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28581600000024

第24章 迎难而上——寻找危机中的最佳机遇(5)

东盟相关领导人的担忧和提议得到中国方面的回应。除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提出四点建议外,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的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国与东盟各国更加需要紧密团结、通力协作、共渡时艰,共建和谐亚洲。

综合专家观点,中国和东盟各国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渠道:

对金融行业本身的破坏性冲击。由于金融杠杆的过度使用,次贷危机引发的呆坏账远远超出美国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导致美国金融系统出现严重流动性危机,一些银行破产倒闭。全球经济尤其是全球金融的一体化,又使得这一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金融体系越是开放的国家遭受冲击便越大;金融系统的流动性紧缩导致企业信贷困难、资金紧张、生产经营萎缩,然后是就业下降、投资减少;上下游产业链的连带影响,会使不景气在整个产业链蔓延。比如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汽车行业,很可能会通过“金融—汽车—钢铁—铁矿石—航运—造船……”这一产业链对上下游产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不过影响的传导会有滞后性;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较难具体估量。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会紧衣缩食,减少消费;在私有银行体系下,对银行信心不足,可能会造成挤兑,进一步恶化金融系统流动性;对股票市场信心不足,会加快资金出逃,导致股市下跌;股市下跌则又反过来让投资者财产性收入减少、资产缩水,并再挫消费信心。 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会使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欧美发达国家消费下降,进口减少。

由于中国和东盟等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均较为独立,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大都采取较为审慎的金融政策,这就为中国和东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一道有效“防火墙”。在这次危机中,中国和大部分东盟国家金融行业遭受的直接损失有限,尚不至于影响经济基本面。但由于中国和东盟是出口导向型经济,间接影响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小视;同时,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性恐慌,同样严重挫伤中国—东盟经济体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

综合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东盟经济体的影响,受上述五个渠道中的前三个影响较小,而后两个影响则较大,但由于后者是间接影响,这就为中国—东盟经济体应对危机提供了政策空间与时间。

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金融体系受冲击较小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东盟各国,受益于更加严格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大量外汇储备的积累,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甚至可以在这场危机中把握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机会。中国—东盟各国应理性把握蕴涵在金融危机中的机遇。

中国—东盟各国可借全球金融危机之机,加速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对我国而言,长期以来经济高增长的背后一直存在着忽视环境、资源等宏观成本,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等问题。专家认为,生产要素的长期扭曲,导致很多企业产能过剩,而这些产能得到释放的办法之一就是借着这轮金融危机淘汰部分劣质企业。同时,由于高耗能的产业多集中于第二产业,因此在这轮金融危机中,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从过度的工业化向服务业转换,单一的增长引擎向双引擎过渡,带动内需增长,更重要的是使经济增长能够逐步摆脱依赖外部资源和贸易环境的局面。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认为,此次危机还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推进的全球化金融体系建设及时发出了警示,可以促使各国政府更加谨慎的检视各自的金融体系建设,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安全的金融体系。

正如菲律宾众议长普洛斯彼罗·C·诺格拉雷斯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所说,“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东盟必须增强相互间的信任与合作,相互帮助,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东盟必须继续努力,建立信息网络,推动商务合作,加大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困难。中国—东盟加强合作携手安渡危机”。

一是加强金融合作。目前,中国—东盟各国金融系统主要以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在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冲击,但中国—东盟经济体不可能与全球金融动荡绝缘,尤其是各国股市受全球金融动荡影响明显。从未雨绸缪的角度考虑,中国—东盟以及日本、韩国,应加强金融市场合作,以增强市场信心。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日前曾表示,东盟已就设立数以百亿计美元的救市基金达成一致,中国也可考虑参与其中,成立亚洲共同救市基金。

二是深化经贸合作,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中国—东盟可以考虑加快自贸区建设步伐,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双方深化经贸合作的大势所趋。

三是加大投资合作力度,尤其是要考虑加快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步伐。中国—东盟在过去十几年来的政治互信和经贸往来大大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提速,但双方投资合作却相对落后。我国对东盟的投资增长速度与贸易发展及我国经济实力并不相称。在当前中国与东盟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应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东盟,加快拓展东盟市场。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中国与东盟各国更加需要紧密团结、通力协作、共渡时艰,共建和谐亚洲。

中国制造业迎来参与全球化最好时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风暴正在快速向全球蔓延,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中国制造业该如何应对华尔街发生的突然变化? 有专家认为,在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全球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可谓是机会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机会看,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国家经济受金融危机重创之后,2009年经济将陷入衰退或衰退的边缘,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将势必向发展中国家加速转移以对冲本土经济的不景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将给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前景将更加暗淡,迫于利润与生存的压力,发达市场的制造企业将向中国加速转移生产,国内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也随之迅速提升,这必然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提升。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等系列挑战。首先,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部门的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弱,部分行业产能面临重新调整趋势,从2008年1~9月份我国的制造业出口结构看,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仍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率,然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或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面临严峻挑战。

其次,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与新兴市场国家也有一定差距,根据韩国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07韩国与中国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差距为3.8年,韩中制造公司技术差距最大的是钢铁和纺织业领域,韩国领先中国4.1年。而在电子领域,两国公司之间的差距为3.4年。

第三,产业集中度不高,组织结构有待于优化。中国制造业企业小而散,经营规模和专业化协作和国际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实力较弱,缺少参与国际竞争的“航空母舰”,使中国制造业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面临着组织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如集成电路制造装备、轿车制造装备、数据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行业存在严重依赖外部进口行业的组织结构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第四,国际经营经验仍存在较大不足之处,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与西方发达的制造业相比,我国制造业材料消耗、能源消耗高,人均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制造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只有制造管理水平领先,才能保证装备制造产业领先。要实现制造型企业的全面管理改进,必须解决制造管理这一关键性环节。即通过先进的内部生产计划及控制技术,缩短生产制造周期和采购时间,实现外部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前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制造业造成一定影响,使得国外市场需求有所萎缩,但是我国的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市场份额在全世界仍然处于前列。

据了解,我国从2006年开始出口金额大于进口,制造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国贸易总额将近42%,进口额占40%。这几年制造业的出口其实呈现了一种“井喷状态”,只是在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所放缓。但是,由于我国处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外围,因此制造业受到的影响有限,而欧美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则比较大,这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在制造业的出口方面,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对美国等较大需求市场的出口大幅放缓,但是我国在新型市场却有较大增加。张汉林教授认为,消费者由于对经济前景不是特别乐观,对高附加值消费品的需求可能有所降低。但是对生活必需品,对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会有比较高的需求态势,所以下降程度不会太大。

10月13日,在“中国制造业论坛2008年会”举行的小型新闻发布会上,亚洲制造业协会秘书长罗军提出,中国制造业或许迎来了参与全球化的最好时机。

“欧美金融形势的急剧恶化,经济严重下滑,这对其实体产业经济是一个重大打击,过去欧美制造企业效益良好,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走出去并购的战略,往往遭遇对方国内产业安全方面设置的障碍,现在这一情况由于欧美企业在金融风暴中纷纷倒下而缓解。同时我国现有外汇储备额度巨大,人民币也处于升值的有利形势下,走出去收购海外企业将对国内制造行业形成有力支撑”,罗军说。

罗军认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制造业整体来讲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可以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亚洲制造业协会在经过相关调研后也表示,中国制造业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参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国内(特别是广东、浙江两省)有不少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但倒下去的企业大多数是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在能源价格高企、劳动力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选择自行灭亡或破产是自然现象,也是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必然。

在10月份举办的广交会上,各中小制造企业纷纷表示,虽然产品出口量有所降低,但是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来的价格上升,销售额增长还算稳定。同时,这些企业加强了对国内农村市场的拓展,有效消化了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带来的出口损失。

在广交会参展的某加工企业表示,今年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其出口量减少三分之一,但是通过加强农村市场的开发,销量没有受影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

目前,我国居民银行存款超过20万亿元,国内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而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依然保持又好又快发展,随着众多中小城市市场销售壁垒逐渐瓦解,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五年之内,我国制造业在内地的销量将会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

张汉林教授认为,中国制造长期的的品牌优势使得消费者包括国外采购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依然信任,这种对中国制造品牌的依赖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正因如此,张汉林坚定地认为,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在未来8至10年内仍将延续。

总之,虽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贸易处于低迷状态,再加上美元相对的持续走低态势,我国制造业面临了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我国拥有庞大的制造规模和制造总量,使得我国制造业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有着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相应的损失承受能力,并且有可能迎来参与全球化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