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22

第22章 郭洞

今生梦寐无尽时

刘若英在一首歌里潇洒地唱道:“什么事我最渴望,睡懒觉和不化妆。来到一个小村庄,一个人游荡……”也许在一个美丽而安静的地方,喝一点自酿酒,找一张软软的床,一觉睡到大天亮,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吧。郭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乍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会以为郭洞是一个神秘的洞穴,真正见了面才知道并不是想象中的深山老洞,而在群山幽岭之间,一个“山环如郭,幽峰如洞”的古村落。而且郭洞人也并不姓郭,他们姓何。

径直走在一条鹅卵石的小道上,旁边是被古城墙围绕着的葱茏古树群。这里的许多树可能都种了三四百年了吧,要几个人才能围抱。据说郭洞人视龙山为神山,严加封锁,保护植被,甚至体现在郭洞的族规上:上山砍伐一棵大树者,断其一臂;砍伐一棵小树者,断其一指;折一树枝者,拔其一指甲。应该感谢这样严厉的族规,使村庄的空气格外清新,沁人心脾,一走到这里就有种清新怡神的感觉。抬头仰望这些古树,似乎可以感觉到古人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听说这个小小的村子竟然是根据阴阳五行而建的。在树的映衬下,脚下的流水也似乎有了灵气,让人驻足良久。也许是生活在都市太久,已经见不到“绿色”的河水,而今脚下这条小溪清澈见底,有小鱼在其间自由戏水,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顺溪上行,踏入幽静的进村小道,鹅卵石铺就的路面疏密有间,晴雨皆宜。或许经历了岁月风霜洗刷,石子一颗颗均泛着幽幽的色泽。循着小道一路来到苍老城垣下的古城门前,城门两边赫然写着“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的对联。好一个“洞中日月长”,这莫不是一扇将尘世喧嚣阻挡在外的隔世之门?走进村子,便可看见大片的明清时的建筑,许多看上去只是不起眼的民居,但要是仔细看看那些细节的地方,也会看出一些不平常来。一扇普通的窗子,竟会用上穿雕、浮雕等不同的雕刻艺术,虽然时间让这些雕刻不再栩栩如生,但仍可以看出当年工匠的心思。这些建筑中,最显眼的便是何氏宗祠,应该是明代的,经过数百年的时光历练,至今看上去依然很有气势。可惜的是宗祠的大门平时是不会开的,而且还用一块两尺高的木板拦在门槛上,只有祭祖、宗族大会或高官来访时才开。跟古代相比,现代的建筑技术不知先进了多少,但是真正说得上有气势的还是少,这不是钱能够买来的。据说,何氏家族世代书香,英贤辈出,曾有先祖担任过宋徽宗时的丞相,后世子弟中将领名骚也不乏其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积累才会让他们的房子有这种气势吧。从这些古宅中走过,所有的感官都会被调动起来。好像身边有一个百岁的老人,慢慢地讲述郭洞逝去的岁月,又仿佛身陷于某个错落的年代,有点恍惚。

晚饭过后再沿着小道出来走走,凉意袭身。夜晚的郭洞,一片沉寂,没有霓虹灯的照耀,更让人觉得神秘。不禁感叹,如果在这里购一间小屋颐养晚年一定是最惬意的享受。这也许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罢了,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有太多的依赖与牵连,有太多的不能割舍。不过,在这里多逗留些时间还是可以的,喝点郭洞人家酿的米酒,吃点文火慢温的竹筒饭,然后觅一处洁净、绵软的卧榻,睡一个悠然、舒畅的长觉……