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求真·立论·献策
28521400000053

第53章 挖掘黄岩人文历史 弘扬橘乡传统文化——关于黄岩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黄岩区政协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黄岩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黄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黄岩实际,就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如何开发保护好黄岩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黄岩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黄岩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唐上元二年(676年)正式建县以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并且随着史上的四次大规模人口迁入,外来先进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形成了黄岩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星光璀璨的名人文化

据《台州府志》记载:黄岩“士重廉耻,代产伟人,宋明以来,人文蔚起,卓然为浙东生色”。自北宋以来,有台州首中进士杜垂象等;南宋,有名相杜范、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抗元英雄杜浒等;元代,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揭开元末农民起义序幕的方国珍等;明代,有“清介第一”的吴执御、“三边总制”曾铣、哲学家黄绾、国子监祭酒谢铎等;清代,有著名方志学家、经史学家、教育家王棻,黄岩功名最高者喻长霖(榜眼)、铁面御史杨晨等;民国,有“辛亥双烈”王卓、柯冠时,“革命先锋”(孙中山语)张连胜、“五四”先驱周炳琳、杰出的共产党员戴邦定、林泗斋等;现当代,有“两弹元勋”陈芳允和罗宗洛、池志强、方秦汉、柯伟、吴全德、黄志镗、柯俊8位“两院”院士(全台州的“两院”院士有20位,黄岩占2/5.)、著名书画家柯璜、陈叔亮等。这些风云迭出的圣贤先哲不仅对黄岩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更为国家乃至为世界的进步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得天独厚的柑橘文化

“黄岩蜜橘甲天下”,黄岩是誉满海内外的蜜橘之乡。黄岩有1700多年的柑橘栽培历史,早在三国,吴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里就有“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黄岩古地属永宁)的记载。唐宋时,黄岩的柑橘已成为贡品,《新唐书》中就有“台州土贡乳橘”的记载。宋末陈景沂《全芳备祖》中则说黄岩乳橘“尤天下之奇”,元代的林昉《柑子记》也说乳橘“遂为天下果实之一”,而今黄岩的早橘、本地早、槾橘、无核蜜橘等品种更是深得海内外人士的称赞,吉祥喜庆的橘文化也已深深渗透到黄岩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黄岩脍炙人口的咏橘诗,从北宋诗人左纬的“卒岁未妨资橘柚,余生应只付林泉”,到戴复古的“百果之中无此香,青青不待满林霜。明年归侍传柑宴,认取仙乡御爱黄”,再到当代著名书画家陈叔亮的“不因镜里鬓毛秋,老去还思作壮游;闻道故乡新橘熟,昨宵飞梦到台州。”其实,千百年来橘子不止入诗,古画上、古雕上、石雕上、翻簧上、以至于百姓院落里的藻井上也随处可见橘子的形象。今日以蜜橘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形式更趋多样,如华君武创作的漫画《祝黄岩柑橘茁壮成长》、杨可扬创作的藏书票《蜜橘庆丰收》、俞启慧创作的套色木刻《澄江橘红》。

(三)历史悠久的古迹文化

黄岩作为一座千年古县,先人曾留下100多处历史遗迹,其中有孔庙、沙埠青瓷窑址、五洞桥、瑞隆感应塔、瑞岩净土寺塔等5处省级文保单位,有水口石塔、委羽山大有宫、方山双塔、灵石寺塔等17处县级文保单位。在馆藏文物8000多件中,其中有青瓷熏炉(北宋)、青瓷五联罐(东汉)、泥塑阿弥陀佛坐像(北宋)、模印彩绘千佛砖(北宋)等国家一级文物84件,有青瓷无足鼎(五代)等国家二级文物54件,三级文物101件。这些凝聚沧桑历史和时代精神的形象真迹是先民的伟大创造,极大的凸显了黄岩深厚的历史底蕴。

黄岩革命遗迹众多,曾拥有台州市区唯一一处辛亥革命史迹——双烈祠,后在1953年黄岩人民医院扩建时被拆除。而黄岩城关后巷极具特色的五凤楼建筑(在旧城改造中拆去)则是中共台州特委机关旧址。位于黄岩宁溪镇中心的天香堂,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1930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军部临时指挥部所在地。位于上郑乡的圣殿堂,始建于元初,1948年是浙东台属部队与浙南括苍支队会师的纪念地。位于茅畲的茅畲小学是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旧址,1985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保单位。

黄岩的古建民居也颇有特色,布局简洁,造型简朴,砖木结构,辅以雕饰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1986年4月,在邮电部发行的《民居》邮票上,选印的浙江的民居中就有黄岩城关天长街临水而建的朱姓住宅,可见黄岩民居在江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城关后巷具有黄岩地方特色的五凤楼,为穿斗式木结构房屋,前有大门,后有花园,东西两端为凤翼,是清末较好的民居建筑;还有黄土岭山区住宅利用地形特点建造房屋,显示出一定的建筑水平,还入选国家级权威著作《中国古代建筑史》。可惜的是,这些山地民居至1993年被全部拆除。

(四)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

综观黄岩的文化,其实是儒释道集大成的文化,体现出一种极大的包容性。

土生土长的道教与黄岩的渊源极深。“黄岩”之县名由来,就与道教紧密相连。明万历《黄岩县志》载:“武后天授元年,改永宁为黄岩县,因黄岩山而名。”道教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据《大宋天官宝藏》中的《云笈七签》的第三部分《天地官府图》等中记载,黄岩有第二洞天“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天”、“第四福地东仙源”、“第五福地西仙源”。黄岩同时拥有一处洞天,两处福地,这在全国并不多见,从此黄岩的道教在全国名扬四海,也确定了黄岩在道教史上的位置。

黄岩的儒家文化具有极深刻的人文内涵,它所崇尚的“忠、孝、礼、义、仁、爱”,济世之道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的为人处世之中。南宋时期,黄岩的儒学文化崛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中举人数之多列台州各县之首。到了元明清时期,儒学更是兴盛,代有人才出,橘乡儿女在儒家的熏陶之下,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如与文天祥一同抗元的杜浒、保境安民的方国珍等,都充分体现台州人的硬气。黄岩民间对儒学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位于黄岩城区的孔庙,始建于唐,是浙江省保留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孔庙。清代时,黄岩南门曾建有朱文公祠,主祀朱熹,配祀黄岩门生赵师渊、杜知仁、杜烨等12个门生,可见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而于汉代传入台州的佛教对黄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岩瑞岩寺就是一座有悠久历史暨佛教禅宗南宗嫡系的千年古刹,为日本曹洞宗之祖庭,而今该寺也成为中日友好交流的一个平台。黄岩的广化寺距今已经有1768年的历史,是江浙两省最早36所寺院之一,并被载入中华佛教名胜大全。

黄岩宗教文化对黄岩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所体现出来的济世利物、积功累德的深刻内涵,深受百姓欢迎。它宣扬正义、止恶扬善,教化民众,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对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近年来黄岩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黄岩区委、区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全区上下按照区委提出建设文化大区的工作目标,为保护、继承和传扬优秀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研究机构

从2003年开始,区政府相继成立了“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指导组”,切实加强了对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每年拨出专款20万元,用于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尤其是2006年6月,区政府采纳了部分政协委员的提议,专门成立了由徐亦平区长任组长、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17个部门以及9位熟知黄岩乡土文化的老同志参与的文化研究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此举,使黄岩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进入了有序状态。

(二)加强了对历史遗存古迹的保护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认真做好文物抢救维修工作。杜范墓试掘工作已经开始动工;茅畲水口石塔已得到修复;王棻“知非求是楼”、林蔚文故居等29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鲜明建筑特色的古建民居已被确定为首批区文物保护点,并将进行挂牌保护;重建双烈祠碑和“双宝珠”塔,目前都已进入前期准备工作;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淑德小学迁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计划在2010年下半年动工建设。

(三)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目前,长达11卷1981个项目的《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编印工作已完成。很多已挖掘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受了命名,还有一些被收录国家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我区五部馆藏古籍善本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清王棻编撰的稿本《台学统一百卷》实物入选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黄岩蜜橘的传说》等16个非遗项目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政府也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公布了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计56项,项目内容涵盖民间文学、生产商贸习俗、传统医药等十大类。另外,还着重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如加大了对宁溪铜锣会、北洋岩头财神锣鼓表演队等项目的资金投入,使这些古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四)扩大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

黄岩有一大批学者自觉潜心于台州历史文化的研究,近年来,编撰出版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丛书和刊物,已出版《周炳琳文集》、《黄岩忆旧》、《黄岩金石志》、《黄岩历代书画集》、《黄岩民俗风情》等五套历史文化丛书,计划编辑完成《黄岩历代诗词》、《黄岩历代人物》、《黄岩历代文史故事》等历史文化丛书。此外,近年来,黄岩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中,制作穿街横幅进行宣传,同时,在孔庙门口举办了三期民间文化遗产展览,市民参观人数达上万人次,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特别是,黄岩区政府深入挖掘橘文化的人文内涵,通过举办柑橘节、橘花节、橘花诗会等活动,扩大黄岩的对外影响力。

三、当前黄岩在开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岩近年来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尚未达成应有共识

从领导层面来说,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对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行为麻木不仁,放任自流。从单位层面来说,一些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有意无意地造成破坏。从群众层面来说,不少人认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毫无顾忌的占有出土文物、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未经审批擅自在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内开工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三重因素使得保护工作不能成为上下联动的一致行为。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城乡建设矛盾突出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方法,但目前黄岩的城市建设规划缺乏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导致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尤其是老城区得到完整保护的为数极少,许多颇有保护价值的历史街区荡然无存。如在“旧城改造”中,后巷的五凤楼(中共台州特委旧址)等一些很有特色的古建筑被拆除。在农村,一些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因未加保护已面目全非,或不复存在。此外,很多位于老城区古迹,虽然文物古迹本身得到保留,但因其周围不断出现新建高楼,环境风貌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不少古迹除了其本身的历史、艺术价值外,已无整体景观价值可言,造成城市中古迹的“盆景化”。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交通建设、城市建设相冲突时,一些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直接被毁损。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必须要求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建立由政府提供平台,吸收民间资本的模式,从而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增强民间资本的运作能力,真正提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活力。但从黄岩目前文化资源保护的现状来看,主要仍是政府投入,没有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模式。由于政府财力不足,使得该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普遍面临困境,造成为数不少的文物古迹得不到有效保护,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抢救。

四、对开发保护黄岩历史文化资源的几点建议

在成绩与问题并存的现阶段,要进一步做好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依托文物普查,制定黄岩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纲要

制定黄岩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纲要可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并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有利于合理、准确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完善文物档案管理,促进文物保护机构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有利于发掘、整合文物资源;有利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文物管理部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做好黄岩文物资源的发现、核定、记录、资料整理等基础性工作,查清黄岩现有的文物资源。在《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基础上,结合黄岩实际,制定出台黄岩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纲要,切实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

(二)深化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推进文化工程建设

开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要从文脉研究、内涵研究、目标研究等三方面入手,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黄岩文化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以及对黄岩人文精神的影响,研究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要重视黄岩传统儒释道理论等非物质文化的发掘、整理,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民间学术社团深入开展黄岩文化方面的重点课题研究。同时充分整合全区宣传资源,把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介绍、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拍摄、制作历史文化主题宣传片、宣传手册,借助国内外主要媒体、网站深入宣传黄岩历史文化。

(三)加快黄岩博物馆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目前,中国柑橘博物馆和黄岩名人馆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已在黄岩澄江街道落成开馆。通过雕塑、实物、场景、多媒体、文字介绍等多种艺术手段综合展示,形象地展现了黄岩的名人文化和橘文化。但黄岩历史文化博物馆却由于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等多方面原因迟迟没有建起来。建议区委、区政府要把博物馆建设尽快提上日程,大力推动此项工作开展。要进一步完善博物馆设计,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要尽早出台政策,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博物馆建设,做好民间文物的征集和收购。通过建设黄岩历史文化博物馆,提升黄岩城市品位。

(四)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投入,多方筹集保护资金

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建议政府每年适当增加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对各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濒危古迹、遗址和考古发现,政府部门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新途径。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黄岩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从社会、企业、个人多方面筹集保护资金,可考虑建立相应的基金会,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采取捐资、集资、募捐等办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事业。

(五)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好转化文章,使其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由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资产,为黄岩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创新观念,运用市场手段,依托产业项目,努力打造文化内涵深,经济价值高的文化旅游品牌,建成若干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景区。要大力开发富有黄岩特色、工艺水平高、附加值高的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注重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