明确:开发新技术,向产业界输送急需人才。公司向Yamacraw计划缴纳数额不算高的会员费,并承诺新增多少就业岗位,就可以优先获取参与该计划的大学所开发的新技术,抢到热门专业的毕业生。2000-2002年的三年里,该计划已经拥有25家会员公司,佐治亚州的公立大学总共新设立了64个教席,新增了200个科研岗位,而参与Yamacraw计划的公司提供了1400个新的就业岗位,并表示要再提供2000个新岗位。由于该计划成效显著,从2002年起,Yamacraw计划改名为“佐治亚电子设计中心”(GEDC),从松散的组织变为正式机构,搬入了一栋新大楼。GEDC所联系的大学新发明的技术成果,都不断提供给GEDC的会员公司,欢迎它们买下这些新技术,进一步开发后申请专利,甚至再转让出去获取更高的技术使用许可费。这项计划体现了美国州政府科技政策新动向的所有三个方面:高技术产业、集群和新公司的创立。

2000年,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为了充分利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研优势,联合各方力量成立了“加利福尼亚科学与创新综合研究院”(CISI),其三大主攻领域是电子学与计算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CISI下设4个研究所,分别是: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生物医学量化研究所”,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电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纳米系统研究所”,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符合社会利益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州政府拟在4年时间内对四家研究所投入3亿美元,但要求获资助单位从其他渠道找到相当于资助额一半的匹配经费。这四家研究所都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某一分校与企业界合作建立的。

纽约州政府在2002年安排了2.5亿美元的经费,支持在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建立新的实验室。南卡罗来纳州在美国各州中的研究开发实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全国50强研究型大学没有一所设在该州,但是,州政府在2003年也决定拿出3000万美元,抓紧在对于本州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培养教授级人才。

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于自己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涉入多深才合适,一直犹豫不定。任何行政当局如果涉入较深,一定会受到敌对势力的攻击,对方会说,政府不该干涉太多。相反,州政府对于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向是旗帜鲜明地加以支持的。另外,联邦政府的教育部并不管高等教育,而州立大学都归州政府管。因此,通过大学-企业的结合来推动新技术的创造和应用,从而促进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州政府大有用武之地。在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基本上归教育部管,省属高校相对较弱。这一点与美国情况不同。但是,美国州政府的经验依然对我们有所启发: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为了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末端),还应该有助于先进适用技术的选题和立项(前端)。也就是说,在技术研究开发周期的全过程,产学研合作都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地方政府完全能够做出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