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种感觉
一个人对于幸福的企盼,几乎是从刚懂事的时候就开始的。但究竟什么是幸福,却可能到老了也没想清楚。
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别人怎么说是不管用的,非得自己亲身感受。你觉着挺幸福的一件事,旁人看着可能根本不算什么;而你认为很平淡很简单的经历,又可能使某个人觉得幸福得要死。
古希腊有位无名氏说幸福有四要素:一是健康,二是天生性情温和,三是有一份并非来之不义的财产,四是有一批朋友欢度春光。这恐怕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许多无名氏的幸福感觉。健康是顶要紧的,整日病病怏怏什么事都干不了,什么福都享不了,幸福自然无从说起。这跟咱们那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属同一个道理;性情温和看似易得,其实也难。真要是人人都不骄不躁,真诚相待,就不仅是个人的福了。整个人类准得少受许多罪,天下太平也就指日可待;有一份财产便可以不受穷,而这财产又并非来之不义,那就该是合理收入,劳动致富了,享受起来自然心安理得,甜美无比;至于有批朋友,那是很风光的事。古今中外都引为自豪的,岂有不幸福之理!
落实到个人,幸福又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他老人家就认为:“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首先要学会吃苦。”乍看上去似乎有些困惑,怎么把吃苦和幸福拉扯在一起呢?但细细一想就知道有理了。没吃过苦也不肯吃苦的人,可以说根本没有对幸福的感觉。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一切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没有比较,也没有苦难作铺垫,又怎么去领略幸福的好滋味呢?
最要命的是对幸福麻木不仁,对痛苦倒特别敏感。稍不如意就难以忍受,感觉自己是天下最可怜的人。偏偏四处乞怜又四处碰壁,那就更是揪心愀肺地痛苦,一副活不下去的模样。可到底没有死的勇气,勉勉强强地挣扎着活,就是找不到幸福在哪里。
说起来幸福一点儿都不神秘。你认清了她,她就无所不在,且为你提供了充分的创造余地。每一天我们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份小小的幸福感觉。比如测验得了好成绩,比如工作中避免了一次小差错,比如周末和爱人去郊游,比如找到了一本好书连夜挑灯看得又哭又笑……幸福就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之中,就从一件件的小事上体现出来。即使是多年难遇的巨大幸福,想穿了往往也与平日的幸福积累和吃苦创造分不开。
我相信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告诫自己不要对幸福寄予太高的期望。还是那一丝一缕幸福的感觉来得实在,渐渐积聚起来便会感到幸福与你同行;还是那一朵一朵幸福的小花惹人喜爱,汇在一起姹紫嫣红就能成为幸福的乐园。
真正的幸福离不开平凡,而平凡绝不是平庸和平淡。我不敢说自已是个幸福的女人,但我确确实实总在寻找幸福的感觉,而且不放过细细咀嚼幸福滋味的机会。
好好活着
人一辈子就一件大事:好好活着。怎么叫活得好?各有各的讲究。老百姓实在,只图两句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相互喜欢的人一起过。
要说得冠冕堂皇一点,那两句话便成了两大类:一是事业,一是感情。
以前觉得事业挺玄乎,不是每个人都配谈事业。好像非得改天换地呀,呼风唤雨呀,发明创造呀,著作等身呀,才能叫事业成功。但真要这样,只怕大多数人算是白活了。任何时代,凡夫俗子都铺天盖地,伟人、英雄能有几人?若为人一世,把自己谋生立命的那点事做得像模像样,就得认他有事业,假使不但事儿做得好,还做得乐乐呵呵,那何尝不可以说是成功呢。有了这一条,人生也就有了点寄托,在活着的这个过程中有了快乐的基础。
我认识一个打工的小伙子,就喜欢开车,千辛万苦存了一年钱,正好够交学费,很快拿到了驾驶执照。现在帮一个老板开车,收入不高,但开的绝对是靓车——奔驰,这就够了。他乐此不疲地开,别人见他技术精态度好,想给他高一半的工资用他,他看那车不怎么样,一口回绝了。有人说他没出息,赚了钱可以自己买车嘛,他笑道:我是打工的命,天生不想受当老板的罪,但我年轻,技术好,有挑老板挑车的自由。活得挺好。
想想确实没什么不好,只要自己乐意。那小伙子把车开得溜溜的,谁能说他没事业?“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说那话的人后来当了元帅,这话也就叫响了。要是当成了胡子兵,还在念叨要做将军,岂不成了痴人说梦?只适宜当兵却硬是想过官瘾,结果兵也没当合格,那才不是个好兵呢。
其实,一个人只要找到了适合做又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就有了自己的事业,就有了跟任何人平起平坐的资格。
但人生光有喜欢做的事毕竟还不完整,加上和相互喜欢的人一起过日子,这才能活得无憾。
相互喜欢并不限于爱情,亲情友情也包括在内,三情俱全最好。实际上三情之间是相通的,亲情中有爱,爱情与亲情交融,友情可以发展为爱情……有爱情没友情会爱得太寂寞,偏友情缺爱情生命中又会留下遗憾。假如连一点亲情都没有,那一定是哪儿出了毛病,受这个毛病的影响,其他两情只怕就没多大指望了。
三情中数爱情可遇难求,遇上了不好把握,拥有后容易丢失。古往今来,爱情的悲喜剧不断上演,你方谢幕我登场,眼泪和欢笑融会,幸福和痛苦交织。谁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得到永远的爱,但准都应该享有追求爱的权利。虽说爱从来没有模式和样板,也没有不变的承诺和保障,但有一条却是永恒的:不付出真心和真诚的,不叫爱。是真爱就不会了无痕迹。有的人一生厮守却未尝过爱的滋味,有的人一朝拥有就得到了伴随一世的真情。
很难说事业和感情共同拥有、平分秋色,偏重哪一方都可能是正常的,只要不留下一半空白。而且我也不相信,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得登峰造极者竟是感情的乞丐,而感情的无价富翁却又一辈子什么事都不做。
人来到世上,活着容易,好好活着就难了。但谁不想好好活着呀,那就在“好好”上面下功夫吧!功夫正则效率高,可谓“事半功倍”,此为上;功夫差则效率低,只能“事倍功半”,此为中;功夫邪则反效果,到头来终将毁了自己,此为下,活到这份上,不活也罢。
最不幸的女人不是你
——一位朋友这样说
请相信,这世上最不幸的女人不是你。当然,也决不是我。
我曾经以为我是。要不怎么同学们都父母双全,我却偏偏三岁就没了爸爸?我记不清爸爸的模样,爸爸连照片都没留下一张。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在妈妈的叹息声中度日。她很少笑很少说话,对我惟一的爱抚方式,是每天早上细心地帮我梳扎小辫。她全部的精力几乎都用来挣钱养活我和她自己。捡破烂、扫大街、当保姆、糊火柴盒……她什么都干。最辉煌的岁月是我十五岁时,她进了一家街道小厂守传达室。那天她破天荒笑了又笑,笑完又流泪。她告诉我:“咱们娘儿俩吃饭不愁了,你上学也不愁了。把你养这么大,我总算对得起你早死的爸爸。”看着妈妈高兴我也高兴,陪她笑陪她哭,折腾了一个晚上。事后想起来,那些话竟成了不祥的预兆。
半年后,妈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她不打人骂人,只是哭哭笑笑,医生说是受了刺激的缘故。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书读不成了。我是工人的后代,街道上照顾我让我辍学进了工厂。每次去探望妈妈,她都还认得我。依旧没什么话说,但执意要帮我梳小辫,梳来梳去没完没了,直到我流着泪离去。
那时候白天还好过,在厂里干活,叔叔阿姨姐妹们都待我好。可一到晚上就惨了,孤零零地独守小屋,心里有说不出的害怕。睡觉前我闩上门,还用凳子顶住,凳子上放水桶,桶里装满了水。躺在床上缩成一团,有时我真以为自己也要发疯了。
突然间我发现自己堕入了爱河。在我心目中,他一直是个快乐的,什么都懂的大哥哥。他是大学生,但因为有个“走资派”爸爸,技术科不敢用他,他就在车间当工人。这人干活快,又特别会说话,大家都爱和他聊天,惟独我静静地远远看着,直到有一次他朝我走来。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快乐。你千万别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姑娘……”他很少提起自己的家,但我从工友那儿知道,他妈妈不久前自杀,爸爸卧病在床,两个妹妹又小,他要支撑全家。我开始鼓励自己:“‘最不幸’这三个字还轮不上我。”
我和他偷偷地相爱了一年多。谁都说那段时间我长高了,漂亮了。就在这时候,他爸爸和妹妹被安排回几千公里外的老家。他可以不去,但他必须去,他有这个责任。我想去但我不能去。妈妈还在医院里,而且厂里的头头儿已经警告我:要么依靠组织,要么当“走资派”的儿媳妇。何去何从,相信你能尽快做出选择。我选择了前者,虽然这两者本来并不矛盾。
我和他从此天各一方,失去了联系。但我不再以为我是最不幸的女人。我发现周围几乎没有一个女人可以称得上非常幸运,谁都有自己的创伤自己的苦恼自己的疑惑,说不清的恩恩怨怨,走不完的沟沟坎坎,总有一本难念的经,但也几乎没有一个女人的经历可以囊括全部不幸。她的心里,总是珍藏着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难忘的岁月,几分温馨几分留恋几分甜蜜几分隐隐约约的自豪。女人是一个丰富美丽的世界,又是一片痛苦微妙的天地。
我的故事当然没有结束。妈妈前两年在医院里去世了。去世的前一天还支撑着帮我梳头,仍然是梳儿时那种小辫。先生和我一起安葬了她。我的先生和我一个厂,在技术科。前不久他出差,正是去那位我爱过的朋友的老家。先生满世界去找但找不到他。我想:他会活得很好,就像我今天活得很好一样。
珍惜生命
拆阅珍的来信是在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夏季的中午,我不大经心地展开那封长信,却立时给吓得清醒起来——因为珍失恋了,珍想自杀。
我并不认识珍,珍给我写信是冲着我主持了一个读者信箱。她给我写这封信时一定是很无奈很痛苦又难以排解,在她居住的那个小县城里她觉得孤独惆怅。为了一个她爱着的男人她没有去几十公里外父母所在的城市,毅然留在那男人的身边,当了一名中学教师。爱着一个人又被人爱,她感到天高地广。工作顺心,爱情甜蜜,日子过得流水般畅快。但突然间那男人变了卦却不讲原因,只说算了算了咱俩没法长久,从此就不肯见面总是躲着珍。
那些日子珍掉了魂一般,怎么想都想不通,工作也提不起劲来。于是,她想以死来解脱自己,可到底心有不I甘便给我来了封信,悲婉凄凉之情渗透字里行间。
我于是十万火急地给她回了信,极力劝说她打消死的念头。信寄出后我又心存侥幸,想着她不过激愤之时的激愤之言。冷静下来当不会去干傻事。
十来天后我收到了寄自珍那个学校的一封信,却不是珍的字迹,顿时手心发凉。急拆急阅,原来是珍的两名学生写来的。就在我的信到达珍手中的几个钟头前,珍服了过量的安眠药,幸被及时发现送医院抢救,又活了过来。
珍很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流着泪听她的学生读了我的信。那是两位非常懂事的孩子,待老师睡了她们便联名给我写信,说珍是个多么好的老师,她们很喜欢她。请我再写信劝劝她,不要死不要哭,重新找一个好叔叔。
我当然又写了信,但并不是以为自己说的那几句话有多大的作用。事实上,如果珍服药后没人发现,我的第一封信也就无缘跟她见面了。可要是当时有位好友在她身边百般劝慰,吃安眠药的事可能不会发生。
人都有脆弱的时候,何况珍是个涉世不深的姑娘。一个人离开父母、在外谋生,有时难免一念之差,去走绝路。珍在活过来之后才觉得后怕。当亲人好友环绕在她身边宽解她时,当纯真的学生含着泪声声呼唤她时,珍告诉我说,她突然从心里产生了羞愧和悔恨:“我没有权力如此残忍地对待我自己的生命。从此后我将加倍地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因为我不再视生命为自己独有。”
珍走出医院大门后径直回了学校,她发现孤独和惆怅正在渐渐远去。当天黄昏时那男人抱了一束花等在校门口,珍视而不见走了过去。那男人追上前说:“你就不能给我一个认错的机会?”珍微微一笑说:“要认错的是我,太不该为了一段不值得留恋的情去摧残自己的生命。”
向我描述了这段小插曲之后珍不再来信。我也完全放了心,知道珍以后绝不会把生命当儿戏。有时在心中默默地为珍祝福,也希望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因为闪光的生命是人世间美好的极致,也是对社会最实在的回报。
别忘了哭泣
“好久没哭过了。有人说:现代人已不会哭泣。但有时真的想哭,却哭不出来。泪水似乎凝固在胸腔里了,无法流动,就这么哽在那里,生生地作疼。嗓子眼火辣辣地缺水,一杯一杯地往里倒茶,还是未能化作泪花。眼眶里涩涩的,没了神采。想哭,想嚎啕大哭,可是没有泪水,想得慌,那表情一定很难看……”
惠惠在电话中跟我说这番话时已是泪流满面。我看不见,但我感觉到了。
“现在好了,是吗?”我问。
“是的,哭出来的感觉真好。”惠惠大大地舒了一口气,听得出来,此刻,泪珠还挂在长睫毛上的惠惠有了一丝笑意。
我想象不出哭泣的惠惠是什么模样,平时她挺爱笑的,认识她十多年了没见过她愁眉苦脸。我几乎以为她不会哭泣了,虽说她的经历让朋友们不止掉过一次泪。
惠惠的爹走得早,娘守寡把她拉扯大。长大了的惠惠不算漂亮但却单纯善良,惹人怜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前来说媒的、求婚的自然不少,惠惠一个也没看上。二十五岁终于有了初恋情人,可惜却是个开始秃顶的有妇之夫,秃顶当然信誓旦旦,说一年内休掉原配,惠惠就信了,咬着牙流着泪老大不舍地告诉秃顶:这段日子我们尽量别见面,你把家里的事处理好了,我俩就正大光明大太阳底下拉着手逛街。那秃顶当时也红了眼圈,连说:何必呢,何必呢,我受不了的。弄得惠惠鼻涕眼泪一脸,抱着秃顶不放。
眼看一年要过去了,秃顶那儿什么动静也没有。又过了三个月,却有秃顶将随老婆远赴澳大利亚投奔丈母娘的消息传来。惠惠整整两天不吃不喝不哭不闹傻了一般,把她娘吓得叫来惠惠所有的密友严加看守。第三天惠惠打电话给秃顶,说你要走了我不便送行,今天提前道个别,有点儿礼物送给你,咱们还是老地方见。
老地方是附近公园里的一片竹林。秃顶喘着气钻进林子时满脸喜气,为了做点儿姿态硬是皱着眉头,那副嘴脸有些滑稽。
惠惠迎上前去,扬手就是三记脆脆的耳光,秃顶龇牙咧嘴未及还手,惠惠已一字一句道:“出去了记得讲点儿国格,否则洋妞们会懂得怎么教训你的。”说完惠惠走出竹林和埋伏的三位女友会合而去,老远了还听见秃顶气急败坏地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