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一书从问世起,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战争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孙膑围魏救赵是孙子“攻其所必救”战法的典型运用,而马陵减灶再擒庞涓则是“能而示之不能”原则的生动实践。赵充国出镇西陲,上书数言兵事,多引孙子之言以为指导,终破羌人贵族。李孝恭因不听李靖“待其气衰然后奋击”之言而败于萧铣。马燧则因善于“制人”而大败田悦。辛稼轩以孙子思想为指导而著《九议》、《十论》,为抗金出谋献策。戚继光也以孙子思想为章本而练兵平“倭”。凡此等等,史不绝书。杜牧在其《注孙子序》中说:“孙武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几千载,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无差跌(失)。”此话虽不免有些夸大,但古来为将者却莫不把《孙子》作为“兵经”看待,这确是事实。战争无论胜败,我们大都可以从《孙子》中找到原因。
《孙子》中有关战略原则,亦即作战形式、方针、指导等,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为基石的。《孙子》把“知彼知己”看成是指导战争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战争指导者,对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以及“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要深究熟知。
前500年前后。
春秋时代的齐国,位于今山东东北部,濒临渤海,有渔盐之利,在诸侯列国中是一个物产富庶、实力强盛的东方大国。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革新军政,发展生产,终于成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一代春秋。霸主。杰出的大军事学家孙武就诞生在这个国家里。
那是风云变幻的春秋末年。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残酷,奴隶和平民的反抗也越来越激烈。奴隶起义和奴隶战争的洪流,如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刷着奴隶制的污泥浊水,从根本上打击和动摇了奴隶主的腐朽统治,成为新社会从旧社会的母胎中诞生时的助产婆。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向奴隶主阶级展开了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领域等各方面的斗争。奴隶主的统治江河日下,“礼崩乐坏”。
孙武的家族正处在这一激烈动荡的旋涡之中。原来孙武的祖先就是齐国的田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孙武原是陈国的公子陈完的后裔。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完逃奔齐国避难。齐桓公委之以“工正”之职,管理手工业生产。陈完后来又改姓名为田完。经过几代之后,田氏家族发展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同以国君为首的贵族们相对立,到齐景公时,田完的第四代孙田桓子(陈无字)已是齐国的大夫。他用大斗借粮,小斗收进的办法争取民众,使民众像流水般地归附在田氏门下,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齐国在攻打莒国的一次战争中,田完的五世孙、孙武的祖父田书立了战功。齐景公便把乐安(今山东惠民)封给田书,作为他的采邑。又赐姓孙氏,以示嘉奖。春秋时代,姓是全族的共同称号,而氏只是某一支派的称号,田书这一支即是以田为姓,而又以孙为氏的。后来姓氏不分,人们也就把孙武的氏作为他的姓了。
公元前532年夏季,田氏联合鲍氏,趁执政的旧贵族栾氏、高氏宴饮方酣的时候,突然包围了他们。经过激战,栾氏、高氏战败,其主要人物架施、高强两人逃往鲁国。这就是所谓的齐国“四姓之乱”。
这种纵横捭阖的斗争,势必在客观上为孙武提供了洞察统治集团上层斗争的机会,锻炼了他善于应变的机智才能,使他的思想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世界观的极大影响。同时,由于孙武的祖辈都精通军事,无锭为孙武继承和学习先人的军事思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齐国是历史上大军事家姜子牙的封地,后来又是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的活动场所,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军事遗产。齐桓公称霸以后,齐国又一度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活动的中心,成为豪杰荟萃的地方。这样的社会环境,对孙武研究军事,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使他在青年时代就成为学识渊博的军事人才。
“四姓之乱”,田氏、鲍氏取得了胜利。大约就在他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孙武——或许还有孙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却离开了放土齐国,踏上了新的里程。他们到了南方新兴的吴国,即今江苏中部、南部一带。他大约就在都城姑苏(今苏州)附近隐居,过着一种自耕农式的生活。可能在耕耘之余,将祖辈所传下来的军事斗争经验加以总结整理,写成了兵法。
时候,孙武——或许还有孙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却离开了放土齐国,踏上了新的里程。他们到了南方新兴的吴国,即今江苏中部、南部一带。他大约就在都城姑苏(今苏州)附近隐居,过着一种自耕农式的生活。可能在耕耘之余,将祖辈所传下来的军事斗争经验加以总结整理,写成了兵法。
前512年阖闾决心同楚国大战,但突将无前,很觉踌躇。当时任吴王阖闾的谋臣的伍子胥借与吴王论兵之机,连续7次向吴王推荐孙武是真正可以“折冲销敌”的主将人选。于是,吴王决定召见孙武。孙武便带上他那蔚为大观的兵法十三篇到吴宫晋见吴王。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那惊世骇俗的议论,新颖独特的见解,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的强烈共呜,他连声不迭地赞誉孙武高妙的战争见解,为孙武横溢的军事才华所折服,立刻任命他为将军。从此,孙武与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理国治军,使吴国迅速崛起。
据史实记载,孙武为将之后,为吴国的兼并战争立下了卓越的战功。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西破强楚,人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意思是说,公元前506年,吴军对楚国实行深远的战略奇袭,即吴楚柏举(今湖北麻城附近)之战,大败楚国,攻占楚国首都郢,孙子有战功;公元前484年吴军在齐国艾陵重创齐军,公元前482年黄他会盟,吴国取代了晋国的霸主地位,这就是“北威齐晋”,孙武也有不可磨灭的战功。孙武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赫的战功,是因为他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作为指导,经过战争实践,更加印证了他的军事理论的正确性。由此可以看出,孙武不仅是军事理论家,而且电是富有军事组织才能的军事活动家。
从公元前512年任将军到公元前4S2年的黄池会盟,孙武在吴国有着30年的戎马生涯,此后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至于孙武最后的结局怎样,尚不可考。但是,当吴国北威齐晋时,已是阅阎之子吴工夫差当政。夫差倒行逆施,骄奢淫逸。可以想见,孙武对于夫差这样的君主是冰炭不能相容的。据《越绝书》记载,江苏吴县东门外尚有孙武的坟墓。看来,孙武没有像伍子胥那样被杀,很可能是飘然归隐,老死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