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回族金石录
28570100000007

第7章 创建重建维修清真寺碑记(5)

江苏扬州先贤墓清真寺碑约元末明初(1341年-1398年)

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秋,扬州先贤墓清真寺重建觉斯楼时,从地下挖出一块阿拉伯文残碑,后由当地人张志中进行意译,并记录于案。该碑文内容详尽记载了先贤墓清真寺的沿革,虽有传说成分,但不乏为了解扬州伊斯兰教传播与当地回族形成发展的重要史料。立碑时间估计在元末明初。

志曰:崇真寺位闾门外,去城西南里许有淮宕村,德崇(宗)时兵燹残毁。会太傅白公来守平江,乃请诸朝,谓回回与唐最为亲睦,以故涉险来宾有为圣朝氓者甚众,宜安之以事天报本。奏准。即以本寺旧址重建之。赵宋间常有五色彩光,夜烛霄汉,是以改名瑞凝寺。宋景德初,有丁相卜居此地,其巷名丁家里,曰瑞符;于是按其光起处,凿为荷花池,冀获其所瑞之物,结果邈无迹影,迄今其地尚称荷花池。厥后,丁相以事谪崖州,宅亦寻废。宋南渡后,于绍兴十二年奉旨查寻,得知故相丁宅原属来朝敕赐者,乃回回人。继后耶官律花亦阿申等整理故址,筑草殿三间,工甫告成,其光遂隐,是后里人即以瑞符称其寺。开庆元年,先贤补哈丁兹驾临吴,寄居本寺,大阐真宗,致称西来祖师,因名西来寺。嗣大元至正四年,平章盖史把忽木儿定致仕归,拟迁本寺,洒扫祈祷,欲以保国安民,具疏奏准,奉圣旨命近传火先等,赏敕鼎镬以建之,颁其额曰礼拜寺。赐给本村圩田百八十亩,以为兴办义学之资,其他田地俱属寺中公用者,各有图书里分,故勒诸石。

江苏苏州“惠敏礼拜寺重建事迹碑志”民国十三年(1924年)

苏州市内原有数座礼拜寺,建筑较早者即为砂皮巷惠敏清真寺,但“文革”中被占用。后恢复太平坊清真寺一座,原惠敏清真寺的碑碣等被收集到该寺保存。此碑记述了清末民初惠敏清真寺重修的经过。

苏州惠敏礼拜寺同人立。

吾苏敏惠礼拜寺,建自元代,今数百年矣。康乾间,诸先辈经营殿宇,四绕房廊,规模最为宏厂(广)。自遭洪杨兵燹,荡焉无存。同光中,屡有重建之议,以醵金数微,仅筑厅事,尽其半,以作经殿,因陋就简,未恢旧观。民国庚申八月,乡耆田公监堂,发起重建经殿,首捐巨金。就大殿原址先行动工,并于殿前余地布置亭榭,为休息之所。两易春秋,集款犹苦不敷,而田公复独力以蒇其事,输财好义,不惟成先辈未竟之志,且启后人崇礼之诚,其功顾不伟欤!爰为之勒诸贞珉,阐扬其德,永垂不朽。

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七月七日吴县李鹏运谨识

浙江“杭郡重修礼拜寺记”明弘治六年(1493年)

碑现存杭州凤凰寺,系该寺五方汉文碑中年代最早的。太湖石雕琢而成,高200厘米,宽90厘米,碑首篆刻“杭郡重修礼拜寺记”八字,左右浮雕卷云图案,碑身竖刻19行文字,足行40字。左下方有裂痕,数十字难辨。碑记称,礼拜寺这次重修开工于景泰辛未(1451年),完工于景泰癸酉(1453年)。而碑记本身则是郑厚作于景泰四年(1453年),碑石立于弘治六年(1493年),相隔达40年。较早记载杭州有清真寺的是《伊本·白图泰游记》,曰:“杭州城里住着穆斯林,城市优美,象其他伊斯兰地区的街市一样,城里有许多清真寺及宣礼员”。较早记载凤凰寺的是明成化《杭州府志》,云:“礼拜寺,在西文锦坊南,元回回大师叫佛之所。”较早记载凤凰寺确切建寺年代的即为《杭郡重修礼拜寺记》,称“寺建于前元世祖至元辛巳(1281年)”。本碑记对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发展弥足珍贵。

奉政大夫修正庶尹南京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郡人郑厚撰文,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会稽陈贽书丹,承务郎礼部司务钱塘何櫰篆额。

回辉氏出自西域,来居中夏,所至则建寺,凡七日咸会集焉。

斋洁身心。从其师满刺焚香面西礼拜,告天祝圣,以伸臣子之敬。退而听其师敷陈理道,以崇其向善去恶之心,其素习然也,故相传曰礼拜寺云。杭郡礼拜寺在西文锦坊之南,东向屹立,予尝造焉。中间不设形象,惟度天经一函,拜署其先代设教之师尊名号,深靓肃清,慨若上帝之迹也。目怪佛老之徒,设像教人,神人鬼怪,天堂地狱,妄诞甚臭。然在愚夫,始虽信而终疑之,其于识者不满一笑,孰若回辉氏示人以无声无臭之理,使之即其虚灵不昧者,以致其敬畏焉。矧其尊君亲上,仰事俯育,一皆从吾圣人之化,而不为洁身乱伦之悖理者,得不可嘉尚乎?以是知天赋是理冥人,人具是理于心,不以彼此有间也。寺创于前元世祖至元辛巳。回辉氏世守之,迄今二百季如一日也。岁久则日就倾圮,住持掌教满刺亦马仪辈力图兴起。其年日所会其入,捐金帛以充土木之费。经始于大明景泰辛未正月,讫工于今年癸酉六月。视旧规为增广,而殿堂门焕然一新矣。亦马仪佥谓立石,以示久远,谒予请文。惟亦马仪辈生于中夏者也,世守弥笃,能不忘其所自出,尤可嘉尚,故不辞为书其岁月并述前言以记文。

时景泰四既望

大明弘治六年岁次癸丑正月吉旦

住持亦

仁和孟稔镌

浙江“嘉兴府建真教寺碑记”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

嘉兴清真寺位于市区大年堂后,占地约4.5亩,颇具明代江南庭院风格。碑高214厘米,宽80厘米,竖刻25行,共853字,立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碑文为嘉兴同知、回族名士马化龙所撰。此人系万历五年进士,是一位了解伊斯兰教,兼通儒、佛、道的穆斯林。篆额者车大任,时为嘉兴知府。书丹者冯梦桢时南京国子监祭酒,本地名士。此碑对研究明代浙江回族与伊斯兰教历史,及嘉兴清真寺变迁有重要史料价值。碑阴镌刻道光年间《重修嘉兴府礼拜寺碑记》。

赐进士第、同知嘉兴府事、前山东按察司副使、奉敕整饬天津等处兵备、新野马化龙撰文。

赐进士第、知嘉兴府事、前南京礼部精膳清吏司郎中、邵阳车大任篆额。

赐进士第、朝列大夫、南京国子监祭酒、前左春坊左庶子、纂修国史副总裁、经筵侍班官、郡人冯梦桢书丹。

真教之入中国,不详所自始,世鲜有通其说者;而习其说者,复不能自通。第以肤浅鄙俚之见文之,故寝以失其初意,而承讹袭舛,真派之堙且久矣。

夫其教原本西域,国自为俗,流入华土,各仍其世而守之,用以无忘厥祖。原非故标一异帜,庸以自别于齐民为也。其俗敬天尊主,乐善好施,而归本于清身心、戒杂秽、不事巫祝、不设神像、不化钱楮。其人相见,则以其语自通,蔼如一家,有无相济,适万里可无我高皇帝龙兴,征本教郑阿里等十一人,命儒臣译其历,特为置司天监。文皇帝嘉米里哈只之谊,赐以玺书,特示旌异,金莹璧润,炳如日星,岂非以其说有裨王风,而实无所戾吾儒之旨,良亦有足述乎!今其经具在,令得译如华言,以昭示宇内;宇内传而习之,即不得与丘索诸彝训鼎立班行,抑何至出梵音符咒下,矧民俗江河至今日而浇漓极矣。妄希天网之疏,罔顾民彝之重,巧伪朋生,一室胡越,又何如人遵是教,而养忠爱之诚,复亲逊之化,不私其赀,不忘其本,犹有得于胞与之度,而旷然见古初之遗哉!

教人独杭省为最蕃,杭故有真教寺,宏丽甲天下,其衍在禾郡者,久阙建寺。今教人马仲律等而各量力捐金,贸得隙地于治东之通济桥南,稍仿杭制启建,以宣敕谕焉。缔造既竟,白之先后郡守刘、车两侯。欲得垂之贞珉,列之郡乘,以杜外侮。为予孔焚修计。余适落拓此地,得阐扬而论说之,俾朝夕于兹者,咸昭然通其大指,而因以晓流俗之人,使斯教永无晦蚀。则兹寺也,即与诸琳官贝阙并峙,不朽可矣。

浙江杭州“重修真教寺记”清顺治五年(1648年)

碑现存杭州凤凰寺,为该寺所知五方汉文寺碑之一,太湖石雕琢而成。碑高160厘米,宽83厘米。碑额“重修真教寺记”六字的上、左、右三面雕有双龙戏珠图案。碑身竖刻15行文字,足行51字,连枝图案边框。碑石剥落,10余字难辨。碑记系清顺治五年(1648年)韩文镜撰,称该寺为“真教寺”,而较早记“真教寺”的是《西湖游览志》。碑记称“真教寺创自唐代”,但至今尚未发现证实“唐建”的确凿史料。

武林真教寺创自唐代,历宋而元而明,凡数百年,琳宫宝宇,八表遐张;古树奇葩,四时交映。真经炳沃于金函,义蕴含于玉学。清修虔诵,香火常存,诚百世具瞻,而教中族姓人文蔚发,如凤如麟,则此寺殆于郡国黉宫与棂门经阁媲隆也。尔时物力饶富,人有怡熙耕凿之适,故得以余资肆弘整顿。丙子岁,余分宪嘉禾入会城,而亟称真教之伟丽,洵武林巨观。不转眄间郁攸是崇,加兵荒,而后景物倏更,倾颓日甚。凡夫楼台院宇,不无雨戈霜剥日炙风摧者矣。又复十余季,清朝鼎建。余衔命视兵于杭,屡过寺而览之,轮奂庄严,旧观旋改。盖为主差母民平宇苏公捐奉所鼎新也。公世守斯教,总镇睦州,每经寺门,即有陵谷沧桑之感。于是庀材鸠工,阅岁半而告成。余虽缔构心长,囊刀力短,未能为斯教羽仪。公独以萧然廉帅鼓安攘之余力,而金碧卿云瑞霭金铺光射湖山铃问香台碧凌霄汉,直与国运俱新。而其间兴起文明,薰陶雅化,公又将与香山玉局穿六井辟两者,后先相济美矣。宁第阐真教于康庄,还杰苒于承平也哉。公讳见乐,别号平宇,河南开封祥符人。复有江南关中暨郡之乐与盛典者,多醵金以佐。余因快然为记,以付贞珉,藉此并垂不朽云。

顺治五季岁在戊子仲之吉

钦差整饬巡杭严兵等处提刑按察佥事

关西韩文镜顿首拜撰

浙江杭州“真教寺碑记”清康熙九年(1670年)

碑现存杭州凤凰寺,为该寺已知五方汉文寺碑之一,太湖石雕琢而成。碑高200厘米,宽95厘米,碑首篆刻“皇清”二个大字,下竖刻21行文字,足行71字。此碑记传播较广,英人莱斯利(Leslie)《伊斯兰汉籍考》称“在我所见到的各本均未缺失”。碑记撰文者丁澎,出身伊斯兰世家,清顺治乙未进士,官礼部郎中。澎父名大绶,曾一人创建三座清真寺,古时中国颇不多见。丁澎及其弟景鸿、皆以诗名,住杭州盐桥,号“盐桥三丁”。碑记作于康熙九年(1670年)。一般说来,大多寺碑记述修建、沿革等等。而丁澎记《真教寺碑记》时,寺并未修葺,丁澎称其作碑记是因为“俾后学稳知吾教所自始,而寺之建兴于杭郡者,复有考云”。白寿彝《两浙旧事》说澎记“伪讹颇多,然颇重要”,“彼之作《真教寺碑记》,盖善于利用其政治地位,而为我杭州伊斯兰作前卫者也”。

造化之初,浑浑耳。乃阳气积于上为天,阴气凝于下为地。天地之气钟于有生之属则为人。溯所以生人者,则天以赋气,地以赋形,而天地之气之形将谁赋之?推其原,盖天方氏之教实生天地者云。

未有天地之先,浑浑耳。浑浑者,一真之气也。而天方者,实秉一真之气,而分天、分地、分人。而三才之所以判者,天方氏以一真之气判之也。后世奉一真以为教,此真教之名所繇防云。

真主之始,有默德那国王名穆罕默德者,秉以嬷乃之真源,阐教于西土。以嬷乃者,华言之本决,认识真主独一之源也。能造天地,变山川、升日月。西方憬然归向。间有疑,以为能令日月分形,则诚圣者也。圣人于海拉山默祷其神力显示变化,令一月分而为两,旋复合而为一。于是智愚共,遐迩服从。在中国盖唐武德四年,因命率更令欧阳询篆开元通宝钱文以志其异。厥后,太宗梦与圣人接,悚然而悟,乃遣使者数辈至其国。圣人乃命其徒赛尔德宛歌斯以真经三十藏,计锁勒一百一十四篇,分六千六百六十六段来献。云:诵此经能灭诸邪。太宗撰文,颁诸天下,而其教遂大行于中土焉。

其教以清洁为主,不事像设。每日有五时之拜,摄心于日矣。每月有主玛儿之拜,摄心于月矣。每岁有一月之斋,饥不食,渴不饮,以消三毒五浊之愆,摄心于岁矣。日有日省,月有月修,积日月而成岁,则岁有心斋。夫非一真之气保于吾性者,全备乎?至于视国祐民,笃父子之亲,凛君臣之义,与尧、舜、周公、孔子遗书无异。以视浮屠氏弃去一切,老氏幽栖谷处者,又大径庭乎?

武林真教寺居城之中,岿然高峙,左镇江海,右映湖山,表东南之丽,壮江山之形势,兹寺实一方之镇焉。创于唐,毁于季宋,元辛巳年有大师阿老丁者,来自西域,息足于杭,眺遗址而慨然,捐金为鼎新之举。表以崇闳,漆以修庑,焕然盛矣!无何,而守者不戒,复毁焉。按洪武中,有咸阳王赛典赤七代孙哈智赴内府,允各省建造礼拜寺,历代赐敕如例。我大清定鼎,薄海内外,咸为臣妾。而吾教之行于中土,较前尤盛。顺治丙戌岁,中州苏公见乐来镇睦婺,捐俸重建,飞丹流,其巍然殆甲于中土焉。

余生也晚,奉先世之遗教,其渊源固所心志。迨滥竽容台,厕足典客司,与诸国辎轩使者游,进而访其风土,洵其趋尚,益识真教之渊源,与吾儒实相表里。孔子曰: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此创真教者,尼山氏犹让之,其卓立于天地之先者,又何疑哉?约略纪文,以勒诸石,俾后学稳知吾教所自始,而寺之建兴于杭郡者,复有考云。

时康熙九年岁次庚戌如月穀日

赐进士第,奉直大夫,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前刑部广东司主事,过册立典礼改调主客司提督两馆,加一级,历升仪制司员外郎,奉命典试河南大主考丁澎顿首谨记。

浙江杭州“重修真教寺碑记”清乾隆八年(1743年)

原碑无存,系凤凰寺所知五方汉文寺碑之一。碑文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拓片抄录。该碑为一碑二石,前者为碑记正文,碑高56厘米,宽120厘米,竖刻38行文字,足行30字;后者系附文,记载修寺捐资人名单、金额以及收支情况,碑高64厘米,宽136厘米,竖刻53行文字,足行35字。碑记作者丁士绅是杭州穆斯林丁氏望族的后裔,称康熙碑作者丁澎为“曾叔祖”。丁士绅自称“西泠后学”,无任何官职。

乾隆碑正文记录23名修寺董事乡老的姓名,该碑附文中更记录了233个捐款人员,其中包括省内外官员、商人和四十多个姓氏的穆斯林群众。它说明,以往一人出资修寺的形式已转变为一个或几个为主,穆斯林大众捐助为辅的形式,反映出当时杭州穆斯林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和广大穆斯林参与清真寺修建活动、了解经济开支的愿望。

乾隆碑附文中云:“浙江巡抚中协参府马捐修先贤阿了悟抵宜之墓。”重修寺碑,额外谈到修墓,而且修墓人在捐款人中职位较高,并排在名单首位,可见阿了悟抵宜这位先贤之重要地位。阿了悟抵宜,即阿老丁,元至元辛巳(1281年)重建凤凰寺。

碑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